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湖北省随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湖北省随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随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该政策实施会影响我国对外国大豆进口的需求量和价格。若用S、D分别表示供给和需求曲线,下列图像正确反映该政策实施前后对外国大豆进口的需求量和进口大豆的价格变化的是 ‎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A:A图显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可以扩大国内大豆的供给,但国内大豆与进口大豆是互替关系,从而会减少对国外大豆的需求量,价格下降,图示A反映了需求减少,价格下降,A符合题意。‎ B:B图显示,需求增加,价格上涨,B不符合题意。‎ C:C图显示,供给减少,价格上涨,C不符合题意。‎ D:D图显示,供给减少,价格下降,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1影响价格的因素。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如商品价值、供求关系、货币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宏观政策等,其中只有商品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但通常情况下,价格的变动主要受供求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购买。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在两种替代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正比,在两种互补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反比。‎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获利增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就会减少使用量。‎ ‎3.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2.如图为一年来我国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2018年6月起,人民币持续升值是因为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②人民币持续升值会增强我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 ‎③美元升值会引起我国资本流出,投资减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④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出口商品竞争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图示2018年6月起人民币持续贬值,①错误。‎ ‎②:人民币持续贬值会增强我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②错误。‎ ‎③④:依据题意,通过图表信息分析,可以看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是美元汇率上升,因此,美元升值会引起我国资本流出,投资减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出口商品竞争力,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40年 前通信还没有光缆,10年前—根光纤1公里大概要卖 2000元,而现在只卖40元。如果 按单位长度算,光纤比面条还便宜。光纤便宜的原因可能有 ‎①光纤生产技术进步,其使用价值大幅下降 ②光纤产能不断扩大,导致了光纤价格下降 ‎ ‎③为落实提速降费,国家要求下调光纤价格 ④光纤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其价值量减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光纤生产技术进步,其价值大幅下降,而不是使用价值下降,①说法错误。‎ ‎②④: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光纤便宜的原因可能是光纤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其价值量减小,也可能是因为光纤产能不断扩大,导致了光纤价格下降,②④符合题意。‎ ‎③:国家要求下调光纤价格的说法错误,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4.腾讯乘车码,是一种可以用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二维码。开通服务后,您只需在手机上打开微信小程序向扫码机展示二维码即可乘车。为了尽可能快,“乘车码”会预先为乘客垫付车票费用,之后再从乘客的微信钱包中扣取。在微信扫码乘车过程中 ‎①乘车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③依托信息技术使支付方便快捷 ④乘客运用乘车码代替了纸币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乘车码”不是货币,不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①错误。‎ ‎②③:开通该服务后,乘客乘车时只需要扫描该“乘车码”,“乘车码”会预先为乘客垫付车票费用,之后再从乘客的微信钱包中扣取。在扫码乘车过程中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其依托于信息技术使支付更加方便快捷,②③选项正确。‎ ‎④:“乘车码代替了纸币”的表述错误,排除④。‎ 故本题选B。‎ ‎5.被举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从本质上来看体现了华夏先人观天文,察地理,比人事,远取诸物,近探诸身的智慧。材料表明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③④:易经从本质上来看体现了华夏先人观天文,察地理,比人事,远取诸物,近探诸身的智慧。表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③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强调哲学的产生,不体现哲学的作用,①与题意不符。‎ ‎②:材料强调哲学的产生,不体现哲学的含义,②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在生活和实践中,人们会自觉地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哲学源于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而反思性是哲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 ‎6.习近平新时代中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势必会为中国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思想武器、行动指南。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 ‎①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②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正确地反映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③是“科学的科学”,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由社会的经济、政治决定,牢牢把握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②是错误的;习近平新时代中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势必会为中国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思想武器、行动指南。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牢牢把握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①④适合题意;哲学不是“科学的科学”,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7.习近平总书记说:“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这表明 ‎①是否关注人民需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 ‎③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③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这表明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③④符合题意。‎ ‎①: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本质区别,①错误。‎ ‎②:材料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并非仅仅是科学性,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阶级属性上的革命性变革:以往哲学都是剥削阶级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性变革:‎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功能上的革命性变革:以往哲学只注重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注重改造世界。‎ ‎8.