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作业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选择题 ‎1.(2018·福建厦门期末)前些年,农民张某从本村承包了2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收入颇丰。国家土地流转政策落实后,张某将这20亩地转包给了李某,每年从李某处获得转包金。对农民张某的收入可这样认识(  )‎ ‎①前者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后者属于按要素分配 ②前者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后者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③前者属于按劳分配,后者属于按要素分配 ④前者属于劳动收入,后者属于财产性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9·山东泰安质检)新个人所得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根据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今后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5 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这一做法(  )‎ ‎①完善了按要素分配机制,有利于增加居民要素收入 ②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能够缩小分配差距 ③是运用货币政策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④说明国家履行再分配调节职能,促进社会公平实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2018·天津南开中学模拟)2018年,我国进一步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青海将重点企业稳岗补贴标准上调至70%;四川高技毕业生求职补贴提至每人1 200元;辽宁全省执行最新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上海制定欠薪单位“黑名单”……劳有所得有兜底(  )‎ ‎①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②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③能够有效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④通过激励,更有效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为了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下列措施与其效果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③④ D.③⑤‎ ‎5.(2018·山东师大附中期末)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对亿万农民来说,这是一颗“定心丸”;同时这又是一粒“活络丹”,能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这有利于(  )‎ ‎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 ②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共同富裕 ④使农村土地变为活资本,不断增加财产性收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2018·河北衡水中学模拟)下表为2014—2016年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下列数据表明 (  )‎ 年份 低收入组 中等偏下收入组 中等收入组 中等偏上收入组 高收入组 ‎2016年 ‎5 529元 ‎12 899元 ‎20 924元 ‎31 990元 ‎59 209元 ‎2015年 ‎5 221元 ‎11 894元 ‎19 320元 ‎29 438元 ‎54 544元 ‎2014年 ‎4 747元 ‎10 877元 ‎17 631元 ‎26 937元 ‎30 968元 注: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高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其他分组依此类推。‎ ‎①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保持较快增长 ②低收入组居民与其他组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③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 ④政府应努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2019·天津一中月考)某地对科技转化收益按比例进行分配,即30%由市农业科学院统筹用于奖励技术支撑人员,60%用于奖励科技成果完成人,10%用于科技创新专项研究经费。这样分配大幅度提高了科技人员收入,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这说明(  )‎ A.合理的分配制度能够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B.经济效益是影响个人收入分配的基础因素 C.追求经济效益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D.落实按要素分配旨在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8.贫困经济学有一个规律:今天的收入差距+今天的人力资本差距=明天的收入差距。(注:人力资本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据统计,未来20年我国新增劳动力的主力将来自贫困地区。据此,为顺利实现“精准扶贫”,当前需采取的措施有(  )‎ ‎①坚持并完善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②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③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 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瞄准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等七大重点群体,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带动城乡居民实现总体增收。这一举措能够带来的政策红利有(  )‎ ‎①强化分配政策导向,确保收入分配公平 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③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2018·江苏南京模拟)2017年全国有22个地区宣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上海、深圳、浙江、天津、北京等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均不低于2 000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  )‎ A.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就业率 B.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C.提升劳动力成本,促使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D.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11.股权激励,是对公司员工进行长期激励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公司用于激励并留住核心人才而实行的激励机制。通过有条件地给予被激励对象部分股份、股权等,使其与公司结成利益共同体,有助于公司长期目标的实现。实施股权激励(  )‎ ‎①有利于降低公司员工的投资风险 ②有利于调动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③是公司调整经营战略的客观要求 ‎④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2.(2018·北京海淀模拟)某班学生以“我国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调查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以及政府采取的相应政策,并制作了以下表格。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收入分配差距的表现 政策 A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B 个人收入差距过大 在北京等地试行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C 城乡收入差距过大 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 行业收入差距过大 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二、非选择题 ‎13.(2018·山东安徽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统计局2017年7月6日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 821元,比2012年增长4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3.3%,年均实际增长7.4%,快于同期GDP年均增速0.2个百分点,更快于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速0.8个百分点。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 616元,比2012年增长3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8.6%,年均实际增长6.5%。 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363元,比2012年增长47.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6.3%,年均实际增长8.0%,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2,比2012年下降0.16,比2015年缩小0.01。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的省份多在中东部,差距较大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反映收入差距的指标)为0.465,比2015年上升了0.003。‎ 请概述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说明应如何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14.《论语·子路篇》中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用效率和公平的知识对这两种观点加以评析。‎ 考点规范练7 个人收入的分配 ‎1.D 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方式。张某承包土地所取得的收入是在集体经济条件下取得的,属于按劳分配所得,不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①错误;张某从李某处获得的转包金属于按要素分配所得,②错误;张某承包土地所取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也属于劳动收入,张某从李某处获得的转包金属于按要素分配所得,也属于财产性收入,③④正确。‎ ‎2.D ①“有利于增加居民要素收入”的表述与题意不符。③错误,税收政策的调整属于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新修订的个税法的实施,能够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有利于缩小分配差距,这是国家在履行再分配调节职能,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②④入选。‎ ‎3.B 我国进一步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让劳有所得,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会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能够有效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①③符合题意;重点企业稳岗补贴标准、毕业生求职补贴、最低工资标准等不属于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也不属于按劳分配,②④与题意不符。‎ ‎4.D 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提高国家扶贫标准体现的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①错误;对企业进行结构性减税不是为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也不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而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增强经济活力,②④错误;③⑤符合题目要求。故选D项。‎ ‎5.B 本题考查集体经济和分配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与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无关,①不选;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有利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②正确;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与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无关,③不选;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有利于使农村土地变为活资本,不断增加财产性收入,④正确。‎ ‎6.C 本题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由题干可以看出,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但是低收入组居民与其他组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政府应努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图表没有体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排除③。‎ ‎7.A 这样分配大幅度提高了科技人员收入,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表明合理的分配制度能够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D项错误,落实按要素分配旨在提高效率。‎ ‎8.B 根据贫困经济学规律“今天的收入差距+今天的人力资本差距=明天的收入差距”可知,要实现“精准扶贫”就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即缩小收入差距和减小人力资本差距,所以①③符合题意。‎ ‎9.B 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带动城乡居民实现总体增收,有助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观点中“确保”的提法太绝对;提高劳动报酬属于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的举措,④观点错误。‎ ‎10.D 本题考查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体现,能够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A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体现,B项不符合题意;企业应转变经营发展方式,C项错误。‎ ‎11.C 材料中的“股权激励”,实际是公司通过健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手段,②④符合题意;投资风险是由市场决定的,①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③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项。‎ ‎12.A 本题考查效率与公平。针对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来进行调节,A项入选;针对个人收入差距过大,‎ 可以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来进行调整,试行购物离境退税政策与个人收入差距过大无关,B项错误;针对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可以通过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来调整,排除C项;针对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可以通过税收等方式进行调整,排除D项。‎ ‎13.答案 反映的经济信息:我国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但收入差距的问题仍不可小觑。‎ 如何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①大力深化改革,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④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⑤贯彻落实协调、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精准扶贫,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14.答案 ①《论语·子路篇》中的观点认为所有执政者(在治理国家时),不担心(社会)财富少,而担心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衡,因为(财富分配)均衡就没有特别贫困的。这种观点看到了公平的重要性,但把公平理解为平均是不对的,割裂了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性,没有看到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②亚当·斯密的观点是有道理的,他看到了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③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同时二者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所以我们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解析 本题要求对观点进行评析,回答时,指出每种观点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并说明原因,然后说明正确的观点或我们的正确做法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