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江苏省滨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下列对公有制经济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在各行各业中居支配地位 ③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④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公有制经济。①③: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②:“在各行各业中居支配地位”说法错误,②排除。 ④: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是现阶段我国公民经济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国有经济的地位作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3.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同以往其它分配方式相比,它是迄今为止所存在的最公平的分配方式。这是因为按劳分配 ①直接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②决定我国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地位 ③是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④体现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按劳分配的意义、按劳分配的原因。①: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①错误。 ②: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地位决定我国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②因果倒置,排除。 ③④:是迄今为止所存在的最公平的分配方式,这是因为按劳分配是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1.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是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按劳分配是对剥削制度的否定,体现平等分配和社会公平,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3.2019年1月1日起,我国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赡养老人等6项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今年前8个月全国个人所得税税收同比下降30.1%。这表明 ①积极的货币政策可有效调节收入分配 ②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③国家初次分配注重公平 ④国家用税收调节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分配的主要举措。①:个税改革属于财政政策,不属于货币政策,①排除。 ②④:进行个税改革,并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赡养老人等6项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这表明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同时体现国家用税收调节分配,促进社会公平,②④符合题意。 ③:国家进行个税改革,属于再分配,不属于初次分配,③排除。 故本题选D。 【点睛】1.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坚持我国的分配制度,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实行合理的分配政策;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2.个人所得税: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所得越高纳税越高、所得越低纳税越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4.2020新版医保目录发布,新的医保目录会在2020年1月1日生效。国家通过谈判,让医药公司降价,目前拟定128种抗癌药纳入医保目录材料。表明我国 A. 效率是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 B. 初次分配注重公平 C. 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理念 D.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共享发展理念、社会公平。A:材料阐释的是社保,阐释的是公平与共享问题,未涉及经济活动,也不是阐释效率问题,A不符合题意。 B:材料未涉及初次分配,也就未体现初次分配注重公平,B不符合题意。 C:材料不是阐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C不符合题意。 D:让医药公司降价,并将抗癌药纳入医保目录材料,这体现了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1.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2.题肢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本题可排除ABC;3.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题肢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题肢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6.题肢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题肢);7.题肢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题肢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题肢,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审题);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题肢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 5.2019年12月12日投放4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储备冻猪肉以控制猪肉价格上涨,属于宏观调控的 A. 经济手段 B. 法律手段 C. 行政手段 D. 综合手段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宏观调控的手段。A:国家稳定控制猪肉价格,属于经济手段,A正确。 B:材料未涉及法律手段,B不符合题意。 C:材料未涉及行政手段,C不符合题意。 D:材料仅仅提及价格,未涉及其他手段,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6.当前,我国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表明 ①我国已成为中等发达国家 ②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了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①: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①不符合事实,排除。 ②: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前我国尚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不符合事实,排除。 ③④:我国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表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从二零二零年到本世界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习近平强调,我国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这是因为,实体经济是 A.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 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C. 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D. 国家发展的立国之本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战略。A: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A错误。 B: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B正确。 C: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C错误。 D: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但不是立国之本,D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8.长久以来,阅读被认为应该是件“孤独”的事。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社交化阅读的出现,让你可以看到好友在读什么书,看到他们的书架、推荐和想法,向他们赠书或借书……阅读方式的转变 ①推动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标志传媒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④彰显大众传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符合题意,材料中阅读方式的转变推动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不合题意,材料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无关; ③说法错误,传媒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④符合题意,“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社交化阅读的出现,让你可以看到好友在读什么书,看到他们的书架、推荐和想法,向他们赠书或借书…”彰显了大众传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故选B。 9.