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课题综合检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课题综合检测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选择题 1.(2019·龙岩期末)2017年7月8日,有着“海上花园”和“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申请和保护文化遗产( ) ①可以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有利于我们树立对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④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B 申请和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扩大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但不一定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①错误;③中“主流文化”说法错误;②④正确,入选。 2.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立足于中华文化宝库资源,邀请公众人物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一经播出刷爆网络,唤起全民族共享记忆。这反映出( ) ①大众传媒有强大的文化共享功能 ②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③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多样化文化需求 ④对中华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央视《国家宝藏》一经播出刷爆网络,唤起全民族共享记忆,既体现了大众传媒强大的文化共享功能,也体现出对中华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3.(2019·台州期末)《战狼2》等67部作品入选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或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一部好的理论文章、一首好歌)优秀作品。此类评选主要是为了( ) ①发挥大众文化的导向作用 ②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③用主流文化引领社会思潮 ④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 国家评选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用主流文化引领社会思潮,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建设,③④符合题意;能发挥导向作用的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不是大众文化,①错误;材料主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没有直接体现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②不符合题意。 4.“以道德做担保,用文明来贷款。”山东省近年来试点“道德信贷”新模式取得良好效果,在提升家庭诚信度的同时,拓展了群众致富渠道。“道德信贷”的开展( ) ①有利于全面继承与发展中华传统道德思想 ②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大幅降低不良贷款率 ③有利于引领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的社会良好风尚 ④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D 中华传统道德思想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应批判继承,不应全面继承与发展,①排除;②错误,这一措施不能大幅降低不良贷款率;③④正确,入选。 5.某市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宗旨,扎实有效、持续不断地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得到千万市民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极大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提升了城市形象。这表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 ) ①把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作为工作重心 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③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共建共享 ④把城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A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是亿万人民群众参加的实践活动,最终还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②③符合题意;①④说法错误。 6.近年来,很多外国电影中出现中国元素,《地心引力》中就出现了“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等中国元素。这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确实会有亲切感。这启示我们,在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 ) ①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②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③要加强文化的交流传播,增强文化的趋同 ④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A 材料强调外国电影中出现中国元素,而中国人自己如何看待这一中国元素的问题,即要有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发展,即文化自觉自信,也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故答案为①②;③中“趋同”表述错误;④与材料无关,先进文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走适合自己特点的文化发展道路,应该( ) 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②提倡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③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④发展公益性的文化产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②观点错误;文化事业是公益性 的,④观点错误;①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动文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才能彰显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彰显文化自信,需要( ) ①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宽阔的胸襟倡导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②反对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③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 ④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具有兼收并蓄的胸襟和气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 ①说法错误,应该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是客观现实,我们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②错误;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具有兼收并蓄的胸襟和气度,③④符合题意。 9.当今世界,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格局,西方借助现代传媒和文化产品输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发动“文化帝国主义”,造成其母语流失、文化传统瓦解……面对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须( ) ①构筑文化长城抵制西方文化传播与渗透 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避免文化多样性 ④增强全民族创造力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C 文化具有多样性,需要进行交流与传播,①③说法错误,排除;面对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须增强我国文化的实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②④符合题意。 10.2017年10月20日,“民族风情文化展”活动走进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通过让小学生参与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活动中,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薪火相传,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一个小娃娃都自觉成长为捍卫民族团结、弘扬中华文化的接班人。这有助于( ) ①更好地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面向世界吸收各国多样文化元素 ③增强我们对自身文化的坚定信念 ④推动了优秀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选D 材料体现的是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而增强我们对自身文化的坚定 信念,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题意不符。 1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不忘本来”主要是指( ) 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②积极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③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更好地构筑时代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不忘本来”主要是指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①③正确;积极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是指“吸收外来”,②不选;“更好地构筑时代精神”不是指“不忘本来”,④不选。 12.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的“百姓故事大家讲”活动,通过讲故事,寓教于乐,传播社会道德正能量,改变了过去的理论说教形式,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这一文化创新活动表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①坚持把社会效益当做文化建设的立足点 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③要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步发展 ④要以人民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B 让老百姓用身边的故事传播道德正能量,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现了②④。文化建设要立足当代中国现实,①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步发展,③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要实施这一基本方略,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建设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法治文化建设应具有的“中国特色”。 解析: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确知识范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其次明确设问指向,我国法治文化建设应具有的“中国特色”。保持法治文化建设的“中国特色”,首先应明确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即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其次保持“中国特色”,要使法治文化符合中国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再次,保持“中国特色”,立足文化发展,应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凸显文化民族性的保障。最后,保持“中国特色”, 要明确法治文化建设为谁服务,靠谁来建设,凸显人民群众的作用。 答案:①法治文化建设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法治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法治文化建设要符合我国国情。③把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保持法治文化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④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主体作用,提高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月2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诞辰日。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江苏省举办了“书香江苏·流动的盛宴”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展示江苏全民阅读特色的阅读新空间。为使活动达到最佳效果,举办方将活动的中心地点放在南京人流密集的地方,选取群众比较熟悉的优秀经典作品,邀请名人名家解读,并采取平台同步互动直播的方式进行。 活动通过集体诵读、著名专家学者解读、文学名家后人共读等方式领略经典之美,向往圣先贤致敬,体现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时,用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体验经典,让他们感受到书香就在身边,进一步激发其阅读热情、培养其阅读兴趣、提升其阅读素养,使江苏人的“书香味”更加浓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书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凝心聚力、提神振气。 (1)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江苏省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分析江苏省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过程中是如何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 (3)请你为江苏省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推荐两本经典著作,并简要说明推荐的理由。 解析:本题第(1)问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知识。材料中的关键字眼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阅读素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下人们喜闻乐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把这些关键字眼与教材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组织答案即可。第(2)问考查联系观。解答时,考生首先需要明白联系观主要包括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等。然后从材料中提炼相关信息,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即可。第(3)问为开放性设问,推荐的经典著作要内容健康、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①有利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②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③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④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事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诵读活动会激发人民群众的阅读热情、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为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②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诵读活动着眼于整体,充分考虑活动地点、阅读作品等要素,使整体达到最优效果。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示例:①《论语》,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集中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论,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思想性强,有利于提高品德修养。②《平凡的世界》,语言朴实,思想深邃,从一个剖面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变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