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政治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完成下面小题。‎ ‎1. 在全世界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绵延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1/5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守望汉字文化,要以敬畏之心守护经典,让甲骨文沉睡于博物馆 ‎②中国古文字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有重要影响 ‎③进入数字时代以后,人们无需回看历史,而要重开人文新境 ‎④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有利于中华文化在国际上传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甲骨文“鼎”字看起来像是一只猫,萌萌样子会融化观者的心。甲骨文“鼎”字经过创意设计,成为中国文字博物馆里的“鼎喵”形象及文创产品(图1、2)。这样的文化创意 ‎①表明意识能脱离物质载体而演变 ‎②利用古文字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 ‎③体现了中华文明基因在创新活动中的传承 ‎④在辩证否定中实现了文字符号向文创设计的转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 C 2. 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甲骨文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文字符号与文创设计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遗产、汉字。①:“让甲骨文沉睡于博物馆”说法明显错误,①错误。‎ ‎②:在全世界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绵延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1/5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说明中华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古文字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有重要影响,②正确。‎ ‎③:“人们无需回看历史” 说法明显错误,③错误。‎ ‎④: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有利于中华文化在国际上传播,④正确。‎ 故本题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的载体、文化继承与发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辩证否定。①:意识依赖于物质,不能脱离物质,①错误。‎ ‎②:材料未涉及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②排除。‎ ‎③:甲骨文“鼎”字经过创意设计,成为中国文字博物馆里的“鼎喵”形象及文创产品,这样的文化创意体现了中华文明基因在创新活动中的传承,③符合题意。‎ ‎④:文字符号向文创设计的转化过程中,需要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坚持扬弃,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1.文化遗产:(地位和意义)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汉字: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③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④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2)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3)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4.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1)含义: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 ‎)特点: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3)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的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4)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随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已从过去的文物保护受援国转变为支援国。完成下面小题。‎ ‎3. 石质文物保护是世界性难题。一些国家试图用化学材料去修补风化、开裂的文物,但并不成功。中国运用与文物本体相兼容的传统材料修复文物,经过十余年的监测,证明效果较好。中国修复的经验表明 A. 必须把修复材料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 要重视修复材料与文物本体之间的矛盾同一性 C. 传统材料作为旧事物,是文物修复的关键 D. 石质文物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 ‎4. 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岩土文物保护工作已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中国援助了柬埔寨吴哥古迹、蒙古国科伦巴尔古塔、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等文化遗产保护修复项目。中国由文物保护的受援国转变为支援国 A. 更有益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B. 表明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共生共荣的 C. 能增强各国人民对受援国文化的认同 D. 说明不同地区的文化是互动交流、自由创造的 ‎【答案】3. B 4. 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文化遗产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从过去的文物保护受援国转变为支援国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矛盾同一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A错误。‎ B:“与文物本体相兼容”说明要重视修复材料与文物本体之间的矛盾同一性,B符合题意。‎ C ‎: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不是出现实践的先后,传统材料相对于化学材料,不能确定为旧事物,而且与文物本体相兼容才是文物修复的关键,C错误。‎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错误。‎ 故本题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遗产、文化的民族性世界性、文化多样性。A:中国帮助其他国家进行文物保护,更有益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A正确。‎ B:材料阐释的是中国由文物保护的受援国转变为支援国,帮助其他国家进行文物保护,不是反映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否能共生共荣,B排除。‎ C: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理解其他民族文化,C错误。‎ D:错在“自由创造”,D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获得认识的途径: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学习获得间接知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中产生新问题,推动人们研究,认识手段(科学技术、工具)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性的认识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2.