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5课文化创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5课文化创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 第 25课 文化创新 [考点展示]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文化创新的意义。3.创新与继承的关系。4.创新 与借鉴、融合的关系。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核心考点一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意义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 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①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 文化不断创新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 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 必要性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意义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 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 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提示 可以结合哲学上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社会实 践决定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 3.文化创新的主体及要求 (1)主体: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 创造并享用文化。 (2)要求:文化创新必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提示 可以结合哲学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和方法论来理解人民群众在文化 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及其要求。 命题揭秘:命题时主要通过展示国家或地方有关文化发展的鲜活材料,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 动力、意义和主体,以选择题为主,也可能是主观题。 热考点 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典例 1 (2016·海南高考)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 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 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 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 作品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 众的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社会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①说法错误,不选;②说法过于绝对,不选;“只 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 激荡人心”,表明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③正确;“我们要走进生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 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说明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 的实践,④正确。 跟踪训练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推进党的理 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告诉我们(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B.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答案 A 解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实 践,A 符合题意。 热考点 2 文化创新的意义 典例 2 (2016·全国乙卷)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 亢、磅礴豪迈,却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 年,华阴老腔演出团 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 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华阴老腔” 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通过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 结合,引起巨大反响,其成功说明传统文化要不断创新,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才能呈现出强 大的生命力,①②当选。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③错误;传播手段和形式 的创新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但不是前提,④错误。 跟踪训练 2 (2014·全国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 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 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 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 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 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 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 5 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 80 分;如果答对 4道,但 解法富有新意,就给 100 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 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 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答案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 人才培养。 (2)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民主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 本题以“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生活为依托,结合当前我国的教育 改革,从文化生活角度进行设问。本题结合材料,提炼信息,要求运用文化创新的作用,说 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重大意义,要分别列出对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 积极意义。 热考点 3 文化创新的主体和要求 典例 3 (2016·全国丙卷)2015 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 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 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 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既是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也是 发挥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作用的体现,①④符合题意,答案为 B。文化创造源于社会实践, ②错误;③材料没有反映。 跟踪训练 3 以史诗级小说《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陕西作家陈忠实始终心系土地,心 系人民。他说:“要深刻的理解、体验生活,需关注生活的运动和发展,不但要深入,而且 要沉下去,让作家真正地到基层去体验生活。”作家之所以“要到基层去体验生活”,是因 为( ) ①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化创作的导向 ②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创作的灵感最 终来自实践 ④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 答案 B 解析 让作家真正地到基层去体验生活,这是因为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化创作的导向,文化创 作的灵感最终来自实践,故①③入选。②④表述与题意无关。 失分点 1 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文化创新主要靠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提醒 文化创新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分不开,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 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矫正训练 1 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 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 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 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答案 C 解析 “偏爱画马”是情感因素,“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 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是生活感悟,因此 C项当选。A项不符合题意;B、D 两项均否定了 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失分点 2 认为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文化自身的繁荣 提醒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矫正训练 2 黄梅戏源于民间舞蹈。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 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的源头。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 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种名剧。这说明( )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 物 ④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是黄梅戏的源头”,说明了人民群 众创造了文化,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①正确;黄梅戏来自于“劳动”“里巷歌 谣”“灯会社火”,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③正确;②不符合题意;④观点错 误。