美国漫画界元老级人物斯坦・李创作的漫画《美国队长》、《钢铁侠》、《蜘蛛侠》等漫画在全球75个以上的国家以25种不同的语言印刷超过20亿册。这充分说明 A. 美国文化受到各国的喜爱 B. 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促进 C.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D. 外来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答案】C 【解析】材料充分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不同民族的文化蕴含着共同的价值追求,C项符合题意;美国漫画界元老级人物斯坦・李创作的漫画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热捧,并不代表美国文化受到各国的喜爱,A项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文化交流与传播,不体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促进,B项与题意不符;斯坦・李创作的漫画受到世界许多国家人的喜爱,并不能说明外来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文化为什么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1)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2)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文化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的辩证关系。 10.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连接在一起。这说明 A.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B.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 经济活动就是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 D. 商业活动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播功能 【答案】D 【解析】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连接在一起,说明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故D符合题意。材料中涉及的是商业贸易而不是人口迁徙,故A与题意不符。B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C错误,不同把经济活动与文化交流活动完全等同。故本题选D。 【点睛】文化传播途径和传播手段的区别及联系 ①文化传播的途径即传播方式: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等;文化传播手段是指文化传播媒介: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 ②文化传播途径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文化传播的手段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侧重于强调通过某种具体的物质载体来进行文化传播。任何文化传播的途径都要借助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传播。 11.自“六朝”以来,中国国画在印度绘画的影响下,内容与形式发生较大变化,近现代又受到西方油画的很大影响。但中国国画在交流互鉴中保留了以意境见长等民族特色,保持了自身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中华文化能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④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①:中国国画在交流互鉴中保留了以意境见长等民族特色,保持了自身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这体现了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①符合题意。 ②: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②错误。 ③:中国国画在印度绘画的影响下,内容与形式发生较大变化,近现代又受到西方油画的很大影响,这体现了中华文化能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③符合题意。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1.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2.文化创新的途径:(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必须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既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做到海纳百川。 3.文化传承与创新:(1)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2)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根植于本民族文化土壤的文化作品才能永葆生命力和竞争力。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①含义: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积极成分。②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12.奋斗者、追梦人,是新时代中国人民的荣耀身份。下列选项与这一“荣耀身份”相一致的是 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②革故鼎新、自强不息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④心怀梦想、不懈追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荣耀身份”是奋斗者、追梦人的。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强调了合作,体现了团结精神,材料未体现,①排除。 ②:革故鼎新、自强不息,这强调了奋斗者、追梦,②正确。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强调了家国情怀,③不符合题意。 ④:心怀梦想、不懈追求,这强调了奋斗者、追梦,④正确。 故本题选C。 【点睛】中华民族精神: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②爱国主义: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13.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魅力。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汉字之美在于三美的统一与和谐。由此可见,汉字 ①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是中华文化优越性的集中展示 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④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文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不是汉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①不选;我们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不应认为自身的文化具有优越性,优于其它民族文化,②不选;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③正确;汉字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④正确,故本题选D。 【点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侧重于强调历史悠久,表现为古代就有,流传至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侧重于强调丰富厚重,表现为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 14.如图漫画《小儿麻痹症》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 需大力激活传统文化的价值基因 B. 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 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D. 应该把文化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答案】C 【解析】漫画《小儿麻痹症》反映了物质富有而精神文化贫乏,二者不协调,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C项符合题意;漫画反映的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不体现大力激活传统文化的价值基因问题,A项与题意不符;B项与漫画寓意不符;我们要把经济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去抓,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 15.2019年7月,香港部分激进示威者围堵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破坏设施,污损国徽,喷涂侮辱国家、民族的字句。这种行径 ①破坏香港社会秩序,践踏香港法治 ②挑战中央政府权威,有损国家荣誉 ③背离我国国家性质,公然践踏人权 ④侵犯公民政治权利,破坏民族团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材料中香港部分激进示威者的行径破坏香港社会秩序,践踏香港法治,挑战中央政府权威,有损国家荣誉,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中没有涉及践踏人权,③不合题意。 ④:材料没有涉及侵犯公民政治权利,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6.2019年3月,上海市食药监管局与多个外卖平台共同建立鼓励外卖小哥作为“吹哨人”的内部举报人制度,让平台骑手也能成为网络餐饮无证照整治的生力军。“吹哨人”制度 ①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②创新了社会治理的手段 ③保障了公民的监督义务 ④凸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民主监督。