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接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4‎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含义:主要矛盾是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5.尊重文化多样性:(1)我们应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①对待文化多样性应坚持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必不可少。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5.《世说新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得出“道边李苦”的结论,是因为他 A. 认为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B. 把物质资料生产作为认识活动的动力 C. 有不受自身认识条件限制的超人智慧 D. 能利用联系来推断认识对象的属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反复性、真理和谬误、联系的普遍性。A:材料并未出现关于真理与谬误的阐释,A不符合题意。‎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错误。‎ C:认识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受自身认识条件限制”说法错误,C排除。‎ D:王戎得出“道边李苦”的结论,是因为他考虑到了树与周边环境之间的联系,借此推断“李”的属性,D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获得认识的途径: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学习获得间接知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中产生新问题,推动人们研究,认识手段(科学技术、工具)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性的认识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2.真理的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生的。真理是有条件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3.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4.联系是普遍。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6.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科幻小说《结束战争的战争》提出“一场规模足够大的战争会给予人们一些有益的教训”。而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的原子弹对科幻创作者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和平主义由此与核伦理的探讨相结合。因此,冷战时期的科幻作品大多以反对核武器威胁与冷战的其他严重后果为主题。这反映了 A.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B. 在规律面前,科幻作家与其他人一样无能为力 C. 战争与和平的矛盾是推动科幻创作发展的重要动力 D. 每个民族皆因外部力量的持续否定而最终发展壮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规律客观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辩证否定观、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A: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A错误。‎ B: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B错误。‎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冷战时期的科幻作品大多以反对核武器威胁与冷战的其他严重后果为主题,这反映了战争与和平的矛盾是推动科幻创作发展的重要动力,C符合题意。‎ D:“因外部力量的持续否定”系形而上学否定观,D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因为:①实践为认识提供新问题和新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新的认识工具。③实践不断提高人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实现方式: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为为写好有关英国劳工法的20多页文字,把大英博物馆里载有英国与苏格兰调查委员会和工厂视察员报告的蓝皮书都阅读了一遍。这告诉我们 ‎①要实事求是,通过调查研究来把握规律②要发挥能动性,把认识作为实践的目的 ‎③要剖析现实,充分借鉴以往的间接经验④要改造社会,用社会意识支配社会存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①③:为写好有关英国劳工法的20多页文字,把大英博物馆里载有英国与苏格兰调查委员会和工厂视察员报告的蓝皮书都阅读了一遍,这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通过调查研究来把握规律,也说明要剖析现实,充分借鉴以往的间接经验,①③符合题意。‎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②错误。‎ ‎④: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不是社会意识支配社会存在,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因为:①实践为认识提供新问题和新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新的认识工具。③实践不断提高人的判断和推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为:①只有处在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上的实践,②能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1)含义: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3)为什么?①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②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2)怎样?①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③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二是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8.在一家紧邻公路的洗车行外,经常有汽车因等待洗车占据车道,造成两条车道中仅有一条能用,行人、自行车、汽车混行,特别是早晚高峰期间,交通拥堵严重。在下列群众意见中,观点合理的是 ‎①市民利用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向人大建议,要求拓宽民主决策渠道 ‎②市民拨打市长热线电话,要求行政职能部门履行社会管理职责 ‎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该洗车行占道经营的行为进行核查处理 ‎④政协对该洗车行破坏交通通行的行为进行处罚,要求立即整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主决策、依法行政、政协职能。①:向人大建议不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而是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而且属于民主监督而不是民主决策,①错误。‎ ‎②③:待洗车占据车道,造成交通拥堵严重,市民可以拨打市长热线电话,要求行政职能部门履行社会管理职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该洗车行占道经营行为进行核查处理,②③正确。‎ ‎④: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对违法犯罪等行为进行处罚,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①④。