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复习讲义: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提升练(九)复习讲义
单元提升练(九) 一、选择题 1.《尚书·益稷》所载“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摹仿群兽体态动作的歌舞。“击石拊石”的“石”,即石罄,是狩猎生活的产物。这说明( ) A.文化源于社会实践活动 B.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形象表达 C.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D.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活动 答案 A 解析 文化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形象表达,而且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B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文化的产生,不体现文化的相对独立性,C项与题意不符;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D项说法不准确。 2.2018年5月5日,国家博物馆展出了马克思的笔记本及亲笔签名的原版书籍等珍贵文物,使参观者悄然领略了马克思的生平、革命实践、理论贡献和精神境界。这体现出文化的特点有( ) ①文化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③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国家博物馆展出了马克思的笔记本及亲笔签名的原版书籍等珍贵文物,使参观者悄然领略了马克思的生平、革命实践、理论贡献和精神境界,这说明了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也说明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故②④入选。 3.汨罗江端午文化产业项目力求通过科学开发与文旅互动有机结合,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旅互动以及活态传承之路,建设一个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融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及文化娱乐等服务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材料表明( ) ①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④文化产业发展能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通过科学开发与文旅互动有机结合,建设融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及文化娱乐等服务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③④符合题意。 4.“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③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文化的发展并不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①不选;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不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③不选;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封建思想,这说明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②④正确。 5.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深层次内容,是社会制度、国家政权得以建立和维护的重要基础。这说明( ) ①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作用 ③社会进步扩大了文化的政治性功能 ④文化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表述错误,文化是精神力量,不起根基作用。②符合题意,文化安全是社会制度、国家政权得以建立和维护的重要基础,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作用。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社会进步对扩大文化政治性功能的作用。④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文化对国家安全的作用。 6.习近平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下列做法有利于直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是( ) ①坚持贸易全球化,推动全球经济共建共享共赢 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 ③努力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积极推动中外文化年活动的开展 ④扩大领导干部的公推公选范围,提高人民的参政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提升的是经济实力,不是文化实力,与题意无关。④属于政治生活,不符合题意。 7.《大道鲁商》是一部跨越人文和经济两个领域的文献纪录片,全景式地展示了鲁商从古到今诚实守信、仁义和气、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揭示了鲁商成功背后的文化内核。这反映了( ) A.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B.商业贸易促进文化发展 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D.鲁商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全方位展示 答案 A 解析 鲁商的成功离不开“诚实守信、仁义和气、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这充分说明了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故A符合题意;B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相符合;先进的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故C错误;鲁商文化只是齐鲁文化的一部分,不能全方位展示齐鲁文化,D错误。 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在中国文化中,家乡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话题。据此回答8~9题。 8.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人“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归根执念,对杨振宁在94岁高龄时放弃美国国籍转为中国公民的做法很不认同。这说明( ) ①文明的冲突是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斗争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和难以抹去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杨振宁94岁高龄放弃美国国籍转为中国国籍,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其深远持久的影响,②符合题意。西方人很难理解杨振宁的做法,是因为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④符合题意。 9.对中国人而言,富贵要还乡,否则如锦衣夜行;叶落要归根,不至于客死他乡成孤魂野鬼。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的做法主要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①符合题意,少小离家老大回体现了深远持久。②强调的是精益求精,不符合题意。③强调要多读书,不是深远持久的内容,不符合题意。④符合题意,强调了民族节日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 10.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些地方让孩子们诵读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编的传统家训家规,在这个过程中,文明的种子潜入了孩子们的骨髓,融入了孩子们的血液。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一定的文化活动 ②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消极被动”说法明显错误;材料未涉及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排除④;①③入选。 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领航灯塔,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学习这一思想使人倍感振奋,增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自觉,这说明( ) ①先进文化能促进人素质的全面提高 ②文化促进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优秀文化能够保持党的先进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①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先进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表述错误,文化作用是双重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起促进作用。③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先进的、优秀的文化,能使人倍感振奋,体现了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表述错误,先进文化能保持党的先进性。故选A。 12.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和成就首次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在大银幕上,该电影对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举世瞩目的成就加以集中展现,用影像定格属于中国的每一个辉煌瞬间,传递中国力量,为观众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这说明,优秀文艺作品可以( ) ①见证时代发展脉动,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②激发人们爱国情怀,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奠定民族立业根基,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 ④凝聚民族精神与力量,砥砺人们奋勇前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②“直接转化”表述错误,排除;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③ 表述错误,排除;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用影像定格属于中国的每一个辉煌瞬间,传递中国力量,为观众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这说明优秀文艺作品见证时代发展脉动,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凝聚民族精神与力量,砥砺人们奋勇前行,故①④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近年来,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而迅速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备受关注,微博打拐、免费午餐、衣加衣温暖行动、冰桶挑战……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让社会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中国更多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言:“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你不停努力,中国便会更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答案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3)文化影响人,对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微公益”的开展,凝聚了社会力量,使中国更美好。 14.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实现文化小康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加速推进。随着文化设施利用率不断提高,符合群众口味的服务内容不断丰富,老百姓在精神文化上的“获得感”也不断增强。2016年,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完成,文化对发展的促进带动作用不断彰显,文化小康工作“短板”不断补齐。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指出补齐文化小康工作“短板”的重要性。 (2)实现文化小康,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请就农村如何实现文化小康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 (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小康建设能够为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小康建设使老百姓在精神文化上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有利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小康社会早日实现。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实现文化小康,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2)答案示例: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农家书屋、文化站、影剧院等)建设,改善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展农村教育,培养文化人才等。(任答两条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