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的作用与发展(2)专题练习
[考什么] 考查 范围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②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 ④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⑤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⑥文化创新 考查 重点 ①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②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交流 ③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④文化创新 [怎么考] 选择题 ①结合各地举办的文化艺术节,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②结合互办文化年,考查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 ③结合具体文化事件,考查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 主观题 ①结合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实例,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创新等知识 ②结合文物保护、重大科研成果的发现和应用,考查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考点一文化与社会 文化与综合国力 1.(2015·全国卷Ⅱ)2015年1月,由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级中国》在韩国播出,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 )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表明了韩国民众对中国发展的关注,也表明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③④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涉及两国文化的交流,①不符合题意;一个国家或民族认同的应该是本民族文化,《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并不能表明②。故选D项。 2.(2017·六安模拟)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有机构成,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世界范围内看,动漫产业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产物,已成为世界各国争先恐后发展的文化支柱性产业。这说明( ) ①文化决定经济社会发展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以及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①错误;③中“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说法错误;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项。 聚焦文化竞争力 (1)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 (2)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与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作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日益受到各国高度重视。一定的文化对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维系,对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和凝聚力、对一个国家国民素质及其能力的提高,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普遍使用“文化力”的概念,意在强调文化也是一种力量。 文化与经济(主观题常考点) [典例] (2016·全国卷Ⅱ·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 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尝试答题] (先做后比对答案,找差距学规范) 第一步:分点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知识限定 文化对经济的作用 设问方式 意义类 内容限定 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的合理性 第二步:分层析材料,确保答题要点对且全 1.先将材料分层 第1层 从“2013年11月”到“重要思想和要求” 第2层 从“十八洞村是由”到“同村不同心” 第3层 从“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到“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 580元” 第4层 从“人民日报、新华社”到“精准扶贫经验” 第5层 从“2015年12月”到最后 2.再抓材料关键词句对接知识 关键词句 逐步推导·对接知识 第1层 从设问角度看属于无效信息 第2层关键词句:观念相对保守、存在“守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 由关键词“保守、等靠要、不同心”→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对经济的作用→不同性质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作用→落后的文化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第3层关键词句:培育创新意识和能力,激活内生动力 由关键词“培育创新意识和能力,激活内生动力”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健康有益的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第4层 从设问角度看属于无效信息 第5层 从设问角度看属于无效信息 第三步:采用术语+材料,确保答案条理又规范 (1)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2)观念保守是十八洞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 [变式拓展] 本题还可从“怎么做”的角度,分析十八洞村是如何做到扶贫先扶“精气神”,实现精准脱贫的?思考角度如下: (1)结合村民思想实际,转变村民落后观念,改变他们“等靠要”的心理,加强先进文化的指导,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使扶贫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2)通过举办系列文化活动,增强村民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村民文化素养和技能,激活内生动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实现了精准脱贫。 全面把握文化的作用 (一)记答题公式不漏点 文化的实质+文化与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 (二)背答题术语保规范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用时政术语很靓眼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2)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备课札记] 考点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1.(2013·全国卷Ⅰ)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由题干可以看出,“道德之星”的光荣称号让小薇摆脱了自卑心理,促进了其健康成长,这是优秀文化影响人的体现,①③入选;②中“决定性作用”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优秀文化只能影响人。故选B项。 2.(2017·临沂联考)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战胜塞尔维亚女排获得冠军,再次诠释了“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 的中国女排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海内外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说明( )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优秀文化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强大的物质力量 ④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优秀文化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③说法错误。④不符合题意。中国女排精神激发了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体现了文化塑造着人,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①②符合题意,当选。故选A项。 准确区分“丰富精神世界”和“增强精神力量” 方法 丰富精神世界 增强精神力量 标志 词法 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常用感受到、享受了、体验到、体会到、领略到、修养、境界等词语 文化“增强精神力量”常用增强、鼓舞、激励、振奋、促进等词语 侧重 点法 “丰富精神世界”强调文化对主观领域的作用 “增强精神力量”强调文化能够通过实践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动力 考点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的多样性 [例1] (2017·全国卷Ⅲ)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因长征而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正确;优秀作品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说明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②正确;③④均表述错误。故选A项。 [答案] A [深化·点拨] 全面把握文化的多样性 1.(2017·全国卷Ⅱ)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 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 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鲜明特色 ④规定着各自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两国的红色文化并不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推动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应是社会实践的发展,①不选;两国红色文化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因而推动了两国之间红色旅游的发展,②正确;两国红色文化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鲜明特色,因而能吸引两国游客,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③正确;两国红色文化本身并不能规定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项。 