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遂川中学2021届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共52分) 1.“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哲学价值在于以正确的世界观为研究对象 B. 哲学的发展要以不断丰富的具体知识为基础 C.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 哲学的作用在于指导人们能动改造客观世界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哲学以整个自然界和社会为研究对象,A错误。 B:材料阐释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而不是阐释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阐释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C符合题意。 D:材料未涉及哲学指导人们能动改造客观世界,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盖天说”是古代中国关于宇宙观的基本模式.从祭祀礼仪到器物的制作、从建筑结构到墓室的设计、从神话哲思到数术占卜……盖天模式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反映了( ) 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 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C.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 哲学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哲学与生活。D:“盖天模式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材料进行概括,强调了哲学与生活的关系,D符合题意。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阐释了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没有阐释哲学与生活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阐释了哲学的起源,没有阐释哲学与生活的关系,B不符合题意。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阐释了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没有阐释哲学与生活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ABC。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3.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回答问题 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 A. 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 B. 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 C. 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D.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答案】B 【解析】 【详解】B: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这一事例说明生活中处处在哲学,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B符合题意。 A: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同时哲学给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而不是提供具体的指导方法,所以懂哲学的人同样会犯错误,A说法错误。 CD:材料强调哲学智慧的产生,不体现哲学的任务和哲学智慧的作用,C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哲学虽然产生于实践,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是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随着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推动着哲学进一步发展。 4.爱因斯坦曾经说他相信有上帝,但是相信的不是一个人格化的上帝。他不满意玻恩和海森伯对量子性质随机性和不可精确预期性的诠释,说了一句名言:“上帝永远不会掷骰子。”对爱因斯坦世界观的正确理解有( ) ①爱因斯坦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着规律性 ②爱因斯坦倾向于世界具有统一性 ③爱因斯坦相信客观世界受规律支配 ④爱因斯坦没有清晰一致的世界观立场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他不满意玻恩和海森伯对量子性质随机性和不可精确预期性的诠释”说明爱国斯坦不否认物质世界存在规律性,而是相信客观世界受规律支配,①不选,③正确;爱国斯坦相信上帝不是一个人格化的上帝这说明他倾向于世界的物质性,②正确;从材料中爱因斯坦的态度可知,爱因斯坦有清晰一致的世界观立场,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考点定位】世界物质性、规律 【名师点睛】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摆脱规律的制约,但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5.当你成功在握,你需要哲学让你冷静顿悟;当你事业处在上升期,你需要哲学让你客观周全;当你人生陷入低谷,哲学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由此可见( ) ①哲学能使人正确对待进与退、名与利 ②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③哲学可以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升华和总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成功时,哲学可以让自己冷静顿悟,当事业处在上升期,哲学可以让自己客观周全,当人生陷入低谷,哲学可以让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可见哲学能使人正确对待进与退、名与利,学好哲学,终身受益。①②选项正确。 ③:哲学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不提供具体方法指导,③错误。 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升华和总结,④错误。 故本题选A。 6.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 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C:正确表述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是,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C表述正确。 A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正确表述了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没有涉及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AB与题意不符。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而哲学并不决定世界观,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 7.《新科学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称,在距地球一百五十亿光年外的区域,发现了一座横跨三十亿光年的宇宙墙将我们所在的宇宙与外面的世界分割开来。这一观点如果被证实,我们已有的哲学宇宙现可能要被改写,其至要重建哲学体系。这从一个角度说明 ①哲学是科学发展的源泉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③具体科学的发展能丰富哲学的内容 ④具体科学的新发现能推动哲学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①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题中的观点如果被证实,我们已有的哲学宇宙观可能要被改写,甚至要重建哲学体系。这从一个角度说明具体科学的发展能丰富哲学的内容,具体科学的新发现能推动哲学的发展,③④正确。 ①:实践是科学发展的源泉,①错误。 ②:材料体现的是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未体现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8.2019年3月18日,党中央首次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习近平强调要理直气壮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灌输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哲学不是宗教,但它也能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它也能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但它也能給人以真理;哲学不是伦理,但它也能教人以向善。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由此可见 ①哲学是研究具体科学的基础,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哲学具有帮助人们追求真善美教化功能 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的理论思维依赖于思维的历史和成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哲学不是宗教,但它也能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它也能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但它也能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伦理,但它也能教人以向善。这说明哲学具有帮助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教化功能,②符合题意;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基础上的理论思维。这说明哲学的理论思维依赖于思维的历史和成就,④符合题意。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①错误。 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要哲学的“取消论”;二是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9.《建筑的七盏明灯》是英国哥特式建筑潮流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拉斯金的理论专著。该书所阐述的建筑七大原则为:奉献、真理、权力、美、生命、记忆和顺从,这也是建筑哲学的七大原则。七大原则深刻论述了建筑与人、社会、自然、历史、生活等的关系和规律,强调建筑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更要满足建筑的精神思想要求。这表明 ①建筑哲学正确概括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②建筑哲学的提出从精神层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对世界的好奇心 ③人们研究哲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可以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建筑七大原则深刻论述了建筑与人、社会、自然、历史、生活等的关系和规律,强调建筑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更要满足建筑的精神思想要求。