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

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题 高二政治(57、58、59班)‎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5年前,在马来西亚,尼巴病毒使数百人丧命,这是因为森林火灾使得蝙蝠无处栖身。它们逃到猪圈,并通过蚊子感染猪。数百万头猪因此而死,病毒又传给了人类。这说明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着的 B.病毒是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 C.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D.人在病毒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2.恩格斯说“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这主要是强调( )‎ A.人类应当为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而自豪 B.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C.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D.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 ‎3. 国家组织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问题,这说明 A. 人们能够认识和改造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 B.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C. 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转化 D.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4. 古希拉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 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5.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龙,但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却有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对此解释错误的是 A. 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以特殊形式的反映 B. 意识可以凭借人们的主观想象而产生 C. 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重要特点 D. 意识可以对现实材料进行加工创造出新形象 ‎6、“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C.认识是实践的惟一来源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7.有人认为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来源于亲自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对于这一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①认为人的认识有两个来源②否定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③承认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④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8.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述分析体现了①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 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9. 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 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C. 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 D.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 ‎10.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与这首古诗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俗语是 ‎ A.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蠧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11. 广东省高州市在发展水果生产中,因地制宜,不断调整布局,东部种荔枝,西部和南部种植龙眼,北部种植黄榄.杂果,水果种植面积达146万亩,年产量50多万吨,年产值超过15亿元,被列为全国水果百强市首位。这里包含的哲理是 ‎ A.水果生产要因地制宜 B. 水果生产重在调整布局 C.水果生产要走集约经营之路 D. 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 ‎12. 在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其计算结果却发生很大的不同。在很多其它领域也发现了类似现象。对这类现象的研究形成了混沌学。混沌学深化了哲学因果论和规律论的原理,它更深刻地表明 ①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②普遍联系实际上指的是普遍的偶然联系 ③看似随机.偶然的现象背后是有其规律的④规律是必然联系,因此混沌现象无规律可循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网络教学因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但它不能对学生的个性给予关注,在学生求知求真的过程中不能使师生之间产生思想与情感的相互激荡。由此可以看出( )‎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B.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客观的 C.事物是联系.变化.发展的 D.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 ‎14. 辩证的否定是 ( )‎ ‎①事物的自我否定 ②事物发展的环节 ③事物联系的环节 ④绝对的否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正确分析国情,作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以下正确的认识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一切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出发得出的科学论断 ‎ B.社会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低级阶段 ‎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一切从我国生产力状况的实际出发得出的科学论断 D.事物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普遍性意义 ‎16.2005年1月1日,新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拉开了序幕, 搞好经济普查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有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这体现的哲理是 A. 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B.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就是整体 C .整体离不开部分 D.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7.日本政府执意通过日本右翼学者炮制的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历史教科书,这一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该教科书( )‎ A.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   B.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D.没有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18. 饮茶对健康有益,但茶叶中含有相当量的氟元素,氟元素超过安全量,就会引起氟魔牙和氟骨病的产生。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注意量的积累        B. 要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19.“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废弃的资源。”这种说法是强调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 )‎ A.相互转化     B.相互依存   C.相互渗透   D.相互排斥 ‎20.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的关注。专家表示,现在如果不拆除塑料防渗膜,将来会对圆明园的生态和园林造成严重的后果。有关部门极其重视这个意见。重视反对意见的正确性在于( )‎ A.事物的因果联系是主观的.具体的   B.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 C.