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汾湖高级中学阶段性教学检测高二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倡导:“哲学家应与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者在一起,在经济、社会、政治和宗教等领域,在多元化文化和各类传统之间,进行相辅相成的合作和互动。”由此可见( ) ①哲学知识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具体方案 ②哲学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③哲学知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④哲学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科学的进步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哲学的功能、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关知识。哲学家应与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者在一起,在经济、社会、政治和宗教等领域,在多元化文化和各类传统之间,进行相辅相成的合作和互动。这表明哲学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科学的进步,哲学知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③④正确;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最一般的方法,而不是具体的方案,①说法错误,排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但不意味着哲学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②中的“离不开”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2.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下列能够说明并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是 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②世间万物皆可知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④举一纲而万目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正确回答一方面包括承认存在决定思维,另一方面也包括承认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现了存在决定思维,世间万物皆可知体现了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故①②正确;③选项属于不可知论,没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故排除;④选项体现的是抓主要矛盾,这与哲学基本问题无关,排除。故选A。 3.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一,万物是对理念的分有”。下列说法与柏拉图观点蕴含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A.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B.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C.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自我演化 D. 境由意造,物由心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柏拉图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C项符合题意;AB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与题意不符;D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题意观点不完全一致;正确选项为C。 【点睛】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4.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 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 A. 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 B. 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统一 C. 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D. 来源于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A项符合题意;B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它对世界的看法,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不仅对自然的观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而且对社会历史的观察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它的内容不仅科学的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科学地指出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5.泰戈尔说,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运动是有条件的绝对的 B.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故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运动,没强调静止,排除B;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故C错误;材料强调,任何具体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这体现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故D正确。故选D。 【点睛】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关系 理解 强调 误区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离开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 静止 区别 含义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性质 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联系 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6.2019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这体现出 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一成不变的 ②政策的变化是对社会变化的反映 ③客观与主观是具体历史的统一 ④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2019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这体现出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政策的变化是对社会变化的反映,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规律是一成不变的,①错误;应是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1)区别:① 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指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或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② 特点不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联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绝对运动中包含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7.下侧漫画《情人眼中出西施》(作者:方成)的哲学寓意是 A. 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 B. 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C. 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D. 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的基本特征。A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意识并没有社会历史性,排除。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漫画情人眼里出西施,强调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入选。C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情人眼里出西施并不是主动创造,而是自觉选择,排除。D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而不是意识,排除。故本题选B。 8.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在《拟连珠》中写到:“盖闻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 只有实践才能获得认识 C. 事物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D. 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盖闻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意思是说任何事物都有甘苦之分,只有尝试过才会知道;天下道路都有平坦坎坷之分,只有自己走过才会明白。这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A项正确;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多种,实践只是其中之一,B项中的说法错误,排除;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9.下图漫画启示我们办事情要 A. 树立全局观念 B. 不断解放思想 C. 一切从实际出发 D. 坚持联系的观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漫画型选择题利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对某些思想、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或赞扬,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根据漫画中的文字可以看出,我们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适合题意;其它选项不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漫画型选择题总体设计新颖别致、构思精巧,全面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种题一般会给出一幅或一组漫画,有的还会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解题一般分成以下几步: 首先,要读懂漫画(含漫画标题)。漫画本身包含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命题者是针贬时弊,揭露问题还是弘扬正气,展示成就。我们可以通过漫画中的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言语和其他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漫画标题等去揣摩,把握。