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9.某村在乡村建设中,探索实施“政府投物料、支部带队伍、群众投人工、社会献爱心”的乡村治理模式,以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村里家家户户齐上阵,.将曾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脏乱村屯建成开门见绿、目至见景的美丽家园。归纳该村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最具概括性的结论是 A. 政府补齐了乡村建设中的公共服务短板 B. 村民通过村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C. 村党支部是村级环境基本整治工作的领导力量 D. 乡村治理模式汇聚了多元主体的力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乡村治理。D:某村在乡村建设中,探索实施“政府投物料、支部带队伍、群众投人工、社会献爱心”的乡村治理模式,这说明乡村治理模式汇聚了多元主体的力量,D符合题意。‎ ABC:试题限定针对该村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最具概括性的结论,ABC均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主旨,ABC排除。‎ 故本题选D。‎ ‎10.“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排外情绪在美国兴起,并向一些国家蔓延。同学们看到这样一幅漫画,并展开讨论。以下发言正确的是 ‎ ‎ ‎ 罗杰:《逆反》‎ ‎①美国总统是国家行政首脑,可以肆意用权 ‎②美国总统的做法违背了世贸组织基本原则 ‎③美国总统的行为与国内利益集团不无关系 ‎④美国总统掌握立法权,国会不能罢免总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美国的三权分立、美国的利益集团、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①:美国总统是国家行政首脑,但要受到国会、联邦法院的制约,①排除。‎ ‎②:美国总统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违背了世贸组织基本原则,②正确。‎ ‎③:利益集团影响政府的手段无所不有,美国总统的行为与国内利益集团不无关系,③正确。‎ ‎④:在美国总统掌握行政权,理会掌握立法权,国会不能罢免总统(除非定罪),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1.美国的三权:立法权——属于国会:①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负责制定法律;②国会、行政机关和法院都要依据法律行事。行政权——属于总统:①行政权属于总统;②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直接对选民负责,不对国会负责,国会不得增减总统任职期间的报酬,更不能罢免总统(除非定罪)。‎ ‎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1)含义: 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贯穿于各贸易协定和协议之中,是各成员处理贸易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构成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2)基本原则①非歧视原则:A最惠国待遇原则:一成员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给予任何其他国家(无论是否世贸组织成员)的优惠待遇,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其他各成员。B国民待遇原则:对其他成员的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知识产权所有者和特有者所提供的待遇,不低于本国同类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享有的待遇。②透明度原则各成员应公布所制定和实施的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并通知世贸组织,不公布的不得实施。各成员参加的有关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议也在公布和通知之列。③自由贸易原则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实质性削减关税,减少其他贸易壁垒,扩大成员之间的货物和服务贸易。④公平竞争原则各成员应避免采取扭曲市场竞争的措施,纠正不公平贸易行为,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创造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11.我国快递业务量自2007年以来年均增长40%以上,由1988年的153万件激增到2018年的507.1亿件,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快递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黑马”,对我国经济供给侧的影响是 A. 电子支付取代现金支付 B. 推动电子商务业发展 C. 加速家庭消费结构升级 D. 商品和要素实现平等交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结算。A:电子支付仅仅是一种支付方式,不会取代现金支付,A错误。‎ B:电子支付提高支付效率,方便商品贸易,推动电子商务业发展,B正确。‎ C:试题限定的是“对我国经济供给侧的影响”,侧重于对生产端的影响,“加速家庭消费结构升级”不符合题意,C排除。‎ D:材料不体现商品和要素是否实现平等交换,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2.扶贫不应是简单地给钱给物,给钱给物短期内能使贫困户的袋子鼓起来,但很快又会瘪下去。以下做法能同时体现扶志、扶智,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的是 A. 引导农业产业化领军人才来贫困地区投资建设产业基地 B. 实施配电网改造升级提升工程,解决贫困地区供电“卡脖子”问题 C. 加强旅游消费扶贫宣传,开通到达贫困地区的旅游专列 D. 激发当地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决心和干劲,培养农村实用型技能人才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A:引导农业产业化领军人才来贫困地区投资建设产业基地,这属于借助外力,不是“内生动力”,A排除。‎ B:实施配电网改造升级提升工程,解决贫困地区供电“卡脖子”问题,并不能同时扶志、扶智,B排除。‎ C:“加强旅游消费扶贫宣传,开通到达贫困地区的旅游专列”属于借助外力,不是“内生动力”,C排除。‎ D:“激发当地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决心和干劲,培养农村实用型技能人才”属于从贫困地区通过创新解决发展动力问题,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3.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政府工作的任务之一。在下列举措中属于货币政策的有 ‎①推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新机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②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 ‎③围绕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引导银行调整优化信贷结构 ‎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稳定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宏观调控。