①: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①错误。 ②④:让平台骑手也能成为网络餐饮无证照整治的生力军,目的是监督网络餐饮,引导网络餐饮健康发展,增强社会共治能力,说明“吹哨人”制度创新了社会治理的手段,也凸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②④符合题意。 ③:监督是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义务,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7.某区的一站式互联网社区治理平台—“社区通”,依托互联网,以改革的思维破解基层治理“堵点”“难点”,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小区公共事务讨论,“自下而上”议事成为新常态。建立“社区通”能够 ①提升居民社区归属感和自治意识 ②巩固居民参与民主管理基础 ③扩大社区居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④保障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居民自治。①④:“社区通”,依托互联网,破解基层治理“堵点”“难点”,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小区公共事务讨论,“自下而上”的议事,这说明建立“社区通”能够提升居民社区归属感和自治意识,保障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①④符合题意。 ②:“巩固居民参与民主管理基础”夸大了建立“社区通”的作用,②排除。 ③: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③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②③。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18.目前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已上升到国家层面。2019年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此举既有助于改善民生,又能稳定投资、拉动内需。这表明我国政府 ①依法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 ②履行经济职能,不断加强市场监管 ③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履行社会职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职能。①:材料未涉及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也就未体现依法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①排除。 ②④:国务院部署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体现的是政府履行社会职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不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不断加强市场监管,②不符合题意,④符合题意。 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善民生,这表明我国政府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9.2019年10月28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O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上述材料 ①体现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②说明了党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不断提高 ③体现了党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④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党的地位、依法执政、党的领导。①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这体现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也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①④符合题意。 ②: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不履行具体职能,②排除。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政府坚持依法行政,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0.2019年9月3日,全国政协围绕“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这一主题举行第七次通报会。政协委员们与相关部委负责同志就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提高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探讨。全国政协助力“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 A. 有利于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B. 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表现 C. 发挥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 D. 是贯彻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体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关系、民族原则、民族政策。A:建国后,我国就已经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排除。 B:一则材料未涉及民主党派,一则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B错误并不符合题意。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材料未涉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不符合题意。 D:“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是贯彻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体现,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1.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不断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济、团结奋斗,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这表明民族团结是 A. 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B. 民族发展繁荣的前提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 D. 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A: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A错误。 B: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B正确。 C: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C错误。 D:材料阐释的是民族问题,未涉及现代化建设,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1.政治生活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本内容(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之间的关系:(1)处理民族关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国家统一。 22.2019年10月6日,现任NBA休斯顿火箭队总经理莫雷公开发表涉港不当言论,支持香港暴力分子,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决抵制。中国篮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体育频道相继宜布暂停与该俱乐部的交流合作、转播等事宜。除此之外,休斯敦火箭队在中国的多家赞助商纷纷发表官方声明,宜布暂停或终止与火箭队的相关合作。这表明 ①主权具有至高无上性 ②我国公民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③主权国家拥有平等权 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义务、主权、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①②:中国人民坚决抵制莫雷的涉港不当言论,意在维护国家主权,这是因为主权具有至高无上性,也反映了我国公民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未涉及主权国家的平等权,③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不是反映国际关系,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材料型选择题。题型特点:题干的内容,多是选取现实政治生活或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例,要求学生思考并正确回答材料中所包含的基础知识,或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基本原理。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目时,应首先读懂题干中材料的意思,特别是抓准材料中的中心词或关键词,以准确把握题干的主旨。然后,再逐一对题肢排查,将观点错误的题肢舍去。在排误后对观点正确的选项加以比较,选出最符合题干主旨的那一项。 23.美国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决策上,都无法想象世界上有另外一个国家和它一样强大。过去一年多来,为了守住“美国第一”,美国无视国际通行规则,无视国际社会普遍反对,执意单方面挑起并升级对华贸易争端。