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7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九文化与生活含高考真题课件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命题角度1文化的社会作用(非选择题命题点) -3- -4-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8全国Ⅲ·20)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 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 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 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 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 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 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 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 答案 D 解析 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基础与核心,因此①排 除,④当选;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文化的发 展具有相对独立性,②中的说法错误;一个国家的影响力或者综合 国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③入选。 -6- 2.(2016江苏·19)“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 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 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 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莎士比亚通过文化征服世界,体现了 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交 流与传播,A项不符合题意;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C 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 -7- 3.(2015天津·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 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 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 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 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 )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8-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用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经济是文化发 展的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材料涉及的是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没有涉 及文化对个人的影响,C、D两项与题意无关。回答本题的关键一 要弄清楚文化和经济的关系,即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 作用;二要依据材料区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与文化对人的影响。 -9- 4.〔2018全国Ⅰ·40(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 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 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一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 改革的序幕。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 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 国家贷款800元。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 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 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实现了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 的转变。20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比 2012年增长70%以上。 -10- 材料二 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 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 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 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 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 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 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 国 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 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11- 答案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 化阻碍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是当 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农村生产力发展 的客观要求,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破除了阻碍改革的思想障碍 和政策障碍,指导了农村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解析 回答此题首先阐述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促进作用和阻 碍作用;其次明确指出材料中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 决定属于先进文化,而先进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进 一步分析起到这种作用的原因。 -12- 5.(2017海南·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时代楷模李保国教授把科技扶贫视为自己的理想,为山区发展奉献毕生 心血和智慧,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卓越贡献。 李保国把农民急需的技术作为自己的科研方向,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山上, 让技术长在泥土里。他扎根太行致力于绿山和富民。针对山区土薄、 水少等特点,他推出了控制、爆破、松土、蓄水等工程技术,“聚集土壤, 聚集径流”,使太行山区土厚了、水多了、山绿了。他找准科技脱贫的 路径,创新推广苹果先进栽培等36项农业实用技术,使科技成为脱贫致富 的“利器”。他举办培训班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永 久牌”土专家。35年来,李保国起早贪黑,埋头苦干,每年在山区“务 农”200多天,帮助农民增收28.5亿元,带领10万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太行山的父老乡亲富起来了,我的事业才算成功。”李保国的言行让大 山怀念,令人们动容,他被当地老百姓誉为“太行新愚公”。 运用文化与经济的知识,分析科技对于李保国成功扶贫的作用。 -13- 答案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 越重要。研发新技术,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 术,用科技文化培训农民,为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支持。 解析 以文化与经济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渗透政治认同。本题是关系论证型主观题,要明确材料中对科技作 用的阐述,围绕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从研发新技术到推动农业生产, 从培训人员到智力支持,逐层次地分析论证即可。 -14-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2018山东淄博模拟)商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消费者的需要;商场之所 以有业绩,是因为消费者进入了商场。近年来,好多商场通过创办文化 走廊、放置活动宣传手册、制作贴心标语等,在商场内部构建一个特 别的文化链,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这体现了(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 B.文化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C.文化与经济在时代发展中相互交融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答案 C 解析 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 合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商场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是为 了吸引消费者,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故选C项。B项夸大了文化作 用,舍去。题中没有体现经济决定文化,故排除A、D两项。 -15- 2.(2018河南郑州一检)最近,某国际品牌和故宫联合推出的口红成 为不少时尚人士的新话题。“简直美爆了!”“突破天际的脑 洞”……爆红的“故宫口红”让故宫的文化创意产品给故宫带来 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此可见(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 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 ③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提升传统文化 的影响力 ④立足传统文化经济价值,提升传统文化品味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 学精神。优秀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排除①。故宫传统文 化博大精深,推出创意产品是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故排除④。 ②③符合题意。 -16- 3.(2018黑龙江大庆一模)在国家旅游局指导下,由江西省、北京市 等24个省市旅发委(旅游局)共同发起的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近 日在南昌市成立。联盟将通过推进红色旅游区域合作,打造红色旅 游精品线路等措施达到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基因的目的。这说 明( ) ①红色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能促进经济发展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 性使红色旅游得以发展 ③发展红色旅游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 题 ④红色旅游也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推进红色旅游有利于传播革命文化,能够促进革命老区的经 济发展,故选①④。题中未涉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排除②。发展 红色旅游要突出爱国主义的主题,舍去③。 -17- 4.(2018安徽芜湖质检)50多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 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 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一个生动范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并给予高度赞扬。 这表明( ) ①文化由人创造为人特有,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一种社会 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 答案 D 解析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舍去②。 人创造的先进文化、健康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舍去③。塞罕 坝精神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铸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 富和发展,①④符合题意。 -19- 5.(2018湖南岳阳联考)汨罗江端午文化产业项目力求通过科学开 发与文旅互动有机结合,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旅互动以 及活态传承之路,建设一个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融 参观、浏览、休闲、度假及文化娱乐等服务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 群。材料表明( ) ①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经济发 展的基础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④文化产业发展能 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20- 答案 C 解析 以文化与经济关系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 学精神。汨罗江端午文化产业项目力求建设一个融参观、游览、 休闲、度假及文化娱乐等服务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说明文化与 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 出,③正确;该项目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旅互动以及活 态传承之路,说明文化产业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 求,④正确;优秀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①错误;经济发展是文 化发展的基础,②错误。 -21- 6.(2018四川资阳模拟)一个小孩子看到月亮,可能会形象化地把它 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如盘子和镜子等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 而一个远离家乡的成人看到月亮时,则会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来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由此可见( ) ①人的世界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②每个人的文化 素养不是天生的 ③人的文化素养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 ④成 人的文化素养普遍比儿童要高 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以文化特点的必备知识考查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 能力,渗透科学精神。文化是一种素养,每个人的素养不是天生的, 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在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不 同人通过月亮抒发自己的感受和离情别绪,体现了②③。材料与文 化素养高低无关,故不选④。题中未涉及世界观的形成,故不选①。 -22- 7.(2018广东肇庆二检)知识不只可以改变个人命运,更可以推进民 族复兴进程:国产大飞机飞天、国产航母下水、天舟翱翔太空、 量子通信惊艳全球……正是知识的价值,照亮了我国的发展前景。 材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 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④文化 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23- 答案 A 解析 以文化的社会作用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 学精神。国产大飞机、量子通信等彰显知识价值,表明文化与经济 相交融,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①②入选,故选 A项。题干没有说明民族凝聚力,排除③。文化有健康的、先进的 和落后的、腐朽的之分,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经济社 会的发展,排除④。 -24- 8.(2018湖南五市十校联考)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相关数据显示,2017 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产值2.25万亿美元。