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随州市第二高级中学、郧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
随州二中、郧阳中学2017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们穿金戴银不是文化,心灵纯净才是文化;钱赚多了不是文化,钱用好了才是文化;开宝马不是文化,在斑马线停车才是文化。这告诉我们 A. 文化与人类是相伴而生的,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中变成物质力量 C.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D.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参与文化活动中培养出来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的相关知识。人们穿金戴银不是文化,钱赚多了不是文化,开宝马不是文化。心灵纯净才是文化,钱用好了才是文化,在斑马线停车才是文化。这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参与文化活动培养出来的,D项正确;A、B、C项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选D。 2.文化与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 ①→③→④→② B. ④→①→③→② C. ①→②→③→④ D. ③→④→①→② 【答案】A 【解析】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所以在传导顺序中,第一位的应是反映随经济发展,文化也发展起来,比较之下,只有①反映了这一点,故要把①放在首位,据此可排除B项与D项;在A项与C项的比较中,主要是②与③的先后顺序不同,②说的是文化生产力地位越来越突出,③说的是文化的发展,那么逻辑顺序应是随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故③应在②前,A项正确,排除C。 【点睛】传导性试题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备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3.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 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A. 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 B. 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 C. 先进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 D. 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材料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故B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C、D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文化多样性、文化继承与发展 4.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一词源于佛教,指的是发心修行之前的那颗心。星云大师曾经从四部经典中拈出四个词,来为人们指点迷津,从《华严经》中拈出“不忘初心”,从《维摩诘经》拈出“不请之友”,从《八大人觉经》中拈出“不念旧恶”,只有这样,才能从“初心”蕴涵的正能量中激励自我、找到自我、完善自我。由此,我们认识到 A. 文化现象各具特色但是有共同的发展规律 B.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 C.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D. 人们从物质活动中看到历史中和现实中的文化,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的相关知识。从“初心”的由来及发展过程来,只有“不忘初心”、 “不请之友”、 “不念旧恶”,我们才能从“初心”蕴涵的正能量中激励自我、找到自我、完善自我。这表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C项正确;A、B、D项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选C。 5.2018年10月15日1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39.40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导航应用在军用领域仍为快速装备期,按照目前装备情况进行测算,目前的军用市场空间近百亿元,随着应用的逐渐成熟,军用大规模和广泛应用也会随之铺开;行业领域依靠政府扶持,国内企业将显示出安全优势和先发优势。该观点强调了 A. 文化都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B. 文化对个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C. 文化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D. 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随着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的陆续升空,北斗导航技术在民用和军用领域的运用将越来越广,也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优质和更安全的导航服务。这表明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D项正确;文化分意识形态的文化和非意识形态的文化,A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排除;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但不起决定作用,C项中“决定”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6.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旗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发展教育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④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教育的相关知识。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旗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发展教育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②③正确;生产力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①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④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C。 7.“书信—短信—微信”,生动展现了人们所经历的感情交流、信息传播的变革过程。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手机来实现。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网络等现代媒体与报纸等传统媒体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网络的出现为标志的 ③文化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④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网络等现代媒体与报纸等传统媒体都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途径,①说法错误;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术的推广为标志,不是以网络出现为标志,②说法错误;文化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而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8.近年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领域实现一系列重大技术和工程突破,移动通信领域实现从“2G跟随”、“3G突破”、“4G并行”到“5G引领”的跨越式发展,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这充分说明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的重要保证 ②服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③科学技术是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④中华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日益增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近年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领域实现一系列重大技术和工程突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这充分说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的重要保证,服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①②正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③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④与材料无关。故本题选A。 9.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你怎么看?阅读漫画(下图),我们对这一“PK”的立场应该是 ①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②中外文化交流应不分彼此、相互借鉴 ③在交流中应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④要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交流中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但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③④正确;①说法正确但未体现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②中“不分彼此”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10. 随着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针灸逐步走向世界,但是目前国际上将中医针灸与中医的基本理论相分离,淡化中医理论、经络理论对针灸的指导作用,针灸面临着“去中国化”。这启示我们发展针灸 A. 需要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 B. 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C. 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D. 要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答案】C 【解析】 针对目前国际上将中医针灸与中医的基本理论相分离,淡化中医理论、经络理论对针灸的指导作用,针灸面临着“去中国化”的现状,启示我们发展针灸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即克服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推陈出新,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C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如何应对“去中国化”问题,A项与题意不符;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是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倾向,材料反映的是否定民族文化,B项与题意不符;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发展针灸必须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这是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文化创新,是错误的思想倾向,必须予以克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 11.