为此,国际社会应该积极 ①推进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 ②开展以经济为基础的国际竞争 ③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消除国家之间的重大利益分歧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竞争。①③:美国为了守住“美国第一”,无视国际通行规则,无视国际社会普遍反对,执意单方面挑起并升级对华贸易争端,说明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这要求推进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①③符合题意。 ②:国际竞争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②错误。 ④:错在“消除”,④排除。 故本题选A。 24.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个别势力如何干扰,中非合作共赢的初心不改,中国将继续创新融资模式,助力非洲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这体现了 A. 我国国家利益与非洲人民利益相一致 B. 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 C. 我国在非洲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提高 D. 我国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外交政策。A:材料的主旨是中国帮助非洲发展,不是我国国家利益与非洲人民利益是否相一致,而且我国与非洲相一致有共同的国家利益,也有利益的分歧,不是完全一致,A错误且不符合题意。 B:无论个别势力如何干扰,中非合作共赢的初心不改,中国将继续创新融资模式,助力非洲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这体现了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B符合题意。 C:我国坚持主权国家一律平等,不谋求在非洲事务中的话语权,C错误。 D:我国积极参与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事务,但不主导国际事务,D错误。 故本题选B。 25.德国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该睡觉的时候不睡,会破坏人体内肾上腺素等的昼夜节律,导致其水平异常升高,抑制T细胞对靶标的粘附能力,T细胞和抗原结合受到影响,影响正常免疫功能。这佐证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外在世界具有可知性 ②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都遵循着固有的规律 ③人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变规律 ④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取认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德国研究人员研究发现人体节律,这佐证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外在世界具有可知性,①符合题意。 ②:“该睡觉的时候不睡,会破坏人体内肾上腺素等的昼夜节律,导致其水平异常升高”进而影响人体机能,这佐证了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都遵循着固有的规律,②符合题意。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变,③错误。 ④:“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取认识”说法过于绝对,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直接经验,一是间接经验,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组合型选择题可以采用先题肢后选项,先可能后确定的方法解决,提高解题的效率。可以从最简单的容易判断的题肢入手,用排误法或排异法排除错误的题肢,排除与题意不符或无关的题肢,本题可以先确定题肢③④错误,进而排除选项BCD。 26.2019年我们迎来澳门回归20周年。20年来,“一国两制”构想下的澳门愈加繁荣,同时基本法承诺的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仍然保持不变。这体现的哲理是 A. 运动是物质唯一特性 B.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D.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过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物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A: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错误。 B:“20年来,“一国两制”构想下的澳门愈加繁荣”表明事物是运动的,“基本法承诺的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仍然保持不变”表明事物是相对静止的,材料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符合题意。 C:材料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不符合题意,C排除。 D:“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过程”强调了运动未涉及静止,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①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物质一样,是不可理解的。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提示: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27.欧洲太空总署大胆构想打造“月球村”:利用月球土壤3D打印居住舱,喝陨石坑冰层融化的水,吃月球泥土种出的蔬菜。计划到2030年送10位地球人到月球居住,30年后移民1000人。这表明 A.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B. 人的意识能创造出新的物质 C. 人们可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D. 量的积累必然带来质的变化 【答案】A 【解析】欧洲太空总署要打造“月球村”,这体现了意识具有目的性;欧洲太空总署对打造“地球村”进行了大胆构想,这表明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A项正确;意识没有直接现实性,并不能创造出新的物质,B项错误;“人们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联系”是从主观需要出发,而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此观点是错误的,C项不选;量的积累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发生质变,“必然带来质的变化”说法绝对,D项不选,故本题选A。 28.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下列与之包含哲理相近的是 A.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B.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C.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D.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答案】B 【解析】“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强调的是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与题意不符,A项不选;“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里的“操千曲”“观千器”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与题意相符,B项应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强调的是量变质变的道理,与题意不符,C项不选;“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与题意不符,D项不选,故本题选B。 29.《战狼2》吸收了国际类型片的特征,“一个人对付一个非正义秩序”,这是类型片的核心,但电影背后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价值观,里面有很多国家符号和国家形象,包括国徽、国旗,最后的护照等,这是对好莱坞类型的一种中国式改造。这主要体现了 A.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C.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特点基本相同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战狼2》吸收了国际类型片的特征是基于国际电影的共同特征,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电影背后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价值观,里面有很多国家符号和国家形象”,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故D正确;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故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事物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没体现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故B不符合题意;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特点各不相同,而不是基本相同,故C错误。故选D。 30.曾经“人见人爱”的共享单车,从“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难题的美好事物,变成大量破损后在城市堆积如山的“垃圾”。对互联网经济热的“冷”思考 A. 承认了事物矛盾的普遍存在 B. 坚持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C. 看到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D. 认识到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矛盾。