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10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含高考真题课件
专题十四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命题角度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非选择题命题 点) -3- -4-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8全国Ⅰ·2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 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 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 设规律的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论的知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属于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来源于中国的社会实践,由中 国的社会实践决定,①错误;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④ 错误;这一思想符合新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是中国社会实践创新 和理论创新的结果,②③正确,故C项应选。 -6- 2.(2017全国Ⅰ·21)某科技创业园区创建了集创业者、专家等多种 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平台——“零工社区”。各类专家以“打零工” 的方式回答、解决创业者提出的问题,创业者通过与专家交流,获 得信息资源,把创新思路转化为产品,提高了创业成功率。“零工 社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得益于( ) ①专家及时回应和解答创业实践中的新问题 ②创业者用直接经 验检验专家的间接经验 ③专家及时把创业者的实践经验上升为 系统的理论 ④创业者善于把创新认识转化为创业实践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论,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 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创业者的问题来自于创业实 践,专家回答、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创业实践发展,故①正确。实 验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②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专家把 创业者的经验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排除③。创业者把创新 思路转化为产品,体现了认识经过实践转化为成果,可见④正确。 -8- 3.(2017海南·18)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画过一幅《卖羊》的漫画:一个 农人牵着两只羊,悠闲地走着。一位农民看了这幅画却连连摇头发 笑。丰子恺觉得纳闷,上前虚心请教。那农民说:“牵羊只需牵头羊, 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根绳子把头羊牵好就行了。”这个故事包含的 认识论道理是( ) ①缺乏直接经验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②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具 有实践价值 ③来自于亲身实践的认识才是正确认识 ④间接经 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 答案 B 解析 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 科学精神。正确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实践活动都具有价值,故 排除②。经过实践检验、符合客观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故舍去 ③。丰子恺画《卖羊》的经历,说明①。丰子恺绘画、农民有着亲 身实践经历,两者的做法,说明④。 -10- 4.(2017江苏·28)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 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 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 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考查获取和解读信 息的能力。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体现了实践的发展。科技发展引发 一系列问题,从而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治理认识的深化,可见实践 推动认识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 -11- 5.(2017北京·28)太空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天舟一号”上开展 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旨在更细致地揭示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 胞的过程,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医学科技的探索 不局限于地球表面,也能在太空中开展,这表明( ) A.人类意识来源于客观对象,它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但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条件 D.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才能促成认识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点,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 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天舟一号”促进了科学研究,说 明实践发展为认识深化提供了条件,C项符合题意;认识的来源是实 践,A项错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排除B项;掌握和运用系 统优化方法,不是促进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排除D项。答案为C项。 -12- 6.〔2018全国Ⅱ·40(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 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确保国家粮 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 作出了卓越贡献。 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 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 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 优点;2017年,创造了亩产1 149.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13- 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团队 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 培育的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 的海水灌溉。 作为水稻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 交水稻事业上,他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 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2 000多名学员,并多次到国外指 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1)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运用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3)班级举行“学习袁隆平,放飞青春梦想”主题班会。请列举两个 发言要点。 -14-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 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立足社会需要选择课题,开 拓创新,在实践、认识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发展、完善育种技术,优 质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不断取得突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应用 推广优质杂交水稻,为我国和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投身实践,开拓创新;胸怀远大理 想,实干报效祖国。 -15- 解析 本题以我国杂交水稻研究推广为背景,综合考查对生活与哲 学、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第(1)问,知识范围要 求是认识论中的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设问指向是我国杂交水稻 研发推广能够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结合材料确定回答问题 所需要的知识是实践决定认识,包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 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同时,认识对实践 具有反作用,而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实践的发展。