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政治试题

www.ks5u.com 田家炳高中2019--2020学年度12月月考试卷 高一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货币没有臭味,无论从哪里来,一方面它代表了已经卖掉的商品,另一方面,它代表可以买到的商品。”这说明 ( )‎ ‎①货币与商品是同时产生的 ②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 ‎③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代表 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③④:“货币没有臭味,无论从哪里来,一方面它代表了已经卖掉的商品,另一方面,它代表可以买到的商品。”这说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代表,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②③④符合题意。‎ ‎①: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出现比商品晚得多,①错误。‎ 故本题选B。‎ ‎2.2005 年11月11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正式发布。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将带着北京的盛情把祝福带往世界每个角落。要使“福娃”能进千家万户,“福娃”的生产企业就应该( )‎ ‎①面向市场生产 ②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③提高产品质量 ④ 加强对假“福娃”的打击力度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福娃”将带着北京的盛情把祝福带往世界每个角落。要使“福娃”能进千家万户,“福娃”的生产企业就应该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①③符合题意。‎ ‎②:“福娃”的生产企业可以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②错误。‎ ‎④:国家应该加强对假“福娃”的打击力度,不是企业,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近年来,有些外国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者呼吁中国对人民币重新估值,力压人民币升值。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3. 人民币升值则意味着 ( )‎ ‎①每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②外币的汇率上升 ‎ ‎③外币的汇率下降 ④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4. 我国政府的基本立场是保持人民币值稳定,这有利于 ( )‎ ‎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能增加我国社会财富 ③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④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3. C 4. C ‎【解析】‎ 本题以有些外国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者呼吁中国对人民币重新估值,力压人民币升值为话题,考查汇率、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题详解】‎ ‎③④: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则意味着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人民币汇率升高,外币的汇率下降,③④符合题意。‎ ‎①:人民币升值,每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更少的人民币,①错误。‎ ‎②:人民币升值,外币的汇率下降,②错误。‎ 故本题选C。‎ ‎【4题详解】‎ ‎③④:我国政府的基本立场是保持人民币值稳定,这有利于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③④符合题意。‎ ‎①:保持人民币值稳定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无直接关系。①不合题意。‎ ‎②:保持人民币值稳定不能增加我国社会财富,②错误。‎ 故本题选C。‎ ‎5.在商品生产中,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而商品的价值总量 。( )‎ A. 越大、越大 B. 越小、不变 C. 越小、越大 D. 越大、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商品生产中,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A错误。‎ B: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数量同比增加,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B正确。‎ C:通过以上分析发现,C错误。‎ D:通过以上分析发现,D错误。‎ 故本题选B。‎ ‎6.东部地区人们的消费水平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要高,这主要取决于 ( )‎ A. 东部地区的人们收入水平高 B. 东西部地区人的收入差距大 C. 东部地区人们的过去和未来的收入水平高 D. 东部地区的人们消费观念超前 ‎【答案】A ‎【解析】‎ ‎【详解】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东部地区人们的消费水平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要高,这主要取决于东部地区的人们收入水平高,A符合题意。‎ B:东西部地区人的收入差距大,整体的消费水平降低,B不合题意。‎ C:本题考查当前可支配收入,不是东部地区人们的过去和未来的收入水平高,C不合题意。‎ D: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东部地区的人们消费观念超前不是主要因素,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对家用电器的需求和拥有量迅速增长,家电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 ( )‎ A.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B. 消费决定生产 C. 生产创造消费 D. 生产决定消费 ‎【答案】A ‎【解析】‎ ‎【详解】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对家用电器的需求和拥有量迅速增长,家电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是生产的动力,A符合题意。‎ B: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B错误。‎ C:材料不是强调生产创造消费,而是消费反作用于生产,C不合题意。‎ D:生产决定消费,D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8.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高,这说明( )‎ A. 该家庭的消费水平高 B. 该家庭的消费意识强 C. 该家庭的消费水平低 D. 该家庭的消费意识滞后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高,这说明该家庭的消费水平越低,C正确且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B 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9.对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 )‎ A. 国有经济掌握着先进生产力 B. 国有经济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C. 国有经济遍及国民经济各领域 D. 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和对经济运行整体态势有控制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国有经济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这不是对主导作用的理解,A不合题意。‎ B: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B错误。‎ C: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不是国有经济遍及国民经济各领域,C错误。‎ 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控制运行的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0. 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13年10月1日,100美元兑换611.98元人民币;2013年11月1日,100美元兑换609.47元人民币。这一变化表明 A. 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 B. 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 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D. 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到11月1日时,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少了,说明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汇率跌落。D正确;ABC错误。该题要根据同样多的美元兑换的人民币的多少判断人民币和美元币值的变化,币值与汇率的变动方向是一致的。‎ 考点:本题考查外汇和汇率。‎ ‎11. 受禽流感影响,去年活鸡和鸡蛋价格持续下降,养鸡户纷纷压缩产量。今年三月份以来,鸡蛋价格不断走高,小张作出扩大养鸡规模的决定。这表明 A. 商品的价值总是围绕价格波动 B. 利益最大化是生产的根本目的 C. 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D. 企业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题中禽流感影响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商品价格;同时价格的高低影响生产者生产规模的调整,说明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故C入选。