A:共享单车,曾经“人见人爱”,从“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难题的美好事物,变成大量破损后在城市堆积如山的“垃圾”,这体现事物矛盾的普遍存在,A符合题意。 BC:材料未体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也未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问题,BC不符合题意。 D:矛盾双方不仅是相互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况且材料的主旨不是矛盾双方的关系问题,D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1.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2.题肢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本题可排除BCD;3.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题肢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题肢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6.题肢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题肢);7.题肢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题肢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题肢,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审题);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题肢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 31.2017年10月23日,中国国家天文台天文学家宣布,科学家们借助世界上最大的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研究发现,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比之前通常认为的要宽近26%。银河新的界限的确定有助于研究宇宙扩大、星系形成和新的恒星产生过程。中国科学家的这一成就佐证了 ①过去的真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不断推翻已确定的真理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中国科学家通过新的认识工具取得了对太阳系宽度的新认识,这进一步佐证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项符合题意;人们通过实践取得了对太阳系宽度的新的认识,这种认识还将进一步发展,这佐证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④项符合题意;真理是对事物及其本质正确的认识,并不包含谬误的成分,①项观点错误;真理不能被推翻,可以被完善和发展,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 【点睛】正确理解真理和谬误的关系。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真理与谬误在认识过程中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2.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是国家、民族和企业、品牌共同成长的过程,是复杂、持续又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这说明事物的发展 ①要在质变基础上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②要通过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③总是处在平衡和不显著的变化过程中 ④总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①:材料未体现要在质变基础上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①不符合题意。 ②: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是复杂、持续又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这体现了事物的发展要通过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②符合题意。 ③:平衡和不显著的变化,是量变阶段,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③错误。 ④: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是复杂、持续又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这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显著地、根本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的 方法论: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进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反对两个极端: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 33.高质量发展,既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基本目标,又是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但迈向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爬坡的过程,要做的工作很多。这给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是 A.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 认识事物要着重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C. 事物发展是否定性与肯定性的统一 D. 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辩证否定。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属于唯物论道理,不符合试题规定性,A排除。 B:材料的主旨不是认识事物,而是解决问题,况且材料也未对矛盾双方进行比较,B排除。 C:材料未体现事物发展是否定性与肯定性的统一,C不符合题意。 D:迈向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爬坡的过程,要做的工作很多,这需要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含义:主要矛盾是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含义: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34.近年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创新 A. 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B. 是正确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 C. 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D. 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否定、创新的社会作用。A: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否定又肯定,不是把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截然分开,A错误。 B:“最根本的方法”说法过于绝对化,B排除。 C:材料不是反映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C不符合题意。 D:中国的领先于世界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是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这说明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1.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1)含义: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2)特点: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3)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的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4)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2.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4)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35.2019年7月18日,全国首个网约车运营服务管理地方标准《厦门市网约车运营服务管理标准》正式实施。这对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经营管理活动、提高行业安全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维护乘客合法权益等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 A.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C.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D.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变化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A:《厦门市网约车运营服务管理标准》的实施,对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经营管理活动、提高行业安全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维护乘客合法权益等具有重要作用,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A正确。 B: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才起积极的推动作用,B错误。 