这表明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可以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人们研究哲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④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概括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而不是建筑哲学正确概括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①项说法错误;建筑哲学的提出从精神层面让人们懂得了建筑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更要满足建筑的精神思想要求。而不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对世界的好奇心,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 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0.所有的艺术都说自己在追求美,可什么是美,这就是一个哲学问题了。如果说美只是主体的审美观念,与对象无关,那画画为什么要有模特儿,山水画家何必遍游名山大川临摹写生呢?上述论述所说的“哲学问题”是指 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 C.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D.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 【答案】A 【解析】 【详解】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材料强调主体的审美观念与对象有关,没有审美对象,就无法形成审美观念,这体现了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可见,材料中的论断所说的“哲学问题”是指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故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物质决定意识,没体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主要是指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可见,材料没体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故C不符合题意;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主要强调哲学是世界观,世界观不一定是哲学,可见,材料没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下列表述能正确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A.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B.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C.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D.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答案】C 【解析】 【详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C认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故C符合题意;A和B强调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不选;D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属于是辩证法的观点,不选。故选C。 【点睛】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2.白马,马耶?非马耶?惠施强调事物的共性,认为“白马是马”;公孙龙则强调事物的个性,认为“白马非马”。为驳倒对方,双方不断在逻辑上寻找有利于自己的一面,各自深得共性与个性之精髓。后来,荀子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批判总结,在肯定他们思辨方面贡献的同时,提醒人们在认知中要做到名实相符。由此可见 ①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②不同哲学派别的存在促进了社会前进 ③哲学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 ④要辩证地看待哲学派别在哲学发展中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事例告诉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哲学派别在哲学发展中的作用,哲学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③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①项与题意不符;不同性质的哲学派别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的作用,唯物主义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唯心主义则阻碍社会发展,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13.古希腊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于感官引起的。近代唯物主义者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映像。上述观点 ①都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都符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则 ③都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④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观点都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都符合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②符合题意;但三者都没有认识到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因此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的特点,④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本题选D。 14.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有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②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④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孟子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①项观点认为心生万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符合题意;②项观点认为道生形体、精神,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不合题意;③项观点认为“理”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不合题意;④项观点认为心外无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答案选D。 15.江淮大地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下列安徽籍哲学家的观点中,能反映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的是 A. 生则有息,息则有生,天地所以成化也(戴震《原善》) B. 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方以智《物理小识》) C.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 D. 生之有长,长之有老,老之有死,若四时之代谢矣(桓谭《新论·形神》) 【答案】C 【解析】 【详解】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A讲的是世界本原问题,不符合题意。B讲的是气是世界的本原,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庄子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故选C。D强调的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根本方式。 【点睛】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6.从哲学角度看,对漫画“命,乃失败者的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 成功者的谦词体现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B. 失败者的借口体现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C. 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D. 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答案】A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唯心主义、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命,乃失败者的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项正确,B项错误;良好的机遇有利于推动我们走向成功,但机遇不能决定成功,C项错误,D项正确。故本题选AD。 【点睛】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于意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17.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③水一则人心正,水清则民心易 ④大脑之所以有理性活动,只是比完善的动物多几个齿轮弹簧 A. ②→①→③ B. ①→②→④ C. ③→④→② D. ④→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①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不符合题意,排除;②属于辩证唯物主义,③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④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③→④→②,故C正确;选项ABD均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 18.尼采在《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一书中如是说:“希腊哲学似乎是从一个荒谬的念头开始的,它始自这个命题——水是万物的本原和母腹。真的有必要认真对待这个命题吗?是的,原因有三,一是这个命题就事物本原问题表达了看法;二是这种表达并非比喻寓言;三是它包含着尽管是萌芽的——‘一切是一’的思想。”尼采的观点认为 ①哲学来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对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③哲学要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统一中实现发展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区别在是否承认水是本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水是万物的本原和母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材料中,尼采认为古希腊哲学中“水是万物的本原和母腹” 包含着尽管是萌芽的——‘一切是一’的思想,也即是说他承认哲学来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故①正确;尼采认为有必要认真研究“水是万物的本原和母腹”这一哲学命题,原因之一在于这个命题就事物本原问题表达了看法,这说明尼采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对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故②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尼采认为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见,③④选项都没体现,故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19.