美国和欧洲各国共占 市场总额的77%,亚洲和南太平洋地区约占市场总额的19%,其中日 本和韩国分别为10%和5%,中国及其他国家约占4%左右。由此可 见( ) ①文化竞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产业在现 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 力亟待提高 ④总体上看中国文化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文化 A.②③ B.①④C.①②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以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 力,渗透科学精神。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和科技是 基础,故舍去①。比较我国和日本、韩国、美国、欧洲文化创意产 业的发展,可推出②③。④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树立文化自信。 -25- 9.(2018安徽安庆二模)法国是闻名遐迩的文化创新大国。它享有 此誉绝非偶然,它既源于法兰西文明的悠久传承、丰厚的艺术土壤, 也包括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以及富有远见的法律、 政策“红利”等。法国能够成为文化创新大国表明( )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从根本上促进文化发展 ②文化创新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文化反映政治,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 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③④ -26- 答案 B 解析 以文化发展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 “法国被称为创新大国,源于法兰西文明的悠久传承”,这反映了 文化创新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法国被称为创 新大国,也因为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以及富有 远见的法律、政策“红利”,这表明文化反映政治,一定的文化由 一定的政治所决定,②④正确。题干没有反映法国与外国的文化交 流,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反映文化多样性与世界文化繁荣的关 系,③不符合题意。 -27- 10.(2018湖北武汉4月调研)Z村原本是一个以磁州窑发源地、取土 地闻名的古村落,但因自然条件艰苦,原住民纷纷搬离,成为空心村。 当地从磁州窑文化、古镇村落文化入手,对新村和老村进行改造, 发展文化艺术旅游产业。如今,空心村变成了文化村,古村落焕发 出新活力。这表明( ) ①古村落的保护性改造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②乡村传统文化 是村落改造的重要动力 ③乡村文化能够在村落改造中转化为物 质力量 ④发展艺术旅游业是振兴乡村文化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28-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化作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知识的理解,渗透 科学精神。该村充分发挥了磁州窑文化、古镇村落文化的作用,使 古村落焕发出新活力,集中体现了①③。乡村传统文化本身并不能 成为村落改造的动力,乡村文化建设才能为村落改造提供精神动力 与智力支持,故②不正确。“前提”表达的逻辑关系是“必要条 件”,发展艺术旅游业是振兴乡村文化的非必要条件,故④不正确。 -29- 11.(2018湖南益阳4月调研)《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是中央电视 台出品的一部大型美食文化纪录片,自开播以来受到观众好评。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讲述了人与美食背后的温情故事,完善 了故事、强化了人物和食物背后的文化,从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 国美食的迁徙与融合,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舌尖上的 中国》(第三季)受到好评的原因是 ( ) ①将文化与生活相结合,给人以情感的启迪 ②将传统与现实相结 合,延续了文化的血脉 ③将人物与食物相结合,抛弃了传统的习 俗 ④将美食与科技相结合,实现了文化的融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 答案 A 解析 以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必备知识考查所学知识与生活 相结合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舌尖上的中国》 (第三季)的创作过程,是将文化与生活相结合、将传统与现实相结 合的过程,给予人情感的启迪,传递了人类文化,故①②入选。③错 误,对传统习俗要辩证分析。《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借助科技 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没有体现融合,④错误。 -31- 12.(2018山东烟台二模)2017年我国科技创新重大成果捷报频传。 “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 研制成功,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 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复兴号” 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这些重大科技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这 表明( ) ①我国已成为科技全面领先世界的国家 ②科技已成为民族振兴 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32- 答案 D 解析 中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说明了文化越来 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 重要因素,③④正确,故D项应选。①观点与客观实际不符;教育是 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②观点错误。 -33- 13.(2018四川雅安三诊)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 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了行动指南。 这表明( ) ①文化首先需要传承才能创新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③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④先进思想可以认识和改造世 界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34- 答案 C 解析 以文化的特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必备知识考查 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 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 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这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也体现了文化由一定的经济、 政治决定,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说法太绝对,应排除;先进思想必 须通过实践才能改造世界,④说法错误。 -35- 14.(2018湖南衡阳联考)每个从乡村走向都市的人,大都有一个如梦 如幻的村庄记忆,有一个关于“老屋”的深深情结。走上小康、住 进小楼的江西瑞金毕屋村,保存下了几栋破旧老屋,“为后辈留些记 忆,为老人留些念想,为村子留下痕迹”。坚持这一做法是因为(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 体 ③传统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 文化环境 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③④ -36- 答案 B 解析 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影响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 能力,渗透科学精神。村庄记忆、“老屋”情结体现了人们的精神 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正确;保存下了几栋破旧老屋,“为后辈留 些记忆,为老人留些念想,为村子留下痕迹”,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 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④应选。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先进的文 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③错误。 -37- 15.(2018山东威海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个春天,传来一个关于旅游的好消息: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成立— —“诗”和“远方”终于走在了一起。此举犹如打通了文化与旅游的 “任督二脉”,戳中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文化是旅游的重要内涵,旅游是文化的一种传播载体。一部《少林 寺》火了登封武术,一篇《养在深闺人未识》让张家界走向世 界……据统计,目前我国50.7%的游客偏好文化体验游。乌镇基于 传统文化营造了新的江南生活,莫干山基于生态环境构建了新的乡 居生活……文化旅游正带给这个时代人们最需要的品质生活。文 化旅游,通过文化的故事化、文化的科技化、文化的可视化,让文 化被更广泛的旅游者领略和理解,使厚重的文化变得轻松浪漫,使 惬意的旅游变得诗情画意。 -38- 文化和旅游,不是对“文化”与“旅游”的简单相加。文化的价值性 优势与旅游的综合性、产业性优势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文旅的深 度融合,将更好地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升级 和消费升级。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和旅游“在一起”如何戳中 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2)请推荐一处你参观过或熟悉的中国文化旅游胜地,并为推广它 拟写一份宣传词。(个人原创,朗朗上口,符合推荐地方的特点。字 数30字左右。) -39- 答案 (1)①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将更好地统筹文化事业、文化 产业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②文化和旅游的融合 发展,将对我国优秀文化资源进行发掘、阐释、传播,增加人们的 文化体验,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③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将提高旅游的文化附加值和文化内涵,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提高 旅游品质和生活品质。 (2)示例:襄阳古城,探寻荆楚灵秀之韵。 解析 第(1)问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必备知识, 考查调动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文化和旅游“在 一起”,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涉及优秀文化塑 造人生、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等知识。第 (2)问属于开放性设问,紧扣主题,拟写的宣传词要具有鼓动性,传播 正能量。 -40- 16.(2018北京四中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科技改变为推动点,以互联网+创新思维为模式,将我国农业及土 地资源配置推向一个新高度。 材料 新的生产方式将带来新的生产力,土地共享创新模式的乐农 之家,首先提出了将实体农场共享,以“互联网+实体农村+电子商务” 为发展模式的O2O生态养殖。这种互联网生态养殖,不仅实现了土 地共享的理念,优化农场资源,让土地最大地输出生产力,而且培养 了新一代农民,让农户有了学习更多科技知识和创新创业的机会, 通过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用户资金、规模、粗放式等养殖难题,将 互联网+的创新思维、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 农畜牧业养殖和农产品销售相结合,为传统农业的粗放式管理、资 金不足、供需失衡、产业链松散等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实现 了养殖销售智慧化,有助于构建创新智慧型的生态养殖圈和发展生 态农业观光旅游。 -41-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互联网+实体农村+电子 商务”为发展模式的O2O生态养殖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影 响。 答案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科技推动经济发展,文 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 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互联网+”为“三 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平台,带动旅游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 入,促进农产品生产销售和农村经济发展。(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 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互联网+”培养了新一代农民, 改变了农民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开拓了市场,促进了农业 和农村经济发展。(3)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互联网+”使农民增长了知识,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提高 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命题角度2文化对人的影响 -42- -43-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6浙江·34)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 “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 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 ①“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车间” 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某县政府和企业加 强“文化车间”建设,为职工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使他们接受健 康文化的熏陶,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①④符合题意;“文化车间” 建设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②说法错误;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生 产实践,③说法错误。 -44- 2.(2015山东·23)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 土地的厚重与粗犷;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们领略了其故乡红 高粱的质朴与热烈……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B.优秀文学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D.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讲到“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我们也能在作 家的作品中感受到家乡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 响是深远持久的,A项符合题意。B、D两项与材料无关,C项中 “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的说法错误。 -45- 3.〔2017全国Ⅱ·40(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 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 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 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 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 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 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 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 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 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 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 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 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46-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 发展的作用。 