2.(2017·常德模拟)“我只怕盛宴易散,良会难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英国的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中国的汤显祖在《牡丹亭》中,都曾发出韶华易逝的感叹。在两位戏剧巨匠逝世400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了“莎士比亚遇见汤显祖”系列演出活动,广受好评。在这一活动中( ) ①中英戏剧文化应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②要占领文化发展制高点,提高文化软实力 ③应通过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证明经典文化的价值远高于流行文化的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莎士比亚遇见汤显祖”系列演出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国戏曲与英国歌剧的独特魅力,中英戏剧文化应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加强文化的交流与借鉴,增强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①③正确;②强调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不符合题意;经典文化与流行文化各有各的价值,不能笼统比较大小,且材料没有涉及流行文化,④判断错误且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文化传播(主观题常考点) [例2] (2017·全国卷Ⅲ·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 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10分) [尝试答题] (先做后比对答案,找差距学规范) 第一步:分点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知识限定 文化传播 设问方式 意义类 内容限定 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分值定点 本题10分,一般需回答3~4个要点 第二步:分层析材料,确保答题要点对且全 1.先将材料分层 第1层 从“中国铁路项目”到“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 第2层 从“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到最后 2.再抓材料关键词句对接知识 关键词句 逐步推导·对接知识 第1层关键词句:中国企业在当地和中国培训员工、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移交 由上述关键词→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通过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第2层关键词句:中国铁路“走出去”,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纽带 由上述关键词→商业贸易和人员往来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通过中国铁路“走出去”,提高了中国制造的知名度→促进了外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 第三步:采用术语+材料,确保答案条理又规范 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铁路“走出去”,提高了中国制造的知名度,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扩大了中外人员交往,有利于中国民众了解外国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全面掌握文化交流的意义 (一)记答题公式不漏点 文化意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 (二)背答题术语保规范 (1)对文化发展的意义:通过文化交流,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博采众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可以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理解和友谊,构建和谐世界。 (2)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3)对国际政治的意义: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减少隔阂,增进共识,促进世界和平。 [备课札记] 考点四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典例] (2016·全国卷Ⅱ) 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并融入了现代艺术形式和科技,对杂技艺术进行了创新,故③④入选;材料中没有体现现代传媒的作用,故①排除;现代流行艺术元素不能取代传统艺术元素,而是要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创新,故②排除。故选D项。 [答案] D [深化·点拨]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的每一项重大的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正在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不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包括文化生活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 (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变着生产方式,改变着物质产品的文化内容;二是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促进人类的思想解放;三是改变着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 1.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国家教育部决定在2018年高考中把传统文化纳入高考范畴。针对把传统文化纳入高考,社会上有不少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样可以化解传统文化危机;也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投入过多精力学习传统文化会影响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赞成者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反对者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 ③传统文化能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的人格 ④把传统文化纳入高考范畴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 ①错误,传统文化不是文化发展的根源,社会实践才是文化发展的根源。③错误,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的人格。排除①③ ,故选D项。 2.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是党治国理政实现强国梦想指导思想的来源 ②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③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④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材料说明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③④当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党治国理政实现强国梦想指导思想的来源,①说法错误;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②错误。故选D项。 考点五文化创新 [典例] (2017·全国卷Ⅱ)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该剧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在今天的舞台上大放光彩,这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①正确;文化的价值与赢不赢得市场没有必然关联,②错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③说法过于绝对,不选;该剧融入了时尚元素,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这说明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项。 [答案] B [深化·点拨] 正确把握文化创新 一个主体 人民群众 一条根本途径 社会实践 两条基本途径 从文化继承的角度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从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角度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两条重要意义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两个克服 既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1.到艰苦的地方定点生活、到田间地头慰问演出、到农村基层结对帮扶……近年来,一场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已在中国大地繁花似锦。只有做到了把心贴向人民群众、把脚伸向基层一线、把眼睛瞄准优秀的文化传承,才能创作出让群众满意的传世之作,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文化创作必须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主体、源泉和动力。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及不同文化的交流问题,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2.每年春晚出现的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与演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深入各行生活、扎根各族人民”实践活动有关。春晚前剧组各导演纷纷深入全国各地民间基层,汲取各种艺术养分,挖掘创作素材。这表明(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优秀作品来源于文艺作者的才能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④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每年春晚出现的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与演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深入各行生活、扎根各族人民”实践活动有关,这表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①正确;春晚前剧组各导演纷纷深入全国各地民间基层,汲取各种艺术养分,挖掘创作素材,这表明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③正确;②说法错误,优秀作品来源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④说法错误。故选A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