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政治一轮总复习:必修4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Word版(教师备课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三政治一轮总复习:必修4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Word版(教师备课版)

www.ks5u.com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 核心素养 术语必背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明确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2.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把握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把握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要求,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求和意义。‎ ‎3.公共参与: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学会用矛盾分析法指导实践,解决问题。‎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统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4.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求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5.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6.矛盾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8.看问题要抓住矛盾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要防微杜渐,不可忽视矛盾次要方面。‎ 知识体系 ‎                ‎ 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 斗争性 区别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体现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特点 相对的、有条件的 绝对的、无条件的 联系 ‎①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②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应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不可分割,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3.矛盾及其基本属性原理 原理 世界观 方法论 矛盾的 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 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的 斗争性 和同一 性的辩 证关系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不可分割的。‎ ‎(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我们应当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祸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充分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关系。‎ ‎1.哲学上所讲的矛盾和生活中所讲的矛盾不同 第一种情形:生活中讲的矛盾,如人与人的矛盾、阶级与阶级的矛盾,其实是矛盾双方斗争性的具体体现。第二种情形: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事物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而逻辑矛盾是人们主观思维上的前后不一致,二者有着天壤之别。‎ ‎2.理解矛盾的内涵时需注意哪五个问题?‎ ‎(1)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 ‎(2)不能认为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它们之间形成了对立统一关系,才能有矛盾。‎ ‎(3)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4)矛盾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 ‎(5)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源,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达到一定程度,使事物发生质变。‎ 究竟是什么推动事物的发展?‎ ‎①事物的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要创造条件,建立有利于事物发展的联系。‎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此,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创造条件,使矛盾的不利一方向有利一方转化。‎ ‎③辩证否定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因此,要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区别 含义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表现 方法论 ‎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特征 同类事物的共性 每一个事物的个性 联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1.“事事有矛盾”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时时有矛盾”并不意味着矛盾永远无法解决。‎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方法论:要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既要善于从矛盾的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善于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1)哲学基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2)当代实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努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命题角度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典例1】 (2019·天津卷)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学生曾问:老师,您知识如此渊博,怎么还觉得自己很无知呢?芝诺顺手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说,小圆是你们的知识,大圆是我的知识,这两个圆的外面就是无知的部分,所以我接触无知的范围就比你们广。芝诺的说法蕴含的哲理是(  )‎ A.无知是达到有知的根本动力 B.无知是相对的,有知是绝对的 C.无知和有知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D.无知和有知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解析】 ‎ 本题通过名人名言考查实践、矛盾、联系的知识。A表述错误,无知不是达到有知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达到有知的根本动力;B错误,说反了,应该是有知是相对的,无知是绝对的;C符合题意,芝诺的说法说明当人们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知道有更多的东西自己没有掌握,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学习,故而就越觉得自己无知,这说明无知和有知相互依赖、相互贯通;D错误,无知和有知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答案】 C ‎【典例2】 (2018·北京卷)每年三四月间,居庸关长城附近山花盛放。市郊铁路S2线列车穿行于花海中,被称为“开往春天的列车”,吸引了大量踏青的游客。游客的涌入给森林消防和轨道交通带来了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封山禁入措施,但效果不理想,于是转变思路,变堵为疏,着手规划建设花海列车观景平台。这一做法(  )‎ ‎①履行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有利于建立良好市场秩序 ‎②自觉运用矛盾观点,创造条件,将风险点转化为共赢点 ‎③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④有利于开发该线路的经济价值,说明文化的力量来自于经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精神文化需求。针对居庸关长城附近旅游带来的问题,政府转变思路,变堵为疏,解决了消防、交通等带来的问题,这一做法是自觉运用矛盾观点,创造条件,有利于共赢点的实现,也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旅游业发展,②③正确;材料未涉及市场秩序,排除①;④说法错误,文化的力量并非来自于经济。故选C项。‎ ‎【答案】 C ‎【典例3】 (2017·江苏卷)下列选项与漫画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  )‎ 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D.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漫画显示的是:如果水龙头水流出来得比较急,下面碗中接到的水就比较少;如果水龙头水流出来得比较平缓,下面碗中接到的水就比较多。由此可知,漫画蕴含着矛盾对立统一原理。A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B体现的是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体现的是规律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D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本题答案为D。‎ ‎【答案】 D ‎【考向点评】‎ 矛盾的概念、矛盾的基本属性。最常见的考法是以古诗词、现实热点事例等为背景材料,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回答问题。较常见的考法是以漫画、现实热点事例为背景材料,考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涉及体现类、启示类等题型。‎ ‎●命题角度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典例4】 ‎ ‎(2019·全国卷)规划要求,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②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解决矛盾的前提 ‎③系统优化方法是着眼于事物整体性的重要方法论 ‎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此题考查系统优化的方法、矛盾的特殊性的相关知识。