答案 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 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 现。弘扬创新精神,有利于树立和贯彻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增强创 新自信,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发展。 解析 这里的文化的作用既包括文化的社会作用,也包括文化对人 的作用,答好此题的关键是要分别从材料中说明文化的这些作用是 怎样体现出来的,依据材料中“科技领航者、创新实践对时代精神 的诠释、打开新大门、破解难题”等信息,调动文化作用的知识展 开分析。 -47- 4.〔2016全国Ⅱ·39(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 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 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 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 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 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 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 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 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 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 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 580元。人民日报、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48-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 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 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答案 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 碍经济的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观念保守是十八洞 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通过举办“道德讲堂”、 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 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 解析 题目要求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先描述这一原理,注 意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作用,结合材料,说明扶贫先转变观念,增 强自主脱贫意识的原因,特别是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 -49-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2018四川凉山州二诊)《一路书香》是一档创新形态的文化探 寻节目,运用行走与深读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电视语言,以点带面地 串联起中华特色各异的小城小镇,全方位展现各地传统民族文化, 将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产生的广泛深远影响呈现 给更多电视观众。材料体现了( ) ①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区域性是其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②电视 传媒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 ③文化氛围影响 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50- 答案 D 解析 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必备知识考查关键能力,渗透科学精神。 《一路书香》节目展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 化的民族性和区域性是博大精深的特点,舍去①。创新节目《一路 书香》将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产生的广泛深远影 响呈现给更多电视观众,体现了③④。电视传媒是文化交流传播的 主要手段,不是主渠道,排除②。 -51- 2.(2017湖南五市十校联考)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弘扬精益 求精的工匠精神,2017年9月,第二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 大赛在芜湖举行。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文化意义是( ) ①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增强人们的敬业品质 ②弘扬工匠文化,在 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 产生深刻的影响 ④文化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 久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必备知识考查关键能力,渗透科学精神。 题干指向“文化意义”,②说明工匠文化的发展,与题干指向不符。 ①强调职业技术教育,与弘扬工匠精神没有直接关系,舍去。③④ 是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文化意义。 -52- 3.(2018湖南师大附中模拟)诗,是志的浓缩,是情的净化,是文学的躯 体、哲学的灵魂、美学的霓裳,是文学、哲学、美学的统一。对于 诗人来说,“独有诗心在,时时一自哦”;对于芸芸众生来说,“诗心” 往往需要外界的激活。这体现了( ) ①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③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文化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渗透科学精神。诗人之所以能做 到“独有诗心在,时时一自哦”,是因为诗人长期接受的文化熏陶, 对其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芸芸众生的“诗心”往往需要外界的 激活,则体现了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文化素养,故①③正确;②强调 了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④强调了文化多样性,与材料无关,故排 除②④。 -53- 4.(2018山东济宁期末)“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 因为读书可以( ) A.获取前人智慧,是人生成功的捷径 B.丰富知识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素养 C.逃避尘世的喧嚣,获得心灵的宁静 D.脱离低级趣味,成为道德至善的完人 答案 B 解析 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 学精神。题干诗句比喻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 溢,高雅光彩,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与诗句寓意不符。 -54- 5.(2018河南焦作二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中国音 乐家协会组织音乐家创作了《富强之路》《民主之风》《文明之 花》等13首歌曲,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故事中、在诗歌中、在音乐中, 将24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充分说明( ) ①人的文化素养可以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培养出来 ②适当的载体 是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之根本 ③不同形式的文化是人健康成长的 精神食粮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常发生于潜移默化之中 A.①④ B.②④C.