①③:材料强调的是货币政策,“推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新机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围绕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引导银行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均属于刺激制造业发展的货币政策,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稳定作用”,均未涉及货币政策,②④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①必要性:第一、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要求);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②含义: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③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④手段:以经济手段(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注意:①我国现阶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支出、税收)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贷款、利率、汇率等)。②区分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支出数量、税收、税率、国债等)、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③经济手段的关键词 经济政策、经济计划、经济利益(价格调整)的调整。 法律手段的关键词 经济立法、经济司法、依法查处、依法打击等。行政手段的关键词 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 ‎14.鉴于过量饮用含游离糖饮料危害健康,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呼吁各国对含游离糖饮料采取限制措施。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征“糖税”,旨在应对因游离糖摄入量过多带来的公共健康问题.某班同学进行探究并作示意图,D表示含游离糖饮料的需求,S表示含游离糖饮料的供给。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呼吁各国对含游离糖饮料采取限制措施,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征“糖税”,这意味着含游离糖饮料价格将上涨,居民需求减少,供给减少,A:A图显示,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供给减少,A符合题意。‎ B:B图显示,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供给增加,B不符合题意。‎ C:C图显示,价格下降,需求减少,供给减少,C既错误又不符合题意。‎ D:D图显示,价格上涨,需求增加,供给增加,D既错误又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购买。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在两种替代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正比,在两种互补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反比。‎ ‎15.“量入为出”出自《礼记·王制》。该文提出国家必须实行财政管理。每年年底,粮食收获了,冢宰(周代官名)要根据当年收成来确定第二年的支出。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财政收入受古代农业技术的制约,“量入为出”甚至“多有结余”有其合理性 ‎②“量入为出”无法体现财政管理行为的主动性、积极性,“量出为入”更显高明 ‎③为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不宜举债应付突发事件,应严格约束国家治理者的财政行为 ‎④在现代财政管理阶段,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难题,政府常采取赤字财政的做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国债、财政收支。①:冢宰(周代官名)要根据当年收成来确定第二年的支出,这说明财政收入受古代农业技术的制约,“量入为出”甚至“多有结余”有其合理性,①符合题意。‎ ‎②:“量入为出”是理性的消费原则,“量出为入”可能会导致财政赤字,②错误。‎ ‎③: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可以发行国债,③错误。‎ ‎④:“有效需求不足”意味着经济运行受需求不足制约,此时,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形成赤字财政,④正确。‎ 故本题选B。‎ ‎【点睛】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1)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生产决定消费。(2)居民的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①收入水平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②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3)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其它主观因素:消费预期、消费偏好、消费心理(课本阐述了四种常见的消费心理,此外还有其他如爱买心理、安全心理、求便心理等)。‎ ‎2.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改造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往往是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信誉担保、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国债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5分)‎ ‎16.民间歌谣是一种广泛流行于民间的语言形式。它风趣幽默,朗朗上口。从当代民谣中撷取英华,可以听到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声音。‎ 民谣一 天上无云难下雨,地下无土难生根,农民没有共产党,挣断骨头难翻身。‎ 民谣二 责任制,是个宝,分田到户就是好,各显神通甩手干,粮食产量步步高。‎ 民谣三 乡野路,田地旁,帮扶队员不辞忙;填档卡,细思量,屈膝老妪如亲娘;东家奔,西家访,不落一个送芳香;白昼短,趁夜长,无愧百姓无愧党。‎ ‎1949年,翻身农民沉浸在获得解放的喜悦之中 ‎1978年以后,新民谣唱响了改革的主旋律 脱贫是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头戏,民谣又记录着新的历史 ‎(1)阅读民谣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亿万人民的社会政治地位因何而变。‎ ‎(2)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说明这些民谣产生的活水源头和创作主体。‎ ‎【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国家政权,由此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2)这些民谣作为一种认识,来源于人民群众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用民谣记录时代变迁、表达思想情感。‎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社会变化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三首民间歌谣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阅读民谣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亿万人民的社会政治地位因何而变。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人民的社会政治地位,考生分析这中变化的原因,形成答案要点。人民的社会政治地位: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国家政权。‎ 第(2‎ ‎)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说明这些民谣产生的活水源头和创作主体。