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有人将它分为三大派别:气本论,以张载为代表,提出了“太虚即气“、“气化万物“、“一物两体”的观点;理本论,以程朱为代表,主张“理在气先”;心本论,以陆王为代表,认为“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这三大派别的观点包含着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③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气本论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观点,理本轮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心本论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因此,这三大派别的观点包含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本题①③符合题意;这三大派别的观点没有包含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②与题意不符,应排除;这三大派别的观点没有包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④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本题应选B。‎ ‎9.如今,环境监测数据日益准确,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出门锻炼前,一些居民时常会打开手机里有关空气质量的App,首先了解各个监测点的污染物浓度,然后再选择锻炼的最佳场所。上述信息 ‎①涉及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 ‎②正确揭示了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③印证了思维与存在的相互依赖性 ‎ ‎④从一个侧面表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关系密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错误。‎ ‎②④:题目中,根据相关部门环境检测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手机里有关空气质量的App,了解各个监测点的污染物浓度,然后再选择锻炼的最佳场所,这说明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关系密切,正确揭示了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④正确。‎ ‎③:存在不依赖于思维,“相互依赖”表述错误,排除③。‎ 故本题选C。‎ ‎【点睛】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和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与存在谁是本原、谁决定谁及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两个方面的内容。而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它的基本内容是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它是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科学回答。‎ ‎10.钉子不是碰不得,而是要看你碰的角度。碰得不对,会扎伤自己;碰对了,钉子就折弯让路;碰好了,钉子则为你所用。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决定着改造世界的实际效果 ‎②利用事物属性和规律造福人类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③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必要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①项“决定”说法错误,夸大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主观能动性发挥影响着改造世界的实际效果;依据题意对钉子的看法,说明利用事物属性和规律造福人类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必要前提,②④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强调的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③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11.新时代的家风建设,要在充分了解家文化的变与不变中实现新发展。要在家文化的变中引导,肯定良好的变化,摈弃落后的家庭教育理念。同时,要在家文化的不变中寻求创新,积极传承。这表明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事物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新时代的家风建设,要在充分了解家文化的变与不变中实现新发展。这表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④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不体现物质是运动的主体,①项与题意不符;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12.科学家深信人的意识功能与脑波密切相关。一些科学家通过模拟脑波的电信号特征,开发出了可以用脑波控制的轮椅,想去哪里用意念操控就可以办到。这一科学进展表明 ‎①意识活动是人脑的功能和存在方式 ‎②意识活动借助物质手段能转化为实践活动 ‎③科技的发展赋予了意识新的特性 ‎④科技创新搭建了意识与人脑之间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①③:科学家深信人的意识功能与脑波密切相关。一些科学家通过模拟脑波的电信号特征,开发出了可以用脑波控制的轮椅,想去哪里用意念操控就可以办到,这表明意识活动是人脑的功能和存在方式,意识活动借助物质手段能转化为实践活动,故①③正确。‎ ‎③:③说法错误,意识的特性是意识本身具有的,而不是科技赋予的。‎ ‎④:说法错误,意识和人脑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是科技创新搭建的。‎ 故选A。‎ ‎1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论诗、论画的传统标准之一。著名画家石涛依据唐诗《静夜思》画了一幅美妙的山水小品,明月、青山、瓦屋,没有拘泥于诗中的“床前”“举头”“低头”的描绘,而是把景从室内移到室外,进一步把作者诗作中那种执着而恍惚的情绪表现了出来。这种“诗情画意”的表达方式 ‎①体现主观与客观相互贯通、相互依存 ‎②说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表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反映意识其有能动性,它能够能动地反映物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著名画家石涛依据唐诗《静夜思》画了一幅美妙的山水小品,明月、青山、瓦屋,没有拘泥于诗中的“床前”“举头”“低头”的描绘,而是把景从室内移到室外,进一步把作者诗作中那种执着而恍惚的情绪表现了出来。这种“诗情画意”的表达方式说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②④适合题意;主观是对客观的反映,客观可以脱离主观而存在,①错误;题干没有强调改造世界,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与客观事物会完全一致,客观世界中没有的东西,意识能反映出来,恰恰说明了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不是照镜子式的机械反映。‎ ‎14.《经济日报》载文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要处理好“务虚”与“务实”的关系,要妥善处理好“尽力”与“量力”的关系。根据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坚持“务实”要实,从对实际情况的动态认识出发,适时调整对策 ‎②做到“务虚”不虚,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力求实效 ‎③“尽力而为”是态度,看到了意志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④“量力而行”是科学的做法,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要处理好“务虚”与“务实”的关系,要妥善处理好“尽力”与“量力”的关系。坚持“务实”要实,从实际情况的动态出发,适时调整对策,①错误;做到“务虚”不虚,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力求实效,②适合题意;“尽力而为”是态度,看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③错误;“量力而行”是科学的做法,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④适合题意;故本题选C。‎ ‎15.下边漫画《植数(树)》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②要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调节好身心 ‎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主要矛盾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漫画“植数(树)”讽刺有些人只注重形式而不尊重现实,不尊重树生长的客观规律,启示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③项符合题意;漫画主旨与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无关,也与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无关,②④‎ 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 ‎16.“捂脸”表情以它丰富的情感内涵,委婉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种“捂脸”:遇到好事了,捂脸;遇到坏事了,捂脸;认错的时候,捂脸;太尴尬了,捂脸。