①③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故事中、在诗歌中、在音乐中,将24字内 化于心、外化于行,说明人的文化素养可以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培养 出来,也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发生于潜移默化之中,①④正确;文化 传播需要一定的载体,但这并不是文化得以广泛传播的根本,②错 误;只有优秀的、健康的文化才是人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③错误。 -55- 6.(2018北京海淀一模)书信是有情物,每一封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 生的真实场景,在手写书信传统悄然逝去的今天,《见字如面》电视 栏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 事,汲取精神养料。从这一文化现象中可以体味到,手写书信 ( ) ①可以传递情感,滋养人们的心灵 ②作为交流方式,已经失去存在 的价值 ③作为文化符号,可以展现人们的精神情怀 ④是一种巨 大的物质力量,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 故事,汲取精神养料,说明手写书信作为文化符号,可以展现人们的精 神情怀,也可以传递情感,滋养人们的心灵,①③正确;手写书信仍然有 存在的价值,②错误;手写书信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力量,④错误。 -56- 7.(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2018年1月的“月全食血月+超级月 亮+蓝月”是难得一遇的三合一的天文奇观。是如何形成的呢?那 些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满脸皱纹的老人可能会想起“天狗吃月”的 传说,那些受过现代教育的中年人可能会讲一段科普知识,而那些 中小学生可能在优酷或其他软件中寻找一段月食的形成动画。这 告诉我们(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②文化素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③人们的文化活动往往带有各自的时代印记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 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受其阶段文化教育的影响,对“月全食 血月+超级月亮+蓝月”这一天文奇观,有着不同的反映,故②③入 选。题中未说明①④。 -57- 8.(2018广东广州模拟)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研究成果,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 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 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下列选项中,对核心素养认识正确的是 ( ) A.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其核心与标志 C.培育核心素养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D.当前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核心素养 答案 A 解析 培育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A项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 标志,B项错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 的必由之路,C项错误;当前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D项错 误。 -58- 9.(2018湖南师大附中模拟)2017年秋季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中 华骄傲”。中华骄傲,是文化的骄傲,是民族的自信。第四节课 “文以载道”带领大家学习古典文化之美。文学体现着中国人的 审美、情怀和志向,字里行间,有意境、有韵味、有风骨,回响着中 华民族的文化共鸣。翻开一本书、读上一首诗,就像乘着文学的小 船,漫游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说明 ( )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 去的 ③文学作品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 默化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59- 答案 B 解析 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 学精神。学习古典文化,体现中国人的审美、情怀和志向,体现了 ①④。优秀、健康的文学作品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故舍去③。 材料没有说明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舍去②。 -60- 10.(2018安徽马鞍山三检)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通过“大 主题与小切口”、“大时代与小故事”的有机结合,呈现“大美中国、 大爱中国”的视觉总基调,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刷新了中国 纪录电影的票房记录。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③弘扬主 旋律的优秀文化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④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 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以文化的作用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 该纪录电影刷新了中国纪录电影的票房记录,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 交融,①正确;纪录电影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体现了弘扬主旋 律的优秀文化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③正确。优秀文化促进个人成长 和社会发展,②错误;发展文化事业能够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④观点 错误。 -61- 11.(2018山东青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在“为真理而斗争”。在新民主主 义革命斗争中,“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革命精神鼓舞着中国 共产党人“为真理而斗争”。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改革实践中,中 国共产党人不仅坚持了“实践标准”,而且深化和发展了“实践标准”, 提出并阐述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群众标准”。一代又一代的马 克思主义者依据新的实践、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从 而使马克思主义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在当代中 国,开展新征程要关注和回答重大的现实问题,并使现实问题上升 为理论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对这一系 列新的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深刻总结与系统回答,凝聚着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62-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 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 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 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 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1)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 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说明。 (2)《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纲领之 一,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今年是其发表170周年, 请为青年学生重温《共产党宣言》经典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63- 答案 (1)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增 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所 阐发的基本原理始终是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③读经典、悟 原理有利于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 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定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④ 有利于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 题,更好地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⑤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建设文化强国。 (2)举办读书会,学习理解《共产党宣言》;参加座谈会,交流感悟 《共产党宣言》。(若回答主题班会、主题展览也可) -64- 解析 第(1)问解答要扣住设问的主体,围绕“读马克思主义经典、 悟马克思主义原理”这一主题,首先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和原理属 于先进文化,调动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知识深入分 析。第(2)问属于建议性探究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从学习会、座 谈会等方面入手。 -65- 12.(2018辽宁辽南协作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 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需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企业家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特殊要素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 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 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全文 发布。意见用三个“弘扬”勾勒了新时期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核心 内涵: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企业家 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弘扬企业家履行责任敢于担 当服务社会的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文化价值。 -66- 答案 (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优秀的 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弘扬企业家精神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 智力支持。(2)优秀的文化塑造人生,企业家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 的具体体现,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艰苦奋斗、敢于担当、服务社 会的精神,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的素质,弘扬中华 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风尚。 (3)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弘扬企业 家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有利于激发企业家改革 创新意识,追求时代精神,培育知名品牌,提升企业影响力。 解析 以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必备知识考查探究论证的能力,渗透政 治认同和科学精神。明确三个“弘扬”,围绕“文化价值”,从文 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依据材料信息深入 分析即可。 -67- 13.(2018福建泉州1月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 之策。安徽临泉县黄岭镇八里坡村驻村工作队立足当地实际,将教 育扶贫作为优先开展的帮扶工作项目,为贫困户家庭子女的教育建 档立卡,对义务教育阶段、高中及大专以上的在校贫困学生建立专 项资助基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早日成才,早日实现家庭脱贫致富。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扶贫先扶教”观点的合理性。 -68- 答案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或答: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作为 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相互交融。教育扶贫可以 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教育扶贫,培 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或人力资源质量),促进科技运用并转化为 现实生产力。(2)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或 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民族振兴和社 会进步的基石。通过教育扶贫,使贫困家庭子女获取知识和技能 (或使贫困家庭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可以阻断 贫困的代际传递。 解析 该题为归因论证型主观题,解答时,要紧扣“先扶教”,从教 育自身的文化价值、文化对经济、对人的作用分层论证,组织答案 要把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 -69- 14.(2018湖南名校联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经十二道工序,再过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温锤炼,经受三万六 千次锻打,直到锅如明镜……”2018年2月,随着《舌尖上的中国》 (第三季)播出,济南章丘铁锅受到关注并迅速走红,网上章丘铁锅的 销量同比增长了近6 000倍,处于脱销状态。 章丘打铁文化传承的结果,是让当地仍有一批使用“最笨的古法” 打造铁锅的老匠人,看得到锤印,摸不到锤坑,这才是最后打到密度 最高,油和菜质不会深入,就像物理涂层一样,一锤一锤地靠几万锤 的钝打才能实现,这是一个笨办法,但出来的东西是健康的,这么多 锤下去之后,一定是有别人无法超越的东西,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 它们会传承至今。 -70- 章丘铁锅迅速走红对于传统手工艺来说绝对是好事。难能可贵 的是面对海量订单,厂方并未加产走量,而是专心做锅、确保质量。 不功利,不浮躁,一门心思把产品做好,工匠精神成就了章丘铁锅。 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除了技术创新,也需要文化的熔铸,需要 工匠精神,打造品质至上的中国品牌。从这个意义上说,“章丘无锅” 体现的工匠精神比章丘铁锅本身更加珍贵。 (1)工匠精神成就了章丘铁锅。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除了技 术创新,也需要文化的熔铸,打造品质至上的中国品牌。请运用文 化作用知识,分析“工匠精神”对推进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作用。 (2)传统工艺不是尘封的古董。它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体 现人类智慧和追求。但有些传统工艺几近销声匿迹。请你为传统 工艺的传承提出两点建议。 -71- 答案 (1)①“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中国制造迈向 中国创造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 响。 ②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牢记品质是产品的 生命,把品质作为追求。 ③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树立追求品质、 精益求精理念,打造品质至上的中国品牌,助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 创造。 (2)答案示例:借助大众传媒,传播传统工艺,加强文化传播。培养传 统工艺传承者,使之得到传承。 -72- 解析 以弘扬工匠精神,发展中国制造的必备知识考查理论联系实 际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第(1)问从文化作用的角度,分析“工匠 精神”对推进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作用。“工匠精神”无非 是一种精神力量,还是要通过各行业匠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去发挥 作用。可从文化的实质、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优秀文化塑造人 生三个要点按“总—分—分”排列,结合材料分析说明。第(2)问 为开放性试题,围绕传统工艺传承的合理性方面,可从理论和实践 角度提建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