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考生抓住试题设问的关键词:源头、主体,“民谣”属于意识,由此可知解答本题知识角度主要有:认识的来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考生正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认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群众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实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用民谣记录时代变迁、表达思想情感。‎ ‎【点睛】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本题知识角度已经给出)。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17.山西省现存古村落约3500处,登记建档1736处,中国传统村落550处,是北方汉族地区传统村落数量最多、风貌最完整、集聚度最高、类型最丰富的省份。‎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在北京召开立法论证会,邀请来自立法、建筑、文化等领域的16位专家学者为《山西省传统村落传统院落传统建筑保护条例(草案)》论证“把脉”。草案将传统村落、传统院落、传统建筑全部纳入保护对象,形成全覆盖保护体系,这是对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次创新性探索,在全国也是首次。‎ 结合材料,从政治角度评析山西省人大常委会赴京请智囊的做法。‎ ‎【答案】山西省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专门赴京召开论证会,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能帮助修改和完善条例草案,增强立法科学性,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支撑。‎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传统村落传统院落传统建筑保护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对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性探索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知识整合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政治角度评析山西省人大常委会赴京请智囊的做法。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试题设问主体是人大常委会,结合材料,考生可以总结山西省人大常委会的做法:山西省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专门赴京召开论证会,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其中的道理:山西省人大常委会的做法能帮助修改和完善条例草案,增强立法科学性,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支撑。‎ ‎【点睛】‎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可分三步完成,第一步,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第二步,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第三步,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 ‎18.如果你曾在夜幕降临后乘游轮,欣赏江河两岸林立的大厦和梦幻的灯光;如果你曾在夜市肆意享用各种美食;如果你曾于晚间在24小时书店停留阅读;如果你曾看过晚场电影;如果你曾在博物馆里搭起帐篷,享受“博物馆奇妙夜”……那么你已是夜间经济的参与者。‎ 作为现代城市业态之一,夜间经济是指当日18:00至次日6:00所发生的服务业方面的商务活动。业内普遍认为,每日18:00到22:00是营业的“黄金四小时”。‎ 夜间旅游是夜间经济的一种形式。近年来,我国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呈较快增长趋势:每逢节假日,夜间旅游市场的人气更旺。以下是调查全国夜间旅游市场获得的数据。‎ 表 2019年春节期间夜间旅游消费情况 ‎(1)根据以上所有材料信息,说明全国夜间旅游市场发展的前景。‎ ‎(2)夜间旅游市场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图1、2数据,从政治角度说明政府应如何作为,提出两条建议。‎ ‎【答案】‎ ‎(1)根据文字材料、表格信息显示,夜间旅游是旅游目的地夜间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随着全国旅游市场的较快发展实现进一步增长。表和图1、2表明,随着夜游产品的丰富多元和夜游环境的日臻完善,未来夜游需求将持续提升,市场潜力巨大。‎ ‎(2)可任选以下两条建议。‎ ‎①政府应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确保安全的消费环境。‎ ‎②政府应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市场繁荣,加强市场监管。‎ ‎③政府应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教科文卫体等各项事业发展,增加有效供给。‎ ‎④政府应加强社会建设,改进夜间公共交通管理,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夜间经济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我国夜间经济发展现状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图文转化能力,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要求考生根据以上所有材料信息,说明全国夜间旅游市场发展的前景。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认真研读图表,图中两个指标:夜间消费金额、消费体验时间,考生抓取关键数据,注意时间节点,纵横对比,说明情况:根据文字材料、表格信息显示,夜间旅游是旅游目的地夜间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随着全国旅游市场的较快发展实现进一步增长。表和图1、2表明,随着夜游产品的丰富多元和夜游环境的日臻完善,未来夜游需求将持续提升,市场潜力巨大。‎ ‎(2)本题要求考生根据图1、2数据,从政治角度说明政府应如何作为,提出两条建议。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试题实际上考查政府该如何发展夜间经济,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政府职能,可从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建设职能等方面提出建议。‎ ‎【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图表分析题。结合本题呈现形式,本题的解答侧重于“读”,读图表,解题思路是正确利用表头信息,注意表头信息说明了图表所展示的问题是什么;全面分析图表内容本身,提取数据,纵横对比,说明理论知识,纵向看变化,横向看差距;注意图表中“注”的作用,补充思路,完善答案。‎ 第(2)问,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可采用回归教材法,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把设问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本题考查的主体是政府,考生结合政府的知识要点与试题材料分析作答。‎ ‎19.‎ ‎2013~2018年,中央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有3359项,引入非公有资本超过9000亿元。在实施混改的中央国有企业子企业中,混改后实现利润增长的超过70%。D航空物流企业是国家民航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家试点单位。以下是媒体报道:‎ D航空物流企业:成就民航领域混改“第一样本”‎ 曾经,航空货运业有“十年九亏”的说法,10多年前的D航空物流企业也不例外。如今,走进这家国有控股企业,却处处呈现出生机。‎ D航空物流企业在改革中实现两大突破:一是从国有投资到商业控股,国有股权由100%降到45%;二是确定核心员工持股比例,核心员工持股占10%。混改中实际投入国有资本是18.45亿元,但通过引入股权比例45%的非国有资本和10%的核心员工持股,国有资本投入有效带动了22.55亿元的非国有资本投入。‎ 混改后,2018年这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63亿元,同比增长40.65%。