把握命题者的真实意图,是我们做好这种题目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要仔细揣摩,要透过漫画中事物的表面现象,特征去抓住其内在的本质,深层次的道理。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还必须把漫画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多角度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反对不读漫画,不去仔细揣摩命题者的真实意图,不去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单纯看题肢本身正确与否的错误做法。 其次,要读懂题目的选择要求。题目的选择要求往往是限定了知识、答案的范围:是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是应该坚持的还是应该反对的;是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反映的什么道理;是经济学的,政治学的,还是哲学的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它往往决定选择题肢的正确与否。 10.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真相不是清澈溪流中触手可及的卵石,只有深一点”,才能“真一点”这是因为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 C. 真理与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 D.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A:“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真相不是清澈溪流中触手可及的卵石,只有深一点”,才能“真一点”。这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有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才可能获得第一手资料,透过现象认识本质,A符合题意。 B: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B说法错误。 C: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但真理与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不容混淆,C说法错误。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而不是重要来源,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认识,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从其根源来看,都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获得认识的途径: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11.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全部信息。生物体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这段材料表明 ①基因具有物质属性和信息属性 ②基因是人类的独特的生命特征 ③基因与生命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④改变原有的基因就能造福人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关于基因的作用的描述,说明基因具有物质属性和信息属性;基因与生命的联系具有客观性;②错误,基因并不是人类的独特的生命特征;④错误,改变原有的基因未必能造福人类;故选B。 【点睛】本题用“基因的作用”为案例,考查联系的客观性,哲学的物质概念。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时要仔细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从材料中总结出体现的哲学道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材料中获取和解答有效信息。 12.习近平指出,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坚持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实现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脱贫,需要( ) ①坚持系统优化方法,注重内部结构有序性 ②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摒弃旧的工作思路,树立革命的批判精神 ④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脱贫攻坚时,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这说明实现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脱贫,需要坚持系统优化方法,注重内部结构有序性,故①正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故②错误;③选项中“摒弃旧的工作思路”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中,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坚持精准扶贫基本方略,这说明实现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脱贫,需要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故④正确。故选D。 【点睛】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较: 区别: (1)含义不同: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2)理论依据不同: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依据是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3)哲学范畴的类属不同: 一切从实际出发属于唯物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辩证法。 联系: 二者具有一致性,都要求了解实际,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13.一个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喜欢在学生座位编排上下功夫。同样的人数有时在座位上作些适当调整,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使班集体在学习、纪律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这是基于 ①整体统帅部分,部分不具有整体所具有的功能 ②事物内部结构顺序的变化也可以引起质变 ③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系统优化。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在学生座位编排上下功夫,说明事物内部结构顺序的变化也可以引起质变,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座位编排合理取得明显进步,说明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入选。①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整体统帅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排除。③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整体功能并不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排除。故本题选C。 14.2018年,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之后,中国农业科学家终于在令其他国家专家望而却步的阿联酋沙漠中种出了海水稻。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③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④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之后终于在沙漠中种出海水稻,表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注重量的积累,故②符合题意;中国农业科学家终于在令其他国家专家望而却步的阿联酋沙漠中种出了海水稻,这说明其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故①符合题意;③④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为A。 15.借助导航、移动支付、物联网等技术,自行车以共享单车的形式再度风靡城市,曾被视为夕阳产业的自行车行业重新焕发生机。这表明 ①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都是新事物 ②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③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没有的新形式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题干中共享单车就是新事物,它凭借新技术风靡城市,使得夕阳产业的自行车行业重新焕发生机,共享单车吸收了自行车行业的积极因素,在它的基础上产生,这一过程也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因此②④符合题意。新事物并不能以时间标准、形式来衡量,故排除①③。故选C。 16.国家领导人指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这表明 A. 运动和静止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B.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到质变的一次飞跃 D.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才能实现这一目标,D项符合题意;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A项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项与题意不符;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而不是量变到质变的一次飞跃,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的状态): (含义: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方法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原理内容)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方法论)(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7.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这表明 A.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B.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C. 矛盾着的事物具有特殊性 D.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这表明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项符合题意;AC项与题意不符;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向积极方向转变。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18.脱贫攻坚工作是第一民生工程、头等大事,必须要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下面名言俗语与这一做法所蕴含哲理相似的是 A. 解剖麻雀 B.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C. 学会弹钢琴 D.