正是在实践、认识 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发展、完善技术,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推广才取 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第(3)问,准确列举发言要点,必须结合材料把 握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报国精 神,据此列举发言要点。 -16-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2018山东青岛二模)我国科学家日前研发出一种可视化的“心 脏芯片”,可以在体外模拟心肌细胞的跳动和收缩,这对于支撑我 国创新药物研发以及转化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这一科 研成果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源自实践的认识具有真理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科 学实验是获取认识的最基本实践活动 ④认识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实践的不断发展 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我国科学家的研发新成果,可助推人们对心肌细胞的认识, 故选②。这项科技成果对创新药物及转化医学具有战略意义,说明 ④。生产活动是获取认识最基本实践活动,故排除③。源自实践并 经实践检验的认识才具有真理性,故排除①。 -17- 2.(2018四川资阳二模)2017年8月,中国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追 踪到一次重要引力波事件GW170817的光学对应信号。这是人类 首次观测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及伴随其产生的电磁现象, 意味着我国天文设备正加入国际关键天文事件的直接观测。该观 测说明(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工具创新是思维能 够认识存在的物质前提 ③科学发现不断揭示和论证世界的物质 性 ④科学实验推动人类对自然科学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观测到引力波及电磁现象,进一步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性,说 明科学实验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故选B项。实践的手段和对象是 思维能够认识存在的物质前提,故不选②。题旨强调人类新发现, 没有说明检验标准,故不选①。 -18- 3.(2018四川成都二诊)生物钟影响人的工作和生活,但是人类对生 物钟的工作原理长期不清楚。三名美国科学家选择果蝇作为典型 生物体进行研究,发现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从而解释了植 物、动物和人类是如何调节自己的生物节律以适应昼夜变换的。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揭示生物钟的奥秘是进行该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②人们可以创造一定的条件建立生物钟的运行规律 ③实践是人们深化对生物钟工作原理认知的根本动力 ④所有生 物钟的共性包含于果蝇生物钟的特殊性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实践与认识、共性与个性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 基于人类对生物钟的工作原理长期不清楚的实际问题,科学家通过 实践揭示了自然规律,推动了对生物钟工作原理的认识,说明实践 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故③正确。这一实验也是从个性中总结生 物钟共性的例证,体现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哲学道理,故④ 正确。①表述错误,科学研究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规律具有客 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物钟的运行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是 人创造条件而刻意建立的,②说法错误。 -20- 4.(2018河南能力诊断)2017年11月30日,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悟空”的首批探测成果公布。根据“悟空”的观测数据,在1.4 万亿电子伏特(TeV)的超高能谱段突然出现剧烈波动,呈现一个 “尖峰”。这可能预示着宇宙中存在“质量为1.4TeV左右的新粒 子”或者“尚不为人知的单能态TeV粒子加速器”。科学家认为, 如果这个精细结构最后能得以确证,这将是粒子物理或天体物理领 域的开创性发现。悟空“火眼金睛”的发现说明( ) ①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获得一切正确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工具的 革新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③宇宙现象的存在和发现是人类实 践的结果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 答案 C 解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这一 实践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使我们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 为1.4TeV左右的新粒子”;尽管科学家目前不能确定发现的正确性, 但未来对这一事物一定会有更全面的认识,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和上升性,②④可选。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科学实验活 动只是实践的一种形式,①以偏概全。宇宙现象的发现是认识活动, 是人类实践的结果,但宇宙现象是非人为事物,其存在是客观的,不 是人类实践的结果,③说法错误。 -22- 5.(2018福建莆田质检)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秀才不出门, 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 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 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 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从认识论看, 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 ①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 实践的产物 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两种途径 ④ 直接经验获得的认识比间接经验获得的认识更重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 答案 A 解析 以实践决定认识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 精神。现在借助技术手段,可以间接地获知天下事,而天下事是真 正亲知的人实践的结果,故选①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同等重要, 故排除④。③在题中未说明。 -24- 6.(2018广东深圳一调)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研究 实验,发现了胰岛素细胞是如何形成的。此发现可能实现重新编程 干细胞来产生胰岛素。研究人员使用人类干细胞可以产生胰岛素 分泌细胞,将来可以将其移植到糖尿病患者体内,对治疗1型糖尿病 重症患者带来希望。这表明(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实践提供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发展 ②人 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胰岛素细胞的形成机制,造福患者 ③研究人员 发挥意识作用,通过实践把观念变成了现实 ④人们根据干细胞固 有属性建立新的联系,服务医疗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 答案 C 解析 以联系的客观性、认识发展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借 助认识工具的实践活动推动认识发展,舍去①。研究人员的新发现, 表明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胰岛素细胞的形成机制,造福患者,根据 干细胞固有属性建立新的联系,服务医疗实践,故选②④。题干只 说明新发现,但这一新发现还没有成为现实,故排除③。 -26- 7.(2018福建龙岩2月质检)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经 过5年的不懈努力,突破了体细胞克隆猴的世界难题,成功培育出世 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将推动我国率先发展 出基于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全新医药研发产业链,加快针对 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脑疾病新药的研发进程。材料表明( ) ①科学研究的成功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科学实验总能把 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③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 实践以造福人类 ④实践基础上的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 先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7- 答案 A 解析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故舍去④。 