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防止片面性 D.矛盾双方都能转化 ‎21.GDP是一个经济增长指标,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国经济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但它不是反映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从哲学上看,增长和发展的关系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主流和支流的关系 ‎22 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都把GDP最大化增长作为唯一目标,但随着时问的推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在发展观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主要是:‎ ‎ A.没有把握好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B.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 C. 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没有很好地贯彻全面的观念 ‎23.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追求及时行乐,醉生梦死,如今天的各类贪官,这样的人虽然活着实际已经死了;有的人虽然死了,他却永远活着,如焦裕禄逝世虽已40年,但他那不惧困难.不讲条件,艰苦奋斗.知难而上的精神,依然为人民所敬仰。这表明 ‎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B.不同的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不同的作用 ‎ C.物质的东西是易灭的,伟大的精神是永恒的 ‎ D.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4.树立起热爱祖国.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坚定信念,这体现了( )‎ ‎ 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 C.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 D.社会价值以自我价值为基础    ‎ ‎25.以下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 ‎①世道变则观念变 ②历史是沿着伟人划出的轨道谱写的 ‎③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④英雄造时势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某大城市郊区的农民,祖祖辈辈以种菜为生,有着丰富的种菜经验,前几年种菜收入相当可观,去年,上级下达文件要求各地增加粮食生产,某地领导为了响应上级号召,让农民改种粮食,结果农民收入大幅下降,城市居民的蔬菜供应也受到影响。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材料加以分析。(10分) ‎ ‎ ‎ ‎ ‎ ‎ ‎ ‎ ‎ ‎ ‎ ‎ ‎ ‎27.(12分)1《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准确预报地震,防患于未然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公元132年,中国的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最早观测地震方位的仪 器。到现代,全球地震台网逐渐建立,许多国家也有自己的监控台网,人类观测预报 地震才有了重要进展。但准确预报地震仍是一个世界难题。‎ 请运用有关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认识具有什么特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6分)‎ ‎ ‎ ‎ ‎ ‎ ‎ (2) 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它具有什么特点?(6分)‎ ‎28.论述题(18分)‎ 材料一:载人航天,是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从“神一”到 ‎“神六”,每一次发射都进一步优化,每一次飞行都有所完善改进,每一次空间试 验都有新的收获。越是伟大的工程,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就越多。在成功发射“神舟 ‎5号”载人飞船之后,我国圆满完成“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神六“多人多 天”飞行成功,无疑为下一步的航天员出舱活动.航天器交会对接以及建立空间站打下 坚实的基础。预计在2007年左右实现航天员出舱和在太空行走。2009年至2012年,‎ 我们要完成发射目标飞行器,在空间轨道上实施飞行器的空间轨道交会对接技术,便 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将探测月球,甚至火星等更遥远的星体。‎ 材料二:一位航天人说:“我在中学读书时就立志投身航天事业,至今无怨无 悔!”还有航天人说:“我们团队中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他们科学求实、勇 于登攀。团结协作.淡泊名利.默默奉献。”‎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 (12分)‎ ‎(2)请运用人生观知识,分析航天人的话对我们有哪些启示?(6分)‎ ‎29、探究题(10分)‎ 某同学在刚刚结束这次的全省学业水平测试中感觉考试成绩不理想,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如果你是这位同学的好朋友,老师让你做这位同学的思想工作,鼓励这位同学重新振作起来投入到学习中去。‎ 结合所学的辩证法知识,将你准备对这位同学要说的内容写出来(内容包括1-2位名人敢于面对挫折,勇于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事例。)(10分)‎ 高二政治(必修4)期末测试题(文艺)(57、58、59)‎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 A D C B B C B C B D       ‎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A C C   ‎ C D A C C D B A ‎ C ‎ ‎ ‎26.(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该地区的上级部门要求增加粮食生产的文件精神不天文数字合本地实际,命令农民改种菜为种粮,犯了教条主义错误。(5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上级领导下达错误的文件,某地领导错误的命令,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便,正体现了这一点。(5分)‎ ‎ ‎ ‎27.(1)上述材料说明:人类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反复的无限的。这是因为:第一,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从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发展也有一个过程。第二,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认识主体的人类也是世代延续的,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6分)‎ ‎(2)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实践。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客观物质性;二是主观能动性;三是社会历史性。(6分)‎ ‎ ‎ ‎28 (1)①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2分)从“神一”到“神六”的过程,每一次优化、完善、改进和新的收获;从神六“多人多天”飞行成功到预计实现航天员出舱和在太空行走、完成发射目标飞行器、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到中国人将探测月球,甚至火星等都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分)‎ ‎ ②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与曲折性的统一。(2分)“神一”到“神六”的过程,遇到艰难险阻,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分)‎ ‎③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2分)“神舟5号”是“神舟6号”成功发射的前提和基础。神舟6号”是在“神舟5号”实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从“神舟6号”到空间实验室,再到空间站、探测月球等,是在实验基础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和准备。(2分)‎ ‎(2)(2)①航天人从小立志投身航天事业,启示我们要树立崇高理想;(3分)②航天人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体现了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启示我们要多为社会做贡献;(3分)③航天人科学求实、勇于登攀、团结协作,启示我们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2分)‎ ‎29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保持信心,准备走曲折的道路。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的转化,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克服。(观点5分,事例5分)(事例略) 注:其他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