A选项观点错误,商品的价格总是围绕价值波动,而不是价值围绕价格波动,故排除。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强调生产的目的,而是强调供求与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故排除。D选项观点错误,生产规模的大小要根据市场而定,而不是越大越好,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12.2019年国庆前夕,某品牌服装打折销售。魏女士领取了6800元工资后,在该品牌服装店 购买了一件原标价540元的打折上衣,实际支付了180元。在这里,6800元,540元,180元分别执行的货币职能是 A.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 B. 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C.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D. 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答案】D ‎【解析】‎ ‎【详解】A:材料中的6800元执行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540元执行的是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180元执行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A与题意不符。‎ B:材料中的6800元不是执行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B与题意不符。‎ C:材料中的540元执行的是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C与题意不符。‎ D:材料中的6800元执行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540元执行的是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180元执行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D与题意相符。‎ 故本题选D。‎ ‎13. 余额宝是支付宝为个人用户推出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支持支付宝账户余额支付、储蓄卡快捷支付(含卡通)的资金转入,不收取任何手续费。仅半年时间,余额宝规模达到1800亿元。余额宝横空出世,将 A. 冲击商业银行的业务 B. 保证储户投资零风险 C. 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D. 使电子银行取代实体银行 ‎【答案】A ‎【解析】‎ 题中材料“余额宝是支付宝为个人用户推出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支持支付宝账户余额支付、储蓄卡快捷支付(含卡通)的资金转入,不收取任何手续费”,表明余额宝的出现与发展会对商业银行的存款、结算等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A项符合题意;B项中“投资零风险”的表述是错误的;本题材料中并未涉及企业方面的问题,C项不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排除。‎ ‎14.我国现阶段同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是( )‎ A. 按资本分配 B.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 按劳分配 D.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答案】D ‎【解析】‎ ‎【详解】A:按资本分配指的是储蓄存款利息、股息、股票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不是同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A不合题意。‎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指的是在私营、外企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排除B。‎ C: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不是同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C不合题意。‎ D:我国现阶段同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5.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切合法的劳动收人和合法的非劳动收人,都应该得到保护。这里所说的合法的非劳动收人包括( )‎ ‎①国有企业职工所获得的奖金收人 ③个体工商户的收人 ‎②银行存款、购买债券 ④投资股市获得的收人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④: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指通过劳动以外的其他合法途径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按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个体工商户的收人,银行存款、购买债、投资股市获得的收入均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人,②③④符合题意。‎ ‎①:合法的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各种劳动报酬,包括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国有企业职工所获得的奖金收入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①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 ‎(1)按劳分配收入和劳动收入的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而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如个体经济中的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的收入是劳动收入,但不是按劳分配收入。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工人的工资收入是劳动收入,也是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但不是按劳分配收入。‎ ‎(2)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①二者存在的范围不同。前者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后者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②二者性质不同。前者是社会主义性质分配,后者是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 ‎16. 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公平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因为 ( )‎ A.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二者的对立已经消失 B. 我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都以提高企业和国民经济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 C. 效率是公平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 D.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基础,效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政治保证 ‎【答案】C ‎【解析】‎ A错误,效率和公平也存在矛盾,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B错误,在我国收入分配中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D错误,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选C。‎ ‎17.2005年我国财政收入达28828亿元,呈迅猛增长之势。下列属于财政收入形式的有( )‎ ‎①税收收入 ②按劳分配收入 ③利润收入 ‎ ‎④私营企业主的利润收入 ⑤债务收入 ⑥收费、罚没收入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⑤⑥: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根据国家筹集资金的渠道,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①③⑤⑥符合题意。‎ ‎②:按劳分配收入是个人收入分配,不是财政收入,②不合题意。‎ ‎④:私营企业主的利润收入是个人收入分配,不是财政收入,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8.财政的作用是巨大的,为了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 )‎ A. 调整好分配政策 B. 正确处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C. 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D. 财政支出的方向 ‎【答案】A ‎【解析】‎ ‎【详解】A:财政作用是巨大的,为了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调整好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A符合题意。‎ B:正确处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不是发挥财政作用的关键,B不合题意。‎ C:大力增加财政收入不是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关键,C不合题意。‎ D:财政支出的方向不是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关键,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9.