扁鹊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医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宗”,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四诊法成为我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日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 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 A. 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B. 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 我国传统文化推动着现代文化发展 D.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四诊法成为我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这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这表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A项正确;B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排除;我国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会对现代文化发展起推动作用,C项说法错误;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2.被誉为“大国丰碑”、“超级工程”,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两个人工岛岛头共有四个青铜鼎,分别刻写着“海底绣花、筑岛奇迹、蛟龙出海、圆梦伶仃”的字样,记载着这项超级工程的筑梦历程,让岛上随处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 ④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港珠澳大桥两个人工岛岛头共有四个青铜鼎,分别刻写着“海底绣花、筑岛奇迹、蛟龙出海、圆梦伶仃”的字样,记载着这项超级工程的筑梦历程,让岛上随处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②④正确;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会对促进社会发展,①说法错误,排除;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③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13.2018年春节期间,贵州省黎平县组织开展“文化暖心走基层”活动,由当地民间艺人组成的文艺志愿小分队,前往社区、农村表演侗族大歌、侗戏等特色节目,为居民送去新春的祝福和欢乐。此举 ①夯实了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 ②旨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满足了群众的各种文化需求 ④大力发展了公益性文化事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18年春节期间,贵州省黎平县组织开展“文化暖心走基层”活动,为居民送去新春的祝福和欢乐,此举大力发展了公益性文化事业,旨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产业还没有成为支柱产业,①说法错误;③说法太绝对,说法错误,错在“各种”;故本题答案选C。 14.总有一种精神,激励中华民族在荆棘载途中不断前行;总有一种意志,支撑华夏儿女在艰难险阻中生生不息。光辉的历史,需要我们去牢记;崇高的气节,需要我们去传承。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深深地植根于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④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深深地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①错误;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质,④说法错误,错在“决定”;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15.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中,互联网建设的重要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角度看,关注网络安全 ①是捍卫国家“信息主权”,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 ②有利于晴朗网络环境,营造洁净的网络空间,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③有利于发展网络经济,创新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④是防范西方的价值渗透,抵制文化霸权的需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的相关知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关注网络安全,这是捍卫国家“信息主权”,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也是防范西方的价值渗透,抵制文化霸权的需要,①④正确;②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6.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习近平提出这一要求的原因有 ①要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用有益文化成果 ②落后的习俗会阻碍乡村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③为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 ④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加剧了落后文化的传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落后文化的相关知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这是因为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加剧了落后文化的传播,落后的习俗会阻碍乡村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②④正确;①③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17.2017年12月16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正式发布(见下图)。两者都以中国汉字“冬”字为设计创意核心,通过汉字和书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体现出以运动员为中心和冬季运动拼搏疾驰的形象。这一设计理念 ①反映了汉字书写着中华文化、传承着中华文明文化,创新源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说明了各具特色的汉字和中国书法可以承载多种文化因素 ③说明了艺术创作需要多重技艺,艺术混搭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④彰显了“冬梦”与“飞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汉字和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都以中国汉字“冬”字为设计创意核心,通过汉字和书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体现出以运动员为中心和冬季运动拼搏疾驰的形象。这一设计理念说明了各具特色的汉字和中国书法可以承载多种文化因素,彰显了“冬梦”与“飞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④正确;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①中“创新源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说法错误,排除;“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才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③中“艺术混搭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18.垃圾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频更新,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也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由此,美国构建便民回收利用体系,德国化废物管理为资源管理,日本回收过程注重信息保护。由此可见 ①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各民族的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不同,决定了各民族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要学习借鉴尊重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直接动力,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的相关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频更新,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也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这表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①正确;但各国电子产品回收的方式各不相同,美国构建便民回收利用体系,德国化废物管理为资源管理,日本回收过程注重信息保护。这表明各民族的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不同,决定了各民族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②正确;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等于一定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③中“认同其他民族文化”说法错误,排除;④中“直接动力”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19.“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成功没有年龄界限,只有起步不同。努力的起点不同,但努力的人最美丽,努力者的世界最精彩!材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①必须把个人奋斗目标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 ②坚持价值观的指引,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目标 ③要脚踏实地,把人生奋斗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 ④要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努力的起点不同,但努力的人最美丽,努力者的世界最精彩!