科学实验是实践活动一中形式,必须借助一定条件,才能将观念东 西转化为现实,故舍去②。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突破,说 明①③。 -28- 8.(2018湖北七市协作体)近年来,我国科学家驾驭“蛟龙”号深潜 器、“科学”号科考船发现多处“热流”“冷泉”等深海奇景,并 在这些奇景周边发现数十种与甲烷共生的新物种,不断丰富了人类 关于海底世界及生命存在条件的认知。我国科学家的深海发现进 一步佐证了( ) ①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 ②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③实 践可以延伸人的认识器官 ④真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这种正确认识只是一定层次、一定程度上的 认识,题中强调我国科学家在深海发现新物种,没有涉及①④。科 学家的新发现佐证了②③。 -29- 9.(2018福建质检)2017年7月中国在南海试开采新型能源可燃冰获 得的成功,有望改变全球能源供应格局,推动全球能源革命;9月,借 助中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中国与奥地利科 学家成功进行了世界首次洲际量子保密视频通话。材料表明 ( ) A.科学实践能够使人类的美好追求变成现实 B.科学研究可以改变现实世界联系的客观性 C.先进的工具是科学研究成功的前提条件 D.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研成功的可靠保证 -30- 答案 A 解析 以实践的特征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科学研究的任务 在于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不能改变联系客观性,故排除B项。科学 研究成功的前提条件是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C项排除。在改造 外部世界的过程中,意识能动性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并不都是可靠 保证,D项舍去。开采新型能源可燃冰、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 的运用说明A项。 -31- 10.(2018四川绵阳二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讲到了江姐和红岩精神,并朗 诵了难友们赞颂江姐的话:你,暴风雨中的海燕,迎接着黎明前的黑 暗。飞翔吧!战斗吧!永远朝着东方,永远朝着党! 重庆川剧团创作的《江姐》首次以川剧形式向观众展示了革命 先烈追求国家独立、自由、民主的爱国情怀。2018年两会期间,习 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从重庆巴蔓子谈到“狱中八 条”。主创人员沈铁梅表示,如果把“狱中八条”放在《江姐》这部 川剧里面,更富有当代的价值,能更好地用红色革命文艺作品构建 人民心灵的绿水青山。 优秀文艺应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32-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认识在实践中产生,随着实践 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 识的目的和归宿。 (2)优秀的文艺作为时代的产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孕育而成,既要不断汲取时代赋予文艺更广更深的内涵,又要推 动文艺的创作,直指当代生活的要害之处,让时代课题在文艺形式 中得到生动的呈现,并在时代中检验和发展。 解析 解答本题设问要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主干知识,紧扣 “时代课题”,阐述优秀文艺的创作和发展。 命题角度2理解真理的属性 -33- -34-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8全国Ⅲ·2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 要讲话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 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 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 系。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来自于它( ) ①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与设 计 ③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 ④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 一般规律的客观真理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35- 答案 B 解析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这让马克思主义具有强 大的生命力,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①正确;马克思主义 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这是人类社 会发展的必然规律,④正确;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没有提 供统一的模式,也没有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②③错误。 -36- 2.(2018天津·6)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 贝尔奖。有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 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 实验所证实。这说明( )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旨在考 查获取、解读信息和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 握材料的有效信息“这一理论还未得到验证”。 霍金的“黑洞理 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截至目前还未得到验证。这说明实 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项正确;其余选项与材料主旨 不符。 -37- 3.(2017全国Ⅲ·23)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 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 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 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 循环运动 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 无限性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38- 答案 B 解析 以真理、认识过程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本题考查的 知识点是认识的过程,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 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人类可以获取真理性认识,故②错误;认识 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故③错误;人们获取认识是一个长 期过程,说明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故①正确;旧问题的解决,引发出新 问题,再去解决新问题,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故④正确。答案为B 项。 -39- 4.(2017海南·22)狼曾经是令人憎恶和害怕的,人们主张把狼赶尽杀 绝。但一些地方由于狼群消失,某些动物种群迅速繁衍,导致植被 过度消耗,生态失衡,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现在,人们对狼的作用有 了新的认识,不少国家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以求保持生态平 衡。这一事例说明( ) ①不同认识主体的共识才是真理性认识 ②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纠正谬误、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40- 答案 C 解析 以真理、实践决定认识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的能力,渗 透科学精神。不少国家实施“引狼入室”计划,是解决生态问题的 需要,故选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舍去错项③。以前人们 对狼赶尽杀绝,现在人们对狼有新的认识,说明④。不同认识主体 的共识符合客观才是真理性的认识,舍去①。 -41-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2018四川绵阳二诊)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 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出这一论断是基于(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不断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②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的时代新要求 ③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 的源泉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入新时代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42- 答案 C 解析 以追求真理的必备知识,渗透政治认同。