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复习讲义: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三十课时求索真理的历程复习讲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复习讲义: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三十课时求索真理的历程复习讲义

第三十课时 求索真理的历程 ‎【分析考情 扫描考向】‎ 考试大纲说考点 四年考卷析命题 考点展示 学习目标 真题分布 背景追踪 核心素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①识记: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2017·04月浙江,9‎ 考查实践的含义(判断题)‎ 科学精神:准确理解实践的含义 ‎2016·04月浙江,30‎ 结合马克思的名言,考查实践的特点(选择题Ⅰ)‎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实践的特点 ‎②应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018·11月浙江,38‎ 结合我国发射高分6号卫星,提升农业遥感监测水平,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非选择题)‎ 科学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现代科技的发展 ‎2018·04月浙江,27‎ 通过自然科学新发现,考查意识的生理基础和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选择题Ⅰ)‎ ‎2017·11月浙江,28‎ 结合科学家沙子土壤化的科学试验,考查对实践是认识基础的全面理解(选择题Ⅰ)‎ 科学精神:树立实践第一观点,全面准确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015·10月浙江,30‎ 通过科学家对治理“白色污染”的研究,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选择题Ⅰ)‎ 科学精神: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正确解释和判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 ‎①‎ ‎2016·04月浙江,9‎ 展真理 识记: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 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说法,考查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判断题)‎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②理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命题分析预测 ‎1.高频考点:实践的含义及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2.命题预测:结合现实热点材料、自然科学新发现、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考查本课的相关知识 考点一 实践的含义及特点 ‎1.含义 ‎(1)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内涵: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2.特点 ‎(1)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也具有客观性。‎ ‎(2)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3)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判一判:实践既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 解析 实践是一种主观活动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实践虽然受主观意识的指导,但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践的手段(生产工具)都是客观的。‎ 答案 F 考点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选一选: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具体性和条件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我们对社会主义矛盾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发展,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①②符合题意。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表述错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④表述错误。‎ 答案 A 考点三 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2)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点一点: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考点四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2.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点一点:真理与谬误虽然相伴而行,但二者有明确的界限,故“真理包含谬误的成分”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考点五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3)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的前进性和上升性 ‎(1)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4.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选一选:以前,政府干预过多,使得市场活力大打折扣。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近几年,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等改革推动政府职能发生深刻变化,市场活力明显增强。政府对其与市场关系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变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实践决定认识,①表述错误;材料中政府对其与市场关系的观念演变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故②当选;认识的发展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故③错误;材料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和上升性,④当选。‎ 答案 C 考向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例1】 (2018·02衢州模拟)“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解析 暗潮已然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而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水的深浅,流速的快慢等,都一清二楚,一些微小变化他们都能察觉。这就揭示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故本题判断正确。‎ 答案 T ‎【例2】 (2018·11月浙江选考,38)为了满足我国农业遥感监测中作物监测时效性要求高,监测内容多,数据要求高等需求,中国科学家做了大量研究,于2018年6月2日成功发射高分6号卫星。这颗卫星实现了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的优化组合,具有大范围、重访周期短、定量化探测等优势,提升了我国天地一体化的对地观测能力,可以为农业农村管理提供精准保障,是我国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农业遥感卫星。‎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升农业遥感监测水平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 答案 (1)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我国农业农村管理实践对农业遥感监测提出的新要求,推动科研工作者研发新型农业卫星。‎ ‎(2)实践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了认识发展。新型农业卫星的成功发射,提升了我国天地一体化的对地观测能力,提高了我国农业遥感监测认识水平。‎ ‎[对点练1] (2017·11新高考,28)在发现土壤呈现流变状态还是固体状态取决于土壤颗粒之间是否存在ODI约束之后,中国科学家利用某种植物纤维合剂给沙子引入ODI约束,在沙滩进行“沙子土壤化”试验。5年后,所试验的4 000亩沙漠变成了良田。这样做是因为(  )‎ A.实践为人民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B.人们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认识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解析 ‎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科学家利用某种植物纤维合剂给沙子引入ODI约束,进行科学实验,验证了土壤颗粒存在ODI约束,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项正确。A项强调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获得认识除了亲身实践外,也可以通过间接经验获得,B项表述错误。D项表述不科学,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科学实验属于实践,但不能取代实践。‎ 答案 C 考向二 真理与认识的过程 ‎【例3】 (2016·04新高考,9)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对不对,就看大家的。(  )‎ 解析 该观点表述错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F ‎【例4】 (2018·舟山检测)霍金在著作《时间简史》当中提到:“随着量子力学的发现,我们认识到,由于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去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①真理和谬误总是相生相伴 ②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③事物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真理的“不确定性” ④“不确定性”和认识对象的无限变化密切相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题干中,霍金在著作《时间简史》当中提到:“随着量子力学的发现,我们认识到,由于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去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这表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不确定性”和认识对象的无限变化密切相关,故②④正确;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往前一小步就变成谬误,说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①“总是”表述绝对化,错误;真理是客观的,③表述错误,排除。故选C。‎ 答案 C ‎[对点练2] (2018·开化质量检测)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曾对“人工智能”多次表达了担忧,而一些科学家却认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是要与人类互补,要让人工智能避免犯下道德层面的错误,关键在于人类自己。