材料表明 ‎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②认识具有能动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③认识因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④意识受主观因素影响,正确性往往因人而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种“捂脸”:“遇到好事了,捂脸;遇到坏事了,捂脸;认错的时候,捂脸;太尴尬了,捂脸”说明人们选择性“捂脸”,反映了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①符合题意;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②错误;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种“捂脸”,这表明认识因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③正确;“正确性往往因人而异”说法错误,④错误。故选A。‎ ‎17.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出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并致辞。习近平在致词中指出,“奇迹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这是因为 ‎①实践是按照主观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③实践是处在主客观交汇点上的直接现实活动 ‎④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①:实践是客观的,并不是按照主观内在本性改造世界,①错误。‎ ‎②③:不论是奇迹还是社会主义都是干出来的,我们一定能实现,这表明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处在主客观交汇点上的直接现实活动,②③正确。‎ ‎④: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不是人类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8.2019年4月10日,全球六地协调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宣布一项重大成果,由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捕获的首张黑洞照片,这是人类第一次看到黑洞的真实样子,也是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又一极限验证。上述材料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黑洞理论是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证实的真理性认识 ‎②实践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大大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③认识具有直线上升性,人终究会实现对黑洞的终极认识 ‎④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认识的多样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由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捕获的首张黑洞照片,这是人类第一次看到黑洞的真实样子,也是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又一极限验证,上述材料从认识论角度体现了实践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大大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黑洞理论是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证实的真理性认识,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不具有直线上升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没有终极真理,③错误;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认识反复性,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19.“真理与谬误只差一步。人发怒时好把真理说成谬误,人高兴时又把谬误当成真理。”这句话说明真理和谬误存在一定关系。关于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真理和谬误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④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一定条件下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④符合题意当选;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谬误不是,①错误排除;③不是关于真理和谬误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B。‎ ‎20.重庆交通大学研究团队经过7年的反复试验,研发出一种可以让沙漠变成土壤的黏合剂,并将这一发明运用到“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中,成功将4000亩实验沙漠改造成良田。这表明 ‎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事物之间都存在普遍的联系 ‎②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③联系是具体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固有的联系 ‎④联系是多样的,人们应分析把握联系的各种条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以沙漠成功改造成良田为背景,考查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普遍性,考查考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黏合剂,并将这一发明运用到“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中,并取得成功,已经将4000亩实验沙漠成功改造成良田表明了联系是多样的,人们应分析把握联系的各种条件,可根据固有的联系建立新联系,故②④符合题意;联系是普遍的,并不意味着客观事物之间都存在普遍的联系,①说法错误;固有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不能改变的,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既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又承认人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21.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①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统率着整体 ②打破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大胆创新 ‎③坚持系统分析方法才能提升整体功能 ④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重视部分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重视部分作用,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③④适合题意;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①错误;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使各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22.2018年11月18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十大板块为基础,促进区域间相互融通补充。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①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了全新的功能 ‎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④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③:上述做法强调要重视各个部分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 ‎②:上述做法强调要重视各个部分的协同发展,不是某个关键部分,②不符合题意。‎ ‎④:上述做法强调要重视各个部分的发展,④强调的是整体的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3.十余年来,我国快递业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快递包装盒堆积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对环境保护造成了严峻挑战。对此,不少快递企业和电商平台纷纷试水绿色物流,推出共享快递盒,得到众多网友点赞,但是在推广过程中却并不顺畅。由此可见 ‎①创新性思维决定共享快递盒的产生和发展 ‎②快递包装盒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③共享快递盒符合可持发展的理念,其前途是光明的 ‎④共享快递盒是一个新事物,其发展完善需要一个过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选项夸大了创新思维的作用,犯了唯心主义错误,故①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事物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没体现事物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故②‎ 排除;针对快递包装盒对环境保护造成的严峻挑战,不少快递企业和电商平台纷纷试水绿色物流,推出共享快递盒,得到众多网友点赞,这说明共享快递盒符合可持发展的理念,其前途是光明的,故③正确;共享快递盒作为新生事物,虽得到众多网友点赞,但是在推广过程中却并不顺畅,这说明共享快递盒是一个新事物,其发展完善需要一个过程,故④正确。