真理在发展中不断 地超越自身,是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新时代主要矛盾论断是基于 事实和实践的真理总结,①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 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源泉,③不选。 十九大报告之所以会提出我国当前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的政治 论断,其主要依据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入了新时代,新 时代的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已经发生了变化,故②④可选。 -43- 2.(2018广东茂名模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018年2月22日 召开会议强调,雄安新区规划和建设要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创造 “雄安质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为全国的一个样板;要围 绕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顺应自然、尊重规律,构建合 理城市空间布局。这说明( ) ①雄安新区的建设蓝图设计前就以感性形式直观地存在于观念中 ②雄安新区要建设成为全国的一个样板需凸显雄安新区的特殊性 ③雄安新区的建设过程是人将自己的情感智慧进行对象化的过程 ④雄安新区的建设规划体现人们坚持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44- 答案 D 解析 创造“雄安质量”,构建合理城市空间布局,是基于京津冀 区域协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又带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故选 ④,排除①。雄安新区的建设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将情感智慧和 科学规划转化为实践的过程,入选③。雄安新区疏解非首都功能, 有着特殊性,要以其特殊性凸显高质量,故不选②。 -45- 3.(2018河南郑州二检)170年过去了,但《共产党宣言》的光辉并没 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泯灭。联系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与中国革 命、建设、改革的成功实践,使我们感到《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的 影响巨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重新阅读《共产党宣 言》。重新阅读《共产党宣言》要求我们( ) ①发挥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积极推动作用 ②把《共产党 宣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③把《共产党宣言》的智慧 融入治国理政实践中 ④在新时代的改革实践中不断否定真理的 客观性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46- 答案 B 解析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纲领和共产主 义者的第一个宣言,自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产 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 天重温这份宣言,在于把《共产党宣言》的智慧融入治国理政实践 中,发挥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积极推动作用,不是否认真理 的客观性,故选①③,排除④。②说法不当,排除。 -47- 4.(2018山东聊城二模)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依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围绕新的时代课题,求真务实,不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突 破,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 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说明 (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获得理论突破是 我们党艰辛探索的目的和归宿 ③追求和获得真理是一个不断否 定原有认识的过程 ④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 史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 -48- 答案 C 解析 以真理、实践和认识关系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和政治 认同。真理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地超越自身,不是否认原有的认识, 故不选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②否认实践是第一性的,排 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说明①④。 -49- 5.(2018湖南益阳4月调研)某地依靠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的 方式精准扶贫,收效甚微。2018年该地政府改变扶贫策略,将资金 扶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就业,扶贫工 作取得重大突破。由此可知(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真理性认知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③真理性认知活动具有客观性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 标准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以真理的必备知识考查关键能力,渗透科学精神。真理和谬 误是相对立的,②混淆两者的本质区别。真理具有客观性,认知活 动不具有,排除③。该地政府的扶贫策略的改变说明①④。 -50- 6.(2018云南统一检测)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间,许多科 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 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一 旦进入宏观高速运动领域,它就不再适用了,必须让位于相对论力 学。在随后的十几年中,玻尔、海森堡等一些年轻学者,又发现在 微观领域内,牛顿定律必须让位于量子力学。这表明( ) ①真理和谬误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客观事 物是复杂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创新是对既有理 论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④真理是相对的,已有真理 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被推翻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 的变化和发展,故排除①。真理在发展中不会被推翻,排除④。 -51- 7.(2018湖南长沙联考)下面漫画中“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 的说法( ) A.是正确的,看到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B.是正确的,看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C.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 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52- 答案 D 解析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 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 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所以 谎言即使重复千遍也不会成为真理,故D项观点符合题意,可以入 选;A、B两项观点说法错误,排除;C项中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与题 意不符,排除。 -53- 8.(2018吉林实验中学模拟)“把真理用在那些其存在对谁都不重要、 认识它又一无用处的无谓事情上,那就是对真理这个神圣的名词的 亵渎。真理,如果毫无用处,就不是一件必须具有的东西。”下列 观点中与卢梭的主张一致的是( ) ①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②真理应是有用的 ③实践是真理的目 的 ④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真理,如果毫无用处,就不是一件必须具有的东西” 说明了真理是有用的,要用于指导实践,体现了实践是真理的目 的,②③正确;①错误,因为有用的观念不一定是真理,否认了真理的 检验标准;④与材料无关。 -54- 9.(2018河北邯郸二模)“指尖轻触,哀思关山飞渡。”成都、南京等 地先后推出微信祭扫活动,只要打开微信公众号,约定时间输入密 码,就能观看祭扫现场直播。对于这种祭祀方式,有人力挺,认为这 是成人之美,希望少一些道德绑架;有人却表示质疑,认为不去现场 祭扫就失去了祭奠的意义。这给我们的思考是( ) ①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争论有利于深化人们的认识 ③微信祭祀是否适合社会发展应接受实践的检验 ④对同一确定 对象,不同的人总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5- 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对于微信祭扫活动,有人力挺,认为这是成人之美,希 望少一些道德绑架,有人却表示质疑,认为不去现场祭扫就失去了 祭奠的意义,这说明争论有利于深化人们的认识,微信祭祀是否适 合社会发展应接受实践检验,故②③正确;①与题意无关;④中的 “总会”说法太绝对,对同一确定对象,不同的人也可能会产生相 同的认识。 -56- 10.(2018北京海淀一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 题在于改变世界。”2018年是马克思200周年诞辰。 1920年的春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两张长 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又是书桌。桌前,一个青年埋头翻译一 本册子。 母亲在屋外喊:“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青年应声答 道:“吃了吃了,甜极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 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水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儿子竟然是蘸着 墨汁吃掉粽子的! 这个青年叫陈望道,他翻译的册子叫《共产党宣言》。 墨汁为什么那样甜,甚至比红糖水更甜?因为这是信仰的味道,是 真理的味道。真理的味道是甜的。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真理的味道为何是甜的? -57- 答案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 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用真理指导实践,可以转化为巨大物质力 量,推动社会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等一系 列著作,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为中国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新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推 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科学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 国化,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为指导,带领中国人民克 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坚定不移地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梦的光明大道上。 解析 以求索真理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审读设 问要求,扣住“真理的味道是甜的”,依据材料中《共产党宣言》 在我国的传播,从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指导作用等方面展开分析 即可。 -58- 11.(2018湖北5月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 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H省兴办“新时代讲习所”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该省高度重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以绿色为基调的生态文明思想,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重要理念,努力探索生态优先、绿色 发展新路子。该省高举“绿色指挥棒”,对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发 展的传统套路当头棒喝。善用“慢思维”,对可能造成生态影响的项 目坚持规划“留白”理念,从长计议,决不让今天的发展成为明天的 包袱。在生态环境容量上过“紧日子”,努力实现大保护下的高质量 发展。面对群众和企业在长期生态效益与短期经济利益之间的矛 盾和彷徨,耐心细致地讲清道理,认真负责地帮助转型,化阵痛为机 遇,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59-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该省在实践中是 如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必须从中华民族 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请你对企 业如何自觉承担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责任提两条建议,每条不超过 20字。 答案 (1)①重视对科学理论的学习,不断追求真理,树立学习和运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自觉性。②运用真 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对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有效推动了实践的发展。③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实践中不断 深化对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提高践行能力。 (2)答案示例: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通过技术设备改造升级,减少污染物排放。 -60- 解析 第(1)问要求运用实践与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该省在实践 中是如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渗透政治认 同和科学精神。通过对材料的提炼,确定具体的“理论逻辑”。该 省兴办“新时代讲习所”让习近平思想落地生根,即重视对科学理 论的学习,不断追求真理;遵循“两个重要理念”,探索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新路子,即用真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善用“慢思维”,坚持 规划“留白”理念,即坚持真理与实践的统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真 理的认识。第(2)问属于开放性探究,要针对企业如何自觉承担长 江生态环境的保护责任提建议。在回答此题时,应注意设问的要求: 企业、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两条建议以及字数要求。 命题角度3认识过程(非选择题命题点) -61-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8全国Ⅲ·2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认识 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 )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 ②改革发展的实践的 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 ③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超越具 体条件的限制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 有认识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63- 答案 A 解析 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提出,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是改革实践发展的结果,①②正确;认识不能超越具体的条件,③中 的说法错误;真理可以超越自身,但原有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④中 的说法错误。 -64- 2.(2017全国Ⅱ·21)2016年9月,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 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 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 受。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是(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 理性认识没有影响 ③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 ④ 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65-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 的能力。认识发展具有主体差异性,受到各种主观因素的制约,② 错误;失败的实践对认识发展也有重要作用,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 行的,③错误。杂交稻实验的结果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认定失败, 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入选;杂交稻实验的过 程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 -66- 3.(2017海南·16)2016年科技部、中宣部印发的《中国公民科学素 质基础》,将知道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纳 入科学素质基准点,作为公民需要具备的科学素质。这一做法的合 理性在于,上述哲学思想观念是( ) ①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的重要资源 ③衡量传统文化有无当代价值的重要尺度 ④前人 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思想智慧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纳入科学素质基准点,利于提高公 民的科学素养,社会实践是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哲 学思想为科技创新指明方向,故舍去①。