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本部分共30道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中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2.土地兼并是中国封建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即所谓“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C.封建社会的土地买卖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严重分离 3.英国棉织品的产量从1785年的4000万码增至1850年的20亿码;生铁产量从1740年的1700多吨增至1850年的225万吨。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消除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B.英国的生产能力迅速提高,社会财富大大增加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D.工人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 4.狄更斯在描述资本主义社会时曾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最好”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 ) A.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 B.消灭了剥削和阶级分化 C.实现了普选和人人平等 D.工人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5.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 ) ①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②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③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④反对帝国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主要原因是( )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 ②清朝统治者的腐化堕落 ③中国封建统治日趋没落 ④西方文明更为先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毛泽东曾经指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这是因为( ) ①帝国主义不允许 ②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弱小,过于依赖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 ③中国封建统治者不容许 ④资产阶级没有自己的政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原因有( ) ①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其广泛传播奠定了阶级基础 ②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③中国人民和中国工人运动急需要斗争的主心骨 ④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毛泽东1939年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经验 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10.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关于毛泽东思想,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 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②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相结合的产物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④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了的最伟大最正确的思想武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属于“三改”内容的是( ) ①对集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对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改造 ③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2.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具体有( )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国家鼓励支持引导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荣毅仁曾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伟大意义在于( ) ①调动了群众建设的积极性,生产力迅速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②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由富到强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是因为( )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④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之相符的有( ) ①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农业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要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③中国制造给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在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推广应用方面领先 ④科技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中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表明( ) A.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历史必然性 C.科学社会主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动力 D.社会主义社会在力量上已超过资本主义社会 17.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中国革命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 ) ①统一战线 ②武装斗争 ③党的建设 ④群众路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很多计划经济体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于党的十四大期间 B.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C.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D.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19.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推进和升级,下列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的是( ) A.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 B.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1990年中国上海浦东开放 20、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 ) A.五四爱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红军长征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1.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宣示把中国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40年来,从改革发端,到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改变了中国,影响并惠及了世界。由此可见( ) ①改革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融入世界 ②改革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 ③改革变革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 ④改革使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日益完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直接称为“邓小平理论”并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中,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邓小平理论( ) ①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②主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③核心内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④主题是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3.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 A.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它是由习近平在实践的基础上创立的思想 C.这一思想仅仅是党的指导思想,对普通人没有指导意义 D.主要内容被概括为“八个明确” 24.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原因是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容的是(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我国国情 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③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5.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相互促进、相互作用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2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是因为( ) ①文化自信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②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③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回答27-28题 27.《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这表现在( ) 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③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 ④指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自人类产生以来,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 ②这一论述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的揭示 ③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④正是这一理想目标所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今天,我们要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书写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下列语句与这段话寓意一致的是 ①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③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④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下列对“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①“四个自信”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 ②坚持“四个自信”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③坚持“四个自信”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 ④“四个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本部分共4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人民日报》 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大事件?结合材料回答其历史意义。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 (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遇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八大召开的重要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八大”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怎样的规定? (3)材料三中提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遭到“严重挫折”,但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其积极意义在哪里?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7年8月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另一条是仿中国的历史传统,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 材料二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材料三 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机时刻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2)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有何不同? 34.(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意义的理解。(6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的指导思想有哪些?(4分) 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试卷 1.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描述中可以看出,当时农民在公共劳动时有所藏匿;而在自己的土地劳动时则积极性比较高,体现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故D正确,C错误;A、B与材料的主旨不符。 2.答案 B 解析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是土地兼并的手段,并不是根本原因,故A错误;土地买卖政策根源于封建土地私有制,故C不符合题意;地权和劳动者分离是其表现而不是原因,故D不符合题意。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故土地可以买卖,导致土地兼并普遍,故B正确。 3.答案 C 解析 产量的增加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C正确;A中“消除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的说法错误;B与题干意思相同,不是原因,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 4.答案 A 解析 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说是“最好的时代”。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5.答案 C 解析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①③正确,答案选C。②④说法片面,均不符合题意。 6.答案 C 解析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统治的没落,①③正确;封建统治者的腐化堕落与此有关,但不能说是主要原因,排除②;西方文明并不比东方文明先进,④说法错误;故选C。 7.答案 C 解析 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原因有帝国主义不允许;封建主义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有其弱点,故不能承担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①③正确,②说法错误。④不符合史实。答案选C。 8.答案 B 解析 马克思列宁主义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①④错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中国人民和中国工人运动急需要斗争的主心骨,②③正确,答案选B。 9.答案 D 解析 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D正确,入选;A、B、C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10.答案 A 解析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①②正确,③错误。④说法绝对。答案选A。 11.答案 D 解析 “三改”是指国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②错误,③④正确,D入选。 12.答案 B 解析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①④正确;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②③错误,答案选B。 13.答案 B 解析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极大地刺激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①③正确。②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说法错误。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④错误。答案选B。 14.答案 C 解析 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八大提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①③正确,②错误;④不是该题原因,排除;答案选C。 15.答案 A 解析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①②正确,③④不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建设成就,答案选A。 16.答案 A 解析 通过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见证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A正确;B与题意无关;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排除C;当今世界,资本主义仍旧占据主导,排除D。 17.答案 A 解析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的组织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两个基本武器的英勇战士,故选A。其他均不符合题意。 18.答案 C 解析 十四大期间明确了建立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是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A、B、D错误,故选C。 19.答案 B 解析 设立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脚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A错误。B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正确。C表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D表明的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20、答案B 21.答案 A 解析 40年来,从改革发端,到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改变了中国,影响并惠及了世界。由此可见改革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融入世界,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①② 符合题意;改革顺应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不是变革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③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正确为A。 22.答案 C 解析 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核心内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①③符合题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②不符合题意。④不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故选C。 23.答案 A 解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主要内容被概括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A正确。B、C、D说法本身均错误。 24.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①③正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排除②;④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A。 25.答案 A 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均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A正确。B、C、D均不是对其关系的认识,不符合题意。 26.答案 C 解析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是因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②④符合题意;文化属于精神力量,①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文化自信的作用,③是对什么是文化自信的解释,与题意不符;故选C。 27.B《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①③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②不选;④与《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无关,排除 28.D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①说法错误;③强调了共产党人的性质与特点,与材料无关。②④ 对材料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29.答案D 材料强调要树立创新意识,通过改革创新,促进事物发展,②④与这段话寓意一致;①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坚持到最后,与题意不符;③强调要注意点滴积累,与题意不符。 3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四个自信”。“四个自信”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坚持“四个自信”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坚持“四个自信”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不是决定性意义,③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④不选。 31.答案 材料反映的是建国后国家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 历史意义在于: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②极大地刺激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解析 本题围绕“三大改造”选取材料,重点考查其历史意义。可依据教材和材料内容从社会形态的转变、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对马列主义的发展等方面组织答案。 32.答案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挫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 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八大召开的重要背景及主要内容,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遭到“严重挫折”。第(1)问,八大召开的重要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来回答。第(2)问,八大规定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内容,依据教材即可作答。第(3)问,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其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经验教训等。 33.答案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然后再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就领导权来说,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意义;就革命前途来讲,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就所属世界革命的范畴来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与社会主义革命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将中国变为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社会主义革命是要在其基础上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机时刻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即可作答。第(2)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以所学知识作答即可,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可以从革命的领导权、革命的前途、所属世界革命的范畴三个方面入手。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重点回答其各自革命的目的即可。 27.答案 (1)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分)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分)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分) (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