故选D。‎ ‎24.宋朝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有诗云:“亏功一篑,未成丘山。凿井九阶,不次水泽。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故日时乎,时不再来。终终始始,是谓君子。”这告诉我们 ‎①没有量的持续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 ‎②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 ‎③只要抓住有利时机,事物就会产生积极变化 ‎④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将理想变为现实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相关知识。①④正确,“亏功一篑,未成丘山。凿井九阶,不次水泽。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故日时乎,时不再来。终终始始,是谓君子”意思是差一筐土的努力,会堆不成山丘。打井即便打了九成,也打不到泉水。一百里走了九十里,只能算是走完了一半路程。小狐狸渡河,几乎就要渡过了,结果还是颠簸挣扎,险象环生,连尾巴都弄湿了。警示我们时机稍纵即逝、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不是任何的量变和质变都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纯自在事物的量变与质变与人没有关系,②错误;“只要抓住有利时机,事物就会产生积极变化”说法绝对,③错误。故本题选B。‎ ‎【点睛】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要坚持适度原则。‎ ‎25.2019年2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脱贫攻坚看海雀》为题,深度报道了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从34年前荒山秃岭的极度贫困,到如今林茂粮丰,朝着美丽乡村转变的伟大创举。人民日报深度报道海雀村脱贫创举的辩证法意义在于 A. 海雀村脱贫实践检验了精准扶贫政策的科学性 B.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海雀村脱贫经验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C. 扶贫先扶志,海雀村脱贫的伟大创举能激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斗志 D. 个性包含共性,海雀村脱贫经验提供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遵循 ‎【答案】D ‎【解析】D:人民日报深度报道海雀村脱贫创举的辩证法意义在于个性包含共性,海雀村脱贫经验提供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遵循,有推广的价值,D符合题意。‎ A:海雀村脱贫实践检验了精准扶贫政策的科学性不属于辩证法意义,A与题意不符。‎ B: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海雀村脱贫经验提供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遵循,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B说法错误。‎ C:C不属于辩证法意义,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26.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如何保护古建筑是业界人士深思的问题。“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唐朝诗人司空图的这句诗,道出了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真谛,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新事物总是以旧事物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在批判性思维推动下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 ‎③坚持在辩证的否定中推动事物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因素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地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错误。‎ ‎②③:“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说明保护古建筑要坚持在辩证的否定,在批判性思维推动下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从而推动事物向更高的阶段发展,②③符合题意。‎ ‎④‎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的、过时的、不合理的因素,保留其积极合理因素,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辩证否定观原理:‎ ‎(1)原理:‎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体现了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质变,没有否定,就没有质变,也就没有事物的前进和发展,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新事物对旧事物全盘抛弃,而是要吸收并继承旧事物中的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这就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克服和保留的统一,实质是“扬弃”。‎ ‎(2)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27.中国科学院某院士指出,创新需要新思维,突破旧的框架,关键是独立思考,甚至要异想天开。从辩证法角度看,独立思考,甚至要异想天开对于创新的价值在于 ‎①从变化着的实际提出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新思路 ‎②怀疑和批判需要大胆想象,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变革 ‎③以独立思考为基础,才能破除一切落后的思想观念 ‎④创新思维、自由意志是否定已有的崇拜的前提条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题目问的是独立思考、异想天开对于创新的价值,①②符合题意。‎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③说法错误。‎ ‎④:树立辩证否定观要求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④说法错误。‎ ‎28.《说文嚼字》指出,由止、戈组成的“武”字,意为制止战争,拿起武器的目的是放下武器,保卫和平。可见,在本意中,“武”中有“德”,“德”约束“武”。“武”字本意中包含的哲学智慧是 ‎①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贯通 ②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③矛盾的斗争性受到同一性制约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推动事物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武”字本意是“武”中有“德”,“德”约束“武”,这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受到同一性制约,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④说法错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所以本题选B。‎ ‎【点睛】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9.在新的形势下,“外资三法”已难以适应新时代改革开放实践的需要。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是新形势下国家关于外商投资活动全面的、基本的法律规范,是外商投资领域起龙头作用、具有统领性质的法律。该法从总则、投资促进、投资保护、投资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方面对新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作出了基本的、明确的规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些法律的出台是基于 ‎ ‎①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认识事物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③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改革的相关知识。在新的形势下,“外资三法”已难以适应新时代改革开放实践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是新形势下国家关于外商投资活动全面的、基本的法律规范,是外商投资领域起龙头作用、具有统领性质的法律。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表明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①③正确,④不符合题意;材料要求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进行分析,②是唯物辩证法角度,排除。故本题选C。‎ ‎30.