传统文化有无当代价值, 在于人的创造性转化,故舍去③。②④是将知道天人合一、格物致 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纳入科学素质基准点的合理性。 -67- 4.(2017海南·19)2016年5月,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 士大会、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要尊重科学研究 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 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从认识论看,这是因为( ) ①发挥想象力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 ②科技创新是用新获 得的认识取代已有的认识的过程 ③科技创新是一个基于实践的 探索未知的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 ④科技创新充满偶然性,不存 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般规律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用认识发展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新获得认识是在原 有认识的基础上发展,故舍去②。科技创新有其必然性,有自身变 化规律,排除④。①③是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 证的理由。 -68- 5.(2016全国Ⅰ·20)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 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 ) 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任何具体的 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③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 有利于发现真理 ④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9-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论的知识,旨在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题干指向要求是认识论。重视智库建设,推动科学决策和民主 决策的依据在于认识过程受到主客体因素的影响,要想获得正确的 认识必须克服主体的局限性,相互取长补短,故②③正确,C项入选;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认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故①错误;真理是标 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不同主体认同的知识不一定是真 理,故④错误。 -70- 6.(2016全国Ⅱ·20)1708年,清政府组织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历经10 年成功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却一直被作为 密件珍藏于内府。反之,参加测绘的传教士把资料带回西方后整理发 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国人。可见, 《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 ) ①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 ②取决于其科学内容适用范围 的扩大 ③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 ④以其科学内涵的 不断发展为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事物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事物的属性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故不 选②。在西方,《皇舆全览图》的价值得以实现,一是在于西方人正 确认识到《皇舆全览图》的价值;二是受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的影响,故选①③。在题中未涉及科学内涵的发展,故不选④。 -71- 7.〔2016全国Ⅲ·39(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 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 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 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 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 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 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 《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 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 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 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 药物。 -72-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 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 疗法的。 答案 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 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课题。克服困难、反复试验,经历多次失败仍 坚持不懈。发挥团队精神,协作攻关。发掘中国传统中医中药学资 源,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疟疾治疗实践,接受 检验。 -73- 解析 本题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背景,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 考查文化生活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等知识,旨在考查获 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 问题的能力。本题限定了答题的范围是“追求真理的知识”,结合 材料可根据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等知识来组织答案。 -74- 8.〔2015全国Ⅰ·39(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 住乡愁。 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 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 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 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 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 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 -75- 《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 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 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 验……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 得不同感受的原因。 答案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 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 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 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 异性。解析 首先要看清题目中“认识论”的知识范围限定,说明不同认 识主体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一道常规性题目,难度 不大,组织答案过程中注意与材料内容相结合即可。 -76-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2018山东德州一模)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 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可是最新 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 并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器官 生长的理解。上述事实说明( )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着眼器官移植需要深化、改变着原有认 识 ②生命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③ 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细胞的原有的真理性认识被推翻 ④人 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77- 答案 D 解析 认识具有反复性,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认识是无限的、反复的, 客观世界本来面目的展现需要一个过程,故选②④。