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40寻觅社会的真谛(押题专练)
1.文化部发布的《“十三五”时期艺术创作规划》强调要进一步完善艺术创作评价机制,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强调要将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是基于( ) ①社会历史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是人民创造的 ②维护人民的利益是艺术创作最高的价值追求 ③人民群众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④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③错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④错误。强调要将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尊重,体现了对群众路线的坚持,故①②可选。答案为A。 2.浙江省户籍人口中常年在外省的有280余万人。为了方便这部分长期在外省务工、经商、就学、生活居住的人口补领居民身份证,减少往返时间和费用支出,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门专门推出“省外委托补领”和“省内就近补领”两条便民政策。这一改革说明( ) ①社会意识有其自身传承性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历史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3.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指出“深化政治巡视,加强党的建设,推动改革。”从唯物史观看,修改该条例是( )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③我国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内在要求 ④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由转变的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该条例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修改该条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①正确;修改该条例是为了解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矛盾,是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②正确;该条例不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修改该条例不是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③不选;修改该条例并不是我们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由转变的标志,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A。 4.史学家赵翼诗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钱穆先生曾改引此句,评论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国家不幸哲人幸。”材料体现了( ) ①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②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对旧制度的批判上 ③哲学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源于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5.2017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庆香港回归20年的讲话24次谈到“一国两制”。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目的,一方面是以和平的方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另一方面就是为了促进香港发展,保持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这两方面,香港回归祖国20年的发展变化得到了很好的证明。“一国两制”构想( ) ①适应了香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②决定了香港的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③推动香港生产方式和香港同胞思维方式的变化 ④是衡量香港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回归祖国20年的发展变化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说明“一国两制”构想,适应了香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推动了香港的发展,①③正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国两制”构想属于社会意识,无法决定香港的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②错误;先进的社会意识应当能够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而“一国两制”构想并不是衡量社会意识正确与否的尺度,故④错误。故答案为B。 6.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两点,一是坚定不移,不会变、不动摇;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从唯物史观看,材料表明( )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③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④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7.“难受想哭”因为方言变成“蓝瘦香菇”成为网络热词,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一样,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其内涵阐释得五花八门,网络的放大效应和现实社会中的从众心理为其推波助澜。然而它们“偶然创造——突然流行——日益淡化——渐被遗忘”,此类网络热词最终还是会挥一挥衣袖,带不走一片云彩。这说明( ) A.网络热词的产生源于人们的心理需要 B.网络热词的流行说明其强大的生命力 C.网络热词的荒谬性不足以支撑其可持续发展 D.网络热词的“热”与“冷”变换有其规律性 【答案】D 【解析】网络热词属于意识的范畴,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其产生源于社会存在,A是错误的;网络热词的流行是对社会现实的能动反映,不能说明其强大的生命力,排除B;网络热词不一定具有荒谬性,C错误;它们“偶然创造——突然流行——日益淡化——渐被遗忘”,此类网络热词最终还是会挥一挥衣袖,带不走一片云彩,说明网络热词的“热”与“冷”变换有其规律性,D符合题意。 8.我们决胜全面小康,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有始有终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材料观点是基于( ) ①坚持群众观点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引导者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我们决胜全面小康,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因为坚持群众观点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② 符合题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材料强调在决胜全面小康,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要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是因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③表述错误,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但不是引导者;④表述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故本题选A。 9.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遵循实事求是原则 B.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C.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D.坚持实践第一观点 【答案】C 10.2017年,数不胜数的新词热词、流行语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皮皮虾我们走、扎心了老铁、freestyle、你的良心不会痛吗?……这些流行热词不仅是2017年度的一个缩影,而且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当今社会、文化以及人们心态的变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2017新词热词的流行体现了( )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题目中,流行热词不仅是一个年度的缩影,而且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当今社会、文化以及人们心态的变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故①④入选。②属于唯物论,与题意要求不符。③在题目中没有体现。 11.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6月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会见企业家代表时指出,国际上一些领域出现产能过剩,这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很多国家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的一个结果。在消化过剩产能方面,中国为自己的结构性改革作出了努力。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 ①结构性改革是基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②改革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③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产能过剩,表明社会意识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④改革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模式的创新,推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12.有一首歌《前进吧,中国共产党》唱响了大江南北,它雄壮豪迈,唱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声,激发了党员的斗志;这首歌抒情感人,唱进了群众的心里,凝聚了人心。歌曲是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传道”的生动载体,具有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效果。