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 核心考点二 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创新与继承、借鉴、融合的关系 为什么 怎么做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 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 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①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对传统 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 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 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 然要经历的过程 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 等的原则 ②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 的有益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提醒 文化创新的途径之间的关系 ①进行文化创新的两条基本途径都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 ②两条基本途径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过程中,离不开与外来文化 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保 持本民族文化特色,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 主义”的错误倾向。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 提醒 文化继承、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文化创新,文化继承、文 化发展与文化创新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命题揭秘:结合文化创新的具体事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的 理解,主观题主要是综合考查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热考点 1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典例 1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 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 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 )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答案 B 解析 超越生活观点错误,A 项不选;文艺创作只有立足实践,扎根生活才能有持久的生命 力,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 项正确;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 化创新的两个基本途径,不是根本途径,故 C、D 两项不选。 跟踪训练 1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播出便收获众多粉丝。该剧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精 彩纷呈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击中了反腐败 的社会心愿。这告诉我们( )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②只有现实题材的文化产品,才能受到年轻人 的追捧 ③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 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 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②说法错误,不选。题干强调该电视剧的成功依赖于其反映中国反腐斗争的现实,与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③与题干无关,不选。①④符合题意,入选。 热考点 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典例 2 (2017·全国Ⅱ)2016 年 9 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 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 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 热烈欢迎。这表明(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只 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 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该剧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在今天的舞台上大放光彩,这说明优秀传统 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①正确;文化的价值与赢不赢得市场没有必然关联,②错误; ③说法过于绝对,不选;该剧融入了时尚元素,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 行了新的探索,这说明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④正确。 跟踪训练 2 丝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G20 杭州峰会上无处不闪耀着丝绸元素。在为 峰会准备的纪念礼丝巾中,充分融合着龙凤、蝴蝶、青花瓷等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充分 体现了中国风韵,表达方式采用国际视野,成为传递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由此可见( ) ①文化创新应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 ②丝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文化创新要面 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16.综合考查文化创新的原因和措施 典例 3 (2014·全国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 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 20 多头病猪, 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 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 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 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 10 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疾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 2008 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 计 638 万字,插图 2 353 幅,书中收录 3 505 种中草药,附方 40 000 多则。《民间兽医本草》 “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 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 审题与解答 审设问 知识范围 文化创新的知识 设问指向 冯洪钱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审材料 有效信息 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 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 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 考查知识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写答案 (1)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 (2)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 (3)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 新。 跟踪训练 3 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振兴传统工艺,我国制定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 计划》。 我国传统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实践。花丝镶嵌、景泰蓝、 象牙雕刻、刺绣……这些传统工艺中的“绝活”,正在淡出我们的生活。实现传统工艺的振 兴,必须以创新生活和市场需求为切入点,通过挖掘属地传统文化,结合现代生活需求,改 进设计,改善材料,改良制作来实现。 传统工艺能否振兴,关键在于人才。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时代,如何利用 3D 打印等高新技术,以改进产品的形式,是传统工艺人迈不过的槛。对此,国家要求,加强传 统工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理论、技术研究,培养传统工艺专业技术人才、理论研究人才和 具有较好文化艺术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鼓励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设立传统工艺的研究 基地、重点实验室等,探索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工艺装备的有机融合,切实加强成果转化。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实现中国传统工艺的振兴。 答案 (1)立足于社会实践,为传统工艺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时代内涵,使传统工艺顺应时代 的变迁。 (2)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3)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 (4)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培养传统工艺技术人才和理论研究人才。 文化创新的原因和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必须推动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常见设问方式 (1)为什么重视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意义) (2)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常用答题语言 (1)为什么重视文化创新?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所在。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 的重要保证。 (2)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途径。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 代精神。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基本途径。既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又 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 来文化的关系,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⑤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 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 ⑥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科技进步、思想解放,推动文化形式和内涵的发展。 失分点 1 混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 提醒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 众长。 矫正训练 1 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 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 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 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 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宋明理学,体现了①;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会使 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不会使文化差异性消失,②说法错误;“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以 儒家为主导”说明③正确;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而不是文化交流借鉴,④说 法错误。