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这表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前提,系统优化的方法是着眼于事物整体性的重要方法论,②③正确;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①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作用,④与材料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答案】 C ‎【典例5】 (2017·全国卷Ⅰ)2015年12月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要求,各国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继续带头减排,并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协定坚持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原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③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 ‎④只有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观点。“共同”‎ 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区别”强调矛盾的特殊性、个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体现的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③④正确切题。①②不合题意。故选D。‎ ‎【答案】 D ‎【典例6】 (2016·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 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十八洞村扶贫实践是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的成功案例,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首先阐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然后结合材料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即在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下,找到具体的脱贫路子;二是由特殊到普遍,即探索精准扶贫的经验,为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提供重要借鉴。‎ ‎【答案】 ‎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十八洞村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结合当地实际,精神脱贫先行,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选择和建设支柱产业,取得显著扶贫成效;创造性地探索出精准扶贫的宝贵经验,验证了精准扶贫思想的正确性,为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提供重要借鉴。‎ ‎【考向点评】‎ 关于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等知识,最常见的考法是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较常见的考法是以哲学故事、现实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的知识;冷门的考法是以现实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矛盾的特殊性的三个表现。以上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考点二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正确区分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比较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区 别 外延 主要矛盾存在于复杂事物中,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可以有很多 一个矛盾统一体内部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主要方面,另一个是次要方面 内涵 主要矛盾是指“矛盾体”,内部又含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讲的是“矛盾侧面”,只能叫“一方”或“方面”‎ 地位 作用 在矛盾体中处于支配地位,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方法论 做工作要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认识事物时,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的性质和主流 标志语 ‎“重点”“重心”“关键”“首要任务”“中心环节”“突破口”等 ‎“主流”“大局”“方向”“性质”“主体”“实质”“本质”等 联 系 ‎①都是矛盾特殊性的表现,是矛盾发展不平衡的结果。②都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③都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2.主次矛盾及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 原理 世界观 方法论 主要矛盾 和次要矛 盾辩证 关系 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首先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其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矛盾主要 方面和次 要方面的 辩证关系 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支流(矛盾的次要方面)。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续表)‎ 原理 世界观 方法论 坚持两点 论和重点 论相统一 ‎(1)哲学依据: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2)含义: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3)关系: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做到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其理论依据是矛盾特殊性原理。‎ ‎(2)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重要性)。‎ 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选择区分 在做选择题时,如果题干限定从唯物论角度进行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不能选择;如果题干限定从辩证法角度进行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不能选择;如果题干没有范围的限定,这两者必须同时考虑。‎ 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地位与事物的量变、质变的关系 ‎①构成事物的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时,事物暂时保持其根本性质不变,此时事物就处于量变状态,即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②构成事物的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地位发生易位时,事物的根本性质就要发生变化,此时,事物就处于质变状态。‎ ‎●命题角度1 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 ‎【典例1】 (2018·全国卷Ⅰ)2018年4月,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这一论断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 ‎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新形势下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抓“关键”,体现了抓主要矛盾,属于重点论,正确把握好“五对关系”体现了两点论,①观点正确;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体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④观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矛盾的斗争性,②③观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 B ‎【典例2】 (2016·全国卷Ⅰ)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指出:“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如果是七分成绩,那么就应该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把成绩为主说成错误为主,那就完全错了。”从唯物辩证法看,这里强调的是(  )‎ ‎①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无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不能正确认识矛盾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转化 ‎④在认识矛盾时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题干中毛泽东的话主要强调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此,在认识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①④符合题意,应选B。②③与题意不符。‎ ‎【答案】 B ‎【考向点评】‎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高考的重点。最常见的方法是以网络发展的利与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主次矛盾之间的关系或矛盾主次方面之间的关系。较常见的考法是以现实热点为背景材料,考查矛盾分析法中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知识。‎ ‎【方法与规律】‎ ‎“四看”法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一看内涵。现实存在的事物往往是很复杂的,不只包含一种矛盾,而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或系统。主要矛盾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研究的是任何一个矛盾中的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关系,说的是“矛盾侧面”,所以只能叫做“一方”或“一面”。‎ 二看外延。主次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比较而言的,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多个;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比较而言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 图示:‎ 三看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常用在“办事情”上,用于解决问题。