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你认为下列时政要闻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2017年5月3日,中国公务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正常巡航 B.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表示.将支持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项目 C.美国总统大选揭晓,特朗普在大选中胜出成为美国新总统 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2.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治国理政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就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深刻阐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主要是基于 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并促进经济、政治不断地发展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据2016年12月6日《北京青年报》报到:日前,本该安度周末的两名驾驶员,因为变道纠纷,一个没控制住就“路怒症”上身。面对“路怒症”现象,单靠某些驾驶员理性文明驾驶还远远不够,也需要全社会协同治理,共同维护交通秩序。这是因为 ①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体验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②汽车文化和人的驾驶习惯决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③理性文明的驾驶习惯是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4.“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和恺撒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A.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B.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C.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5.全民阅读,需要各级政府划拨一定的财政专项资金,用来支持建设图书馆、公益书屋、阅读长廊等,并配备相关书籍、杂志、报刊等,使公民能够在阅读中提升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其原因是 ①政府应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现在大多数学校都会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等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这说明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C.文化与教育相互交融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7.2017年,“达康书记的GDP我来守护’’“厉害了word哥”“全都是套路”等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网络流行语。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个热点和一种生活方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网络流行语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④网络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物质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粟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然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 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9.传统地名,承载着一个城市或村镇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底蕴。这种“符号”寄托着人们的乡愁,镌刻着民族记忆,不啻为一张张难以移易的“文化名片”。这表明传统地名文化 ①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③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记忆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根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以色列建筑师、建筑保护专家乔拉·索拉认为:存在文明的冲突很正常,那恰恰代表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特色。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认为:世界各种文明,无论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是当地民众世世代代的文化传承,都应该受到尊重。两人的观点告诉我们 ①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够相互交流与融合 ③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悠扬的旋律、精湛的技艺、凄婉缠绵的唱词……2017年11月4日晚,中国国家京剧院携名剧《白蛇传》来到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为当地民众献上一场跨越文化、传递真情的京剧盛宴,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国外观众能够欣赏京剧主要是因为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 ②各民族文化都具有自身独特个性 ③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的规律 ④中华文化具有自身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16年新年第一天,中英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孔子》开播。国际化的视角、平民化的叙事,摆脱了孔子塑造刻板单一的窼臼,让孔子从“至圣先师”的神坛回归生活。中英合作的制作方式,是对孔子“和而不同”理念的一次饶有趣味的表达,也是对“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命题的积极探索。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民族性,全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实现文化创新,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 ④展示中华文化包容性,引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2017年“国际母语日”的主题是“开展多语教育,迈向可持续未来”。各种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能够提高对世界各种语言和文化传统的认识,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对话的基础上,促成世界人民的团结。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一主题的确定主要是基于 ①教育能够在传承中保护母语 ②多语教育能促进文化多样化 ③语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不同的语言文化也具有共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国家相册》首次带着镜头走近1892年以来的珍贵老照片,把影像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打开那些被浓缩的人生、被折叠的时代,细述那些鲜为人知的人与故事。它同时在互联网、电视台、移动端、户外屏幕等平台同步传播。这说明 A.新兴媒体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功能 B.网络文化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先进文化 C.大众传媒是以互联网的全面推广为标志的 D.现代网络科技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 15.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被称为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在我国古代,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进行庆贺。现在,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这表明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地域性 ④传统习俗决定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 17.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2016年7月27日,“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启动仪式暨首场演出拉开序幕。演出以多样的艺术形式抒发了对朱国萍、刘真茂等一批道德模范的真情礼赞。他们的感人事迹与崇高精神,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事迹表明,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内化于心,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崇德向善,凝聚力量 19.“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下列选项与此诗句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一致的是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 D.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20.2016年10月22日是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那些翻山越岭的人,其实一直跋涉于人们的心灵:如果说长征是“播种机”,这种子已经撒播在了时间之中,让一代代人都从中思考信仰的意义、人生的方向,最终收获精神的力量。由此可见,长征精神 ①开启人的智慧,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②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催人奋进 ③突破历史条件制约,超越时空,主导社会进步 ④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构筑民族精神航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21.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代代相沿,陶染后辈,深刻影响家族成员的个性。家风连着民风,影响社会风尚。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传承良好家风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12分) 22.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和沿线国家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这两条通道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对待文化交流。(1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享誉全球。保留和继承中国味道,让中国味道满园飘香,是发展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体现。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美食节目《中国味道·寻找传家菜》以“寻找传家菜”为核心主旨,透过美食向观众呈现一个个普通人身上的人情温暖和技艺传承。节目通过展示一道道传家菜的传奇故事、独门技艺,以及一个又一个沉浸于美食世界的传奇人生,让埋没于市井的美味珍馐,隐藏在普通家庭餐桌上的家常菜,在节目中大放异彩。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保留和继承中国味道,让中国味道满园飘香。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0分) (2)假设你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者,请就如何传承中国味道提出两点建议。(6分) 参考答案 1-5:DBBAC 6-10:DBBDB 11-15:ABAAA 16-20:ABACD 21、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传承良好家风,有助于人们坚守高尚的道德准则和正确的处世方法。(4分) 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传承良好家风,有助于通过家庭教育的氛围,使人们牢牢树立道德信念。(4分) 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传承良好家风,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4分) 22、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3分)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3分) ③要充分利用商业贸易、教育等途径加强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交流。(3分) ④既要热情欢迎沿线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别国优秀文明成果,也要更加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3分) 23、(1)①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饮食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的智慧结晶。(2.5分)②我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彰显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2.5分)③饮食文化具有鲜明地方和区域特色,保留和传承中国味道,是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2.5分)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使之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有利于增强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5分) (2)①在继承传统的饮食文化技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使中国味道更具活力。②培育传统美食的继承人,壮大中国味道的传承队伍。③既要吸收西方饮食文化的营养,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④发挥现代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扩大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力并增强其感染力。(答出任2条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