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57讲历史唯物主义的考查角度及解题策略讲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57讲历史唯物主义的考查角度及解题策略讲义

第57讲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 ‎——历史唯物主义的考查角度及解题策略 题型解读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高考试题多聚焦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人生价值的实现等知识。命题形式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考查往往选取社会历史领域的典型素材,以及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等。常考题型有体现类(说明类)和措施类。‎ ‎(2017·全国卷Ⅰ,40)(2017·全国卷Ⅲ,20)‎ ‎(2017·全国卷Ⅲ,21)(2017·天津卷,11)‎ ‎(2017·江苏卷,32)(2017·江苏卷,33)‎ ‎(2017·全国卷Ⅱ,23)(2017·全国卷Ⅲ,22)‎ ‎(2017·北京卷,24)(2017·江苏卷,34)‎ ‎(2016·全国卷Ⅰ,22)(2016·全国卷Ⅰ,39)‎ ‎(2016·全国卷Ⅱ,20)(2016·全国卷Ⅲ,20)‎ ‎(2016·全国卷Ⅲ,21)(2016·全国卷Ⅲ,22)‎ ‎(2016·浙江卷,30)(2016·江苏卷,31)‎ ‎(2016·天津卷,9)(2015·全国卷Ⅰ,16)‎ ‎(2015·全国卷Ⅰ ‎2019年高考命题会结合名人名言、年度流行语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结合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党和政府维护人民利益的具体案例,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角度,分析其唯物史观依据;结合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先进文化建设等认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结合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道德模范人物评选,结合基层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2)(2015·全国卷Ⅱ,19)‎ 分值:12~18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方法论 要注重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同时又要注意形成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落后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 ‎(1)原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2)方法论 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1)原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 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1)原理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2)方法论 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5.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6.人生价值的评价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用者。对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看其对社会的贡献。‎ ‎7.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角度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综合考查 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此知识点时,多结合现实热点材料,如“中国梦”、“正能量”、互联网七条底线的提出、关注民生维护人民利益等素材综合考查,如“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等。题型涉及体现类、认识(分析)类、依据类等。解题时应注意:‎ ‎(1)要明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一般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两个方面。根据材料回答时还可能要求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等角度分析回答。‎ ‎(2)要明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在何种情况下应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若材料反映的是社会领域,一般适合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回答,也可以用本原理回答。‎ 角度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综合考查 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此知识点时,一般会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改革等知识综合起来考查,要求能够综合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如“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说明……”“运用社会基本规律的知识分析……”等。有时还会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等,如“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知识说明……”等。题型涉及分析(认识)类、说明(体现)类、依据类等。‎ 角度三 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综合运用 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此知识点时,一般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单一考查此知识点,如“运用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分析……”“运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知识说明……”等。二是结合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如“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等。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内涵及规范表述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果涉及党和政府时还要回答: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若题目要求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或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材料时,若材料涉及人民利益等内容,可以先筛选本单元内与人民有关的所有知识,如: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等。然后调动和运用这些知识并结合材料逐层展开分析。‎ ‎(3)规范的应用是“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题型涉及措施类(怎么做)、说明(体现)类、依据类、认识(分析)类等。‎ 角度四 人生价值的实现的综合考查 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时,有“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知识分析……”的综合考查方式,也有“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说明……”的单一考查方式。题型涉及启示类、依据类、分析说明类等。具体答题思路如下:‎ ‎(1)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规范表述是:人生价值是什么+评价标准+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首先,回答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然后,回答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最后,回答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具体有: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包括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发展自己的才能、提高个人素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等。‎ ‎(2)综合运用时,一般的答题思路是:人生价值是什么+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运用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分析回答某一问题时,具体使用哪几个知识点,需要结合设问角度、材料包含的有效信息综合比较、筛选,分析回答时要先理论后材料,逐层进行分析。‎ 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 思路提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发展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例] (天津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现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 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是对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大的反映,并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这两个规律,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③‎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就业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2018·河北定州中学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发射,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捷建成使用,首艘国产航母下水,高速铁路里程世界第一,货物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奋进的中国以一系列变革与成就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创造了中国奇迹。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材料二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从推动脱贫攻坚到降低创业门槛,从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到深化医改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无不说明全面深化改革有力度、更有温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又将迈上新的征程,社会主义中国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的哲学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全面深化改革有力度、更有温度的理解。