‎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案】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改革有利于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也为非公经济带来发展机遇。国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融合发展、优势互补,有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D航空物流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地位、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意义。考生从这些角度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知识角度:写出主干知识: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改革有利于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也为非公经济带来发展机遇。国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融合发展、优势互补,有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点睛】‎ 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考生应简要分析试题设问指向的理论依据,即知识要点可简写,“意义”的解答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推动、增强、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20.装潢简洁时尚,陈列别出心裁,茶点饮品一应俱全……近年来,我国实体书店大力转型,一些“网红书店”相继出现,成为一些城市颇具文艺特色的“打卡”圣地。在纷沓至来的顾客中,有不少“到此一游”的“打卡”拍客。“网红书店”引起人们的议论。‎ 甲:让大家觉得读书是件开心事,“网红书店”做到了。‎ 乙:不过,拍照的流量要是能转化成阅读的流量就好了。‎ 丙:捧一本沉甸甸的著作,寻一块清净的所在,坐下静静品读,才是书店存在最大的意义。‎ 丁:当你看到一个年轻人在“网红书店”比着剪刀手自拍时,不要盲目跟风,也无须暗自鄙夷。‎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文化、哲学知识,围绕“消费的人气”与“阅读的文气”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针对问题,可从经济、文化、哲学一个角度作答,也可从多个角度综合作答。‎ 经济:企业经营战略、经营模式、多元混合业态经营、租赁回报:客流量、客户深度需求、高质量服务;需求和供给、消费和生产、文化消费结构升级、读者(消费者)培养;市场、资源配置、产业发展;政府税收政策支持;等等。‎ 文化:文化和经济的关系:文化产业、企业营利目的:社会环境(人文土壤)、公民文化素质、文化的精神力量:生活方式、休闲社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等。‎ 哲学:价值、需要、规律:联系观、系统观:发展观:抓重点、全面观点:创新:辨证否定观:社会意识:等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实体经济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实体书店、“网红书店”经营为材料,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文化、哲学知识,围绕“消费的人气”与“阅读的文气”谈谈你的看法。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从经济角度看,考生可以从企业的经营、客户需求、消费和生产、文化消费结构、市场作用、政府扶持等方面分析作答。从文化角度看,考生可以从文化和经济的关系、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作答;从哲学角度看,考生可以从规律客观性、联系观、系统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价值观、社会意识等方面分析作答。‎ ‎【点睛】本题属于“认识类”主观题,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此类高中政治主观题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象”、“有何感悟”等等。且要分析其原因,“知其所以然”。回答此种高中政治主观题一般要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何意义”等角度全面回答。当然根据材料具体分析这是解题的关键。‎ ‎21.‎ 郎平谈中国女排 只要一场比赛没结束,不管输贏的可能性如何,我们都会用200%的力量去拼。‎ 什么是成功?打到第几才算成功?队员们把所有潜力发挥出来,尽了最大努力,克服了最大困难,我觉得就是成功。相信自己,有每天的积累,到最后就一定会有结果。‎ 教练是什么?教练就是在一边“烧柴点火”,全力推动队员们向前走的人。‎ 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王蒙谈人生 对生命个体来说,我们能支配的岁月不过那么几十年,再无第二次机会。虚度生命是多么愚蠢!‎ 人生就是生命的一次燃烧,它可能发出绚丽的光彩,产生巨大的热能,温暖无数的人心;也可能光热有限,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哪怕只是点亮一两盏灯,也还照亮了房屋,不留遗憾。‎ 人生是一个过程,是一次能量释放,重在参与,重在投入,重在尽力。只要尽了力,最后人生“结账”时的败者,流出的眼泪也是滚烫的、有分量的。‎ 结合材料,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探究“人生即燃烧”。‎ ‎【答案】针对问题,可从文化、哲学一个角度作答,也可从两个角度综合作答。‎ 文化:当代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女排精神(爱国、团结、拼搏等)、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思想道德教育;优秀文化的作用;等等。‎ 哲学: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价值实现、奉献社会、劳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量的积累和质变:对立统一:辨证否定:等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体育界名人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两位体育名人对人生的看法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研读材料、阐释事物、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探究“人生即燃烧”。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从文化角度看,考生可以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女排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思想道德教育、优秀文化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作答。从哲学角度看,考生可以从文化和经济的关系、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作答;从哲学角度看,考生可以从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量的积累和质变、矛盾观、辩证否定观、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等方面分析作答。‎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知识角度的确定,考生可从试题设问中抓住关键词“人生”联想到人生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进而联系到认识的作用、社会意识的作用,从材料中提取关键词“女排”联想到女排精神,进而联想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体育精神、核心价值观等,从材料中的关键词“困难”、“成功”联想到前进性和曲折性、量变质变等分析作答。从材料中的关于人生的看法联想到矛盾观、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等方面分析作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