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复习精练: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复习精练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 1.(2017浙江4月选考,9)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 答案 T 2.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 ) 答案 F 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绝对孤立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3.“阅读是人类最重要的获取信息知识的手段”说明实践并非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 答案 T 4.(2016浙江4月选考,9)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对不对,就看大家的。( ) 答案 F 真理具有客观性,只有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 5.实践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其重要原因在于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能动性。( ) 答案 T 二、选择题 6.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诗人汪国真的名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强调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要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下面与该名句所蕴含的哲理最为接近的是( )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②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③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④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B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要求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要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②④与该名句所蕴含的哲理最为接近;①强调的是理想与使命,与题意不符;③强调君子要学会做人,才会有道德,与题意不符。 7. 下边漫画中的人错在( ) A.没有认识到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没有意识到实践具有意识能动性 C.没有积极发挥主动创造性 D.没有意识到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答案 D 漫画中的人的错误与没有认识到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无关,A项不选;漫画中人们集结在一起来拉动影子,这并不是要说明人们没有意识到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也不是要说明人们没有积极发挥主动创造性,B、C两项不选;拉并不以实体形式存在的“影子”并不会产生客观的结果,漫画中的人错在没有意识到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D项正确。 8.2017年8月,中国科学院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实现既定科学目际。此次圆满完成的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为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和技术基础。这表明( ) A.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 A “墨子号”实验提前实现既定科学目标,为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和技术基础,体现了实践的目的性,A项正确。 9.(2018北京文综,25)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为避免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新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是新旧事物的关系 B.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C.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 D.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案 B 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都是新事物,A错误。实践的社会性是指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人的活动。实践的历史性是指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新技术,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由此可见,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B正确且符合题意。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条件,尊重事物发展规律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C错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D观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10.地球上的生命为适应地球的旋转都有一定的调控昼夜节律(生物钟)。为揭示生物钟的奥秘,美国科学家使用果蝇作为示范生物,发现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这个机制不仅存在于果蝇,也存在于人类。这说明( ) A.揭示生物钟奥秘是进行科学实验的根本目的 B.调控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的揭示源于实践活动 C.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是意识能动作用的产物 D.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的存在取决于科学家的发现 答案 B 美国科学家是在生物科学实验中获得对调控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的认识的,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正确。改造世界,造福人类是进行科学实验的根本目的,A错误。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是生物体本身固有的客观规律,C、D错误。 1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千百年来,观云识天已有规律可循。与古人不同,现代气象观测可依赖的高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可以提供更精细的预报结论。由此可见( ) ①“观云识天”的规律产生于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 ②“观云识天”是对“云”和“天”之间关系的把握 ③“观云识天”能力的提高有赖于科技手段的进步 ④“观云识天”手段的进步体现了认识的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云”和“天”之间存在客观联系,“观云识天”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对“云”和“天”之间关系的把握;现代气象观测可依赖的高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可以提供更精细的预报结论,说明“观云识天”能力的提高有赖于科技手段的进步,②③正确。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①错误。手段的进步只能说明“观云识天”能力会提高,预报会更精准,④中“直接现实性”的说法错误。 12.(2018课标Ⅰ,2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故①不选。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④中“完成了”的说法错误。②③均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解读,故选C。 知识拓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2018江苏单科,27)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材料告诉我们(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可以变观念为现实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答案 B 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与地图出版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要加以修订,这说明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故选B。 知识归纳 区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侧重于认识如何产生,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侧重于认识怎样发展,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侧重于认识为社会实践服务。 14.(2018天津文综,6)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 )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答案 C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根据题干的内容来看,霍金的“黑洞理论”虽然闻名于世,但是没有得到有效的验证,从而影响其获得诺贝尔奖。由此可得出“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的结论,故选C。A、B、D所表述的内容均不符合题意。 15.哈佛大学某科研团队宣布将利用基因技术复活猛犸象。我国科学家表示,并不反对此类研究,但适者生存毕竟是物种进化规律,人类没必要执着于复活灭绝生物,而应将生物技术更多地投入到维护生物多样性、挽救濒危物种方面。我国科学家的观点意在强调( ) ①科学研究只有服务于实践才有实际意义 ②科学研究应致力于消灭规律的不良影响 ③科学研究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价值追求 ④合乎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才能取得成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我国科学家的观点意在强调科学研究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价值追求,科学研究只有服务于实践才有实际意义,①③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能创造或消灭,②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④与题意不符。 16.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答案 D 题意反映直线a⊥c,直线b⊥c,则a∥b,在平面内是真理,而在空间中则未必,说明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D项正确。