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双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019-2020学年秋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第一学月考试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几年来,讲述中国故亊和中国人精神特质的国产电视剧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正在悄然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华流”。由此可见 ①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融合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题目中强调的是我国国产电视剧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形成了一股“华流”,没有涉及到文化的融合,①排除。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不是手段,②错误。 ③④:中国电视剧走出国门,为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人所接受,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也说明了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正确区分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和主要手段: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育 大众传媒 地位 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意义 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地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侧重点 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 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联系 文化传播以大众传媒为载体,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传播途径,实现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2.好评如潮的原创花鼓戏《茶树岭》,反映了新农村生活的变化,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通俗易懂,语言风趣,还采用了地方曲艺中的“渔鼓”“碟子”“莲湘”等民间文艺形式。该节目的成功在于( ) A. 发挥了大众传媒文化创造、共享的功能 B. 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实现内容和形式创新 C. 立足社会实践融汇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质 D. 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文化传播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A错误,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大众传媒自身不具有文化创造的功能。B正确,“反映了新农村生活的变化”是内容的创新,“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通俗易懂,语言风趣”是形式的创新,“采用了地方曲艺中的‘渔鼓’‘碟子’‘莲湘’等民间文艺形式”是对传统的继承。C不选,材料所述没有涉及“融汇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质”。 D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没有涉及“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文化传播发展”。故本题答案为B。 【点睛】本题重点剖析:文化创新要求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4)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是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5)文化创新必须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必须克服 “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3.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人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相反,在急功近利、爱慕虚荣的家风环境中长大的人很难想象会严以用权、实以谋事、动尊法度。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 ②文化总会无形的塑造人的品格 ③文化环境决定的人的行事方式 ④文化源于实践并塑造的每个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不同的家教、不同的家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大有不同的,这说明文化影响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说明文化总会无形的塑造人的品格; ③说法错误,文化环境影响人的行事方式,而不是决定的人的行事方式; ④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文化源于实践。 故选:A。 4.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文化价值的实现受到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的影响,①中“取决于”表述错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内容之一,②表述片面。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些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是我国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的表现,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③④正确。故选D。 5. 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正确,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与政治经济,故当选。 ②错误,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混淆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故排除。 ③正确,文化反作用与政治经济,故当选。 ④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故排除。 故选:B。 6.下列选项中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万物在概念中驱动 ②运动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移的变化所造成的 ③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④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A. ③→④→② B. ②→③→④ C. ②→①→③ D. ③→②→④ 【答案】D 【解析】 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万物在概念中驱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排除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故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③→②→④,本题答案选D。 【点睛】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派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 主要区别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基本评价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 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7.古人云“举头望明月”,人们从地球上望见的都只是月球的正面。随着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降落月球背面,“玉兔二号”巡视器顺利登陆月球背地表,人类第一次直接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这体现了 ①人的思维和客观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类意识的形式与内容是一致的 ③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人类的太空探索具有社会历史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类第一次直接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体现了人的思维和客观存在具有同一性,①符合题意。人类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人类意识的形式与内容不一定是一致的,②表述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③表述错误。材料中从古到今人们对月球的认识的不同说明了人类的太空探索具有社会历史性,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8.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宇宙学、生命医学、基因学、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和发明,必然会对我们的哲学思考产生重大影响,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会为哲学发展昭示新的方向。谁能最先把握这一新方向,谁就能站在哲学发展的前沿’引领当代中国哲学创新发展。一材料说明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②哲学应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③哲学的任务就是把握哲学新的发展方向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增强了哲学的生机与活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选项的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③选项错误,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题目中,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宇宙学、生命医学、基因学、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和发明,必然会对我们的哲学思考产生重大影响,说明了哲学应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②入选。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会为哲学发展昭示新的方向,这说明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增强了哲学的生机与活力,④选项入选。选C。 9.面向21世纪,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让世界分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发展中国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内涵相同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发展中国,①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相同,但具体内涵会因时而变,②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③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求;正确选项为A。 【点睛】《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具有科学的精神内核,具有时代的理论品格,具有实践的本质特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决反对轻视和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反对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 10.五行说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构成,这五个要素的盛衰,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这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这种观点 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 ②将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进行了初步结合 ③实现了科学基础上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④把物质归结为物质具体形态,本质上是错误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②:五个要素的盛衰,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这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这些信息说明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同时这种观点认识到了五个要素的盛衰与大自然的联系,与人的命运的联系,又将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进行了初步结合,①②符合题意。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有局限性,不能被称之为科学,③错误。 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物质具体形态,从根本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④错误。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③④。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11.太极拳是一项身体动静平衡统一的运动。从哲学上看,太极拳运动体现了 ①动和静相互联系 ②动亦静,静亦动,没有区别 ③绝对的运动和绝对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 ④实物的存在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从哲学上看,太极拳运动体现了动和静相互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平衡。