由此可见(  )‎ ‎①相对于确定的对象会有多个真理 ②真理性认识会得到多数人认同 ③认识会受立场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对于确定的对象,真理只有一个,①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真理性认识会得到多数人认同,②不选;材料中不同的科学家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不同,这表明认识会受立场方法等因素的影响,③正确;材料中不同的科学家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不同,至今还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这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答案 B 易错点1 混淆实践与意识的特点 矫正训练1 本届政府以来,国务院分9批审议通过取消行政审批事项,以激发市场活力,减轻企业负担,成效正在显现。这说明(  )‎ ‎①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③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真理在实践中超越自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与意识的相关知识。国务院分9批审议通过取消行政审批事项,是为了激发市场活力,减轻企业负担,①②符合题意;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③说法错误;材料不涉及真理的发展,④排除。‎ 答案 A 提醒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易错点2 混淆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 矫正训练2 某地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拿药品,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当患者确实很苦!”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转变了医生的观念,增强了为患者服务的意识。这体现了(  )‎ ‎①人们的认识都是通过亲自实践获得的 ②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③医疗实践推动了医生医疗观念的转变 ④‎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替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人们除了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外,还可以学习他人的经验,①错误;医疗实践使医患换位,这种换位体验转变了医生的观念,增强了其为患者服务的意识,这说明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医疗实践推动了医生医疗观念的转变,②③与题意相符;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替代”的说法错误,④不选。‎ 答案 D 提醒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无论何种知识都离不开直接经验,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易错点3 不能正确理解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矫正训练3 “错误”的自白:“我不是恶魔,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得出的结论是(  )‎ ‎①真理与谬误相反相成,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发展 ②谬误包含着真理成分,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③真理与谬误之间相互促进,谬误推动真理发展 ④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材料中,“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这表明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找出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故①④符合题意;真理与谬误是相互区别,有严格界限的,“谬误包含着真理成分”说法错误,故排除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所犯错误要找到其原因并改正错误,谬误才能推动真理的发展,如果对所犯错误不闻不问,是不会推动真理发展的,故排除③。故选B。‎ 答案 B 提醒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真理与谬误在认识过程中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二者之间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一、判断题(请对每一小题的观点进行判断,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1.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  )‎ 解析 实践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因此,题中观点正确。‎ 答案 T ‎2.认识源于实践最终要转化为实践。否则,认识就无任何意义。(  )‎ 解析 认识源于实践最终要回到实践,服务于实践,并不是要转化为实践。‎ 答案 F ‎3.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 解析 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并没有脱离社会,并没有否认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所以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存在的。因此,题中观点错误。‎ 答案 F ‎4.在实践中,谬误能转化成真理。(  )‎ 解析 谬误与真理泾渭分明,有严格的界限,但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因此题中观点正确。‎ 答案 T ‎5.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  )‎ 解析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而不是真理具有反复性,故本题判断错误。‎ 答案 F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6.经过近20年不懈努力,2017年我国取得了可燃冰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首次成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这主要表明实践具有(  )‎ ‎①能动性 ②社会性 ③历史性 ④物质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 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的知识。经过近20年不懈努力,体现了实践具有能动性,①入选。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体现了实践具有历史性,③符合题意。②④材料不体现,排除。故选A。‎ 答案 A ‎7.很多大学要求学生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是有不少大学生根本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只是在开学前拿着“社会实践表”找个单位盖个章了事。部分大学生这样做(  )‎ ‎①根本在于没有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意在寻求离开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 ③将会导致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大改变 ④不利于提高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高校要求大学生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大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可是有不少大学生根本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只是在开学前拿着“社会实践表”找个单位盖个章了事。这表明这部分大学生根本在于没有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样做不利于提高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①④正确;实践具有社会性,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②说法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中改变标准的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答案 C ‎8.习近平引用成语“行胜于言”来回答“中国经济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中国能否把改革开放推进下去”等质疑。“行胜于言”强调(  )‎ A.实践比认识更重要,我们要通过行动来回答质疑 B.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没有“行”就没有发言权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中国用实际行动回答质疑 D.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行”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解析 “行胜于言”强调“行”,即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中国用实际行动回答质疑,故C符合题意;A错误,实践和认识都重要;B错误,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不是唯一途径;D错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 答案 C ‎9.2018年4月16日,《人民日报》评论员发表的题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的文章指出。“道虽迩,不行不至”,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连续奋斗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连续奋斗中实现的。材料表明(  )‎ ‎①“行”是“道”存在与发展的具体条件 ②唯有“行”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 ③事业的成功需要“道”的指导 ④一代又一代人量的积累方能实现伟大成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材料中名言“道虽迩,不行不至”是指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①③对名言的理解是错误的;②是对名言的正确理解,指出了“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一代又一代人量的积累方能实现伟大成就,④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D。‎ 答案 D ‎10.有专家表示,艾滋病毒在人体内构成传染,需要经过7个进程,而只需要中止这7个进程中的某一步,就能防止构成HIV传染。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经过多次科学实验研制出艾滋病阻断药物。这表明(  )‎ A.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人能认识并利用社会发展规律 解析 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表述错误。认识有两面性,正确的认识才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B表述错误。