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第4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命题猜想
4.4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命题猜想) 【考向解读】 1.从考点角度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观,人生价值的实现属高频考;点,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改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等则是冷考点。 2.从题型角度看,本专题近年以选择题考查为主,以主观题形式考查的考点主要是社会意识的作用、人生价值的实现。 3.从命题背景材料看,近年命题主要关注了科学发展观、依法治国、传统文化、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群众路线教育、模范人物、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知识网络】 【命题热点突破一】社会历史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最重要、最突出的表现。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1)基本矛盾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基本规律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3)基本矛盾的解决 阶级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区 别 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主要矛盾 阶级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区 别 解决方式 阶级斗争 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根本目的 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联系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实现的,这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人民群众的地位:社会历史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的作用: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方法论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例1.(2017·江苏卷)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画面最大、图像数量最多的涂绘类岩画。 花山岩画主要描绘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和剑、钟、铜鼓等器物,以及日月星辰等天体图形,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材料表明( ) A.生产方式制约社会发展进程 B.生产关系是对生产力的反映 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答案】D 【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乙卷)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 ) 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 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唯物史观”“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它制约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故②④符合题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①说法错误;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劳动关系矛盾只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不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③说法错误。 【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丙卷)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 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 ) ①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②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③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 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方法技巧】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命题热点突破二】价值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从内容上看 ①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从性质上看 ①正确价值观的促进作用。②错误价值观的阻碍作用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及标准 内容 特点 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做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主体差异性 社会地位不同、人们需求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也会不同 标准 自觉遵循社 会发展的客 观规律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自觉站在最 广大人民的 立场上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 例2.(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23).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展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上述论断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 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甲卷)1708年,清政府组织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历经10年成功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却一直被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反之,参加测绘的传教士把资料带回西方后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国人。可见,《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 ) ①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 ②取决于其科学内容适用范围的扩大 ③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 ④以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为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参加测绘的传教士的做法说明其正确认识了《皇舆全览图》的价值,从而使其价值得到实现,故① 入选;清政府和传教士不同的做法体现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不同,影响到《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故③入选;《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并不取决于其内容的适用范围,其价值的实现也不以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为条件,而是取决于是否利用它为社会服务,题干中也未强调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②④排除。 【变式探究】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哲学依据是( ) ①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③落后的价值观不能反映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④先进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C 【命题热点突破三】人生价值 例3.(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22).习近平反复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他把理想信念看作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安身立命的根本”,比喻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这些论述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①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 ②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 ③理想信念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 ④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取决于文化水平的高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习近平反复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他把理想信念看作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安身立命的根本”,比喻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说明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①②项符合题意;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是看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③项错误;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影响理想信息的坚定程度,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故④项错误;正确选项为A。 【变式探究】(2016上海27)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2016年2月科学家宣布发现引力波。引力波的探测汇集了全球几代科学家的心血,他们用探索和坚守向世人展示了科学研究应有的精神,也告诉我们,人生的社会价值是 A.发挥自身潜能为社会做贡献 B.个人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 C.在实践中表现出自尊和自强 D.社会对于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答案】A 【变式探究】(2016海南18)油画作品《父亲》曾获得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在一个阴雨绵绵、非常寒冷的大年三十,作者看到一个农民在路边公共厕所掏粪。这份辛勤劳作的情景令他震撼、难以忘怀,他深深感到农民的辛劳和伟大,锁定了该画作的题材——农民。这表明在艺术创作中 ①深入社会生活是发现和创造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价值观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 ③正确的价值判断以正确的价值选择为基础 ④只有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作者深入社会生活创作出具有价值的作品,说明深入社会生活是发现和创造价值的根本途径,①正确;价值观不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衡量价值判断是否正确的尺度,②不选;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③颠倒了二者关系,错误;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高考真题解读】 1(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23).