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专题十二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专题复习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专题十二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专题复习教案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二轮专题复习 一、“认识社会和价值”主干知识 ‎ ‎ 二、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知识归纳】‎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3)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性质不同,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也不同。‎ ‎(4)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最突出地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重点突破】‎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离开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形成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不可能形成反映社会存在的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因此,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 ‎(2)实践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有了人类征服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才有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才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实践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也是唯物史观赖以建立的根本。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 意识的关系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区别 地位[来 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来源:学.科.网]‎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作用 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对二者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联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高考警示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属于高考常考点,复习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不同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它是指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典型范例 例1.(2016·高考全国乙卷)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  )‎ ‎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 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丙卷)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  )‎ ‎①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②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③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 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来源:学科网ZXXK]‎ ‎【举一反三】(2016·高考全国丙卷)在谈到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时,习近平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 ‎①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④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考点二人生价值 ‎【知识归纳】‎ ‎1.人的价值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①含义: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②特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2)人的价值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享受价值,就在于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满足。‎ ‎(3)人的价值的评价[来源:学*科*网Z*X*X*K]‎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2.价值观 ‎(1)含义 ‎①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地处理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我们所倡导的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突破】‎ ‎1.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关系 ‎(1)区别:①含义不同;②外延不同:价值包括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人生价值仅仅包括人生领域的价值;价值观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 ‎(2)联系:人生价值是价值在人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价值观。‎ ‎2.世界观、人生观、人生价值观之间的联系 ‎(1)世界观支配人生观。世界观包括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人生观反过来又会影响人们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世界观是形成价值观的基础。世界观决定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世界观发生变化,价值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反过来,正确的价值观的建立,又会使科学的世界观更丰富、更完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统一的。‎ ‎(3)人生观与价值观是相互影响的。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指导人们从集体和社会的整体需要出发,去看待事物对人的效用关系,以形成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人们客观分析人自身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高考警示】‎ ‎(1)考查价值的含义:注意理解哲学上讲的价值与经济学上的价值、哲学价值与具体价值的关系。‎ ‎(2)考查人生价值的内容:可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则来理解。坚持一分为二;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抓住本质和主流;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注意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起促进作用。‎ 典型范例 例2.(2016·高考全国甲卷)1708年,清政府组织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历经10年成功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却一直被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反之,参加测绘的传教士把资料带回西方后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国人。可见,《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  )‎ ‎①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 ②取决于其科学内容适用范围的扩大 ③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 ④以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为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参加测绘的传教士的做法说明其正确认识了《皇舆全览图》的价值,从而使其价值得到实现,故①入选;清政府和传教士不同的做法体现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不同,影响到《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故③入选;《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并不取决于其内容的适用范围,其价值的实现也不以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为条件,而是取决于是否利用它为社会服务,题干中也未强调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②④排除。‎ ‎【变式探究】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哲学依据是(  )‎ ‎①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③落后的价值观不能反映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④先进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④ B.②③ ‎ C.②④ D.①③‎ ‎【答案】C 三、易错知识点:‎ ‎1.