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0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复习讲义
第10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考点展示]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坚持新发展理念(2016·选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14、2015、2016、2017·简析,2013、2018·探究) [试判断] 1.经济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 分析:错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强调的是“量”;经济发展不仅强调“量”,更注重“质”,强调科学发展,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我国经济增长由中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 2.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 分析:错误。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说明我国已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分析:错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4.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分析:错误。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 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 分析:错误。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6.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 分析:错误。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7.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因此我国要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 ) 分析:错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因此我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我国仍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8.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着力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同步发展。( ) 分析:错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9.统筹区域发展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 分析:错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考点1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取得重大历史性变革(依据)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③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④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①脱贫攻坚,教育进步、就业改善 ②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①制度体系加快形成,资源节约有效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环境治理明显加强 ②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① (特点) 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②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但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开启新征程(目标、任务) 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经济、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居民生活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生活更加幸福安康,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典例1 2012年到2017年的五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表现在( ) ①消费贡献率从54.9%提高到 58.8% ②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1% ③服务业比重从 45.3%上升到 51.6% ④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④不是协调发展的表现。 跟踪训练1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 ) ①我国的基本国情已发生变化 ②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③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④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但是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也没有变,②正确,①错误。③错在“高速发展”上。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考点2 坚持新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 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要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协调发展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绿色发展 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要求: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开放发展 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要求: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 共享发展 解决: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典例2 (2018·江苏学测)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宣布了我国最新的“四大开放新政”(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四大开放新政”对我国经济影响的传导正确的是( ) ①主动扩大进口——市场同类产品竞争加剧——居民消费选择性增强 ②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企业创立与运营的制度性成本下降——社会就业容量增加 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④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逐步取消内外资企业准入限制——外资企业扩大在华投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扩大进口意味着我国市场上产品增多,竞争加剧,也使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性增强,①正确;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要求政府改进服务,减轻企业负担,使企业创立与运营的制度性成本下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②正确;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没有必然关系,③不选;有些领域不容许外资进入,④不选。 跟踪训练2 (2019·如东县调研)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城市为鼓励“合乘出行”而启用HOV车道,即车上人员数多于两人的情况下才允许走的车道,否则会被罚款。启用HOV车道有利于( ) ①树立绿色、共享的现代出行理念 ②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③规范交通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 ④实施生态优先战略,限制车辆出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启用HOV车道与维护消费者权益没有关系,③不选。启用HOV车道是规范车辆行驶,不是限制车辆出行,④不选。 考点3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总体体系 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②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③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④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⑤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⑦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具体要求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①原因: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②要求: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①原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②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①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原因:对于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同富裕有重要意义 ②要求: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①原因: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②要求: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方法推进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明和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点拨 (1)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①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 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主要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博彩业、收藏业等。 ③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并借助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并反作用于实体经济。 (2)供给侧与需求侧 ①“供给侧”就是供给方面,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数量。 ②“需求侧”就是消费需求,在一定的时期,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取决于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 典例3 (2018·江苏高考)某地将激活闲置农房与农村产权交易改革相结合,融合推进“确权+流转+增收”,将集体和个人闲置农房用于发展民宿、农事体验、健康养老等乡村经济新业态,带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从城市向农村回流,有效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材料表明( ) ①发展乡村经济必须改变农村的土地所有权 ②生产关系变革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③经济业态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④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②对:某地将激活闲置农房与农村产权交易改革相结合,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体现了通过改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对:发展新的经济业态能够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说明经济业态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①错:农村土地所有权不变,仍然是集体所有。④排除:材料强调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城乡一体化。 跟踪训练3 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武汉市实施“市民下乡”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农村空闲农房,发展养老、民宿、乡村旅游等产业,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打造民宿特色村,带动脱贫致富。不考虑其他因素,上述举措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路径是( ) A.开发乡村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村民收入提高→助力乡村振兴 B.增加村民就业→村民收入提高→开发乡村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C.村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乡村脱贫致富→乡村旅游兴起 D.开发乡村资源→乡村脱贫致富→村民收入提高→乡村旅游兴起 答案 A 解析 B、C的“开发乡村资源,乡村旅游兴起”,应该是“增加村民就业,村民收入提高”的原因而不是结果。D的“脱贫致富”应该是“收入提高”的结果而非前因。 主观题热考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设问方式 描述类 分析材料反映的有关××的经济信息、存在的问题 原因类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 建议、措施类 实现高质量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为实现××提出合理化建议 典例 (2018·江苏高考)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 我国是拥有300万平方千米主张管辖海域、1.8万千米大陆海岸线的海洋大国。当前,我国对外贸易运输量的90%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据初步核算,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7 61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随着第一次可燃冰试开采成功、“深海勇士号”探索深海4 500米区域的神秘资源、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我国走向海洋的步伐越来越快。 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海洋权益争夺加剧、海洋安全形势日趋尖锐,以及因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资源枯竭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依海富国,以海强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蓝色中国梦”才会越来越近。 有人担忧,有开发就会有破坏。对此,请从经济角度就如何合理开发海洋提出建议。 第1步 审设问信息 知识限定 经济生活知识 行为主体 国家 设问指向 如何合理开发海洋提出建议 试题类型 建议措施类 第2步 审材料信息 获取信息(1) 因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资源枯竭等问题 对接知识 实现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 获取信息(2) 依海富国,以海强国,建设海洋强国 对接知识 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获取信息(3) 面临着海洋权益争夺加剧、海洋安全形势日趋尖锐,不合理开发 对接知识 科学的宏观调控: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 第3步 整理答案 (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2)坚持科技兴海,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海洋产业结构优化。 (3)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对海洋开发利用的调控和监管。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1.国家(政府)角度 (1)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2)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把推动经济发展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 (5)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6)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7)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8)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2.企业角度 (1)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2)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生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消费者角度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落实到日常生活实践中。 2018年,我国采取多种措施,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 做强实体经济,必须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 做强实体经济,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18年3月28日和4月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指出,为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增值概率;一并上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带动各方资金扶持小企业、“三农”和创业创新;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将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失业保险及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期限延长至2019年4月30日。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对做强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通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展实体经济的。 答案 (1)①促进我国产品迈向中高端,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②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①发挥税收调节作用,通过实施结构性减税,减轻各类市场主体的经济负担。②发挥财政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利用财政资金引导资源合理流向实体经济。③通过健全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④创新金融业务,解决各类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从根本上需要 ( ) A.发展生产,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B.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能 C.刺激消费,引导人们不断扩大消费需求 D.稳定物价,提高商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 答案 A 解析 抓住题干设问的关键指向“从根本上”,A正确。B、C、D都不是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办法。 2.当前要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保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下列选项中符合共享发展理念的是( ) A.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 B.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 C.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D.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普及高中义务教育 答案 D 解析 “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普及高中义务教育”属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D准确。A属于创新发展,B不属于新发展理念,C属于开放发展。 3.我国树立并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列措施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 ) ①优化能源结构 ②重拳整治大气污染 ③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 ④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③与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直接关系。 4.