故选 C 项。 失分点 2 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关键是继承传统文化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1 提醒 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矫正训练 2 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 国的,场景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 ②繁荣我国文化应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 ③繁荣我国 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审题时抓住“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不像中国的大侠”等有效的“题眼”信息是 解答本题的关键。《功夫熊猫》中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 大侠,这体现了《功夫熊猫》中的文化元素既有中国的,又有世界的,同时说明了《功夫熊 猫》创作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化创新,故②④当选。文化符号与文化 精神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①表述错误;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 实践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根源,③观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B。 热点聚焦 25 面向人民群众 实现文化创新 热点解读 命题前瞻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2 [背景扫描] 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 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 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 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 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 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在于是否能为人民 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虚 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 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 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 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 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 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这个根本方向。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 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 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考点对接] 信息点①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和动力。文艺创作从社会生活中汲取营 养、挖掘素材、提炼主题,在人民的创 [命题猜想] 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艺创作应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一思想成为近期考试 的重点。 [命题预测] 1.“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在路上心中才 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 会有感动。只有那些愿意深入基层,肯花一番脚力、 眼力、脑力和笔力的新闻工作者,才能锤炼出好的 文风,写出好的作品。可见( ) ①新闻工作者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②好的新闻作品必须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 ③只 有亲身经历才能创作出感人的作品 ④好的文化 作品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只有那些愿意深入基层,肯花一番脚力、 眼力、脑力和笔力的新闻工作者,才能锤炼出好的 文风,写出好的作品”,说明新闻工作者应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好的新闻作品必须源于人 民群众的生活,故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过于绝对, 排除;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2.纵观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史,乡土文学取得了巨大 成就。 20 世纪初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激烈碰撞,科举 制度取消,知识分子几乎失去政治参与的机会,他 们从乡村涌入大都市,对乡土的眷恋和关怀式批 判,成为文学表达的主流方向,逐步形成了以鲁迅 《故乡》为代表的中国乡土文学。四十年代后,以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为代表的乡土文学作品开始 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八九十年代,乡土小说 开始品评知青生活,反思乡土文化,产生了《平凡 的世界》《白鹿原》《蛙》等著名作品。 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3 造实践中进行艺术创造。 信息点② 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 践,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继 承传统、推陈出新,关注人民群众的精 神需要,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信息点③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 体。文艺创作都应把人民作为文艺的表 现主体,文艺作品必须反映人民精神世 界,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展示人民的精 神风貌。 信息点④ 党和政府要加强对文艺创作 的扶持引导,努力把广大文艺工作者的 创作热情引导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 作导向上来。 信息点⑤ 文艺创作者要努力提高思想 道德素养和艺术创造能力,坚持“三贴 近”原则,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 作品。 业文明、都市文明崛起,田园式乡土生活人群逐渐 减少,乡土文学渐入低潮。但也要相信,随着新媒 体的发展、网络文学的出现,中国文学将迎来新的 繁荣。 结合乡土文学的兴衰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 学创作者应该如何为繁荣发展中国文学作出贡献。 答案 (1)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 践,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创作满足人民 群众需求的文学作品。 (2)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 科学文化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 确的创作方向。 (3)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 播好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貌,让国外民众加深对 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4)利用现代传媒,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创新 文艺形态,不断推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民群众喜闻 乐见的优秀作品。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令国人自豪,但这也会使人们产生文化惰性,变成文化 “啃老”,只靠重拍、戏说、改写前人的经典过日子。这告诉我们(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C.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答案 B 解析 文化发展不能只靠重拍、戏说、改写前人的经典,这说明了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 创新。 2.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 思索和反问。“我小说中的人物事件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长起来的。我不了解很多国家,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4 但我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中国大地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 ) ①文学作品以文化为工具塑造艺术形象,反映作者的审美取向 ②文学作品是人民群众物质 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种反映 ③文学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 ④文学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特殊物质生产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我不了解很多国家,但我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中国大地是我走向世界的一 个重要原因”,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和立足实践,即文学作品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 生活的一种反映,文学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②③正确。 故选 D。 3.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人观点寓意 文学创作要坚持( )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与时俱进,映照现实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答案 C 解析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意思是文学创作要反映社会现实,C 项符合 题意。 4.媒介是承载精神产品的容器,现代社会媒介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中国首份 3D 报纸在湖 北十堰问世,可短短 4个月后,这份报纸就不见踪影,这意味着市场价值是最终决定创新是 否成功的最根本标准。这说明( ) ①没有继承的文化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 ②文化创新必须要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③新传媒 取代旧传媒需要一个曲折的过程 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市场价值是最终决定创新是否成功的最根本标准”,说明了文化创新必须要适应社 会实践的需要,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④符合题意。 5.100 年来,中华书局以出版古籍和经典为特色。如今他们把自身的定位从“传承者”扩展 为“传播者”,既出版古籍学术著作,又出版面向大众的“解读经典”式图书,丰富了文化 市场, 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由此可见( ) A.