“软世代”是近年来出现的青年群体,意指在发达的消费社会,一些年轻人缺乏进取心和意志力,甚至宁愿宅在家里打游戏、啃老,也不愿意出去工作,整个人的身心都绵软无力。如果让你去劝导他们,下列道理比较合适的是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 ‎③走出自我的小天地,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 ‎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利用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的价值的内涵、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软世代”缺乏进取心和意志力,宁愿宅在家里打游戏、啃老,也不愿意出去工作,整个人的身心软绵无力,说明他们不懂得为社会尽责任,做贡献,不懂得要想拥有真正的幸福,必须走出小我,通过劳动和奉献,创造价值,①③符合题意;“软世代”根本就不想奋斗,也就无所谓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②不符合题意;“软世代”不愿工作,不想创造价值,也就谈不上利用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实现人生价值,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31.习近平在2019年3月1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 正确的价值判断以正确的价值选择为前提 B. 价值观对人生具有决定作用 C.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D.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答案】D ‎【解析】价值判断决定价值选择,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A说法错误;价值观对人生具有导向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B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C选项不符合题意;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体现了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走好人生道路,D项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D。‎ ‎【点睛】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是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二是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价值观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中遭到失败。‎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2.2019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92个集体和695名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797个集体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一年一度的表彰会彰显着我国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对劳动的崇尚。树立这一理念是因为 ‎①劳动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②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③劳动是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客观要求 ‎④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劳动的相关知识。①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②④符合题意,一年一度的表彰会彰显着我国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对劳动的崇尚。树立这一理念是因为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③说法错误,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客观要求。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33.2018年5月1日起,我国下调增值税税率,企业获得了1%的税收红利空间。7月1日起,我国降低1449个税目的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并将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降低产品价格以扩大销量成为汽车、家电等行业企业的理性选择。10月1日开始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最终消费支出均呈较高增长态势;中国正处于服务消费比重快速增长发展阶段,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健康养生等服务性消费空间逐步打开;随着中间渠道渐退,云消费时代来临,网络消费、移动消费、跨境消费、消费金融等方式蓬勃发展;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快速增加,品牌需求强劲,品质消费迅速增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括我国消费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答案】我国消费成升级趋势: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方式多样;消费品质提升 原因: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与居民收入保持同步变化,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③价格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降低关税和增值税等税收成本,为企业降价开启了空间,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增加了购买意愿,‎ ‎④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消费。税收是调节经济、收入分配的重要杠杆。国家出台减税等各项政策释放消费红利助力消费升级 ‎⑤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科技的进步与互联网的普及为消费方式的升级提供了技术条件。‎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括我国消费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下调增值税税率,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并将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等。使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最终消费支出均呈较高增长态势,服务消费比重快速增长,消费空间逐步打开,云消费时代来临,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快速增加,品牌需求强劲,品质消费迅速增长。可从消费成升级趋势、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方式多样、消费品质提升等方面概括我国消费发展的趋势。可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价格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等方面,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点睛】如何提高消费水平?‎ ‎①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③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其后顾之忧。④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要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⑤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⑥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心理、消费观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⑦‎ 分配是影响居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完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古人很早就形成了天下观,家国情怀是几千年来扎根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元素。《礼记•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范仲淹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都是家国情怀在不同时代的经典表达。近代以来,实现民族复兴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居功至伟。‎ ‎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亿万中华儿女始终秉承家国情怀,把个体价值、家庭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正是无数人、无数家庭的奋斗与奉献,推动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这既是对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重要精神力量的深刻揭示,也是对中华儿女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的极大鼓舞。