(2019·南京训练样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高新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政府( ) A.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B.引导低端产品退出市场 C.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D.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答案 D 解析 高新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矛盾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亟待调整,要求政府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D正确。A、C不符合题意。B做法不可取。 5.(2019·盐城模拟)某市2018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21.6%和13.2%,分别比上年度提高了0.8和0.5个百分点,但PM2.5年均浓度值比上年度降低了9微克/每立方米。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该市( ) ①化解产能过剩取得明显的成效 ②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③经济发展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 ④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以及PM2.5年均浓度值变化可以看出,该市发展方式在转变,推进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取得成效,②④正确。①无法从题意中看出,不选。③选项中的“数量”提升在题意中也无法看出。 6.(2018·南京高考三模)日前,某知名共享单车的大数据平台,向20座城市管理部门开放城市交通数据,以支持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缓解城市拥堵。这一举措( ) ①践行了共建共治共享发展理念 ②说明企业要以社会效益为经营目的 ③有利于政府实行科学宏观调控 ④表明了企业经营应服从于政府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题干直接体现了企业提供大数据助推政府科学管理,①③正确。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也要兼顾社会效益,②说法不准确。企业自主经营,政府对企业宏观调控,④不准确。 7.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我们面向国家和产业需要重新布局,推动产学研结合,不仅形成价值几百亿的产业,更让自身成为全球无机化学研究的引领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洪茂椿代表说,国家要强大,必须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这是因为( )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③实体经济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④创新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题干强调创新,③强调的是实体经济,不选。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工作,④不选。 8.如今在协同发展理念的润泽下,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按照顶层设计的目标协作发力,已成为京津冀三地干部群众的共识。这主要体现了( ) A.创新发展 B.共享发展 C.协调发展 D.绿色发展 答案 C 解析 京津冀协作发力,体现了协调发展要求,应选C。 9.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________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 A.实体经济 B.共享经济 C.虚拟经济 D.国民经济 答案 A 解析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10.(2018·南京、盐城、连云港二模)下图“S型曲线”理论指出,当旧的技术对经济增长贡献乏力的时候,新技术的动能异军突起,能够支撑起经济新的发展。当前经济发展中蕴含这一理论的现象是( ) ①鼓励人工智能等行业发展 ②立足于虚拟经济创新发展 ③激励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④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要实现新旧技术的转换,发挥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激励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①③正确,故选B。应该立足实体经济,②错误。④错误,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主要是经济结构优化,不是新旧技术转换。 11.所谓环保问题“一刀切”,是指有的地方为应付环境督查,怕事躲事而采取的“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简单粗暴的做法。2018年9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严格禁止“一刀切”。生态环境部此举( ) ①有利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有利于调动守法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③注重解决新时代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有利于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④说明国家着眼于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目标,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解决新时代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是针对新发展理念中的“开放发展”而言的,③不选。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目标的手段,④不选。 12.(2018·南京市三模)2017年,我国进口了2 000多亿美元的芯片,几乎覆盖所有领域。在国家政策支持下,2018年将有更多资金流入芯片研发领域,让我们的终端装上“中国芯”。这可能带来的传导效应是( ) A.行业投资增加—企业利润增加—大幅吸纳就业—转变发展方式 B.助力企业发展—提升创新水平—参与国际竞争—主导世界市场 C.提升创新水平—推动行业发展—降低对外依赖—增强经济安全 D.推动行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削减贸易逆差—实现趋利避害 答案 C 解析 更多资金流入芯片研发领域,可以提升创新水平,推动行业发展,降低对外依赖,从而增强经济安全,C正确。投资增加,不一定利润增加,且“大幅”的说法也不对,A错误。B错在“主导”上。优化经济结构与削减贸易逆差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 13.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物质资源消耗少、知识技术密集、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中央提出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中央之所以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因为该产业( ) ①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投资少,见效快,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③能源消耗低,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④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扩大就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从含义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质资源消耗少,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降低资源消耗,①③符合题意。 14.(2018·扬州一模)2018年5月,江苏省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在“产业、创业、就业”富民渠道上着力,焕发田园活力;在“生态、风貌、文化”建设上下功夫,展现乡村魅力。这表明振兴乡村应坚持( ) ①高效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 ②以农促工,实现农业现代化 ③乡村经济与特色文化相交融 ④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产业、创业、就业” 富民渠道上着力指向高效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①正确。在“生态、风貌、文化”建设上下功夫指向乡村经济与特色文化相交融,③正确。振兴农业应以工促农,②错误。我国兼顾效率与公平,且题干没有涉及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④不选。 二、简析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欧美国家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在79%~83%比较合理,产能利用率低于75%即为严重过剩。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合理性。 答案 (1)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提供有效供给,满足人民需求。 (2)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等弱点和缺陷,需要加强宏观调控,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推动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6.2018年7月5日,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在北京举行。李克强总理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科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继续加大“三农” 投入力度,落实好惠农富农政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创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依托“互联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拓展农民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渠道。进一步汇聚全社会推动乡村振兴的合力,努力建设亿万农民幸福生活的美丽家园。 (1)结合材料,运用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局。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内在要求。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推动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2)①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农村繁荣、农业发展新动能。③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⑤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