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真题体验·亮剑高考3-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真题体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真题体验·亮剑高考3-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真题体验

温馨提示:‎ ‎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真题体验·亮剑高考 考点考情 考题统计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5年2考)‎ ‎2017·卷ⅡT19;‎ ‎2017·卷ⅢT19‎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5年4考)‎ ‎2016·卷ⅠT39(2);‎ ‎2016·卷ⅡT19;‎ ‎2014·卷ⅠT19;‎ ‎2014·卷ⅡT19‎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5年2考)‎ ‎2017·卷ⅢT38(2);‎ ‎2016·卷Ⅲ·T39(2)‎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全国卷5年0考)‎ ‎1. (2017·全国卷Ⅱ·T19)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  )‎ ‎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 ‎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鲜明特色 ‎④规定着各自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本题综合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中俄两国红色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俄两国红色旅游文化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能够满足两国民众的文化需求,由此判断②③正确。红色文化不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①表述错误。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是由各民族的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地理的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不是红色文化规定的,④表述错误。‎ ‎2.(2017·全国卷Ⅲ·T19)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  )‎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的时代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我国的长征文化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材料中“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说明长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正确;长征虽然是发生在80多年前,但许多优秀作品“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说明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②入选;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实践中确定的,而非“交流过程中确定”,③表述错误;革命文化的价值是本身具有的,大众传媒为其价值的实现创造了条件,所以④表述错误。‎ ‎3.(2014·全国卷Ⅰ·T19)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  )‎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 ‎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法国文化也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是因为中法两国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个性特征,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②③符合题意;中法两国文化在长期的交流中相互借鉴和融合,但仍然保持各自特色,①说法错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法文化没有相似的历史传统,④说法错误。‎ ‎4.(2014·全国卷Ⅱ·T19)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  )‎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题肢 具体分析 结论 ‎①‎ 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表明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入选 ‎②‎ 缩小了概念的外延,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排除 ‎③‎ 纪录片通过电视台等现代传媒的传播,引起极大关注,产生广泛影响,从而也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入选 ‎④‎ 排除 说法错误,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不合实际 ‎5.(2017·全国卷Ⅲ·T38(2))‎ ‎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材料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 材料二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 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解析】本题需要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结合材料中的“‎ 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等概括相应的意义。‎ 答案: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铁路“走出去”,提高了中国制造的知名度,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扩大了中外人员交往,有利于中国民众了解外国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备选真题】‎ ‎1.(2016·江苏单科·T23)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  )‎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解析】选D。美国建筑大师赖特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正确;A材料未体现;B说法带有片面性;C说法错误,民族精神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2.(2016·海南单科·T17)莆仙戏被誉为宋元时期南戏的“活化石”,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引进艺术人才、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等方式,大力扶持莆仙戏,使这一传统艺术展现出新的魅力。政府扶持莆仙戏旨在 (  )‎ ‎①拓展戏曲文化市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②挖掘传统戏曲的历史文化价值 ‎③通过推陈出新维护戏曲文化的多样性 ‎④推动戏曲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题肢 具体分析 结论 ‎①‎ 政府扶持莆仙戏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排除 ‎②‎ 当地政府通过引进艺术人才、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等方式,大力扶持莆仙戏,目的在于挖掘传统戏曲的历史文化价值 入选 ‎③‎ 政府扶持莆仙戏有利于维护戏曲文化的多样性 入选 ‎④‎ 材料没有涉及戏曲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排除 ‎3.(2015·天津文综·T11)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  )‎ ‎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②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C。一些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被主流媒体采用,说明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故①符合题意,当选。材料中未涉及网络语言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系,②排除。网络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折射社会进步,但其自身的出现并非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③说法错误,排除。网络等媒体促进了网络语言的传播,说明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④正确,入选。答案选C。‎ ‎4.(2015·福建文综·T28)小王为撰写《大众传媒与现代公民素养》的论文,在图书馆查到了下面四篇文章。从篇名判断,最符合论文主题的是 (  )‎ A.现代社会互联网传播特点探究 B.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研究 C.网络背景下高中生形象的塑造 D.2014年央视收视率的调查分析 ‎【解析】选C。C表明大众传媒与公民素养的关系,正确;A、B都只能说明大众传媒一个方面的主题,不符合题意;D与论文主题无关。‎ ‎5.(2015·山东文综·T3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物日益增加,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14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了大型数字化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为读者查阅古籍,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 (  )‎ A.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B.史书典籍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D.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承 ‎【解析】选D。通过数字文化产品为读者查阅古籍、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方便,体现了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承,D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的性质。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B、C两项与材料无关。‎ ‎6.(2015·重庆文综·T12)古人削桐为琴,纳天地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琴乐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乘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传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古琴音乐 (  )‎ ‎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②通过人们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 ‎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④《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因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古琴名曲《流水》被美国录入特制唱片,传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④正确;人们通过欣赏音乐,能够调节心情,激发斗志,给人以精神鼓舞,②正确;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具有世界性,①观点错误;任何文化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创造的,③观点错误。‎ ‎7.(2015·海南单科·T18)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计算口诀和手指拨珠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珠动数出,算存一体,实用方便,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珠算成功申遗 (  )‎ ‎①提供了创新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中国珠算成功申遗,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也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③④符合题意;中国珠算成功申遗与文化创新和民族精神无关,①②不符合题意。故选D。‎ ‎8.(2017·北京文综·T41(3))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  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黄褐釉瓷等。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瓷器。‎ ‎  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 某校学生参观“一带一路”展览,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参观学习手册的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对设问提出的几个特点,能够与文化生活知识相连接。 “丝绸之路”文化具有“通”“融”“荣”的特点,“通”应指丝绸之路实现了各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结合材料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融”是丝绸之路文化实现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可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荣”是指通过丝绸之路,实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可从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等角度说明如何促进文化的共同繁荣。‎ 答案:示例一:全面理解 “一带一路”:①‎ 促进了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与融合;②促进了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③促进了包含多种文化内涵特征的新文化的产生,丰富了世界文化,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示例二:文化的“融”: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中国元代以前的彩绘瓷,普遍疏朗,写意手法居多,但元青花以一种伊斯兰式的标准手法,将中式动植物造像予以扁平化、抽象化,得以无尽连续重复,几乎看不到留白。文化具有多样性,这要求我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 ‎9.(2015·海南单科·T2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  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正在发扬光大。我国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  ‎ 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间交往,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得到了相关国家人民支持。民心相通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 ‎【解析】分析材料可以看出,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也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所以,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然后从夯实文化交流的物质基础、推动各国文化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传播两个角度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 答案: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商业贸易、教育合作和人员往来,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夯实文化交流的物质基础;推动各国文化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传播、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10.(2015·四川文化·T13(3))“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某校高二(1)班同学围绕“四川省如何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展开讨论,提出了建议(见表1)。‎ 列出与表1各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 表1‎ 建议 依据 合作开展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示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 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①‎ 建设国际认知度高的文化网络平台 ‎②‎ 注入时代精神,采用动漫、微电影等流行方式,讲好四川故事 ‎③‎ 积极参与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互办的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等活动 ‎④‎ ‎【解析】本问寻找建议的文化生活依据,属于原因依据类试题。认真审读每条建议,逐一联系所学知识。建议“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说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建议“建设国际认知度高的文化网络平台”,抓住关键词“网络”,强调大众传媒的作用;建议“注入时代精神,采用动漫、微电影等流行方式”,强调文化创新的意义;建议“积极参与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互办的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等活动”,强调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通过文化交流推动文化的发展。‎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实现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推动文化的发展。‎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