‎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家国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既有不同的表现又能一脉相承。‎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家国情怀在实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为当代青年应如何秉承前人的使命和担当,书写属于自己的家国情怀?请就此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不同时代家国情怀的具体内涵是对当时社会实践的反映。②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实践推动着家国情怀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家国情怀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与社会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①家国情怀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发挥了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②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③家国情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中,激励一代代中国人为中华民族能够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不懈奋斗。④家国情怀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彰显了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提供了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 ‎(3)答案示例。①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奉献中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②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③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融合在一起。‎ ‎【解析】本题以家国情怀的天下观为背景材料,考查认识论、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等相关知识。第(1)问可结合材料,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等方面,说明家国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既有不同的表现又能一脉相承的理由。第(2)问可结合材料,从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家国情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中、家国情怀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彰显了文化自信、家国情怀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等方面,说明家国情怀发挥的重要作用。第(3)问可围绕主题,从当代青年应坚定理想信念、学习知识本领、肩负使命和担当、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家国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既有不同的表现又能一脉相承。‎ 从材料可以看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实践推动着家国情怀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家国情怀的具体内涵是对当时社会实践的反映,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与社会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可运用认识论的知识,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等方面,说明为什么家国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既有不同的表现又能一脉相承。‎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家国情怀在实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材料可以看出,家国情怀在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提供了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发挥了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激励一代代中国人为中华民族能够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不懈奋斗。可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从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家国情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中、家国情怀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彰显了文化自信、家国情怀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等方面,说明家国情怀发挥的重要作用。‎ ‎(3)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为当代青年应如何秉承前人的使命和担当,书写属于自己的家国情怀?本题要求请就此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建议要突出青年对国家的使命和担当,要把自己摆进去。可从坚定理想信念、学习知识本领、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点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认识,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从其根源来看,都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获得认识的途径: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此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35.2017年12月《国家宝藏》播出以来。“中国文博”徽博爆发式“涨粉”;《千里江山图》一经展现.“故宫跑”重现……‎ 材料《国家宝藏》捧红了现实中本来冷清孤寂的博物馆,不但在线旅游网站显示通过“博物馆”搜索国内旅游产品的游客上升了50%.增长幅度惊人,而且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也迎来了游客入馆参观的高潮,一股博物馆热似乎正在悄悄形成。特别是2018年“十一黄金周”,十大博物馆更是人满为患。但由于黄金周期间博物馆参观人数过多,往往只见人而不见“物”,使很多特意赶来参观的人大失所望,而这只是黄金周的弊端之一。超负荷接待导致旅游资源的过度损坏;接待量的剧增,使服务质量下滑,消费者利益受损:投诉率的提高,迫使许多旅行社人为压缩业务量:等。某些专家认为:“黄金周”调休增加了管理成本,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应予以取消。‎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谈谈你是否赞同专家的这个观点。‎ ‎【答案】赞同。①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出行人数的增加,“黄金周”调休的弊病已经凸显,带来了大量社会问题。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存不同阶段的矛盾不同,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黄金周”调休初期对经济和政治的推动作用大,但现在它所引起的社会矛盾问题已有了很大不同,所以应该取消。③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从目前来看,“黄金周”的弊端是主要的,优点是次要的。(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不赞同。①矛盾即对立统,它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②我们在看到“黄金周”问题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它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③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的来看,“黄金周”的优点是主要的,问题是次要的。(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本题通过文化节目《国家宝藏》设置情境,从矛盾观的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矛盾观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第一步:分析设问,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即矛盾观,属于中观知识范围;分析对象是专家的这个观点,即:“黄金周”调休增加了管理成本,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应予以取消;题型是评析类题。‎ 第二步:根据知识范围,列举有关矛盾的知识点。