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B符合题意;A体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C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D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故ACD均与题意不符,不选。故本题答案为B。 19.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我国建设的第一座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理沉管隧道。该工程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这体现了 A.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 B.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变化发展 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 D. 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工程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故D符合题意;选型AC与题意不符,不选;B错误,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故本题答案为D。 【点睛】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在做题时不易把握,考生可通过识记一些关键词来掌握。例如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标志性词语:试点、示范、推广经验、借鉴…..经验 20.“二八定律”又叫巴菜多定律,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它表明:企业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商品,80%的业务收入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等。遵循这一定律的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往往能抓住关键的少数顾客、精确定位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材料印证的哲学智慧是 A. 重视部分的作用 B. 抓主流,分清主流和支流的不同 C. 重视数量的积累 D. 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抓住关键的少数顾客、精确定位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体现了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故D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要抓重点,抓主要矛盾,没体现重视部分的作用,也没体现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更没有体现重视数量的积累,故ABC排除。故选D。 21.无人驾驶技术将对未来的交通带来深刻变革。2018年3月,某公司的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引发了人们对该技术前景的担忧。不过有专家认为,这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材料体现的主要哲理是 A. 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B. 要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 C. 事物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D. 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没体现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功能的影响,故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要把握主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没体现抓主要矛盾,也没体现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故排除BD;无人驾驶技术给未来交通带来变革的同时,也产生了问题,引发了人们对该技术前景的担忧,但无人驾驶技术所产生的问题,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说明事物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故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关系: 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 区别 外延不同 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比较而言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则可以有多个 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比较而言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个,而次要方面也只有一个 内涵不同 主次矛盾讲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主次矛盾都有各自的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次方面讲的是“矛盾侧面”,所以,只能叫“一方”或“方面” 作用不同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其原因是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其原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又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 方法论意义不同 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要求做事情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能忽视一般 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能忽视支流 实践的方面不同 做题时判断主要矛盾要注意以下字眼,如“重点”“中心”“关键”“突破口”等 做题时判断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注意以下字眼,如“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优劣”等 联系 ①都是讲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都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 ②都是重点论所要把握的重点 22.美国一位智者的名言给债权人上了一堂课:“如果你欠银行100美元,你会有麻烦;但如果你欠银行1亿美元,有麻烦的是银行。”该智者的名言蕴含的哲理是( ) ①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质变的发生 ④承认矛盾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关键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如果你欠银行100美元,你会有麻烦;但如果你欠银行1亿美元,有麻烦的是银行。表明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质变的发生,①③正确;②与题意不符 ④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关键。故选A 23.2018年10月14日,我国核聚变反应研究中最具代表性项目“人造太阳”取得了颠覆性突破,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中国科学家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反映出 A. 规律一旦被科学发现便具有客观性 B. 科技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 D.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A选项错误,规律本身就具有客观性,与是否被科学家发现无关。B选项错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化的先导。D选项与题意不符。根据题意,我国核聚变反应研究中最具代表性项目“人造太阳”取得了颠覆性突破,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该突破从哲学上来看,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C选项入选。 24.指画奇才李冰奇在自创指掌墨的基础上,再创了洒墨法和洒色法,使其与泼墨、积墨、破墨等传统技法有机结合起来,有时以水引墨,有时以墨围水,达到浓淡、枯润、干湿层次丰富多变、得心应手的境界。李冰奇指画艺术的魅力在于坚持了 ①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②系统与要素的统一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从材料可以看出,李冰奇在自创指掌墨基础上,再创了洒墨法和洒色法, 坚持了肯定与否定的统一。他再创的洒墨法和洒色法与泼墨、积墨、破墨等传统技法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坚持了系统与要素的统一,②④符合题意。 ①:李冰奇指画艺术的魅力在于坚持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而不是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①说法错误。 ③:材料不体现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点睛】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25.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市场应用紧密结合,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释放科技创新新红利,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这表明 A.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B. 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 创新永无止境实践就永无止境 D. 创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释放科技创新新红利,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这表明创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D正确,入选;选项A不符合题意,不选;B错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C错误,实践永无止境创新就永无止境、故本题答案为D。 二、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卡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6小题,共38分) 26.某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依托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储存、传输技术,开发智慧学习平台。智慧学习平台拥有强大的信息资源中心,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提供各类学习资源。每个市民都可以在智慧学习平台上拥有记录终身学习过程的学习账户,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订制个性化学习计划,运用搜索引擎等工具搜索跨学科领域知识资源,进行探索性学习。 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终身学习。