C:材料没有涉及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C与题意无关,排除。 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变化”强调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符合题意,D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人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包括各种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2)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状况不同,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性质是不同的。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二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16分。 36.材料一 最近美食短视频播主李子柒在海外走红的现象引起热议,李子柒,一个不但在中国出名,也在国外硬实力圈粉的姑娘。知乎上评价说:“她的海外文化影响力,可以抵得上1000个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看李子柒的视频,觉得她什么都会,从吃的到用的,甚至还会造纸、蜀绣、制墨这种几乎快要失传的技术,但这背后,是她从清晨到深夜不停歇的付出。看起来“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生活,其实是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没有从小扎实的干活基础,没有每个视频背后成百上千次的重复,没有整日整夜耐得住寂寞的学习,就不会有这个连外国网友都羡慕的李子柒。她在2015年7月微博说:“不管结果怎么样,都会努力去做。或许会失败,但至少不会有遗憾。”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有关知识,谈谈从李子柒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材料二 央视新闻这么评价她: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她就是李子柒。作为一个抓住短视频发展机遇的一个创作者,她俘获了世界性的流量,她的视频主打传播中国传统美食文化,通过镜头语言呈现田园生活,令外国网友喜爱并评价说“她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被我们忘记的那些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从中,我们能看到黄豆如何变成酱油、纯手工造纸、蜀绣等等传统文化遗产,也能读到蕴藏于田园生活背后的脉脉温情,这些满足了现代都市人对于田园牧歌的向往,也打开了西方世界欣赏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李子柒取得成功的原因。 【答案】(1)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从小扎实的干活基础,每个视频背后成百上千次的重复,整日整夜耐得住寂寞的学习.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她学习了吃的到用的,甚至还会造纸、蜀绣、制墨这种几乎快要失传的技术。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她的微博说:不管结果怎么样,都会努力去做。或许会失败,但至少不会有遗憾。 (2)①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她抓住短视频发展机遇,她的视频主打传播中国传统美食文化,通过镜头语言呈现田园生活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必须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李子柒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姑娘,就是人民群众的一员。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通过镜头语言呈现田园生活,令外国网友喜爱并评价说“她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被我们忘记的那些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 ④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黄豆如何变成酱油、纯手工造纸、蜀绣等等传统文化遗产。 【解析】本题以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文化创新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短视频制作者李子柒的奋斗成功的故事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有关知识,谈谈从李子柒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圈定知识要点,主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因素,涉及精神、素质、信念三个层面。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精神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从小扎实的干活基础,每个视频背后成百上千次的重复,整日整夜耐得住寂寞的学习。 ② 素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李子柒学习了从吃的到用的,甚至还会造纸、蜀绣、制墨这种几乎快要失传的技术。 ③信念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李子柒的微博说:不管结果怎么样,都会努力去做。或许会失败,但至少不会有遗憾。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李子柒取得成功的原因。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圈定知识要点,主要是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主体、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其中文化创新的途径又分为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李子柒抓住短视频发展机遇,她的视频主打传播中国传统美食文化,通过镜头语言呈现田园生活。 ②文化创新的主体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必须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李子柒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姑娘,就是人民群众的一员。 ③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李子柒通过镜头语言呈现田园生活,令外国网友喜爱并评价说“她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被我们忘记的那些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 ④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李子柒继承黄豆如何变成酱油、纯手工造纸、蜀绣等等传统文化遗产,并进行创新。 【点睛】本题设置两小问,均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本题两小问的知识角度都已给出)。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求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37.2016年7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为党的问责工作提供了制度遵循,推动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发挥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作用,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2019年9月,党中央对《条例》予以修订,聚焦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责不力、泛化简单化等问题,着力提高党的问责工作的政治性、精准性、实效性。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问责工作的重要性。 (2)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中共中央修订《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哲学依据。 【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问责工作,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始终总览全局、协调各方,有利于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是中共中央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作出的修订,目的在于提高党的问责工作的政治性、精准性、实效性;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我们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修订《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是中共中央根据形势、任务和要求的变化而对《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发展和完善。 【解析】本题以党的建设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问责工作的重要性。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试题设问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试题设问指向的是对党员干部的相关行为问责,结合材料可以发现解答本题知识角度主要有:党的地位作用、党的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执政理念、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党的领导。考生整合这些知识要点,形成答案要点。