“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经过多次科学实验研制出艾滋病阻断药物”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发展规律,D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11.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定义(  )‎ ‎①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认识永无止境 ②‎ 源于人们对经济社会变迁的认识不断深化 ③体现了真理在不断超越自身中向前发展 ④说明了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定义体现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认识永无止境,同时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向前发展,①③符合题意;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定义源于社会生活的变迁,而不是认识的不断深化,②说法错误;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答案 A ‎12.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只能摸索前进,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哲学依据是(  )‎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面行,总是相互转化的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有一定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切断事物的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哲学依据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有一定的过程,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说法太绝对,错在“总是”;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不能切断事物的联系,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 B ‎13.2018年3月14日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逝世,他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等,享有国际盛誉。这说明(  )‎ ‎①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认识事物本质 ②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③人们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④人们对世界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使人们无限接近真理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他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认识事物本质,人们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说法太绝对,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一定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④错误,无限接近真理否认了世界的可知性。故本题答案为B。‎ 答案 B ‎14.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求同存异,该观点(  )‎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相对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作为转移 ‎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观点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此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影响认识的因素等相关知识。题干中,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该观点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①正确,②错误;题干中,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求同存异,该观点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观点,④正确,③错误。故选D。‎ 答案 D ‎15.新的思想开启新的时代,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引领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进,书写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的奇迹。从哲学角度看,这意味着(  )‎ ‎①真理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反复中发展 ②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社会的前进上升取决于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 ④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真理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中发展,①‎ 错误;新的思想开启新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新时代相适应,这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正确;社会的前进和上升并不取决于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③不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当代中国,符合当今时代的具体情况,这说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答案 B ‎16.人指甲也能入药?这让很多网友大呼惊奇,不过据权威部门考证消毒清理过的指甲是可以入药的,依照不同搭配有不同功用。这印证了(  )‎ A.追求真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B.客观事物自身才能回答认识正确与否 C.任何真理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解析 有关权威部门经过考证,认为消毒清理过的指甲是可以入药的,依照不同搭配有不同功用。这印证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项符合题意;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A项说法错误;认识本身不能证明自己正确与否,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正确与否,只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B项说法错误;材料不涉及真理的条件性问题,C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D ‎17.正当人们为无人驾驶技术欢呼雀跃时,2018年3月18日晚上10点多,一辆Uber自动驾驶车辆在亚利桑那州与一名行人相撞,并致其死亡,号称最安全的沃尔沃未能救人一命。这说明(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追求真理的过程永无止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材料强调我们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探索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的过程永无止境,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表述正确,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 D 三、综合题 ‎1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对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所体现的道理。‎ 答案 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敏锐觉察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科学判断。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发展真理,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的科学论断。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对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的认识就体现了这一点。‎ ‎19.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产业业态以及增长动力都已发生深刻变化,过去“片面追求增长速度、轻视质量和效益、主要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的传统经济发展理念,弊端逐渐呈现。面对新形势,中央提出要适应“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实现“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从主要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片面强调速度向重视结构优化升级转变”。新思路不仅是发展理念上的重大解放,更是对经济发展阶段变化规律的进一步把握,这必将推动中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材料二 新常态下,加工制造业面临严重过剩、市场萎缩等困难。某机械制造公司认真分析形势,积极研究对策,立足自身优势,把握当代加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确立了以技术和管理创新、推动产品结构升级为根本的经营战略,逆风飞扬,实现了速度和效益的双丰收。‎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央关于经济发展新思路的认识论依据。‎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该企业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答案 (1)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深化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此为指导必将推动中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经济发展新思路的提出坚持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经济发展新思路是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2)①该企业立足自身优势,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制定经营战略,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②该企业面对困难,认真分析形势,积极研究对策,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③该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做到了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④该企业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实现了速度和效益双丰收,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