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跟踪检测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 探究世界的本质 [基础全面练] 1.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 A.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解析:选D A项属于唯物辩证法,C项属于认识论,均不当选;材料没有体现物质的内涵,B项不符合题意;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D项当选。 2.北极星指的是最靠近北天极的一颗星,是夜空能看到的亮度和位置较稳定的恒星。千百年来,曾经的北极星会被新的更靠近北天极的恒星取代。现阶段北极星是指小熊座α星,在3 000年前是天龙座α星,隋唐时期北极五成了北极星,而到公元4000年前后,仙王座γ星将成为北极星。以上材料说明( ) A.北极星是人们实践的产物 B.静止是运动的普遍状态 C.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解析:选C 北极星会被新的更靠近北天极的恒星取代表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答案为C项;北极星是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的事物,并非人们实践的产物,A项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项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项错误。 3.(2018·韶关模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稳中求进”( ) A.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B.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C.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与上升性 D.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解析:选B “稳中求进”表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与题意不符。 4.2017年 3月14 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时谈到,综合经济运行主要指标的情况来看,2017年1~2月生产和需求略有回暖,总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统计局看到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关联性 ②经济稳中有进表明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③对我国经济分析具有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④统计局的分析是对经济发展规律的创新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生产和需求略有回暖,总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这说明统计局看到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关联性,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中对我国经济分析是全面的,③错误;统计局的分析自觉遵循了经济发展规律,④错误。 5.如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 )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①→③→② D.④→③→②→① 解析:选B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体现世界是物质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体现物质是运动的;“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体现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规律是客观的,因此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故B选项符合题意。 6.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小学化”在一些地区已成常态。一些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为此作出规定:幼儿园不得以奥数、计算、书写拼音和专门识字等内容进行教学,不布置书写和计算类的家庭作业,不组织测验和考试。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 ) A.忽视了孩子成长中的特殊性和可塑性 B.强调了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成长规律 C.忽视了外部条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D.强调了尊重孩子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解析:选B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身心特点,幼儿园“小学化”,是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B项正确;这一规定正是对幼儿特殊性的尊重,A项错误;外部条件要通过内部矛盾发生作用,主管部门没有忽视外部条件,C项错误;上述规定与孩子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7.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这种看似 “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这一特点从哲学角度看( ) A.否认了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是唯心主义的 B.抹杀了外因对事物发展的根本性作用 C.忽视了自然环境对生活质量的决定作用 D.认识到了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解析:选D A项错误,题中观点看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属于唯物主义思想。B项错误,外因不能对事物发展起根本性作用。C项不符合题意,该观点不是从哲学的角度阐述的。题目中,这一特点从哲学角度看认识到了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D项正确。 8.工匠精神是一种沉稳求进的操守和情怀。面对时代与市场的变化,工匠们既要传承好传统文化元素和核心技艺,也要巧妙地植入现代元素和生活气息,在坚持独创性、艺术性的同时,提升实用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永葆生机。这要求工匠们在技艺传承中要( ) ①把握好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实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使质变的发生 ④实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 既要传承好传统文化元素和核心技艺,也要巧妙地植入现代元素和生活气息,这要求处理好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①正确;面对时代与市场的变化,在坚持独创性、艺术性的同时,提升实用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永葆生机,这就要实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④正确;技艺传承应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②错误;③与材料中心无关。 [热点迁移练] 热点一 “瘦子”黑洞与引力波 宇宙科学的新发现 2017年11月17日,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检测到的五次合并中涉及的黑洞的质量。这些怪物就是成对的黑洞,它们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五到几十倍,它们相互碰撞,形成更大的黑洞。据此回答9~10题。 9.2016年,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这次发现科学意义重大,因为引力波可以直接与宇宙大爆炸连接。一旦我们发现了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引力波,就可以揭开宇宙的各种谜团,甚至了解宇宙的开端和运行机制。由此可见( ) ①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其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科学预言等一些特殊的意识不可以先于物质而存在 ④人类总有一天可以穷尽对整个宇宙的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选A 一旦我们发现了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引力波,就可以揭开宇宙的各种谜团,甚至了解宇宙的开端和运行机制。由此可见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其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①正确;②正确,材料表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③错误,科学预言等一些特殊的意识,也可以先于物质而存在;④错误,人类不可能穷尽对整个宇宙的认识。 10.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列宁指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最绝妙的说明”。列宁这样的评价是因为这一观点( ) A.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B.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C.指出了自然界是永恒发展的 D.认识到物质世界处于运动之中 解析:选D 宇宙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永恒的活生生的火,这表明物质世界是运动的,既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又认为世界是运动的,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答案为D项;A、B两项不是对赫拉克利特观点的全面解读;运动不等于发展,C项错误。 热点二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共建生态文明家园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决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总体要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一方针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准确反映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客观现实,明确指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方向,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指导。据此回答11~12题。 11.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要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这是基于( ) ①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对自然的征服 ③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因此城市建设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①正确;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此城市建设要立足国情,留住“基因”,③正确;②中“征服自然” 错误;尊重自然规律,而不是社会发展规律,④排除。 12.为了摆脱贫困,核桃坝村炼过铁、办过化肥厂,但经济状况并没有好转,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该村汲取教训,改变思路,在茶叶专家的帮助下,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带领村民种茶,形成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整体发展格局,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该村的转型发展表明( ) ①成功的实践是基于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②失败与成功相互渗透和转化,没有明确的界限 ③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是实践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④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该村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从而转型成功,说明成功的实践是基于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把握,①正确;失败与成功的相互渗透与转化有明确的界限,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②错误;“该村汲取教训,改变思路,最后取得了成功”,说明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是实践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③正确;实践转变为现实也要遵循客观规律,不是总能成功的,④说法错误。 [大题规范练]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医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凝聚着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智慧和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道法自然的养生理念;“观舌本、可验英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宏观系统的诊断思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药食同源的自然疗法……中医药善于从整体角度揭示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历经千百年传承,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实践,形成独具特色的健康理念、养生文化,成为治病祛疾、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和具体推进,人们如何借助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形成更加科学的现代健康理念,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也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有关规律的知识,分析发展中医药事业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可行性。 解析: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之所以具有可行性,原因在于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有规律的,人可以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据此即可组织答案。 答案:①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②人的健康和疾病,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③发展中医药事业,让人们科学认识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树立科学的健康观;从而既有利于引领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又有利于为人们提供有效的医疗保健方法,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生产中积累了丰富农业气象经验,二十四节气便是这许多经验中的一个重要结晶。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时间留下脚印,人间四季轮回。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以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东风西风、晴空细雨、雷电霜雪都是时间的主人,桃树梨树、杏树桑树、菊花苦菜、虫鱼鸟兽、山川河流,都是时间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人根据时间的变化,采桑养蚕、安排生产,春耕夏长,秋收冬藏,以此达到与自然的和谐。 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老百姓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动态地完善,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仍然保留着吃春盘、春饼等习俗,会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使得中国人的生活具有韵律之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运用二十四节气让生活更具韵律之美。 解析:本题的解答要注意设问的知识限定。从规律的角度看,运用二十四节气让生活更具韵律之美,必须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二十四节气以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因此要遵循太阳运动与气温、降水之间的规律性认识,指导农业生产和工作生活;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老百姓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动态地完善,我们要具体分析当时当地气候和条件,认识利用规律。 答案: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遵循二十四节气蕴含的太阳运动与气温、降水之间的规律性认识,指导农业生产和工作生活。③在认识和把握二十四节气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当时当地气候和条件,在运动变化中把握节气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