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11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课时规范练
课时作业 47 寻觅社会的真谛 [A组 基础对点练] 考点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2017年6月13日,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指出:今年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以更有力举措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举措的唯物史观依据是(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④关键部分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设问知识范围是唯物史观依据,①③符合题意;②属于唯物论,④属于辩证法,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B 2.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全体中国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一些新词“蓝天保卫战”“居住属性”“数字家庭”“全域旅游”“河长制”“海绵城市”等,这些新词的出现说明( ) A.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些新词的出现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正确且符合题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A说法错误;社会意识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C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B 考点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3.漫画《项目审批长征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社会发展 ②要调整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上层建筑 ③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④社会存在变化决定于社会意识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漫画《项目审批长征图》,启示我们必须要改革,行政审批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①②正确;③不符合漫画主旨;社会存在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④错误。 答案:A 4.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在于( )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 D.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解析:A说法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材料中分配制度属于生产关系,D正确;B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错误。 答案:D 5.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标志着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民法总则的施行,将为当代中国的民事实践构筑日趋完善的法律框架,护佑着每个人的未来。民法总则制定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民法典的编纂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优质的治理资源。这表明( )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具有同步性 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③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未必有同步性,①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是上层建筑的体现,不属于生产关系,材料没有表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②不选;民法总则的施行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优质的治理资源,这表明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正确;民法总则的通过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体现,它有益于社会发展,这表明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 答案:C 6.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不真刀真枪干是不行的。下列对于我国当下进行的这场“革命”认识正确的是( ) ①“革命”旨在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环节 ②对生产关系的“革命”要求从根本上变革现有的社会制度 ③“革命”标志我党已完成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任务 ④调整体制机制的“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两大基本矛盾要求我们不断改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改革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促进发展,因此改革旨在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环节,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①④正确;我国当前的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因此不需要根本变革现有的制度, ②错误;认识具有无限性,因此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还要继续不断深化发展,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D 考点三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7.历史的行进,有着长河漫漫中的固有态势,也有在现代化转型中的新河道探寻。然而,历史进程改进的是手段和方法,不变的是人类社会对光明大道、对至善目标的追寻。下列观点能揭示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B.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着相同目标 C.信念和理念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D.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解析:历史进程改进的是手段和方法,不变的是人类社会对光明大道、对至善目标的追寻,这体现了D。A、C都不符合题意。B表述错误。 答案:D 考点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8.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遵循实事求是原则 B.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C.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D.坚持实践第一观点 解析:解题时要抓住漫画中的辅助性文字“数字脱贫”“免职”等,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C正确;A、B属于唯物论道理,不选;D属于认识论道理,不选。 答案:C [B组 提能强化练] 9.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后5年我国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到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这主要遵循了(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哲学原理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原理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解析:我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答案:B 10.(2016·江苏卷,32) 0.015~0.04毫米,这是90后铣工张志坤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控铣项目中摘得金牌的精度,然而像张志坤这样的人还是凤毛麟角。今天,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呼唤的不仅是一个个技艺超群的职业英雄,更是一群爱岗敬业、创新创业的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这是因为 ( ) A.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B.劳动群众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C.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 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解析:“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呼唤的不仅是一个个技艺超群的职业英雄,更是一群爱岗敬业、创新创业的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为什么要呼唤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爱岗敬业、创新创业”,因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A、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没有体现群众路线对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C不选。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11.2017年3月5日,在“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为此,要加大网络提速降费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我国政府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 ①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是前进的 ②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价值判断与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社会存在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知识。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表明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正确;随着网络时代发展,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为此,作出了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的政策变化,表明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④正确;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①错误;②强调了价值判断与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答案:C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 ) ①思想认识,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①表述不合理,正确的思想认识才能起推动作用;②表述错误,价值观不属于生产关系,而是上层建筑。 答案:B [C组 大题冲关练] 13.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中国经济将从要素与投资驱动更多地转向改革与创新驱动——以市场改革开路,激发创新活力,从而增加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已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求。不断注重质量、效益,促使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需要运用法治严格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新思维,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结合材料,请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知识,说明“以市场改革开路”与“树立法治新思维”是如何遵循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 解析:该题原理指向性明确,切口较小,学生需要对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和理解,并对材料中“以市场改革开路”与“树立法治新思维”的做法进行分析。通过市场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树立法治思维,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在新常态下的做法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该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答案:①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中国经济——以市场改革开路,激发创新活力,能够注重质量、效益,促使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②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通过市场改革开路,突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与增强内生动力,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树立法治新思维,才能严格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适应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客观要求,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环境问题是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群众意见最大的民生问题。只有把环境优化好,才能提高老百姓生活品质,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满意度。政府各级各部门要以老百姓“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标准,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环境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中心工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全力改善发展环境,促进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合,真正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政府全力改善发展环境的哲学依据。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范围较为具体,“寻觅社会的真谛”就是唯物史观的知识,试题属于原因类,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回答,回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政府之所以改善发展环境,是由当前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所决定的,这遵循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道理;改善环境的正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改善环境,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满意度,是尊重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的体现。回答时先原理后材料分析。 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全力改善发展环境,是由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一社会存在决定的;政府对当前环境问题的认识会改善发展环境,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环境问题是群众意见最大的民生问题,只有把环境优化好,才能提高老百姓生活品质,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满意度。政府全力改善发展环境,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