‎ 答案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增强了中国人坚持走自己的路的信心。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每个人都坚定信心,有助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2)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帮助社会主义中国不断创造新的辉煌,所以有力度。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改革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让群众获得更多实惠,所以更有温度。‎ ‎2.(2018·湖北武汉华师一附中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岁月可以随时光流逝让人们淡忘曾经走过的痕迹,然而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中华民族的重要人物。‎ 在某知名网站推出的“感动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大众评选中,忧国忧民的屈原、忘却荣辱书写历史的司马迁、中华文化先驱的孔子、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诸葛亮、“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苏武等历史人物榜上有名。他们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时代在变,感动不变。2017年2月8日,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颁奖盛典播出,火海救人英雄王锋、耶鲁村官秦玥飞、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大国工匠李万君、好医生梁益建等道德模范人物入选。他们用奉献诠释着新时代的民族精神,用理想和信念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你对不同时代里感动中华民族的人物“感动不变”的认识。‎ ‎(2)请你为“感动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评选活动再推选两位历史人物,并附上简短的推荐理由。‎ 答案 (1)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不同时代里感动中华民族的人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对特定历史环境的反映,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出的。②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坚持了真理,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③他们都把自己的价值选择、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和人类幸福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2)示例:李时珍——身试百种药草,成就医学巨著;林则徐——虎门销烟,奋力抗英。‎ 课时达标 第57讲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战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 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即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为了担负起中国革命的新任务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职责而在西北会师,这无疑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北上抗日这一战略目的,保证了各路红军长征的胜利,在政治方向和战略指导等方面都体现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红军领导人对历史潮流的高超认识和深刻把握,也给历史留下深刻的启迪。‎ ‎(1)有人认为,红军领袖对红军长征取得最后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结合材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学校举办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在全校同学中开展“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 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为此活动的会场布置拟定两条宣传标语。(每条10~30个字)‎ 解析 第(1)问,认为红军领袖对红军长征取得最后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是唯心史观的表现,对此观点进行评析,可从红军领袖对长征胜利起关键核心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的方向进行说明。第(2)问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以长征精神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为主题撰写宣传标语。‎ 答案 (1)①红军将士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一切牺牲的精神是长征胜利的精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对红军的竭力支持,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障。②红军领袖在确定北上抗日的战略目的、政治方向和战略战术指导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体现了红军领袖对长征胜利的关键核心作用,但不能由此认为红军领袖“对红军长征取得最后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③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趋势,把握革命和战争规律,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领导红军将士和人民共同取得的,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 ‎(2)示例:发扬长征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谱写中华民族新篇章。弘扬中国精神,坚定中国道路,走好社会主义新长征。(标语要求:切中长征精神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8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开始实施。时至今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社会的经济运行和公共财产状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制定一部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社会治理实践要求的基础性、综合性的民事法典势在必行。‎ ‎《民法总则》第一章第一条规定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化规则意识,增强道德约束,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我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的理由。‎ 解析 ‎ ‎ 解题时,应在明确知识限定的基础上阐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的理由。具体组织答案时,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社会意识的产生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两方面予以阐述。‎ 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②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发展而发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用来引领民事关系的协调和解决,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社会治理实践的客观要求。③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推动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必将推动我国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中央的要求,雄安新区的建设需要从时代的背景、国家的发展战略以及实际情况去分析,要开创国家级新区和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新区的建设,将紧紧围绕“人”这个核心谋篇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发展社会事业,配套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提高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有关知识,说明雄安新区建设为什么要围绕“人”这个核心谋篇布局。‎ 解析 解题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因此可以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进行阐述,然后分别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的角度进行说明。‎ 答案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②这是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需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雄安新区建设围绕“人”这个核心谋篇布局,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雄安新区建设成功的重要保证。③这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需要。新区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既是为人民打江山的革命史,也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史。行程万里,不忘为民初心。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郑重宣示,到“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的执政理念;从吹响“不能出现有人掉队”的脱贫攻坚号角,到作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改革部署,深厚的为民情怀诠释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的执政追求,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写下生动的时代注脚。九十多年砥砺奋进,深刻揭示一个扎根人民深厚土壤的政党,定能汇聚战无不胜的力量,创造喷涌而出的幸福源泉。‎ ‎(1)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角度,说明党中央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作为自身的执政追求的原因。‎ ‎(2)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评价中国共产党的为民初心。‎ 解析 第(1)问限定的知识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属于原因类试题。党中央之所以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作为自身的执政追求,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据此可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等角度展开说明。