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考点49真理和认识过程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
考点49 真理和认识过程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 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谬误是与客观对象不符合的认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②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等)为转移。 !误区警示 不能认为有用的就是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使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成功,因而它是“有用”的。但“有用”的不一定都是真理。“有用就是真理”是一种典型的主观真理论,是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其根本错误在于否认真理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随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的确是有用的,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不能认为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东西就是真理 (1)把真理归结为多数人公认的东西,把真理局限于主观认识范围以内是错误的。某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并不在于承认它的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2)真理是客观的。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能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来确定真理。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 ①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3)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①区别 a.真理是指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谬误是指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②联系: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超出了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误区警示 不能说真理中包含谬误成分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 真理不是永恒不变的 一定时期,受到客观条件和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某一具体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深入,原先人们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必须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做到与时俱进。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真理只有一个”是否矛盾?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 (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具有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 (3)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前进性和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4)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知识拓展 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 (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唯物论范畴,与物质相对应。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既指反映过程,又指反映结果,属于认识论范畴,与实践相对应。意识与认识都有正确、错误之分。 (2)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真理是一种认识,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理是正确的认识。 (3)把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体系,就形成了科学理论,所以科学理论一定是真理,但真理不一定是科学理论。 (四)把握真理的“三统一” 1.真理是客观性与条件性的统一 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的客观性强调的是在它所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内,它是正确的。 2.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一方面,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绝对的。另一方面,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当客观情况或实践发生变化,原来属于真理的认识有可能成为谬误,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相对的。要具体把握每一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如果不顾历史条件的变化,不顾过程的推移,只是照搬真理,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3.真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真理的客观性,主要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表现在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从形式上说是主观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知识拓展 正确理解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1.从每一具体认识、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上看,任何认识都是有限的,任何认识都不是终极认识。由于受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每一个具体认识都只能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上、一个方面上、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只能是相对正确的认识。 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也总是有限的,人类不能完全正确认识所有的事物,对每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也达不到终极认识。 2. 从认识的目的、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上看,认识又是无限的。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是没有止境的,而且人类实践活动不是机械重复的,而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认识不断发展,为实践发展提供认识指导。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因而人的认识能力会无限发展下去,不断深化对世界的认识。 3.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考向一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方面含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它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从认识的广度上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对整个客观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确反映;其二,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也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的正确反映。 【典例1】2017年我国加速推进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项权利分置,并围绕“三权分置”进行一系列制度改革,出台相关顶层设计方案。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从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多元经营,从土地流转到“三权分置”,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说明了 ①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②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③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④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考向二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1)区别: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它同真理有着原则的区别、严格的界限,二者泾渭分明,互相对立,不能混淆。 (2)联系:真理与谬误之间又具有统一的一面。 ①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谬误作比较,就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就无所谓谬误。 ②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它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转成谬误。另一方面,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向真理转化。谬误之所以发生,往往是因为它超出了真理存在的条件,因而,只要再回到论题适用的范围,恢复它存在的条件,谬误就会转化为真理。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另一种含义是人们可以从错误认识中引出真理性的认识。 【典例2】“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这句话在微信朋友圈被刷爆了!但体育专家指出,过于肥胖者由于下肢承受了身体的大部分重量,本身已经受到较大压力,跑步会给下肢关节“雪上加霜”,容易造成膝关节受伤。因此,建议严重肥胖者少做或不做跑步运动,可以多做游泳、快走等负担小的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②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条件和范围 ③体育专家说的话更有说服力,更有用,所以是真理 ④体育专家和普通人的认识都是对的,所以不存在绝对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1.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间,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一旦进入宏观高速运动领域,它就不再适用了,必须让位于相对论力学。在随后的十几年中,玻尔、海森堡等一些年轻学者,又发现在微观领域内牛顿定律必须让位于量子力学。这表明 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多样性 ②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真理和谬误没有明显界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1981年以来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首次重大调整,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定义 ①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认识永无止境 ②源于人们对经济社会变迁的认识不断深化 ③体现了真理在不断超越自身中向前发展 ④说明了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3.霍金是不幸的:1963年,21岁的他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细胞病;1985年,他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能力。但他又是幸运的:可以坐轮椅参与各项活动;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演讲和问答。如果他早出生一个世纪,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这表明实践具有 ①主动创造性 ②历史性 ③社会性 ④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霍金一生做出过很多重要贡献,最主要的是他与罗杰·彭罗斯共同合作提出在广义相对论框架内的彭罗斯—霍金奇点定理。奇点定理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时间和空间消失、物质密度无限大的奇点,从而发展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这一发展体现了 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C.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追求真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5.2018年6月14日,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中继星成功实施轨道捕获控制,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地月L2点Halo轨道的卫星,为嫦娥四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任务、探索月球背面奥秘搭建了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这表明 ①探索自然界奥秘是科研活动的最终目的 ②人类认识的对象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需要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④人类认识水平随实践活动的发展而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地震预测是根据对地震规律的认识,预测未来地震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尽管地震预测问题提出很久,各国科学家为此作了很大努力,但至今仍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做出很粗略的估计。这说明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真理性的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就脑容量大小是否决定智商的问题争论不休。科研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脑容量与智商之间的关联微乎其微,决定人智商高低的或是大脑结构而不是脑容量大小。这说明 A.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B.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绝对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之一 D.人们过去对人脑的认识是错误的 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解决了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干”的问题,以新的有力作为标注着中国经济的新方位。可见 ①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怎么想”和“怎么看”决定了“怎么干” ②“怎么看”“怎么想”和“怎么干”实现了变中求新,新中求进 ③“怎么看”和“怎么想”具有直接现实性,“怎么干”具有能动性 ④“怎么看”“怎么想”和“怎么干”都做到了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论语·学而》中有一语“无友不如己者”,古今注疏多有分歧。第一种解释: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为朋友;第二种解释: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第三种解释:不要结交那些与自己志趣不相投,不志同道合的人。相比较而言,前两种解释都有矛盾之处,最后一种解释更接近孔子的思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和主观条件的限制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④认识只有超越历史条件,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0.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高考牵动千家万户,始终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考也在不断深化改革——从80年代的“人文大理”、90年代的“3+2”模式、2000年的“3+综合”模式、现在各地探索不分文理的“3+3”模式,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体现了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探索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考模式是一个过程 ③对高考模式的认识是循环往复的 ④对高考模式的认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美国科学家曾凭借“新视野”号探测器的最新数据,判断“卡戎”(冥王星的最大正星)北极周边条件是否有支持捕捉并处理甲烷气体的可能。他们使用已知的冥王星和“卡戎”绕太阳运行轨道,对“卡戎”表面环境建立模型,结果显示,“卡戎”北极经历了漫长的连续低温时期,温度低到足以圈闭从冥王星大气层中逃逸的甲烷,验证了先前的设想。这说明 ①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证明 ②生产实践的无穷无尽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永无止境 ③实践是主体运用物质手段作用于客体的能动过程 ④认识反作用实践,正确的认识可以促进实践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3.英国爱丁堡大学曾发表一项研究显示,人体皮肤受阳光照射后会产生一种化合物,通过一系列激活过程,能缓解湿疹症状。基于这一发现,研究人员有望在未来开发出低副作用的湿疹疗法。而这种化合物又会激活一种特殊的免疫细胞——调节性T细胞,这种细胞能对炎症产生抑制作用,这表明 ①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并受客观条件所影响 ②认识具有上升性和反复性,追求真理离不开发挥认识的能动性 ③接近真理必须突破现有认识成果并要发现现存错误 ④真理的展现和暴露往往需要处于主客观之间的桥梁上进行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4.习近平主席指出: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坚定理想信念必须 ①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 ②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 ③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018·江苏政治)2017年11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很多人都以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并不大,因为22年前,美国已经诞生了克隆羊。