其余选项不合题意。 1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 1981 年以来,我党基于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而对社会矛盾判断所做的首次重大调整。这一判断的调整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人对事物的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真理性认识源自党中央的精准分析 ③真理在不断推翻自身中向前发展 ④真理总是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题意反映时代不同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矛盾的认识变化,说明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说明真理总是相对于特定过程而言的,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④正确。认识来源于实践,②错误。真理随实践的发展不断超越自身发展,③错误。 18.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休的、有条件的 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材料体现了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让真理超越自身,②③正确。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会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向前发展, 而不是被推翻,①错误。认识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获得,④错误。 19.(2018江苏单科,28)2017年11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很多人都以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并不大,因为22年前,美国已经诞生了克隆羊。但实际上,当初的克隆羊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术,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则是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由此可见( ) 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B.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推翻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 D.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答案 C 本题考查认识过程。很多人认为,中国克隆猕猴技术突破不大,他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认识,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体细胞克隆技术是比胚胎分裂技术更为先进的技术,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C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认识具有反复性,而非认识的目的,A不合题意。真理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但真理不会被推翻,B说法错误。题干中人们对克隆猕猴技术的认识,既受客观事物本质暴露和展现过程的影响,又受人的立场、观点、知识结构等的影响,D没有C更全面地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不选D。 疑难突破 做选择题要注意题干与题肢的对应性 在几个题肢本身说法正确,且都与题干有联系的情况下,选择哪一个题肢更符合题干要求,这时就应考虑哪一个题肢与题干的范围对应得更好。就本题而言,C比D更符合题干要求。 20.(2016浙江文综,28)漫画《水没多深》提醒我们( ) A.失败是成功之母 B.客观事物是复杂的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一个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答案 B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漫画《水没多深》从反面提醒我们要注意股市的复杂情况,即客观事物的复杂情况,谨慎入市,B是漫画带给我们的启示,故选B。《水没多深》未强调矛盾双方的转化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故排除A、C。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直接经验即实践,二是间接经验,故D说法错误。 21.(2017海南单科,22)狼曾经是令人憎恶和害怕的,人们主张把狼赶尽杀绝。但一些地方由于狼群消失,某些动物种群迅速繁衍,导致植被过度消耗,生态失衡,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现在,人们对狼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国家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这一事例说明( ) ①不同认识主体的共识才是真理性认识 ②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纠正谬误、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人们对狼有新的认识,是基于解决实践中某些动物种群迅速繁衍带来的生态失衡等问题,发现狼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前后对狼的认识不同,是受前后面临的客观条件及人自身主观因素等影响的,对于狼不能一次形成全面的认识,体现出认识的反复性。②④正确。符合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是真理性认识,①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③错误。 22.(2017课标Ⅱ,21)2016年9月,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是(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 ③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 ④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认识过程。由于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袁隆平的第五期攻关项目未能通过验收,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正确且符合题意。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②错误,获得真理性认识既受认识客体的影响,也受认识主体的影响。失败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也可能具有价值,③错误,应排除。 23.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靑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 ) 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 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③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对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经过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一次比一次更深刻,更正确, ②④符合题意。材料说明每一阶段的特点不同,①与题意不符。认识具有反复性,但并不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③说法错误。 三、综合题 24.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浙江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立足实际继续坚持大力引导帮扶企业实施“机器换人”,不断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眼下,越来越多浙江企业从“要我换”到“我要换”,将目光投向了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技术改造,以寻求实现产业升级的最优方案。与此同时,浙江省还将“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放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化创新驱动,积极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全省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结合材料,指出浙江企业从“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活动中,越来越多浙江企业从“要我换”到“我要换”,将目光投向了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技术改造。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为适应浙江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浙江省立足实际,继续坚持大力引导帮扶企业实施“机器换人”,使浙江企业实现从“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浙江企业从“要我换”到“我要换”转变,是寻求实现产业升级的最优方案。 解析 根据体现类试题的解题方法,梳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大表现,从来源、发展动力、目的三方面解读材料对应的信息,将知识与信息对接分析。 25.(2018浙江11月选考,38)为了满足我国农业遥感监测中作物监测时效性要求高、监测内容多、数据要求高等需求,中国科学家做了大量研究,于2018年6月2日成功发射高分6号卫星。这颗卫星实现了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的优化组合,具有大范围、重访周期短、定量化探测等优势,提升了我国天地一体化的对地观测能力,可以为农业农村管理提供精准保障,是我国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农业遥感卫星。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升农业遥感监测水平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6分) 答案 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我国农业农村管理实践对农业遥感监测提出的新要求,推动科研工作者研发新型农业卫星。实践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了认识发展。新型农业卫星的成功发射,提升了我国天地一体化的对地观测能力,提高了我国农业遥感监测认识水平。 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阐述问题等能力。解题时,要根据体现类试题的要求,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三方面原因或体现的角度分别解读材料信息,把握材料中我国为什么要提升农业遥感监测水平、提升农业遥感监测水平的具体措施即发射农业遥感卫星等信息,将这些材料信息分别对接实践提出新问题、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以及实践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等知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