凡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才是)‎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社会意识能够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的作用始终是第二位的,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3.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矛盾)‎ ‎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 ‎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6.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7.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就是改变现在的生产关系。 (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8.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9.价值观就是指对人生的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10.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  (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才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11.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两个标准。‎ ‎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12.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看物质贡献,也看精神贡献,把二者区分开来是错误的)‎ ‎13.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作用的人们。 (只有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才是人民群众)‎ ‎14.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存在的客观规律,同时还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5.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主观世界又影响改造客观世界)‎ 四、真题感悟 ‎1.(2016课标Ⅰ22)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 ‎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 ‎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劳动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①是错误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③是错误的;②④正确且适合题意;选C。‎ ‎【考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 ‎2.(2016课标Ⅲ22)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 ‎①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②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③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 ‎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点】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生产活动的重要性 ‎3.(2016江苏32)0.015~0.04毫米,这是90后铣工张志坤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控铣项目中摘得金牌的精度,然而像张志坤这样的人还是凤毛麟角。今天,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呼唤的不仅是一个个技艺超群的职业英雄,更是一群爱岗敬业、创新创业的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这是因为 A.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B.劳动群众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C.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 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答案】D ‎【解析】仔细研读“‎ 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呼唤的不仅是一个个技艺超群的职业英雄,更是一群爱岗敬业、创新创业的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之所以要呼唤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爱岗敬业、创新创业”,因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故D符合题意;A、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定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4.(2016江苏31)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人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 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D.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案】C ‎【考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改革的性质和目的 ‎1.(2016课标Ⅱ20)1708年,清政府组织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历经10年成功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却一直被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反之,参加测绘的传教士把资料带回西方后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国人。可见,《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 ‎①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 ‎②取决于其科学内容适用范围的扩大[来源:Z#xx#k.Com]‎ ‎③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 ‎④以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为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中国和西方对待《皇舆全览图》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因为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故③符合题意;要实现其价值,首先需要对该事物的价值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故①符合题意;事物价值的实现会随着时间、地点、条件、范围等因素的变化而发展变化,从而也会不断丰富事物的内涵,因此不能说以内涵发展为条件,故④说法错误;事物价值的实现由事物自身和对事物正确认识等因素影响,而不取决于科学内容范围的扩大,故②说法错误。选B。‎ ‎【考点】价值观的主体差异性和标准 ‎ ‎2.(2016天津9)2016年新学期开始,浙江多所大学的学生社团共同发起了“蚂蚁助学计划”,发动大学生每月捐出2元钱,50个大学生组成一个“蚁窝”,资助一个蚂蚁宝宝(贫困地区小学生)。三月份,他们已经用875位大学生的捐款,资助了安徽省17名“蚂蚁宝宝”。这些大学生的行为启示我们 ‎ A.价值观对人的成长有促进作用 B. 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C.满足他人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D.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答案】D ‎【解析】A说法错误,因为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B指的是实现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与材料无关。C说法错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大学生资助贫困地区小学生,是为社会做贡献的表现,能够实现人生价值,选D。‎ ‎【考点】价值观的作用、人生价值的实现 ‎3.(2016浙江30)2016年年初,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查处了一批传播淫秽色情、谣言、暴恐、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的网站,这一净网行动的哲学依据有 ‎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④人的各种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通读材料和选项,确定④说法错误,因为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此排除B、D,③必选;材料并没有涉及生产方式,所以①与材料无关,不选;正确答案是C。‎ ‎4.(2016江苏33)与普通微信群不一样,“日行一善”微信群有个特别的群规,群友发出的红包不能抢。所有微信红包里的钱,都被用来帮助贫困人群,日行一善,积小善成大善,弘扬社会正能量。材料表明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因时而变的 ④量变引起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考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5.(2016海南18)油画作品《父亲》曾获得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在一个阴雨绵绵、非常寒冷的大年三十,作者看到一个农民在路边公共厕所掏粪。这份辛勤劳作的情景令他震撼、难以忘怀,他深深感到农民的辛劳和伟大,锁定了该画作的题材——农民。