假设2009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0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 12元 B. 10元 C. 18元 D. 18.75元 ‎【答案】B ‎【解析】‎ ‎【详解】A: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假设2009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0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5/(1+50%)=10元,A错误。‎ B:通过上述计算看出,B正确。‎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量降低,C错误。 ‎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量降低,D错误。 ‎ 故本题选B。‎ ‎20. 2010年春节前后,Y市羊肉价格是每千克17元,西红柿价格虽比平时上涨,但每千克只有6元。羊肉之所以比西红柿贵,主要是因为 ( )‎ A. 买黄瓜的人更多 B. 羊肉营养价值高于黄瓜 C. 羊肉价值量大 D. 羊肉比黄瓜的需求量大 ‎【答案】C ‎【解析】‎ ‎21. 甲乙两家企业生产同一种商品,并以相同的价格出售这一商品,甲企业盈利,而乙企业亏本。其原因是 A. 甲企业商品比乙企业的商品更富有需求弹性 B. 甲企业商品的价值大于乙企业商品的价值 C. 甲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低于乙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 D. 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材料强调的是甲乙企业生产同一种商品,因此,甲企业的商品比乙企业的商品的需求弹性是一样的,排除A。‎ B:如果甲企业商品的价值大于乙企业商品的价值,那么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长,如果以相同的价格出售这一商品,则甲要亏损,排除B。‎ C:该选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联系,排除C。‎ D:甲乙企业生产同一种商品,以相同的价格出售,却出现盈利和亏本两种不同结果,主要是因为它们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同,故D正确。‎ 故本题选D。‎ ‎22. 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出口企业压力增大。它们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首脑”企业,不做“手脚”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 A. 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价格的高低 B. 采用先进技术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量 C 减少个别劳动时间可以形成价格优势 D. 企业降低劳动消耗可以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案】C ‎【解析】‎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个别企业来说,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可以形成价格优势,故C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说法错误,价值决定价格,排除;B说法错误,提高劳动生产率能降低商品的价值量,排除;D说法错误,个别企业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因此不能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但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个别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增加单位时间的商品价值总量。个别生产者为追求额外的利润,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竞相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最终会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3.2017年广东统计数据表明,在2. 17万亿元的生产总值中,民营经济占了约4成,比2014年总量翻了一番多。这表明广东这艘“经济巨舰”的“发动机”,正在由外向带动为主的“一个半引擎”驱动,转向内、外源经济并进共荣的“双轮驱动”。上述材料表明了( )‎ A. 私营企业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格局得以进一步发展 C. 私营企业将冲击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 私营经济比公有制经济更加优越 ‎【答案】B ‎【解析】‎ ‎【详解】A:私营企业属于非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指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A错误。‎ B:广东这艘“经济巨舰”的“发动机”,正在由外向带动为主的“一个半引擎”驱动,转向内、外源经济并进共荣的“双轮驱动”。上述材料表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格局得以进一步发展,B符合题意。‎ C:私营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鼓励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没有冲击公有制的主体地位,C错误。‎ D:私营经济比公有制经济更加优越说法错误,排除D。‎ 故本题选B。‎ ‎24.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 A. 29760元;17000元 B. 49760元;17000元 C. 49760元;20000元 D. 44260元;3000元 ‎【答案】C ‎【解析】‎ ‎【详解】A: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主要有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根据材料描述,工资款3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均属于按劳分配,共49760元,A错误。‎ B:题中的年终按股分红和专利入股收入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3000元+17000元=20000元,B错误。‎ C:通过A、B中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计算看出,C正确。‎ D:D中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计算均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25.改革开放40年来,在所有制问题上我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物权法》明确规定,保护一切合法财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这样的变化 A. 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有利于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 C. 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积极性和创造性 D. 必将使个人资产增值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保护一切合法财产到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这样的变化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C正确且符合题意;非公有制经济本来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这一变化无关,A错误;这样的变化有利于提高效率而与公平无关,B错误;D说法太绝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6.“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 A. 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B.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C.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D. 正确处理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C: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C符合题意。‎ ABD: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强调的是收入分配政策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AB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点睛】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经济增长是财政收入的基础,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 ‎27. “生财”之道根本在于 A. 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B. 强化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 C. 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D. 调整分配政策,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28. “聚财”之度在于 A. 财政收入的增幅与国民收入同步 B. 财政收入的增幅高于国民收入的增幅 C. 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 D. 