《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憎日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下列选项中蕴含的哲理与此相同的是 A. 理生万物 B. 飞矢不动 C. 物是观念的集合 D.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答案】C 【解析】 慧能的这段话“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与此观点相同的是“物是观念的集合”,这一观点认为观念是世界的本原,观念构成物质世界,C符合题意;“理生万物”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飞矢不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名言名句类的哲学寓意题,应首先结合文学知识理解语句的字面涵义是什么,再回归哲学常识。 20.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求是》杂志2019年第1期发表重要文章《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辩证唯物主义: ①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把握了时代脉搏和任务,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在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因之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被实践证实为科学的),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①入选。 ②:辩证唯物主义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工人运动实践的成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必然要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入选。 ③: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因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③不选。 ④: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设问的主体是辩证唯物主义,④表述不当,不选。 故本题答案为A。 21.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体系必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①反映了时代的任务,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②直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 ③能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物质基础 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步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析材料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过程,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时代任务,①入选;“这一科学体系必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步伐,④入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间接而不是直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②不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精神动力而不是物质基础,③不选。故本题答案为B。 2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新概括。这一思想根源于党对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这一新概括一经党的十九大提出,就立刻在全党全国人民中引起热烈反响和高度认同,并被写进党章,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能动的反映 ②哲学智慧源于时代,认识改造世界需要真正哲学思想的指导 ③真正的哲学反映时代要求,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④时代孕育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推动时代前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源于党对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这体现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能动的反映,时代孕育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推动时代前进,故①④正确;哲学智慧源于社会实践,故②错误;真正的哲学反映时代要求,可以影响社会的发展,但不能支配社会的发展,故③错误。故选B。 23.《庄子秋水》里说道“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知北游”篇里也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此即言生命瞬息即逝,没有质的稳定性。因此,任何事物都处于刚生即死,刚存在即不存在之中,下面观点与庄子观点结果一致的是 A.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B. 飞矢不动 C.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D.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庄子的观点是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体现了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与庄子观点一致,D符合题意;A、C都强调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与题意不符;B属于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错误。所以本题选D。 24.《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从哲学的观点看,这段话表明 A. 事物变化无常,人不能对客观事物形成确定的认识 B.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C.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人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D. 认识了自然规律也就认识了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说明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动能动性是统一的,B符合题意;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认识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A错误;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是不能被改造的,C错误;自然与人类社会不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不同,D错误。故选B。 【点睛】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强调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二是强调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方法论来说要把两者结合,实现两者的统一。 在高考一轮复习阶段,解答非选择题时要注意思维的完整性,要关注与此相关的时事热点,比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论述等。 25.漫画《搬不动的桌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人们要正确、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和前提 ③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盲目蛮干,必然是劳而无功 ④要认识、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基础和前提,②说法错误;④ 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要正确、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盲目蛮干,必然是劳而无功,①③符合题意。本题选B。 【点睛】漫画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读懂漫画的意思,了解命题者的意图,明确选择的要求是做漫画型选择题的关键。漫画中的事物是漫画的主体,是表达漫画意图的载体。漫画中人物的神态形象和各事物的表面特征直接反映了作者或褒或贬、或扬或仰的创作意图,同时折射着试题要考查的目标。漫画中的文字对准确理解漫画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漫画中的文字对解读漫画起着提示、补充、说明、深化的作用,特别是漫画的名称更是对漫画意图和主旨起着直接点化和揭示的作用。在阅读中将漫画中的事物、文字联系起来进行理解,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中心和意图。对题干中的说明性文字应着重弄清三点:A漫画表意B漫画寓意C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因此在弄清漫画表意和寓意的基础上,必须回归教材,多角度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的首次改变。这一论断的改变表明 ①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往往受到诸多主观条件的限制 ②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已经从自发到自觉 ③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往往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而非主观条件,①表述错误。社会发展规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材料中讲的是社会主要矛盾,不是同一概念,②不符合题意。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国情和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我国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作出重要的发展,这体现出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二、材料分析题(共48分) 27. 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灵魂在内,都是由原子这种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组成的。原子是永恒的,由原子所组成的整个自然界、整个世界也是永恒的。原子本身不变化,但能运动。原子的数量是无限多的,但它们之间没有性质的不同,仅有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的区别。世界万物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而形成千差万别的性质。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地方,是“非存在”。原子在虚空中互相碰撞,形成漩涡运动,从而互相结合形成万物。原子分离,事物就灭亡。 ⑴ 材料一、材料二中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材料一中的两个观点有什么共同点?材料二中的观点有何局限性? ⑵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解释的? 【答案】⑴ ①材料一中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绝对观念)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材料二中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② 材料一中的两个观点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 ③ 材料二中的观点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⑵ 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与前两种唯物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它所说的物质既不是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是指原子。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一问:材料一中贝克莱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黑格尔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材料二中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材料一中的两个观点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材料二中的观点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第二问: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世界本原的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是意识,物质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点睛】考生注意理解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论,但是对世界的物质性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并发展了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为物质的属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属于唯心主义。难度适中。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而是意识决定物质。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把人们认识世界离不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倚赖于人的感觉;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难度适中。 28.在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中央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的新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恒发展的重要基础,“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发展遇到的问题的总结,也是下一个周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理论上的飞跃,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必须贯彻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环节。建议强调“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将发展的重心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明确转移到“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这意味着“十三五”更注重“质”的飞跃,强调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并据此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党在发展理念上的新变化。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五大理念是我党根据中国30多年的实际发展状况而提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是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 ②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面对中国过去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党对发展方式提出新的理念,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客观规律的有机结合。 ③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的认识也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党针对发展重心、发展方式等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新的发展理念正是建立在30多年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新认识,也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十三五规划”为话题,主要考查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党在发展理念上的新变化。涉及到的知识有: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的认识也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在表述时,需要结合我们党针对发展重心、发展方式等进行论述。 【点睛】要正确认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之间的关系。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是第一性的;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性的;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决定物质,否则就是唯心主义。 29.材料一:2014年十一黄金周刚过,雾霾便来势汹汹,让华北大部分地区再遭“心肺之患”。在下半年首个重污染预警中,北京市民再度体验了一把“京华烟云”。刚刚进入10月,中国中东部再度开启“雾霾模式”,而随后的秋冬数月,中国还将面临秸秆焚烧、燃煤采暖、春节爆竹“三道坎”的考验。有人感叹“无处可逃,听天由命”;也有人喊出“人定胜天”的口号。 材料二:江苏省2014年一号文件《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是全国第一个聚焦大气污染防治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一号文件,江苏省今年规划50亿元用于治霾。《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污染治理、能源结构优化、发展绿色交通、治理城乡污染等5个方面的防治任务,以及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监控预警、完善政策体系、推进联防联控、倡导公众参与等5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请从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能动性关系的知识对防治雾霾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①人们的生产生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客观规律办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人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雾霾天气的成因,探索空气治理规律。 ③把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与治理雾霾天气的决心结合起来,既要反对面对雾霾无所作为,也反对夸大人的能动作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如何预防和治理雾霾天气为背景材料,考查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能动性关系。 此题设问范围明确,解答时可结合材料,回扣教材知识即可。 答题层次:要尊重客观规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研究雾霾天气的成因,探索空气治理的规律;要把二者有机结合,把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与治理雾霾天气的决心结合起来。 【详解】本题要求请从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能动性关系的知识对防治雾霾提出合理化建议。 从材料可以看出,雾霾天气的形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不按自然规律办事有关,因此治理雾霾应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要研究雾霾天气的成因,探索空气治理规律。既要反对面对雾霾无所作为的思想和行为,也要反对夸大人的能动作用无视规律客观性的做法。 可运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能动性关系的知识,从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按自然客观规律办事、人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与治理雾霾天气的决心结合起来等方面,对防治雾霾提出合理化建议。 【点睛】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30. 材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力引领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全面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知识,分析自觉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依据。 【答案】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新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科学回答了新时代重大课题,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将作为行动指南有力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会更新人们的观念和思想,预见和指明新时代目标和前进方向,动员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背景,考查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根据材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可从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的角度作答。 根据材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可从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的角度作答。 【点睛】依据类试题答题技巧: 对于确定了知识范围的依据类试题,要求分析说明材料某方面的理论依据,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定”:即确定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 第二步“分”:即对确定的观点、原理进行分解。 第三步“筛”:即把分解的观点、原理依据材料作出取舍。 第四步“联”:即把保留下来的观点、原理与相应材料进行联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