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常用在“看问题”上,用于评价利弊、优劣、功过等。‎ 四看关键词。体现主要矛盾的关键词有“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突出任务”“核心问题”“放在首要地位”等;体现矛盾主要方面的关键词有“抓主流”“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占主体”等。‎ ‎●命题角度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典例3】 (2019·全国卷Ⅰ)漫画(文字为:书上说摘苹果要用梯子)主要讽刺了(  )‎ ‎①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现象 ‎②脱离生活实际而拘泥于书本知识的现象 ‎③否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现象 ‎④书本知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①‎ 观点符合漫画,题中漫画强调照搬照抄书本知识,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入选。②观点符合漫画,题中漫画强调照搬照抄书本知识,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入选。③观点表述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排除。④观点表述错误,并不是所有的书本知识都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现象,排除。‎ ‎【答案】 A ‎【典例4】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理论重视整体诊疗、强调个体化、对症下药、辨证施治等,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的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相同 ‎②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交替决定事物的性质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转化支配着事物发展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观点。重视整体诊疗,强调个体化、对症下药、辨证施治,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及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①②正确;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③观点错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④观点错误。‎ ‎【答案】 A ‎【考向点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最常见的考法是以古诗词、名人名言、漫画、现实热点事例等为背景材料,结合矛盾观的其他知识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综合考查。较常见的考法是以现实热点事例为背景,考查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户籍制度改革与一系列制度紧密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 ‎【方法与规律】‎ 有关矛盾观命题的答题模板 ‎(1)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和××的关系。‎ 提示:原理内容+具体关系+如何做 ‎①原理内容(对立统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②具体关系(具体表述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③如何做(两者并重,既要……又要……)。‎ ‎(2)材料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提示:原理+方法论+关键词句+结合材料 ‎①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一分为二、结合材料)。‎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正确对待矛盾、结合材料)。‎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含义和表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材料)。‎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共性与个性、结合材料)。‎ ‎⑤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地位、作用、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不忽视次要矛盾,结合材料)。‎ ‎⑥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地位、作用,看问题既要抓主流,又不能忽视支流,结合材料)。‎ ‎⑦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结合材料)。‎ ‎                ‎ 序号 问题 具体内容 一 一个概念 矛盾 一种分析法 矛盾分析的方法 二 二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三 三个重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1.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 )‎ 提示:矛盾具有客观性,矛盾不是主观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2.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 )‎ 提示: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与自然的斗争不可能被人为消除。同时,矛盾本身是不能被创造和消灭的。‎ ‎3.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 )‎ 提示: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矛盾双方不可能斗争。‎ ‎4.未雨绸缪,防止意外导致矛盾同一性向斗争性转化。( × )‎ 提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而不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 ‎5.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 提示:个性表现共性,但说其优于共性是错误的;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6.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 )‎ 提示: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 ‎7.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次要矛盾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 )‎ 提示:解决主要矛盾只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主次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时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虽然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所以我们在着重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次要矛盾的解决。既要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8.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 )‎ 提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9.即使客观条件不变,主次矛盾也可能相互转化。( × )‎ 提示:只有客观条件发生变化,主次矛盾的地位才会发生转化。‎ ‎10.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都是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者没有区别。( × )‎ 提示:前对后错。二者是有区别的:世界观依据有别,具体内涵有别。‎ ‎1.矛盾和联系、发展的关系 ‎(1)矛盾的观点与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都科学地揭示了世界存在的状态,都是唯物辩证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特征,又叫总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的内部联系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联系即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2.全面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求 ‎(1)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论基础和前提。‎ ‎(2)关键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对不同事物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都要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重要条件是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只有在运动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而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我们在分析每一个具体矛盾时,一定要“事事”“时时”注意它的特殊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全面理解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主要包括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                ‎ ‎●考向一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中国经济适应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在此过程中,绝不能将供给侧改革与扩大需求分离开来。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这表明 ( B )‎ ‎①供给与需求是相互依赖的 ‎②供给与需求是相互排斥的 ‎③供给与需求是相互贯通的 ‎④供给与需求是相互独立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题以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为载体考查矛盾的概念。题干强调供给和需求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故①③符合题意,应选B。题干没有涉及二者的对立,故②与题意不符。