这表明在艺术创作中 ‎①深入社会生活是发现和创造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价值观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 ‎③正确的价值判断以正确的价值选择为基础 ‎④只有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6.(2016上海27)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2016年2月科学家宣布发现引力波。引力波的探测汇集了全球几代科学家的心血,他们用探索和坚守向世人展示了科学研究应有的精神,也告诉我们,人生的社会价值是 A.发挥自身潜能为社会做贡献 B.个人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 C.在实践中表现出自尊和自强 D.社会对于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答案】A[来源:学科网ZXXK]‎ ‎【解析】“他们用探索和坚守向世人展示了科学研究应有的精神”体现了人生的社会价值在于为社会做贡献,故A项符合题意;科学家的探索不是义务,材料没有涉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故B项与题意不符;在实践中体现自尊与自强是实现社会价值的一个途径,本身不属于人生的社会价值,C项不选;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人生自我价值的体现,不是社会价值的体现,D项不选。‎ ‎【考点】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7.(2016课标Ⅰ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更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12分)‎ ‎【答案】(1)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受错误价值观驱动,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观,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影响。‎ ‎【考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8.(2016北京38)科技与人的关系是一个历经弥新,引人深思的话题。 ‎ 材料四 由于技术正在变得强大而廉价——而且更加无处不在,所以越来越多的个人手中都已经掌握了这种力量。掌握这些力量的个人并不都是理智的,意图良好的,如基因组测序领域的突破能够治愈疾病,也能用于生产天花病毒的攻击性版本。‎ ‎ (摘自《第二次机器革命》)‎ 不管是在当今还是在未来,科技都可能造成破坏,但我们的生活受惠于科技变得更好了,这也是真真切切的事实。我想环境可能是个很好的例子。伦敦现在的天气说不上纯净无暇,但也比50年代爆发煤炭烟雾事件那会儿强大多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依靠持续的技术革新,没有科技,我不认为我们能解决气候变化和贫困问题。‎ ‎ (摘自《人与机器共同进化》)‎ 这样了不起的应用科学,它既节约了劳动,又使生活更加舒适,为什么带给我们的幸福却那么少呢?坦率的回答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怎样正当地去使用它。‎ 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技术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 (摘自《爱因斯坦文集》“对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生的讲话”)‎ 阅读上述材料,围绕“科技与人的关系“这一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写一篇200~300字的短文。(15分)‎ 要求:观点鲜明;可以全面论述,也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知识运用准备、贴切;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 ‎【答案】‎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全面展开论述,或就某点深入分析;知识运用准确、贴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或能就某点分析;知识运用比较准确、贴切;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考点】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相关哲学知识。‎ ‎1、(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回答下题。‎ 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对上层建筑的完善,是由经济基础的发展决定的,故①正确;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不断解决基本矛盾来实现的,完善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②正确;③错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以后,无产阶级政党对基本矛盾的认识就走向了自觉;④不符合实际,上层建筑不仅仅包括法制,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提出到落实需要一个过程。‎ ‎2、(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  )‎ ‎①文艺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②文艺的发展取决于文艺创作方法的创新 ③文艺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的形式与风格是统一的 ④文艺是反映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3、(2015·山东卷)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从哲学上看,这里强调青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因为(  )‎ A.一切工作都应该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 B.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C.价值观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答案】C ‎【解析】“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形象地说明了价值观是人生道路的重要向导,C项符合题意。一切工作都应该从实际出发,A项说法错误。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B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 ‎4、(2015·高考名校联考优化卷(七))近一段时间以来,公安队伍中相继涌现出了“90后最美铁警”李博亚、“最美女交警”李珊和“铁臂哥”惠淼等一大批被广大网民热捧的公安民警。他们很普通,但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刻,或伸出双手送去温暖,或挺身而出用鲜血甚至生命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生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这表明(  )‎ ‎①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③人的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承认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价值观具有阶级性,不同社会的价值观的主导者也不同,①错误;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来源:学科网]‎ ‎1.(2014·江苏政治,26)下图漫画“好大的手笔!”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答案】D ‎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漫画寓意。比较漫画中的三种人对经济的不同观点和看法,可看出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关系,不同的价值观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应选②和④;①和③与题意不符,故均不能入选。‎ ‎2.(2014·重庆文综,12)马云说,为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必须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 ‎②“心态”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③不同的“心态”决定着商业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成败 ‎④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答案】D ‎ ‎3.(2014·山东文综,41(2))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了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 ‎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哲学依据。‎ ‎【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设问的题型是依据类非选择题,要求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材料,解答关键是熟知该部分知识内容,然后根据材料中“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而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立法等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题意中政策和法律调整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为了维护人民利益体现人民是历史的主体。筛选出知识后结合材料分析回答即可。‎ 五、热点链接 时政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中国共产党95华诞 ‎【热点扫描】‎ ‎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出席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强调,历史告诉我们,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考点链接】‎ 一、《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家的主人。