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展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上述论断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 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2(2017年全国高考天津卷11).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这说明 ①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和引导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是以编纂民法典为背景材料,注意关键词,“科学整理、修改完善”“新情况、新问题”、“新规定”,因此材料说明,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材料中提到是民法典的编纂,注意关键词,“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因此,体现的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而②③的说法都是不妥的,也不符合材料,因此本题选C。 3(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20).2016年10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依据是 ①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②互联网思维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③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 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4(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21).“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2017年春节期,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②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①表述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主变化;②符合题意,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这说明环保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绿色环保过春节”这种新的社会存在而变化;③表述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而变化,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因此不能说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④符合题意,2017年春节期间,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故本题选C. 5(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22).习近平反复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他把理想信念看作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安身立命的根本”,比喻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这些论述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①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 ②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 ③理想信念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 ④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取决于文化水平的高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1.(2016课标Ⅰ22)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 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 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劳动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①是错误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③是错误的;②④正确且适合题意;选C。 【考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 2.(2016课标Ⅲ22)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 ①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②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③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 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点】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生产活动的重要性 3.(2016江苏32)0.015~0.04毫米,这是90后铣工张志坤在第43 届世界技能大赛控铣项目中摘得金牌的精度,然而像张志坤这样的人还是凤毛麟角。今天,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呼唤的不仅是一个个技艺超群的职业英雄,更是一群爱岗敬业、创新创业的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这是因为 A.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B.劳动群众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C.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 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答案】D 【解析】仔细研读“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呼唤的不仅是一个个技艺超群的职业英雄,更是一群爱岗敬业、创新创业的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之所以要呼唤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爱岗敬业、创新创业”,因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故D符合题意;A、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定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4.(2016江苏31)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人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 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D.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案】C 【考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改革的性质和目的 1.(2016课标Ⅱ20)1708年,清政府组织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历经10年成功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却一直被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反之,参加测绘的传教士把资料带回西方后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国人。可见,《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 ①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 ②取决于其科学内容适用范围的扩大 ③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 ④以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为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中国和西方对待《皇舆全览图》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因为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故③符合题意;要实现其价值,首先需要对该事物的价值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故①符合题意;事物价值的实现会随着时间、地点、条件、范围等因素的变化而发展变化,从而也会不断丰富事物的内涵,因此不能说以内涵发展为条件,故④说法错误;事物价值的实现由事物自身和对事物正确认识等因素影响,而不取决于科学内容范围的扩大,故②说法错误。选B。 【考点】价值观的主体差异性和标准 2.(2016天津9)2016年新学期开始,浙江多所大学的学生社团共同发起了“蚂蚁助学计划”,发动大学生每月捐出2元钱,50个大学生组成一个“蚁窝”,资助一个蚂蚁宝宝(贫困地区小学生)。三月份,他们已经用875位大学生的捐款,资助了安徽省17名“蚂蚁宝宝”。这些大学生的行为启示我们 A.价值观对人的成长有促进作用 B. 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C.满足他人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D.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答案】D 【考点】价值观的作用、人生价值的实现 3.(2016浙江30)2016年年初,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查处了一批传播淫秽色情、谣言、暴恐、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的网站,这一净网行动的哲学依据有 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④人的各种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通读材料和选项,确定④说法错误,因为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此排除B、D,③必选;材料并没有涉及生产方式,所以①与材料无关,不选;正确答案是C。 4.(2016江苏33)与普通微信群不一样,“日行一善”微信群有个特别的群规,群友发出的红包不能抢。所有微信红包里的钱,都被用来帮助贫困人群,日行一善,积小善成大善,弘扬社会正能量。材料表明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因时而变的 ④量变引起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日行一善”微信群用红包来帮助贫困人群,体现了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日行一善,积小善成大善,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③说法过于绝对,④说法错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性。正确答案是A。 【考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5.(2016海南18)油画作品《父亲》曾获得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在一个阴雨绵绵、非常寒冷的大年三十,作者看到一个农民在路边公共厕所掏粪。这份辛勤劳作的情景令他震撼、难以忘怀,他深深感到农民的辛劳和伟大,锁定了该画作的题材——农民。这表明在艺术创作中 ①深入社会生活是发现和创造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价值观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 ③正确的价值判断以正确的价值选择为基础 ④只有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6.(2016上海27)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2016 年2月科学家宣布发现引力波。引力波的探测汇集了全球几代科学家的心血,他们用探索和坚守向世人展示了科学研究应有的精神,也告诉我们,人生的社会价值是 A.发挥自身潜能为社会做贡献 B.个人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 C.在实践中表现出自尊和自强 D.社会对于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答案】A 【解析】“他们用探索和坚守向世人展示了科学研究应有的精神”体现了人生的社会价值在于为社会做贡献,故A项符合题意;科学家的探索不是义务,材料没有涉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故B项与题意不符;在实践中体现自尊与自强是实现社会价值的一个途径,本身不属于人生的社会价值,C项不选;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人生自我价值的体现,不是社会价值的体现,D项不选。 