这启示我们要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脚踏实地,把人生奋斗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③④正确;①②说法正确但在材料未体现,排除。故本题选D。 20.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①要以创新为必要条件,以新颖为基本要求 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坚持“三贴近” ④以新媒体为手段展示给受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传承的相关知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这表明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坚持“三贴近”, ②③正确;①中“以新颖为基本要求”说法错误,排除;④的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腐朽的东西,要“移风易俗”,自觉地改造或剔除。 2.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的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 4.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5.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 21.2018年1月19日,广电总局提出广播电视邀请嘉宾坚持四不用的标准:既对党离心离德,品质不高尚的演员坚决不用,低俗,媚俗,恶俗的节目演员坚决不用,思想境界、格调不高的演员坚决不用,有污点、有绯闻,有道德问题的演员坚决不用,另外总局明确要求,纹身艺人、嘻哈文化、亚文化(非主流文化)和(颓废文化)坚决不用。之所以坚持上述标准是因为 ①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奏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④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颓废、落后、非主流文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广电总局提出广播电视邀请嘉宾坚持四不用的标准,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奏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②③正确;①中“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不是广电总局提出四不用标准的原因,①不符合题意,排除;对落后文化加以改造或剔除,对腐朽文化坚决取缔,④中“坚决抵制、依法取缔颓废、落后、非主流文化”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 ①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自觉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②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增强文化自信,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 ④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自觉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①④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学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内容,②③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C。 23.2018年10月美国副总统彭斯在演讲中称,中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在中国的投资所推动的,而中国却反过来对美国进行经济侵略”。这一言论完全不符合事实,逻辑上也根本站不住脚的。事实上中国的成功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主要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能够顺应社会生活变迁规定中国发展方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中国的成功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主要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②③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问题,①与材料无关,排除;④中“规定中国发展方向”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重要性]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 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必要性]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现状: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2.新时期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⑥.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24.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2035年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的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 ①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的自觉和活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②树立文化自信,发挥文艺工作者文化创新的主体作用 ③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的自觉和活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④正确;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②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选B。 Ⅱ卷(非选择题 25-30题共6小题6问 52分)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汉书》说:“天道贵信,地道贵贞。不信不贞,万物不生。”信和贞都属于仁,贵信贵贞就是贵仁。 天道酬仁,脱胎于天道酬勤。天道酬勤,未必然。《易经乾卦》说:“劳谦君子,有终吉。”这里的劳谦是君子之劳谦。然勤有君子之勤,也有不善不正之勤。元士随笔《天道不一定酬勤》指出:“天道只酬正确的勤。正确有两义,一是动机正确目的正确;二是方向正确方法正确。只有在动机善良、方法明确的基础上,勤才是有价值有意义有功效的!”天道酬仁则是必然的。《易经系辞上》说:“《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履信思顺尚贤都是仁德的表现,天估就是天助天酬。 “天道酬勤”,还是“天道酬仁”,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答案】选择赞同“天道酬勤”。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历来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视为优良品格。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业绩。不断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勤劳勇敢才有价值有意义。 选择赞同“天道酬仁”。 “仁”,属于思想道德范畴。要做到“仁”,就是要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即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和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造福。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会。 【解析】 本题以天道酬仁脱胎于天道酬勤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回答本题,考生如果赞同天道酬勤。可从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它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只要不断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勤劳勇敢就有价值有意义的角度进行说明。如果赞同天道酬仁,考生可从“仁”属于思想道德范畴。要做到“仁”就是要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造福的角度进行说明。 【点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民族精神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现为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表现。民族精神的先进性是指民族精神根据时代的进步,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26.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2018年10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布鲁塞尔出亚欧首脑会议上,发表题为《共担全球责任 共迎全球挑战》的引导性讲话。李克强总理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亚欧国家作为全球伙伴,应担负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繁荣发展的重要责任。 第一、为维护多边主义发挥引领作用。各国只有携手合作,践行多边主义,才能更好把握全球性机遇,应对全球性挑战。我们要加强协商合作,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第二、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来之不易,仍然需要坚持开放 发展的大方向,不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全球分工合作向更加普惠、平衡的方向发展。 第三、以互联互通推动亚欧联动发展。我们要加大基础设施方面的“硬联通”,打造亚欧大交通、大产业、大物流格局。同时也要加强制度政策规则和标准等方面的“软联通”,激发资本、技术、服务和数据等要素的活力。 第四、通过人文交流为亚欧合作注入更大活力。亚欧国家正在书写不同文明对话合作的新篇章。我们要不断增进人民间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各领域人文交流,让平等、包容的理念深入人心。 结合材料,说明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李克强总理强调亚欧国家应 “担负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繁荣发展的重要责任”的文化生活道理。 【答案】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通过人文交流可以为亚欧合作注入更大活力,促进欧亚及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亚欧国家正在书写不同文明对话合作的新篇章。我们要不断增进人民间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各领域人文交流,让平等、包容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同文化有不同的作用,先进健康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贸易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不是“零和”游戏,亚欧各国愿本着互利合作精神,积极推进有关自贸安排,这有助于抵御保护主义、减少贸易壁垒,促进贸易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共同维护地区发展繁荣和安全稳定。