科学研究的新 发现,不是着眼于器官移植,而是造福人类,舍去①。真理在发展中 不会推翻,故排除③。 -78- 2.(2018广东一模)对于太阳系的诞生过程,一直以来的主流看法是 太阳系几十亿年前形成于超新星附近。2017年12月,美国芝加哥大 学科学家提出,太阳系是在一个早已死亡的巨大恒星周围由星风吹 成的圆罩中形成的。他探究了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宇宙之谜: 太阳系中为何有两种元素的丰度不同于银河系中其他星系。这表 明( ) ①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对宇宙探索的过程性 ②人们在实践 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③人们对宇宙的好奇和兴趣直 接推动着有关太阳系认识的发展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 原有认识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9- 答案 D 解析 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发展特点的必备知识,渗透 科学精神。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是一蹴而 就的,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太阳系的诞生过程产生了新的看法, 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 程,②④符合题意;①颠倒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排除;好奇和兴趣有 利于推动人们去进行相关认识,但最终是否能够推动认识发展,还 需要其他条件的支撑,③错在“直接推动”,排除。 -80- 3.(2018山东师大附中模拟)下面漫画《无题》(作者:白晓东)讽刺 了现实中的一些人( )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经验,失败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②不了解 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都是宝贵的财富 ③不理解失败与 成功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④因怕犯错而不敢把头脑 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A.①③ B.②④C.③④ D.①④ -81- 答案 C 解析 以认识的特点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漫画中“害怕失 败而不敢动手”,旨在告诉我们要大胆实践。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漫画讽刺了一些人因怕犯错而不敢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 的存在,不理解失败与成功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故选C 项。漫画中“不敢动手”,说明不敢实践,没有实践就不可能有失 误和错误这一宝贵财富,故舍去②。总结经验可减少失败和错误, 而不是避免,舍去①。 -82- 4.(2018福建泉州一检)在火炸药的研究领域,如何降低火药对外界 环境温度的敏感度以提高炮弹的精准度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我国科学家王泽山创新性提出“给火药颗粒穿上一层冬暖夏凉 ‘衣服’”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在多种火炮上得到验证并成功应用, 大大提高了炮弹的精准度。这表明( ) ①科学研究对未知世界的创造性探索使人类无限接近真理 ②科 学家能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揭示和把握事物运动的规律 ③经过 科学实验检验的认识能够推动科研实践的深化和发展 ④科学家 的科研方案来自实践的需要并指导科学探索和研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3- 答案 D 解析 以认识论主干知识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科学研究获 得真理,无限接近物质世界的本来面目,排除①;我国科学家王泽山 创新性提出解决方案,说明科学家能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揭示和把 握事物运动的规律,②正确;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科研实践的深化 和发展,而经过科学实验检验的认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③表述错 误;为了降低火药对外界环境温度的敏感度以提高炮弹的精准度 这一实践需要,我国科学家王泽山创新性提出解决方案,④正确。 -84- 5.(2018湖南G10联盟)8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 的全面抗战;14年抗战则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 始的抗战。历史上使用8年抗战的提法,是考虑到对当时特殊历史 环境的尊重,恢复14年抗战史的提法,更是对历史真实的尊重。改 “8年抗战”为“14年抗战”表明( ) ①历史事实在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得以证实 ②对历史事实的 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③对抗战的认识应全面、完整地反映 史实 ④对历史事实的正确认识具有客观实在性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85- 答案 D 解析 以认识发展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和 政治认同。改“8年抗战”为“14年抗战”表明对抗战的认识应 全面、完整地反映史实,也体现了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故 ②③符合题意;应该是认识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故①错 误;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故④错误。 -86- 6.(2018湖南郴州一模)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国发 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论创新和 思想指导,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我国宪 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 展,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对此 的合理解释是 ( ) ①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呈现为波浪式封闭式循环 ②主客观条件 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③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 过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 ④认识对象、认识 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具有无限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7- 答案 B 解析 以认识运动规律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 精神。实践决定认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是 波浪式的、开放循环上升的过程,故舍去①。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 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故排除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创新,说明②④。 -88- 7.(2018河南新乡一模)2017年6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 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量子纠缠(是 粒子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粒子组成系统中相互影响的现象)分发, 打破了此前国际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级”纪录,意味着量子通信 又进一步贴近了实用,但完全认知量子纠缠仍需时日。材料表明( ) ①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对量子纠缠认识的过程性 ②人们对 量子纠缠的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 ③人们的好奇和兴 趣直接推动对量子纠缠认识的发展 ④人们对量子纠缠的认识受 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 解析 以认识发展过程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①夸大了认识 的作用,实践决定认识,实践直接推动认识发展,故舍去③。认知量 子纠缠的过程,说明C项。 -89- 8.(2018河北衡水模拟)生物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以及 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重大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 进步。同时“替代母亲”“试管婴儿”等技术也打乱了传统的人 伦道德关系,挑战着人类道德底线,引发社会争议。对此认识正确 的是 ( ) ①伦理道德规定着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②科学研究项目的 价值要从多角度进行审视 ③科学研究的发展与人类伦理底线不 可调和 ④科学研究的伦理争议必然会影响实际应用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伦理道德于科学研究相互统一,舍去③。伦理道德影响着自 然科学的发展方向,不能规定,排除①。