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发展要兼收并蓄 C.文化融合离不开博采众长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5 D.文化繁荣要锐意创新 答案 D 解析 A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B、C 强调的是文化发展要做到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 融合,与题意无关,排除。材料强调文化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D 符 合题意。 6.一部名为《美丽的森林》动画短片把藏在故宫“深闺”中的十余幅宋代工笔画一一“复 活”,风吹树叶动,鸟飞展翅高,古画仿佛有了生命。为了让花鸟“复活”,作者还创新出 一套已申请专利的计算机技术,辅助形成动画效果。短片古韵悠然,精美的画面,浓郁的中 国风,打动了美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专业人士,成为首部冲击 2017 年奥斯卡动画短片奖 的中国作品。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新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 革 ③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借助现代科技得以彰显和传播 ④依托科技的文化创新增强了传 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宋代古画属于传统文化范畴,它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成功“复活”,表明源远流长的 传统文化借助现代科技得以彰显和传播,③正确;辅助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中国古画所形成的 中国风,打动了美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专业人士,冲击奥斯卡大奖,表明依托科技的文 化创新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④正确。故选 C。 7.漫画《老树发新芽》体现了( ) A.传统文化具有绝对稳定性 B.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答案 D 解析 “老树”指漫画中的《红楼梦》等传统文化,“新芽”指漫画中的公关学等新文化, 故“老树发新芽”寓意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新,D 项正确。A项错误,传统文化 具有相对稳定性;B、C两项观点偏离漫画的主旨。 8.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坚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的创作理念,深入人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6 民群众的生活,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追求创新。有的剧目以少数民族剧种独有的表演形式为 基础,适当借鉴东西方的音乐创作手法和管弦乐队演奏;有的剧目将地方戏曲与西洋歌剧无 缝连接。这说明实现文化创新应该( ) ①立足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 推动文化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④放眼世界,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说明实现文化创新应立足实践,发挥人 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故①符合题意,应选;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追求创新,实现本土与外来 的有机结合,这说明实现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②符合 题意。故选 A。 9.可口可乐总被人们当作美国文化符号,但著名作家王蒙却说,中国的可口可乐绝非美国的 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在美国就是饮料,但在中国,我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给它扩张了很 多中国化的用法。比如感冒了,用可乐煮个姜丝,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中药用,这个在美国没 有吧!”这说明学习借鉴外来文化( ) A.会给民族文化带来冲击 B.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C.应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 D.改造了中国落后文化 答案 C 解析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不一定会给民族文化带来冲击,故 A 说法错误;外来文化不是文化 发展的动力,故 B说法错误;中国文化也不都是落后的,故 D 说法错误。 10.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某地举行了中国象形文字展。此次展 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图解汉字,讲述汉字起源和历史演变,传递汉字中蕴含的文化理念、哲 学思想和处世之道,激发了各国参观者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强烈兴趣。由此可见( ) ①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创新能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文化交流是文明发 展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表述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象形文字展,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图解 汉字,讲述汉字起源和历史演变,传递汉字中蕴含的文化理念、哲学思想和处世之道,激发 了各国参观者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强烈兴趣,说明文化创新能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说 明文化交流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②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文化的多 样性。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7 11.《陋室铭》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名作,生活中,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陋室”。“陋 室”何陋之有?论景,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宁静雅致;论情,有“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的君子之交。诗人刘禹锡将书房取名“陋室”所体现的情怀,给当今艺术创作 者的启示是( ) ①应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精神养料,丰富创作源 泉 ③坚守信念,艺术创作应扎根生活、相互借鉴 ④要有安贫乐道的精神,执着艺术创作 的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诗人刘禹锡将书房取名“陋室”所体现的情怀,启示艺术创作者应扎根生活、坚守信 念,要有安贫乐道的精神,执着艺术创作的追求,③④符合题意;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文 化创作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②错误。 12.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们要主动吸收异域文化的积极成分,但也绝不能 失掉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材料表明( )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异域 文化日渐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 ④文化发展要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 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题中材料表明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发展要反对“封闭主 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故②④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共享单车不仅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问题,更 以其便捷、环保等优势,直接改变了很多市民的出行方式。 与过去多个城市推出的市政公共自行车相比,无桩的停放形式、即走即停的使用体验,成为 共享单车流行的重要原因。然而,成也便捷,乱也便捷。车辆损毁、违规占道、私人侵占、 单车企业运营管理不善……可见,共享单车还处于市场扩容的“青春期”,如何更好地融入 社会公共管理,成为摆在各方面前的一道考题。 当前,全国多个城市市民响应“全国共享单车行业文明骑行倡议活动”,主动规范自身用车 行为;在社会各方通力合作的基础上,整个社会正在营造爱护共享物品、文明骑行的氛围, 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市民文明意识的觉醒,公共文明和契约精神逐步养成,推动着共享经济更 好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动力和作用的知识,说明共享单车的使用与公共文明理念形成的 关系。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8 答案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在共享单车的使用过程 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使人们更新观念,共享单车的使用也为发展公共文明理念提供 了丰富的资源和条件。公共文明理念的形成,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也推动了共享单 车使用的顺利进行。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 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实施 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视中医药经典医籍研读及挖掘,全面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 流派及学说,不断弘扬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挖掘民间诊疗技术和 方药,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融合现代科技成果,挖掘中药方剂,加强重大疑难疾病、 慢性病等中医药防治技术和新药研发,不断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发展。据此,有人认为,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有没有西医无所谓,但中医的传承与创新必不可少。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 (2)班级召开“我为中医点个赞”主题班会,为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列出两条发言要点。 (每条 10~30 个字) 答案 (1)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的需求,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重视中医药经典医籍研读及挖掘,挖掘民间治疗技术和方药,推 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③要融合现代科技成果,挖掘中药方剂,加强重大疑难疾病、慢 性病等中医药防治技术和新药研发,不断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发展。④要树立文化自觉和 文化自信,自觉承担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的责任。 (2)①深入实践,在实践中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②树立正确的意识,从思想上重视中医传承 创新。(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