这里的“合作精神”“多边主义”“开放包容”属于先进文化,“贸易保护主义”属于落后文化,二者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解析】 【分析】 此题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布鲁塞尔出亚欧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详解】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说明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李克强总理强调亚欧国家应 ‘担负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繁荣发展的重要责任’的文化生活道理。”属于体现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文化生活”的知识,属宏观考查。然后结合李克强总理的具体讲话内容分别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点睛】“体现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2.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0月20日,特朗普在演讲中宣布,美国将退出《中导条约》。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奉献“美国优先”战略和价值观,推行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发动与多个经济体的贸易战;同时美国不断 “退群”的时代,几乎都是一言不合,甩手就走,“不跟你玩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7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讲话,强调政党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顺应人民共同期待,志存高远、敢于担当,自觉担负时代使命。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我们应该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编织出斑斓绚丽的图画,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 【答案】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让人类文明同放异彩,让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解析】 【分析】 此题以国际时政热点材料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详解】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属宏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相关信息,分别从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点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2.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1)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2)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3)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4)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5)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7 )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 从国家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方面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的领导方式和党的建设角度回答; 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28.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强起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作品应把社会效益放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在现实中,文艺作品经常出现“叫好”和“叫座”的矛盾,有些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票房却遭到冷遇;有些文艺作品过度关注“眼球效应”,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虽获得高票房,却是“低口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我国文艺作品需要“立得住的文化内核”的原因。 【答案】我国文艺作品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得住的文化内核,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华文化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可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解析】 【分析】 此题以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详解】 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我国文艺作品需要‘立得住的文化内核’的原因。”属于原因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文化生活”的知识,属宏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分别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点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题模板:地位+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凝魂聚气的工程 答题要点: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政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体现,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2.设问模式: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答题模板:引领作用+内化和外化+挖掘+结合时代精神 答题要点: ①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②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29.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提出,全党要坚定道理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中国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人民对中华文化创造力的灵活运用;于外则表现为中国人民“不拒众流”“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以及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上。可见,文化自信归根结底要通过人民来实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 人民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答案】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文化自信的内外表现,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可以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激发人民的文化创造力,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解析】 【分析】 此题以坚定文化自信为话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设问要求“人民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属于原因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属微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相关信息分别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点睛】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 1.设问模式:为什么坚定文化自信? 答题模板:特点(最持久的力量)+独立性+中华民族复兴 答题要点: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设问模式:为什么要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答题模板:文化自信的来源、表现 答题要点: ①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②表现:这种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于2018年10月8日至19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引起广大观众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同时,节目是运用了电视媒体、采取形象化方法,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次成功尝试,生动而又深入地展现了新时代与中华文明历史的同根同源、一脉相承,表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相连、精神相通。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起广泛共鸣的原因。 【答案】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着眼于时代发展的前沿,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这档节目,在新思想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上作出了一个很好尝试。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电视节目,走近历史、走近生活、走近心灵,让广大群众在喜闻乐见中走近平“语”。 【解析】 【分析】 此题以《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详解】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起广泛共鸣的原因。”属于原因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属宏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相关信息分别从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展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具体分析其原因即可。 【点睛】“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2.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