第(2)问限定的知识是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包括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知识,具体可从价值观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等方面回答。‎ 答案 (1)①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其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 ‎(2)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中国共产党行程万里,不忘为民初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②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吹响“不能出现有人掉队”的脱贫攻坚号角,作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改革部署,是中国共产党在正确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扎根人民深厚土壤,汇聚战无不胜的力量,创造喷涌而出的幸福源泉。④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应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作为自身的执政追求,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写下生动的时代注脚。‎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曲的观众多在乡村,而长期以来农村群众存在着“看戏难”‎ 的问题。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实现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方案》提出,戏曲进乡村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导向意识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将服务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戏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中的积极作用,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农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方案》的印发,对于促进戏曲艺术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普及和传承发展,促进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从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角度,说明文化部等部门为什么要联合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 解析 本题设问要求分析原因,属于“为什么”类试题,可以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选择的标准等角度切入作答。‎ 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针对农村群众存在的“看戏难”问题,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这一方案,对戏曲艺术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普及和传承发展起到促进作用。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这一方案是根据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现状提出来的,这一方案也必将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社会进步。③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这一方案,有利于充分发挥戏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作用,也有利于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农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④正确的价值判断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这一方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是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具体体现。‎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刘美是一名自闭症康复治疗师,11年来她为1 000余名自闭症儿童及家长提供康复训练和咨询,为100余名教师提供培训,参与编写《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翻译行业专著,带动了社会对自闭症的关注。她以爱心践行公益的力量,以贡献孤独症教育康复事业为人生目标,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全身投入到我国孤独症研究事业中,被称为“孤独症儿童的好姐姐”。‎ 材料二 ‎ 贺星龙是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唯一的医生,担任附近28个农村的村医工作。16年来,贺星龙把每一个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不论风雨冰雪,不论白天黑夜,他都随叫随到,付不起药费,费用他能免则免,足迹遍及山西、陕西共28个村,遍及每一户乡亲的家里。乡亲们说他“比亲儿子还亲”。 ‎ ‎(1)两位获奖人物的事迹是如何诠释人的价值的?‎ ‎(2)两位获奖人物的事迹对我们创造与实现价值有何启示?‎ 答案 (1)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两位获奖人物对社会作出了物质和精神贡献,通过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两位获奖人物的付出和劳动,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2)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两位获奖人物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劳动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实现自身价值。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两位获奖人物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社会利益正确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人生价值。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两位获奖人物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共享发展成果 关注民生幸福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深化各项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围绕的主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党的十九大、“十三五”规划、与民生有关的社会热点,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等都是试题命制的重要素材。因此,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知识点依然是重点考查对象。常考的命题点有: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体现的“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的哲学道理。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出台一系列民生政策的哲学依据。‎ ‎[典例] (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各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妥善应对。为推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某市政府做了如下工作:‎ ‎◇组织有关部门,调查了本地的民生状况,获取了相关数据。‎ ‎◇召开改善民生专题协商会,邀请有关专家、民主党派人士和各界群众代表参加,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出台了促进创新创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等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在政务网上开辟专栏,接受群众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和意见反馈。‎ 请简要分析该市政府工作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回答方向(问什么,答什么)‎ 知识限定:历史唯物主义 客体限定:该市政府工作方法 角度限定:依据类(原因和意义)‎ 第二步:链教材,列出知识提纲(有多少,列多少)‎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第三步: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有什么,选什么)‎ 第四步: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用术语,加材料)‎ ‎[答案]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速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牧、农村增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 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是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安徽省针对农村大量青壮年外流、不少耕地走向荒芜的现状,引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让“愿意种地的”大户获得更多土地资源,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进而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领军作用。针对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后承包权利就没有了的顾虑,安徽省通过创新制度设计,在全国事先开展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向农民“确实权、颁铁证”,解决了流转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明确严格保护承包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迫或者限制其流转土地。针对农场土地流转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安徽省在全省54个县市搭建起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共计办理土地交易3.2万宗、交易额48亿元,实现了土地有效流转。‎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安徽省在农村土地确权过程中,为什么重视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解析 ‎ 解答本题,可结合材料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的内容,即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等方面展开分析。‎ 答案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农民是农村生产实践的基本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农村的改革自始至终是由农民发起的、推动的,重视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