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对于党员干部队伍中的腐败分子进行惩办,是国家在履行专政职能的体现,也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2.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原则。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我国加大反腐力度是由我国政府的性质决定的,是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3.政府接受人民的监督,才能防止滥用职权,保证清廉。建立健全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运行机制是防止权力腐败的关键。在党的领导下,依靠民主和法制,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 ‎4.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一方面表现为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另一方面,文化又能够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要发挥文化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服务的功能。重视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反腐倡廉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保障人民根本经济利益。‎ ‎2.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党内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公务人员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领导干部的行为方式,迫使领导干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提高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水平,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党员和干部只有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人民群众的好思想、好品格、好作风、好风气,从中汲取道德营养,才能使自己高尚和纯洁起来。因此,对党员干部进行问责,必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防腐拒变的自觉性。‎ 三、《生活与哲学》角度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全党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 ‎3.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八年,党的理论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4.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都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5.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是量变质变的统一。95年英勇奋斗,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8 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大党,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不断发展的。体现了量变质变的过程。‎ ‎6.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改革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一项新的改革措施,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试验、反复比较,才能逐步完善起来。我们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充满信心,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事业。‎ ‎7.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为人民谋福利。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只要具有党员身份,就应当切实强化宗旨观念。‎ 时政二、弘扬女排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热点扫描】‎ ‎ 从逆转巴西,到复仇荷兰,再到力克塞尔维亚,中国女排12年重新登顶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回来了。什么是女排精神,是一分一分“死磕”,一场一场“硬拼”,拖不跨,打不死,永不言弃,拼搏进取,团结奉献。今天的中国确实不需要用金牌向世界证明什么,但是拼搏进取,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却是当下中国社会需要传承和发扬的民族精神,它将汇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动力引擎。‎ ‎  女排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我们之所以热爱中国女排,其实是对中国女排精神的发自心底的认同,无论是耋耄之年的老人,还是年过半百的父辈们,以及我们80后,90后。女排精神其实在向世界传达一个声音:中国人,行;中国,行。这是民族自信心,也是民族自豪感。35年后的今天,历史惊人的相识。中国女排精神再次激发了全国人民积极投身到深化改革的浪潮当中,供给侧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让自信的中国再次吹响了奋进的号角,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拼搏进取,永不言败。‎ ‎【考点链接】‎ 一、《政治生活》角度 ‎1、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每个公民都应该像女排队员们努力拼搏一样,自觉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 ‎2、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政府要大力弘扬女排精神,自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弘扬女排精神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女排精神必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弘扬女排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弘扬女排精神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弘扬女排精神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女排精神属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人人都做女排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践行者。‎ ‎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弘扬女排精神。‎ 三、《生活与哲学》 角度 ‎1、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女排精神属于正确的意识,应该大力弘扬。‎ ‎2、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女排夺冠激起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3、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女排时隔12年再次登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4、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是平时的勤学苦练,才成就了今天女排的夺冠。‎ ‎5、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女排队员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人生价值。‎ 六、模拟练习 ‎1.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②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③要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④要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先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义务助学社社员7年“接力”,风雨兼程,坚持免费辅导困难家庭的孩子学习,时间累计长达1 1.5万个小时。该团体社会影响日益扩大,连续二年获得武汉地区公益行动优秀团体称号。这些大学生的行为启示我们 ‎①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价值观对个人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③满足他人的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定指出,实现到 2020 年让 7000 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 当繁重。要采取产业精准扶贫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兜底脱贫一批、医疗救助扶 持一批“四个一批”措施,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根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致贫的原因很多,印证了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 ‎ ‎②脱贫的手段各异,说明了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矛盾不同 ‎ ‎③脱贫的任务艰巨,要求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 ‎ ‎④脱贫的时间紧迫,必须超越历史条件,创新扶贫开发路径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4.