①④项符合题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仅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运动和静止是有区别的,②③项均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运动与静止的区别和联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在运动和静止问题上的三种不同观点 :既要承认绝对运动,又要承认相对静止,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只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飞矢不动);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不可知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 12.对哲学“两个对子”与“两大基本派别”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哲学史上,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形而上学结合 ②在哲学史上,辩证法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 ③哲学史上,形而上学要么和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 ④相对于哲学两大基本派别而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具有从属意义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对哲学“两个对子”与“两大基本派别”说法正确的是,,辩证法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形而上学要么和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相对于哲学两大基本派别而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意义。②③④项符合题意;①项说法错误,哲学观点中存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辩证法;正确选项为C。 【点睛】在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二者的地位是不同的,后者总是从属于前者。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13.2014年9月李克强在达沃斯沦坛致开幕辞时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定力,主动作为,不搞“强刺激”,而是强力推改革,大力调结构,着力惠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经济发展不搞“强刺激”,而是保持平稳运行。从探索世界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事物发展方向是无法预测的 ②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③人类社会的规律是很难把握的 ④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选项②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规律可以认识和利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14.幸福取决于心态,而哲学便是一种谈心。哲学使得人们能从生活的局部中跳出来看人生的全景,想人生的大问题、大道理,让人们看清人生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从而有好的心态并收获幸福。这告诉我们,真正的哲学 ①能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②能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人生 ③能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 ④是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光明生活的路途上点亮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③适合题意;真正的哲学能为我们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①错误;真正的哲学是变革社会的巨大精神力量,④错误;故选C。 【点睛】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但不能认为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因为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认为哲学决定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因为哲学属于文化,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15.列宁指出,聪明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唯物论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对这一诊断理解正确的是( ) ①唯心主义是人类智慧树上一朵不结果的花 ②旧唯物主义都是愚蠢的 ③聪明的唯物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④只要存在聪明的唯心论,就能实现聪明的唯物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聪明的唯心论是辩证的,因而它是“花”。但唯心主义在根本方向上是错误的,因此唯心主义是人类智慧树上一朵不结果的花,①正确;旧唯物主义中有的也包含有辩证法的观点,不能说都是愚蠢的,②不选;聪明的唯物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③正确;只要存在聪明的唯心论,就能实现聪明的唯物论观点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1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并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探索新实践的重要体现。实践证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把握发展机遇、赢得发展新优势、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运用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知识,分析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四个全面”的正确性。 【答案】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四个全面”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正确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辉,是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四个全面”。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四个全面”是党中央执政兴国、治国理政的纲领和方略,用“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推动社会变革,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 【解析】 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哲学应时代而产生,二是哲学对时代的作用。本题要求运用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知识,分析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四个全面”的正确性,同样可以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认识到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四个全面”就是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正确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四个全面”;二是认识到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四个全面”是党中央执政兴国、治国理政的纲领和方略,用“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推动社会变革,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 【点睛】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任何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17.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气”或“元气”是人和万物产生的最高体系和最初始基。 (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异同?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答案】(1)贝克莱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异: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同: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了世界的本原。 (2)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的有关知识,学生回答本题时要注意依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判断。 第(1)问,材料中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整个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和产物,这一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依据教材中有关知识答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与联系即可。 第(2)问,首先依据材料中心气或元气是人和万物产生的最高体系和最初始基这一信息可以推断出体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再依据教材答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即可。 【详解】(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说明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有什么异同。 从材料可以看出,贝克莱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黑格尔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二者的不同点在于,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二者相同点在于,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了世界的本原。 (2)本题要求回答材料二体现了什么观点,并说明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地其局限性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点睛】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朴素”之处在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也是唯一科学的唯物主义。但唯物主义的这三种基本形态的根本观点是一致的,都是与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 18.2019年3月27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国的文明观,让世界看见》五周年,在这一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大势,深刻阐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真诚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习近平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对文明的这些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还深刻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内涵。五年来,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仅是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行动者,充分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深邃智慧、积极贡献与责任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 (1)阐述为什么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 (2)说明我国如何继续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答案】(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③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学习交流借鉴,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④“和而不同”说明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①我们要更加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引进来)②更加主动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走出去)③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态度)④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多种途径促进文化的传播,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途径、手段)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国的文明观,让世界看见》五周年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设问指向为什么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从理论上来看,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然后回答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最后分析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本题设问指向我国如何继续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则,文化交流传播的途径和媒介,文化交流传播的任务等角度思考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