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中共中央修订《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哲学依据。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认识论的相关知识,三个关键词:实践、真理、认识。结合材料分析可知解答本题的知识角度主要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是中共中央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作出的修订,目的在于提高党的问责工作的政治性、精准性、实效性。 ② 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我们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修订《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是中共中央根据形势、任务和要求的变化而对《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发展和完善。 【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考生应简要分析试题设问指向的理论依据,即知识要点可简写,或不写,“意义”的解答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推动、增强、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第(2)问,本题属于“依据类”主观题。此类题主要是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哲学依据。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是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一般来说这类题设问主要有:第一,确定知识范围(本题知识角度已经给出),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二,未确定某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答案构成一般是:(1)未限定某观点的,则应从不同角度分析,选择主要的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按照“原理、方法论+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简明扼要。(2)若限定了角度,则依据这一观点包含的辩证思维层次(即细化知识要点)进行分析。按照“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3)回答依据题一般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三、探究题:本题14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8.“放管服”改革,被称之为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放管服”改革,旨归在“服”。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数据分析为支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已成为地方政府近年工作的头等要务。在江苏,以“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为主的“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已经细化为“3550”日程表: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权证办理5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50个工作日内完成。发力“放管服”改革的各地政府,纷纷当起了企业发展快车道的筑路人、护路人。 在“放管服”改革过程中,一些地方智慧城市建设滞后,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没有真正实现相互联通,部门之间的壁垒仍然存在,形成了一座座“数据孤岛”,资源无法共享。如果想给一些贫困户盖房子,要17个部门的审批手续;到供电所申请安装三相电表,则需要村民小组、村委会、规划所、镇政府、供电所等多头审批…… 推进“放管服”改革,需要政府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痛点难点,用自身一时之“痛”,换取人民长远的“利”,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简政放权不能一放了之,政府在服务社会的同时,“管”也不能滞后。请从经济生活市场经济角度阐释你的见解。 (2)“放管服”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请用一个最恰当的辩证法的观点对其进行分析。 (3)请以“破解‘数据孤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主题写一份建议书。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②综合运用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的知识加以阐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150字左右。 【答案】(1)①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简政放权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②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多种问题。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2)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坚持革命批判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放管服”改革需要政府善于研究新情况,勇于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转变职能,规范权责,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3)答案示例: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在“放管服”改革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做到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打破“数据孤岛”,实现部门之间的数据互通,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去的工作方法,收集群众意见,简化审批程序,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唯有如此,才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解析】本题以“放管服”改革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放管服”改革的推进及其效果为材料,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解读并整合材料、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从经济生活市场经济角度阐释简政放权不能一放了之,政府在服务社会的同时,“管”也不能滞后。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圈定知识要点,主要是市场的作用、市场的局限性、宏观调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 市场的作用角度:写出主干知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简政放权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 ②市场的局限性角度:写出主干知识: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多种问题。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简政放权不能一放了之,政府在服务社会的同时,“管”也不能滞后,要适时管、科学管。 ③宏观调控角度:写出主干知识: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需要政府的“管”,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用一个最恰当的辩证法的观点对“放管服”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这一观点进行分析。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辩证法的相关知识,五个关键词:联系、发展、矛盾、否定、创新,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圈定知识要点,主要是辩证否定观。考生运用这一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知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坚持革命批判精神,树立创新意识。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放管服”改革需要政府善于研究新情况,勇于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转变职能,规范权责,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以“破解‘数据孤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主题写一份建议书。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考生可结合《政治生活》与《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书写,提出建议。《政治生活》角度可从政府的宗旨、原则、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提出建议;《生活与哲学》角度可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等方面提出建议。 【点睛】政治学科主观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往往都要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而对开放性题目,要用好发散思维方式。解答好开放题切记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教材内外知识的结合上来回答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