题旨说明生物技术的两面 性,对科学研究项目的价值要从多角度审视,这种争论也影响着科 技运用,故入选C项。 -90- 9.(2018广东深圳调研)暗物质不发光,也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无法 用任何光学或电磁观测设备直接观察,科学家只能通过引力产生的 效应来推测它的存在。2017年11月30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一 篇来自中国的重量级科研成果,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号获得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并在1.4TeV(万亿电 子伏特)处发现反常结构,揭示宇宙中或存在相应质量的新粒子。 由此可见( ) ①科学探测活动能够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②发挥主观 能动性,人类就可以逐步揭开暗物质之谜 ③人们借助新的认识工 具,改变了暗物质的结构方式 ④暗物质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它 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1- 答案 C 解析 以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主观能动性的必备知识,渗透科 学精神。中国利用探测卫星“悟空”探测到暗物质,是发挥主观能 动性的结果,说明人类能够解开暗物质之谜,故选②。暗物质的探 测过程,体现④。题中未涉及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故舍 去①。借助认识工具,认识暗物质的结构形式,不是改变它的结构, 故舍去③。 -92- 10.(2018河北衡水中学五模)银杏在植物学界被称为“活化石”。现 存的银杏,其历史可追溯到7 000万年以前的古新世(第三纪早期),银杏 见证了沧海桑田,在佛家眼里就具有了神性。植物被赋予文化的意义, 其哲学依据是( ) 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具有创造性 ②运动的永恒性使 我们对事物的把握都是暂时的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 因素的影响 ④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植物被赋予文化的意义,这是因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 观映象,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观的,具有创造性,同时说明认识 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①③符合 题意;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是错误的;④说法正 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B项。 -93- 11.(2018福建福州3月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月10日,我国首部海洋题材的大型舞台剧作品《平潭印 象》在福州首场公演,获得了现场一千多名观众的高度赞誉和一致 认可。 《平潭印象》以平潭独特的海岛风光为基底,融合了南岛语族、 亮丘头文化、妈祖信仰等特色民俗文化;利用动力学数控机械灯 光、全息投影舞台特效,演绎原生态海岛生活场景,打造沉浸式的 体验观感;通过舞台展现“人与海”的和谐场景、“开放、包容”“敢 拼会赢”的海洋精神;借助艺术语言描绘了平潭全面融入21世纪海 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宏伟篇章。 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分析《平潭印象》能获得不同观 众一致认可的原因。 -94- 答案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受主客体条件的影响,但 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2)不同的人对同一确定的客体,在主体的 立场、观点一致的情况下,会形成一致的认识。(3)《平潭印象》 给不同观众以共同的艺术享受,满足了不同观众共同的精神需求, 获得观众一致认可。 解析 以认识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必备知识考查探究论证的能力,渗 透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解答设问要紧扣设问中“不同观众一致 认可”,依据材料中《平潭印象》创作过程,提炼出特色民俗文化、 技术手段、展现“人与海”和海洋精神等关键信息,用真理的客观 性相关知识深入分析。 -95- 12.(2018河北石家庄二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因在病毒研究方面的卓越贡 献荣膺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SARS、甲流,埃博拉…… 百姓对病毒“谈虎色变”,为了不让“猛虎”伤人,侯云德立志攻克难 题。干扰素是病毒的“克星”,但长期以来我国干扰素完全依赖进口, 价格昂贵。为让干扰素“平民化”,侯云德团队克服极为艰苦的条件, 在经历无数次试验与失败后,研制成功临床级干扰素制剂,并在美 国的基因工程中汲取灵感,进一步成功研发出国际上独创的国家一 类新药——αlb型干扰素使上千万名患者得到救活。如今,我国干 扰素不仅实现了进口替代,而且价格大幅度下降,产生了数十亿元 人民币的经济效益,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先 河。 -96- 2009年,甲流横行。侯云德团队87天研制成功疫苗,打破世界纪 录。在疫苗注射问题上,侯云德力排众议坚持仅需注射一剂,推翻 世界卫生组织“需要注射两剂”的专家共识,临床检验有效。另外, 侯云德主导建立的覆盖全国的“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综合防控 网络体系”,使我国成功应对了近1年来国内国际数次重大传染病疫 情,为世界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说明侯云德团队是如何进 行病毒学相关研究的。 -97-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目 的、检验标准。侯云德团队根据国家需要选择科研课题,在实践中 获得相关科研成果,并应用于临床,接受实践的检验。(2)受主客观 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侯云 德团队克服困难、反复试验,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直至成功。 (3)侯云德团队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做到了在实践中认识和发 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解析 以实践和认识关系、认识过程的必备知识考查关键能力,渗 透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本题设问解答要解读和提炼材料中“国 家需要、反复实验、科研成果运用”等信息,调动认识论的主干知 识展开分析。组织答案要用观点统率材料。 -98- 13.(2018山东临沂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两个世纪过去了, 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 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 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 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 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 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 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99- 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的学说那样对人类 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 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迎来了从富起 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科学 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当代中国共 产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智慧,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伟大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学习和实 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 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马克思的学说是对的”。 -100- 答案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 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 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 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 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 新境界,展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解析 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为背景, 考查综合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渗透科学精神政治认同。解答本题 设问要注意切入点“真理的相关知识”,依据设问“马克思是对 的”,扣住材料中“马克思学说闪烁着真理光芒、对人类产生深刻 的影响”等信息,从真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论证“马克思是对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