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发展导致新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继续学习深化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实践的发展,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需要我们继续学习以跟进实践的需要。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水平经得住实践的检验。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开发智慧学习平台为背景材料,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可结合材料,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包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等方面,说明大力推进终身学习是实践发展的需要,也才能推动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详解】本题要求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终身学习。 从材料可以看出,实践的发展导致新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继续学习深化认识,继续学习以跟进实践的需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水平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 可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等方面,说明大力推进终身学习的理由。 【点睛】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认识,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从其根源来看,都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获得认识的途径: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此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 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7.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今后5年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进行了全面谋划和顶层设计。《意见》旨在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和整体保护,进一步完善革命文物保护的财政保障机制,健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多元投入体系,更好推动革命文物工作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据统计,我国目前有121处革命旧址和纪念馆被纳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81处革命旧址和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分析我国如何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 【答案】①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在一定条件下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要进行全面谋划和顶层设计,加强革命文物资源整合,统筹规划,最大限度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要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健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多元投入体系,推动革命文物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分析我国如何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问题指向是分析我国如何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首先明确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主要包括: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在一定条件下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这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这要求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来分析说明。本题的答题思路是: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 【点睛】解答建议、措施类主观题,一是从课本知识中找方法,熟记教材中提到的相关知识;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总结材料中提到的成功做法,找到材料中提到的存在问题,根据问题分别对不同主体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三是主体发散法。回答时必须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注意多角度思考。 28.网络的发展及其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公民可以通过网络发帖子、留言、在线交流等方式,就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等国计民生问题,向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建言献计,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评议和监督。目前,各地政府陆续成立或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收集网络上的社情民意,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或回答咨询,这已成为继信访、接访之外群众表达民意的一个新时尚。 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探讨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服务于社会生活。 【答案】从联系观点看,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应当利用网络与社会生活广泛而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发挥网络便捷的功能。从发展观点看,发展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过程。应当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网络服务于社会生活的新形式、新途径。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政府如何利用网络服务于社会生活为背景材料,考查唯物辩证法总特征。 可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即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说明公民可以通过网络向政府反映国计民生问题,向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建言献计,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评议和监督。同时各地政府要不断创新网络服务于社会生活的新形式、新途径,通过网络收集社情民意,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或回答咨询,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详解】本题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探讨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服务于社会生活。 从材料可以看出,公民可以通过网络发帖子、留言、在线交流等方式就教育等国计民生问题,向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建言献计,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评议和监督。各地政府也可通过网络收集社情民意,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或回答咨询,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可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从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政府应当利用网络与社会生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了解社情民意;从发展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过程,说明政府应当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网络服务于社会生活的新形式、新途径。 【点睛】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个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另一个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和历史,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反对以片面或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过程,过程是由状态组成的,状态是过程中的状态;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有生必有灭,无灭必无生;旧事物灭亡的同时,就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发展,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9.2018年12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的任务是实现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对此,有网友认为,嫦娥三号已圆国人探月梦,此次月背软着陆是人类首次尝试,风险极大,结果未知,没必要再进行下去了。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发展的知识,对该网友的观点进行点评。 【答案】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尽管月背软着陆风险极大,但只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就有信心取得成功。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探月工程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功,决不能半途而废。③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只有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我国探月工程才能不断创造奇迹。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网友对月背软着陆的观点为背景材料,考查发展的有关知识。 可结合材料,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等方面,对该网友的观点进行点评。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有关发展的知识,对该网友的观点进行点评。 从材料可以看出,有网友认为,嫦娥三号已圆国人探月梦,此次月背软着陆是人类首次尝试,风险极大,结果未知,没必要再进行下去了。 可运用有关发展的知识,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等方面,说明尽管月背软着陆风险极大,但只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就有信心取得成功。