避免财政赤字的出现 ‎【答案】27. A 28. C ‎【解析】‎ 本题以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设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27题详解】‎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因此,“生财”之道根本在于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A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28题详解】‎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财政收入和企业、个人的收入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 ,财政收入并不是越多越好,“聚财”之度在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C正确且符合题意;A B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不能避免财政赤字,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9.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国家要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有 A. 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 B. 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支出,给经济降温 C. 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 D. 要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答案】B ‎【解析】‎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国家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支出,给经济降温,B适合题意,其他选项不合题意,排除。‎ ‎30.北京市地税部门建立纳税人信用档案,连续记录纳税人的个税申报行为,通过建立“红黑榜”记录纳税人奖惩情况。税务机关建立纳税“红黑榜”( )‎ ‎①能够从根本上遏制涉税犯罪 ②对规范税收秩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③是税收具有无偿性的表现 ④有利于增强公民的自觉诚信纳税意识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北京市地税部门建立纳税人信用档案,连续记录纳税人的个税申报行为,通过建立“红黑榜”记录纳税人奖惩情况。税务机关建立纳税“红黑榜”有利于增强公民的自觉诚信纳税意识,对规范税收秩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②④符合题意。‎ ‎①:从根本上遏制涉税犯罪说法过于绝对,排除①。‎ ‎③:税务机关建立纳税“红黑榜”并未体现税收具有无偿性,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税收具有强制性,并不意味着纳税人不享有对纳税机关监督的权利;税收具有无偿性,并不意味着国家对纳税人不提供相应的服务,国家征税的目的在于用之于民;税收具有固定性,并不意味着征税对象、税率不发生改变。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于税法来说的,而不是绝对的。税收的固定性是就税法不变的情况而言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征税标准是可以改变的。‎ 二、非选择题(三大题,共40分)‎ ‎31.农民工小张买车的纠结:“这些年经济好了,家里有点存款,现在收入也不错,可以考虑买车。但又考虑企业前景不乐观,工作也不稳定,父母年纪大、孩子又上学,将来花钱的事多着呢!再说现在物价涨得又这么快,又觉得不敢买。‎ 试从小张买车纠结的原因总结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①家有存款和现在收入不错而想买车,这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可支配收入影响消费支出。‎ ‎②企业前景不乐观,工作也不稳定,父母年纪大、孩子又上学等因素导致其不敢买,这说明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 ‎③物价上涨影响其不敢买车,这说明物价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较容易,考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可考虑影响消费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其他原因。材料“这些年经济好了,家里有点存款,现在收入也不错”这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原因,说明当前可支配收入影响消费;“企业前景不乐观,工作也不稳定,父母年纪大了,孩子上学了”考虑到未来的收入情况,这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原因,说明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物价涨得又这么快”说明在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中,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 考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使居民收入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 ‎(1)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为使居民收入向“橄榄型”转变,我国作出了哪些举措?‎ ‎【答案】(1)①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最终原因。‎ ‎②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制度决定的。‎ ‎③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 ‎(2)①根本方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收入分配方式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④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加强财政支持力度,使财政向社会薄弱环节倾斜。‎ ‎⑤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实现社会公平。‎ ‎⑥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解答时首先明确分配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然后把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关系,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制度决定“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最后分析,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 ‎(2)本题设问指向为使居民收入向“橄榄型”转变,我国做出了哪些举措,实际是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解答时可以从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注重公平、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角度思考分析。‎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6年,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市在财政资金的投入上加大了对农村的倾斜力度:计划投入财政资金1.5亿元,用于农村公路、改水工程,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设施;投入财政资金400万元,落实中央“两免一补”政策(免课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投入财政资金720万元,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提高到50%,并将人均补贴标准提高到40元;投入财政资金500万元,用以启动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1)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 ‎(2)结合材料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 ‎【答案】(1)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①财政可以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A市投入财政资金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财政具有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A市投入财政资金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推动了农村教育事业发展。A市投入财政资金用于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③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解析】‎ ‎【分析】‎ 本题以A市在财政资金的投入上加大了对农村的倾斜力度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财政收入的来源、税收的特征、财政的作用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财政收入的来源(形式):税、利、债、其他收入(费)。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属于体现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财政具有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可以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加以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点睛】正确区分财政的作用 凡是看到社会保障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看到工程建设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看到增加或减少税收、扩大发行国债等一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