【考点】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7.(2016课标Ⅰ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更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12分) 【答案】(1)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受错误价值观驱动,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观,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影响。 【考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8.(2016北京38)科技与人的关系是一个历经弥新,引人深思的话题。 材料四 由于技术正在变得强大而廉价——而且更加无处不在,所以越来越多的个人手中都已经掌握了这种力量。掌握这些力量的个人并不都是理智的,意图良好的,如基因组测序领域的突破能够治愈疾病,也能用于生产天花病毒的攻击性版本。 (摘自《第二次机器革命》) 不管是在当今还是在未来,科技都可能造成破坏,但我们的生活受惠于科技变得更好了,这也是真真切切的事实。我想环境可能是个很好的例子。伦敦现在的天气说不上纯净无暇,但也比50年代爆发煤炭烟雾事件那会儿强大多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依靠持续的技术革新,没有科技,我不认为我们能解决气候变化和贫困问题。 (摘自《人与机器共同进化》) 这样了不起的应用科学,它既节约了劳动,又使生活更加舒适,为什么带给我们的幸福却那么少呢?坦率的回答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怎样正当地去使用它。 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技术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摘自《爱因斯坦文集》“对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生的讲话”) 阅读上述材料,围绕“科技与人的关系“这一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写一篇200~300字的短文。(15分) 要求:观点鲜明;可以全面论述,也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知识运用准备、贴切;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 【答案】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全面展开论述,或就某点深入分析;知识运用准确、贴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或能就某点分析;知识运用比较准确、贴切;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解析】本题要求运用哲学知识写一篇有关“科技与人的关系”的短文,可供选择的角度较多,如从科技对人发展的利弊角度可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来论述;从人对科技的利用要坚持正确价值观、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角度均可回答。注意要语言通顺,主题鲜明,字数符合要求。 【考点】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相关哲学知识。 1.(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依法治国”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内的变革,其直接影响是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①②符合题目要求。我国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早已进入自觉的状态,③表述错误;从总体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相适应的,④中的“由不适应走向适应”说法不正确。 2.(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 ) ①文艺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②文艺的发展取决于文艺创作方法的创新 ③文艺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的形式与风格是统一的 ④文艺是反映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3.(2014·重庆卷)马云说,为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必须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 ②“心态”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③不同的“心态”决定着商业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成败 ④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题干强调商业和公益两种不同心态的作用。①个人价值的大小关键是看他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而不是得到的回报,排除。②“心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影响商业活动,体现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故②正确。③“心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影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排除。④正确的心态能够促进商业的发展,可见社会意识立足商业实践能够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应选。 4.(2014·福建卷)下列最合理的对应联结是( ) ①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a+b)2=a2+2ab+b2——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义勇军进行曲》使人精神振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5.(2014·四川卷)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弦,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 ②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④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特征和社会意识的决定因素,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人们对于多方面的思索和追问,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的迷茫心境,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表明了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同时表明社会意识 (思索、追问)源于社会存在(当今社会环境),其产生有其物质原因,故①③正确,选B项。②表述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表述错误,社会心理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源于社会存在。 6.(2014·福建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的是( ) ①充分发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重要作用 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③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A.③→②→④ B.②→①→③ C.④→③→① D. ①→④→② 【答案】A 7.(2015·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 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是对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大的反映,并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这两个规律,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就业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析】根据设问要求,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稳增长、保就业”这一政策的依据,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等。 8.(2015·浙江卷)祠堂是崇宗祀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W村要把祠堂文化转化为礼堂文化。 【答案】W村的祠堂文化必须加以转化,因为它有局限性,尤其是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是一种落后的社会意识,影响村民团结,对社会发展起消极作用;礼堂文化既继承祠堂文化的积极因素,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 9.(2015·安徽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实现经济稳中有进,要求政府弱化GDP考核机制,弱化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盲目投资的冲动,着力解决收入、就业、社保、治安、环保等民生问题;要求政府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激发人民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要求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设法治政府。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对政府要求的理论依据,并从“正确认识社会”角度对材料进行哲学思考。 【答案】理论依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履行管理与服务职能,应建设服务型政府,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政府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应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应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哲学思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面对稳中有进的新要求,必须转变发展观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政府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保障经济平衡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 【解析】要根据“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纳入法治轨道”等信息,从政府职能、责任、依法行政等方面阐释理论依据。依据“弱化 GDP考核机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行政体制改革”等信息,调动和运用认识社会的主干知识,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等方面分析。 10.(2015·江苏卷)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各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妥善应对。为推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某市政府做了如下工作: ◇组织有关部门,调查了本地的民生状况,获取了相关数据。 ◇召开改善民生专题协商会,邀请有关专家、民主党派人士和各界群众代表参加,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出台了促进创新创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等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在政务网上开辟专栏,接受群众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和意见反馈。 请简要分析该市政府工作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答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