旧的户籍制度是造成我国城乡分割的主要根源,目前国务院已经相继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居住证暂行条例以及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等政策意见,这将促进农民市民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唯物史观看,上述改革 ‎①通过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②就是要完善经济基础,调整人们利益关系 ‎ ‎③坚持以人为本的立场,作出正确价值选择 ④就是遵从群众的意愿,破除旧体制的弊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从“包干到户”到“产业化经营”,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带来了农业巩固、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文艺工作者提出四“有”——“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四“希望”——“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这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必须要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自觉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 ‎②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发挥价值观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③提高个人素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搞创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他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从唯物史观看,孙中山能“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原因在于 ‎①把握民主政治的发展形势,适应时代变迁 ‎ ‎②正确对待国家与人民的关系,尊重民众地位 ‎③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推动社会生产力与之适应 ‎④顺应社会的发展规律,主导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做不强” 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弘扬长征精神。新的长征路上,还会有许多“雪山”“ 草地” 等着我们去跨越,还会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 需要我们去征服。这就要求我们 ‎①坚定理想信念,把崇高的精神作为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②弘扬长征精神,使其成为激励党和人民攻坚克难的决定性力量 ‎③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勇敢的面对挫折与考验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征服自然,创造奇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6年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专家认为,未来中美之间合作与斗争并存,将会成为常态,有时候做多一些,有时斗争多一些,但总体来看还会是合作多于斗争。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①分析中美关系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对立统一是客观存在的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中美矛盾的关键 ④分析中美关系要着重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上指出: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州人民的心而跳动。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发展的源泉 ‎③优秀的文艺作品源于文艺工作者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④社会主义文艺应该反映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顶都换了黄瓜用了避孕药”“ 喝豆浆可能导致乳腺癌”“萝卜和茶不能一起吃”…… 这些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的传闻,让参与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的专家哭笑不得。这些传闻之所以让专家哭笑不得,是因为 ‎①网络传闻道听途说毫无根据可言 ②主观臆造的联系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③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没有客观性 ④没有科学依据的传闻是站不住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世界上只有两种强大的力量,即刀枪和思想;从长远看,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的。”拿破仑的这句话揭示出:忽视意识形态的力量,很难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和繁荣富强。下面能佐证上述论断的有 ‎①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时,能促进上层建筑的发展 ‎②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而言,社会意识的作用不可或缺 ‎③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有时能决定社会存在的发展 ‎④上层建筑有时能拥有比物质力量更加深刻的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有这样一个男孩,他备受类风湿关节炎折磨,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完全靠父母照顾,‎ 长年以轮椅为伴,被人称为“轮椅少年”。 就是这样一个“轮椅少年”, 却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考取了清华大学。他的事迹再一次印证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 ‎①个人奋斗,自我实现 ②自强不息,敢于拼搏 ‎③坚定信念,笑对人生 ④审时度势,把握机遇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4.长征是红色东方的青春组歌。中央红军从开始长征时的86859 人,到长征结束仅剩7000多人。全军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战士的平均年龄不到20 岁,其中14 一18 岁的占四成。仰望这些理想和红色政权最年轻的捍卫者,能给我们的启迪是:‎ ‎①个人的价值选择应与国家民族命运连在一起 ‎②广大青年应改变先天条件通过后天努力保持前行的勇气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④捍卫国家民族利益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共享经济也是众创经济,它可以让人人参与、人人受益,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为每个人都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壮大中等收入的群体,也让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丢追求人生的价值,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由材料可知共享经济 ‎①产生于实践,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事物 ‎③其特点表明个人与社会总是统一的 ④参与者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享受者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日益进步的同时,出现了某些人的信仰迷失,理想信念动摇、诚信缺少等现象,一些西方国家也加大了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足实践,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必要性?(10分)‎ ‎17、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生态文明首次列入十大目标,“美丽中国”首次写入五年规划。“十三五”把生态环保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守住美丽中国的发展底线的突出位置,把能否“留得住蓝天,记得住乡愁”当成了衡量是否真正实现全面小康的尺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 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我们以深刻警示和启迪。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智慧,成为现代的天人合一观,即源于自然,顺其自然,益于自然,反哺自然,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处、共存。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绿色经济的华丽转身是大势所趋。‎ ‎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在“天人合一”智慧的的基础上,强调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绿色发展的理念必将“领航”全面小康。‎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党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10分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二轮专题复习参考答案 ‎1-5 DCCBA 6-10 AABAC 11-15 CCBAD ‎16、正确的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立足实践基础之上的核心价值观,是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深化和创新,促进中华民族进步与发展。(3分)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克服信仰缺失,树立理想信念,做出正确人生道路选择。(3分)‎ ‎17、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实现绿色经济的华丽转身是大势所趋。(5分)‎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绿色发展理念,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