‎ 第三步:根据分析对象分析材料,提取有关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即:①《国家宝藏》引发博物馆热,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②由于黄金周期间博物馆参观人数过多,旅游体验下降, 旅游资源的过度损坏,消费者利益受损,旅行社人为压缩业务量,旅游经济下降。‎ 第四步:分析分析对象,即:“黄金周”调休增加了管理成本,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应予以取消。表明个人观点:赞同或不赞同都可,关键是用有关矛盾的知识点结合材料中这一活动引起的现象,阐明理由,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在阐述过程中注意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这一现象,不可绝对化。‎ ‎【点睛】有关矛盾的主要观点:‎ ‎①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求全面的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②矛盾具有同一性,要求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一个复杂事物中有多个矛盾,其中有一个主要矛盾和多个次要矛盾,要求: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⑤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要求抓主流,也不能忽视支流。‎ ‎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在普遍原理的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⑦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后就圈粉无数,热议无休。‎ 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段子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结合在一起,是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与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既能教育干部,又能加强思想修养,是近年来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最高档次的好节目。‎ 节目第一集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用典,阐释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思考如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如何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循序渐进,抽丝剥茧,严肃的理论思想妥帖转化为亲民的大众语言。让大家感受到总书记执政智慧与人文情怀。‎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平语近人》节目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平语近人》节目是如何引领文化自信的。‎ ‎(3)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三条建议。‎ ‎【答案】(1)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创造者,该节目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第一集“以人民为中心”为核心主题,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该节目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中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 ‎(2)①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把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②该节目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段子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结合在一起,是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与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彰显了文化自信。‎ ‎③该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朴素的大众语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既教育干部,又能加强思想修养,彰显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了文化自信。‎ ‎(3)例如:①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 ‎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 ‎③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等。‎ ‎【解析】本题以《平语近人》节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背景材料,考查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第(1)问可结合材料,从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方面,说明《平语近人》节目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第(2)问可结合材料,从该节目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段子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结合在一起,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彰显了文化自信;该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朴素的大众语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既教育干部,又能加强思想修养,彰显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了文化自信。以此来说明《平语近人》节目是如何引领文化自信的。第(3)问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开设课程、开展活动、利用新媒体宣传等方式,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三条建议。‎ ‎(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知识,说明《平语近人》节目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从材料可以看出,《平语近人》节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主题,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该节目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中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可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知识,从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创造者、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方面,说明《平语近人》节目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2)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平语近人》节目是如何引领文化自信的。‎ 从材料可以看出,该节目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段子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结合在一起,是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与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彰显了文化自信。可从文化自信的来源、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方面,说明《平语近人》节目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把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能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朴素的大众语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既教育干部,又能加强思想修养,彰显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了文化自信。‎ ‎(3)本题要求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三条建议。‎ 可结合学校的特点,从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系列实践活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方面,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合理建议。‎ ‎【点睛】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这种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