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时政热点等风来驱雾霾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等风来驱雾霾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等风来 驱雾霾 【热点扫描】 12 月 17 日全国陷入“穹顶之下”,雾霾遮天蔽日,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环保问题思考的热潮。 “等风来”,12 月 21 日起,许多网友开始上传天气预报软件截图,显示从当晚开始,冷空气将袭华北地 区。从这个维度讲,“雾霾基本靠吹”既是一句玩笑,也表达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即天气变化成为当下清除雾霾 的最有效手段。例如,清华大学王书肖教授直言,“污染的产生不是一时一日,污染的治理也难一蹴而就。目前 京津冀区域的污染治理处于第二阶段,污染的发生发展受自然边界条件的影响显著,比如受风速、湿度、边界层 高度等气象条件的影响大。” 而各国遇到大气污染后的治理方式,无论是英国伦敦 1952 年“雾都劫难”后的治理方式,还是美国洛杉矶 1943 年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后的治理方式,还是日本四日市 1955 年哮喘病事件以来的治理方式,都在各种网络文 章里被详细讨论。人们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考点链接】 一、《经济生活》角度 1、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一个公司要想取得经营成功,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还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相关企业应 该采用最佳可行技术努力实现各项污染物的减排,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治理雾霾需要 环保部门等国家机关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加强宏观调控。 3、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治理雾霾需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基本国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 每个家庭。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科学消费、合理消费和绿色消费。 通过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带动环保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的发展。 二、《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这决定了我国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 国家的行政机关。治理雾霾,防治污染体现了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治理雾霾,节能减排体现我国政府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三、《生活与哲学》角度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利用自 然、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我们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2.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对于雾霾的产生及发展规律,人们是能 够认识并科学防治的。 3.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落实科学发展观,防治雾霾、保护环境,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 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4.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在自觉 遵循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5.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防治雾霾现象的发生,要求我 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 6.雾霾现象挥之不去,甚至愈演愈烈,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针对训练】 12 月 16 日至 21 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大范围重污染天气,这将是今年入冬以来中国持续时间最长、污 染程度最严重的一次大范围空气污染过程。据此回答 1-2 题。 1.下列措施有利于减少雾霾现象发生的是( ) ①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量 ②增大绿化面积 ③企业要节能减排 ④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雾霾现象再次出现进一步说明( ) ①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②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③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经济 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频繁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严重的雾霾天 气再次敲响了环境治理的警钟。据此回答 3-4 题。 3.下列关于政府的相应措施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运用法律手段——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B. 运用财政政策——增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性信贷支持 C. 转变消费观念——坚持带来低碳消费,绿色出行,保护环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D. 运用经济手段——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治理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 4.面对近期出现极端雾霾天气,政府有关部门第一时间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雾霾信息,并及时跟进通报天 气变化情况及治理方案,使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霾头苦干、自强不吸”。这些做法能够( ) ①提高行政效率,体现政府权威 ②加强社会监督,促进廉政建设 ③增强信息透明,保障公民权利 ④消除社 会矛盾,维护国家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月朦胧,鸟朦胧,空气雾霾浓。近日,中国多地遭遇“十面霾伏”,京津冀地区尤重。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 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扩散条件极端不利是直接原因,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加重了污染水平。对雾霾 天气形成的分析( ) ①体现了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看到了联系的多样性 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坚持了发 展的观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 天空是湛蓝的,阳光是明媚的,空气是清新的,这是人们对宜居环境的最基本描述。 材料一 中国“雾霾”天气频发,社会广泛关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环保部发布了实施细则。某市将环境治理和保护当作头等大事,动员全民参与,开展了企业自律的治污行动、公 众自觉的减污行动、社会监督的防污行动。 材料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持续上千年的燃放烟花爆竹习俗因为一场旷日持久且影响范围甚广的雾霾再次成为 热议的话题。观点一认为:不能取消,燃放烟花是重要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观点二认 为:应该取消,燃放烟花会导致空气质量污染和资源浪费。 ⑴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阻击雾霾? ⑵材料一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⑶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⑷运用认识论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争论燃放习俗的原因,并就正确认识这一习俗提出方法论建议。 参考答案 【针对训练】 1.A【解析】治理雾霾更多的需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④不选。 2.A【解析】③不符合题意,④表述错误。 3.D【解析】A 属于经济手段;B 属于货币政策;C 主体是消费者。 4.A【解析】 面对极端天气现象,政府及时发布信息,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尊重公民的 知情权,选①③;②材料没有体现;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不能消除,④观点错误。答案选 A。 5.C【解析】分析了造成雾霾的多重因素,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有根本原因和其他原因,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 论的统一,选②③;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否认了联系的条件性,①表述不准确;材料没有体现④。 6.⑴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③调整能源结构,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④发挥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推进经济结构战 略性调整。⑤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承担社会责任。⑥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 护环境,绿色消费。 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重视大气污染防治,体现了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代表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政府要制定行动计划和实施细则,体现了政府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 则,依法行政,权责统一,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公众自觉的减污防污行动,体现了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坚持权利 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⑶答案一 不能取消。燃放烟火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展示文化的多样性,见证中华文化的源远流 长;有利于集中表达民族情感,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 济发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抵御外来文化渗透。 答案二 应该取消。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是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变迁,体现时代 精神,燃放烟花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要移风易俗;禁放有利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培育 文明社会风尚。 答案三 不放、或少放限放,倡导公众理性燃放烟火。既批判继承了传统文化,又移风易俗、体现时代精神;选 择节能环保烟花,限制时间地点文明燃放烟花,既享受节日气氛,又减轻大气污染;遵守了社会公德,弘扬了社 会美德。 ⑷由于人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不同,因此,会对禁放产生许多 不同的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们对禁放有不同的认识。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解析】 本题以拒绝雾霾,打响呼吸保卫战为背景,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第(1)问要运 用经济生活知识,从政府、企业、消费者三个角度分析,组织答案;第(2)问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从党、政府 和公民三个角度组织答案;第(3)问,思辨性较强,要运用所学的知识,既要判断,又要辩证分析;第(4)问, 知识范围是认识论,要善于调动和运用知识,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用材料印证观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