因此探月工程决不能半途而废,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才能不断创造奇迹。并由此说明网友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点睛】辩证的否定: 原理内容:(1)辩证的否定是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的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业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方法论:①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 ②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30.2018年11月,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纳涉嫌辱华事件。从“起筷吃饭”的歧视广告到公然辱华,从宣称账号被盗到轻描淡写高呼“不幸”,杜嘉班纳后续的一系列敷衍操作充满傲慢无知,被中国民众集体抵制,大型时装秀被迫取消、产品被电商下架。 古语云,“欺人者亦自欺”。请结合“杜嘉班纳辱华事件”从矛盾基本属性的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 【答案】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杜嘉班纳在这次辱华事件中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讽刺中华文化,欺骗中国民众,最终却遭中国民众的集体抵制,失去了中国市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杜嘉班纳辱华事件”为背景材料,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 可结合材料中杜嘉班纳辱华事实,从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等方面,说明杜嘉班纳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讽刺中华文化,欺骗中国民众,最终遭到“欺人者亦自欺”的结果。 【详解】古语云,“欺人者亦自欺”。本题要求请结合“杜嘉班纳辱华事件”从矛盾基本属性的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 从材料可以看出,杜嘉班纳在这次辱华事件中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讽刺中华文化,欺骗中国民众,最终却遭中国民众集体抵制,失去了中国市场。 可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从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等方面,说明“杜嘉班纳辱华事件” 最终结局是“欺人者亦自欺”。 【点睛】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近视大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研究报告,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其中我国初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上升为国家战略,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入手,通过规范办学行为、建章立制、普及眼保健操、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等举措着力遏制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建立起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同时具体布置,全国年底前完成视力情况“摸底”,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绩考核,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问题一年中没有改善的,要追究责任。 有人认为,我国的主要矛盾并不是“近视问题”,将“近视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小题大做。对此,请运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①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推动发展。“近视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没有改变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要求我们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近视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利于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更好满足人民健康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是小题大做。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主次矛盾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设问指向有人认为,我国的主要矛盾并不是“近视问题”,将“近视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小题大做。对此,请运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谈谈你的看法。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包括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要求我们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观点加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近视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利于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更好满足人民健康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是小题大做。 【点睛】评析类的材料题是高考的常考内容,它具有辨析题的思维含量,又具有材料题的内容范围。特别是最近两年迎合具体知识考查,基本概念理解类的评析材料题较为多见,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该明确评析标准,即解答此题的核心知识点。其次立足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理论阐述,最后明确正确的方向和标准。 三、探究题:本题12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2.2018年9月3日至4日,以“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在开幕式主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说:“中非双方基于相似遭遇和共同使命,在过去的岁月里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中非命运共同体,堪称典范;其中关键,正在人心。 对于中非合作,中方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中国对待非洲朋友,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讲一个“诚”字。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中国的发展给非洲带来了更多机遇,非洲的发展也会为中国的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非命运共同体,堪称典范。”请选用一条最恰当的矛盾观知识分析该观点蕴含的哲学智慧?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说说中国与非洲合作的态度对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有何启示? 【答案】(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要求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历史的统一。国际关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中国和非洲之间在过去的岁月里同心同向、守望相助,经过长期合作探索出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值得其他国家合作过程中学习借鉴。 (2)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立需要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立需要双方发挥能动性,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以诚相待,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立需要立足于实践,双方携手并进,合作共赢。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非合作论坛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为背景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维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中非命运共同体,堪称典范。”请选用一条最恰当的矛盾观知识分析该观点蕴含的哲学智慧?本题抓住“典范”一词,考生可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要求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历史的统一的角度去分析说明。 第(2)要求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说说中国与非洲合作的态度对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有何启示?本题属于启示类试题,解答本题注意题目限定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即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知识作答。针对材料对于中非合作,中方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考生可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中国对待非洲朋友,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讲一个“诚”字。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考生可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角度去分析说明。 【点睛】启示类主观题的解答技巧 1.题型特点 (1)试题情境灵活,要求考生参与其中。试题情境可以是某国、某地或某人的具体做法;也可以是理论观点,引导考生在反思和探究中得出结论。 (2)试问方式直接,要求回答的问题针对性强。此类试题设问一般以“启示”“启迪”为题眼。如材料中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或启迪)。 (3)考查指向明确,侧重考查“怎么做”。答题常见格式为“原理、理论+材料说明的道理”。 2 .解答技巧 一是分析材料。从原因的角度看,要分析材料反映的问题是什么,或意义有哪些,然后从问题产生的原因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之处总结经验,从而得出“启示”。从措施的角度看,要分析材料中成功的做法有哪些,不成功的做法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启示我们可以这样做,不成功的做法则启示我们不可以这样做。这就是对我们的启示。 二是回扣教材,找到知识的对应点。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回归教材,把材料与教材原理(观点)对应起来,即得出启示:“应该怎样做”或“不应该怎样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