供给与需求是对立统一的,④观点错误。‎ ‎2.事物的矛盾包括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与同一性。下列强调同一性的是( C )‎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②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③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④没有当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就不会有今天的和平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矛盾的基本属性即同一性的理解能力。①片面强调义或利,割裂了两者的同一性;垃圾可以转化为资源,说明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②应选;卑鄙与高尚对于同一人来说具有同一性,③观点把两者绝对对立起来,忽视了两者的同一性,不符合设问要求;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实现了中国社会的转变,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④正确。正确答案为C项。‎ ‎3.在古希腊时期,由造成的“毕达哥拉斯悖论”,以及“芝诺悖论”中对“无穷”的理解,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其正面结果之一是引入了无理数,导致数的概念的扩大。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C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材料中的信息可以归纳为“毕达哥拉斯悖论”“芝诺悖论”―→数学危机―→引入无理数,导致数的概念的扩大。由此可见,矛盾推动了事物发展,C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A、B、D与题意无关。‎ ‎4.当前职业教育处于“进口”“出口”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一方面,部分学生受“高职院校不是大学”的观念等因素影响而不愿报考,导致职校生源萎缩;另一方面,职校生在就业市场成为“香饽饽”,企业高薪难觅技师,这就为扭转职业教育的尴尬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A )‎ 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相互转化 C.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D.正确的价值观可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 解析:职业教育的“进口”与“出口”是同一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又给职业教育创造了发展的契机,因此,A项是正确的。C项的说法是错误的;B、D两项不符合题意。‎ ‎5.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家庭,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只有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才能将13亿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这段话启示我们,认识事物( C )‎ A.既要侧重于抓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B.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 C.既要重视矛盾的特殊性,又要着重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D.既要看到发展的前进性,又要注意克服前进中的曲折性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关知识。“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当代中国的‘‎ 价值公约数’”体现了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因此选C项。主次矛盾、运动和静止、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6.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这句话告诉我们( C )‎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观、矛盾观的基本知识。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不可能非常接近正确,说明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选②。爽快地承认失败,事物性质就可能会向相反方面转化,故选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故排除①。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④观点错误。‎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答案:①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机器人与人存在对立的一面,机器人的使用会造成一些工作岗位的减少,致使一些人失业。③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机器人与人存在相互统一的一面,机器人是由人制造和使用的,机器人的使用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要求人提高自身素质,管好用好机器人。‎ 解析:‎ 本题的切口比较小,指向矛盾的基本属性。要紧紧抓住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这两个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材料中机器人的使用对人的就业影响展开分析说明。‎ ‎●考向二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8.下面漫画《学习先进经验》讽刺了一些人不懂得( D )‎ ‎①学习他人经验就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②先进经验通过实践能够转化为现实的东西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事物的表面联系与本质联系的区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漫画《学习先进经验》讽刺了一些人盲目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不注重从自身实际出发,只看到别人外在的表现,而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③④符合题意。①说法太绝对。②与题意不符。故D正确。‎ ‎9.某市政府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推动“僵尸企业”问题的解决,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及时引入破产程序,对兼并重组后可以重生的企业促其兼并重组,对无意愿无能力继续生产的企业依法收回用地,盘活存量土地,从而促进了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的办法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C )‎ ‎①关注矛盾两个方面的同时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针对具体问题找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④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相关知识。题干中的关键词“一企一策”直接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③入选。材料没有体现矛盾的主次方面和系统优化的问题,排除①④。答案为C。‎ ‎10.为了让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我们要根据污染物“随风飘流”“随波逐流”的特点,改变以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防治模式,从监测、预警、治理、补偿等方面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现“无缝衔接”。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C )‎ ‎①改变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曲折 ‎②解决矛盾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抓住关键能够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④统筹全局可以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变,排除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抓住关键,有利于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而不是解决各种问题,排除③。从监测、预警、治理、补偿等方面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等观点,②④符合题意,C项入选。‎ ‎11.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同时要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牵引和推动全面改革。这一思路和方法所依据的哲学原理有( B )‎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④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③符合题意;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体现了主次矛盾的关系,④符合题意;①体现的是事物发展的过程,与材料不符;②表述有误,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排除。‎ ‎12.一堵墙挡住了视野,找个东西把脚垫高,问题就解决了。可是,找不到垫脚之物,于是,便把墙上的砖拆掉垫在脚下……漫画给我们的警示与下列古诗所蕴含的哲理最为接近的是( B )‎ A.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并且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提到了不同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此体现相同哲理的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因此答案选B项。A项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偶然联系)。C项体现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D项体现了角度不同,认识结论往往也会不同。‎ ‎13.下图漫画《闻过则改》告诉我们应( D )‎ A.创新思维,突破陈规与陋习 B.抓住时机,促使问题的解决 C.分清主流,把握事物的性质 D.统筹兼顾,抓住事物的关键 解析:漫画中,主人公将篱笆上面的缺口挪到了下面,其行为并没有改变问题的实质,其“过”并没有真正改变。其行为让人感觉可笑的原因,在于他没有把握问题的重点在什么地方:是要堵上“缺口”,而不是解决“缺口”在上面还是在下面的问题。这其中所含的哲理是:做事情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有缺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