但实际上,当初的克隆羊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术,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则是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由此可见 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B.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推翻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 D.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2.(2018·海南政治)马克思、恩格斯在《〈共共产党宜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上述论断说明的认识论道理有 ①认识的真理性依主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认识的真理性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制约 ③真理性认识能够经受住不断发展着的实践的检验 ④真理性认识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6·全国卷1文综)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 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③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④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6·上海政治)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 A.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B.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5.(2016·全国卷3文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1)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 【参考答案与解析】 【考点冲关】 1.D【解析】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故①错误;真理和谬误界限分明,不容混淆,故④错误;材料强调,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但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一旦进入宏观高速运动领域,它就不再适用了,必须让位于相对论力学,而随后玻尔、海森堡等一些年轻学者,又发现在微观领域内牛顿定律必须让位于量子力学,这说明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②③正确。故选D。 4.C【解析】霍金先生与罗杰·彭罗斯的科学研究拓展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真理的基本属性,A项不合题意;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项观点错误;人的认识具有上升性,所以追求真理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不断拓展深化的过程,D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 5.C【解析】“鹊桥”中继星为嫦娥四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任务、探索月球背面奥秘搭建了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表明人类认识水平随实践活动的发展而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③④项符合题意;为实践服务是科研活动的最终目的和归宿,①项说法错误;人类认识的对象取决于人们的实践的能力和水平,而不是主观需要,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6.D【解析】尽管地震预测问题提出很久,各国科学家为此作了很大努力,但至今仍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做出很粗略的估计,这说明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属于不可知论,说法错误;真理和谬误有严格的界限,不能说真理性的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②错误。故本题选D。 7.A【解析】“科研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脑容量与智商之间的关联微乎其微,决定人智商高低的或是大脑结构而不是脑容量大小”,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A符合题意;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B说法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说法错误;题干没有说明人们过去对人脑的认识是错误的,D排除。本题选A。 8.C 【解析】“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干”的问题,以新的有力作为标注着中国经济的新方位。“怎么看”和“怎么想”属于认识的范畴,“怎么干”属于实践的范畴。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但不起决定作用,①错误;“怎么干” 属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和主观能动性,③错误;“怎么看”“怎么想”和“怎么干”做到了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现了变中求新,新中求进,②④适合题意,故本题选C。 10.C 【解析】在深水区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③项正确;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为了研究海底热液生物生存状况,科学家对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推翻了以前的结论,说明②项正确;追求真理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①项错误;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④项错误;正确选项为C。 11.A 【解析】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考也在不断深化改革,不同时期探索的模式不同,体现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①②项符合题意;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③项说法错误;高考模式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找到适合国情的模式,不涉及真理和谬误的界限,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12.B 【解析】②选项表述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科学实验,不是生产实践。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美国科学家曾凭借“新视野”号探测器探索到“卡戎”北极经历了漫长的连续低温时期,温度低到足以圈闭从冥王星大气层中逃逸的甲烷,也验证了先前的设想。这说明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证明,实践是主体运用物质手段作用于客体的能动过程。故①③入选。选B。 13.C 【解析】材料表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④项符合题意要求;①③项错误;正确选项为C。 14.D 【解析】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不选;“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说明中国共产党坚定理想信念必须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也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③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故本题选D。 【直通高考】 1.C【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22年前,美国用胚胎分裂技术克隆羊,22年后,中国科学家采用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ABD不符合题意,选C。 2.D【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真理基本属性是客观性,①说法错误,不能说真理依据主体变化而变化;②说法错误,真理是客观的,也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排除①②,选D。 5.【答案】①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 ②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课题。克服困难、反复试验,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 ③发挥团队精神,协作攻关。发掘中国传统中医中药学资源,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④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疟疾治疗实践,接受检验。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知识,设问指向分析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属于措施类试题。结合材料,可从实践与真理的关系、追求真理的过程以及追求真理过程的特点等角度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