这给我们的历史唯物主义启示是( ) ①高度重视社会意识的力量,把其摆在重要位置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往往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③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④反映时代要求的社会意识支配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独立于”不能等同于“相对独立性”,②说法有误;④观点错误,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歌曲是“传道”的生动载体,具有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效果,可见应高度重视社会意识的力量,①入选;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们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③入选。选A。 13.自古以来,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结婚买房一直都是男人“分内的事儿”。但随着房价日益走高,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和新婚姻法的实施,女方出资、双方共同置业成了当下年轻夫妻买房普遍能够接受的形式。这表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答案】A 【解析】材料旨在强调观念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这表明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答案为A项;B、C、D三项均与材料中心不符。 14.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新农村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落后、错误的观念,如男尊女卑、多子多福、及时行乐等。这表明( )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在社会主义文化占主流的今天,仍然存在一些落后、错误的观念,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 15.近年来,让真善美的“好人”“最美”成为时代偶像,用身边的平凡英雄的故事打动公众,核心价值观如春风化雨般走进人们的心田。国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②价值观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③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 ④先进文化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正确的意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因此①③符合题意。②观点错误。④不是哲学道理且说法错误,排除。 16.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不断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使土地向资金、技术等实力雄厚的种田大户集中,不断促进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寻求更广阔的市场,不少种田大户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土地流转,转活了农业,转富了农民。这说明( ) ①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领导干部的精神脊梁要靠“严”“实”支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对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做出安排。 中国人历来崇尚气节、崇尚严谨、崇尚务实,讲良知、守信用,严和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是传承民族品性、倡导社会新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因为广大党员干部选择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凡事以身作则、冲锋在前、率先垂范,坚定不移地挺起为人民奋斗、对党忠诚的脊梁,才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无论风云如何变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就越要从严治党,严和实的作风就越不能丢。 精神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些领导干部过去也曾经严于律己,干出过成绩,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但最终理想信念缺失,精神脊梁软了甚至断了,踏上蜕化变质的不归路,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因此,要牢牢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真正做到一心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说明当前领导干部进行的“严”“实”教育。 【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前,我国一些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因此,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以“三严三实”来要求和对照自己。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但仍然有一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导致理想信念缺失。③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全社会进行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的思想教育有利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工作。 18.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中国经济将从要素与投资驱动更多地转向改革与创新驱动——以市场改革开路,激发创新活力,从而增加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已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需要运用法治严格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新思维,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结合材料,说明“以市场改革开路”与“树立法治新思维”是如何遵循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 【答案】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通过市场改革开路,突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与增强内生动力,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树立法治新思维,才能严格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适应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客观要求,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说明“以市场改革开路”与“树立法治新思维”是如何遵循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属于如何体现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明确的是“让市场改革开路”即经济体制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树立法治新思维”作为政治体制改革内容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与变革,符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及其运动规律。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农民画以中国各地民俗为养分,以农民自身生活为源泉,充分体现了农民画家“画天、画地、画自己”的绘画特点,具有原创、粗放、抽象的艺术特征,是勾勒生命之美、生态之美、生活之美的中国绘画艺术。目前在中国2800多个区县中有68万个乡村,数百万农民绘画艺术家。农民画的发展和壮大,充分说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家更需要人民滋养”。 材料二 陕西户县是我国农民画发源地之一。为做大做强农民画品牌,该县不断创新模式,扩大农民画的影响:开发农民画产业,与农家乐旅游结合起来,打造旅游新亮点;开展农民画新壁画运动,先后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绘制壁画200001多平方米;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0余幅公益广告宣传作品在全国的100多个大中型城市传播展示;加强对外交流,28名作者35次到日本、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讲学,三幅户县农民画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电子显示屏展播。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说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家更需要人民滋养”。 (2)结合材料二,请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说明我国加强文化品牌建设的意义。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就“促进中国文化品牌走向世界”提两条建议。 【答案】(1)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离不开艺术。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创作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艺术家更需要人民的滋养。③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艺术工作者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角度作答也可给分) (2)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有助于充分挖掘文化的社会价值,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构建和谐社会。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答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产生影响,可以转化成物质力量;提供精神动力;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等也可酌情给分) (3)从多种途径促进文化交流;保持文化品牌的个性和特点;博采众长、与时俱进;平等对待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等方面回答均可。(每条2分,答出两条即可。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