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8课走进文化生活习题课练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8课走进文化生活习题课练1

课练27 走进文化生活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状况在总体上获得巨大发展。但是,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我国一些领域出现道德失范现象,其历史原因在于(  )‎ A.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B.封建思想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C.市场经济导致社会群体价值取向多样化 D.市场经济的弱点会反映到人们精神生活中来 答案:B 解析:本题要求分析一些领域出现道德失范的历史原因,B符合题意。A、C、D也是这些领域出现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但不是历史原因,不符合题意。 ‎ ‎2.“不要走近道,否则要白跑;不要走远道,否则要迟到……”为了响应党的“从严治党”的主题,成都市各区县围绕廉政主题开展了山歌对唱《反腐倡廉顺民心》、脱口秀《话贪官》等文化宣传活动。成都市开展的这一系列廉政文化宣传活动(  )‎ ‎①繁荣了文化产业,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创新廉政文化传播方式,传递正能量 ③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贴近群众生活 ④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奏响主旋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这些廉政文化宣传活动属于文化事业的范畴,不是文化产业,①不选。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社会效益,不涉及经济效益,③不选。通过山歌对唱、脱口秀等形式宣传廉政文化,创新了廉政文化传播方式,传递了正能量,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奏响了主旋律,②④符合题意。 ‎ ‎3.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些网站出于商业利益考虑,不时传播低俗、淫秽色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造谣传谣、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也时有出现。这要求网络媒体要做到(  )‎ ‎①坚持正确导向,提高网民思想道德素质 ②消除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商业性 ③不断提供网络产品,满足网民的文化需求 ④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和公共的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②“消除”说法错误;③没有强调优秀的网络产品,故排除。 ‎ ‎4.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我国民间美食作为窗口,将美食和历史巧妙地掺拌在一起,通过美食展现历史的醇厚,展现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在对着屏幕咽口水的同时,不难发现,除了烹饪好的美味摆在面前之外,影片中更多地是介绍劳动者如何对食材进行采掘、加工、制作。自开播后,该片就力压众多电视剧和娱乐节目,成为同时段全国收视冠军。由此可见(  )‎ ‎①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②文化创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③弘扬主流文化就会引起观众的共鸣 ④文化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③说法不科学;④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 ‎5.浮躁堪称是中国文艺界的痼疾。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大潮初起,再到近年来文化产业勃兴,“浮躁”始终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祛除文艺界浮躁的是(  )‎ ‎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②奏响文化发展的主旋律 ③坚守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④文艺创作应拒绝通俗娱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祛除文艺界浮躁,需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奏响文化发展的主旋律,①②符合题意。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说法错误。④中“拒绝通俗娱乐”说法错误。 ‎ ‎6.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由马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蹿红,引发了众多人的共鸣。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回归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民谣《南山南》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蹿红,引发了众多人的共鸣,说明其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说明科技在推动文化的交流、传播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文化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并非是“文化回归”,①错误;不同性质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作用,只有优秀文化才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④错误。 ‎ ‎7.面对网络不文明语言,某校召开了主题班会策划宣传主题,经过激烈讨论,最后达成“净化网络语言,还网络绿色”宣传主题。下列主题与上述材料相符合的是(  )‎ ‎①从我做起,抵制网上低俗之风 ②绿色上网,发展流行文化 ③拒绝污染,远离网络文化 ④抵制庸俗,追求高雅网络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面对网络不文明语言,我们应该抵制网上低俗之风,追求高雅网络文化,①④符合题意;②中“发展流行文化”不符合题意;③中“远离网络文化”,说法错误。 ‎ ‎8.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  )‎ ‎①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 ②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 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材料旨在强调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的必要性,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在文化艺术领域,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③的观点违背了我国的文化政策。因此答案为D。 ‎ ‎9.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文化产品日益多样,文化消费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情况,一些人将贩卖隐私的花边新闻、热火朝天的口水战当作了自己的精神正餐。这说明(  )‎ A.文化建设要贴近群众 B.文化消费心理决定文化消费行为 C.要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鉴赏力 D.政府应提供更多健康的文化产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的知识。抓住“一些人将贩卖隐私的花边新闻、热火朝天的口水战当作了自己的精神正餐”这一关键,指向要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鉴赏力,C项正确。一些人贩卖花边新闻与文化建设是否贴近群众无关,故A项不选;B项说法错误,不选;文化产品不是政府提供的,故D项错误,不选。 ‎ ‎10.央视网不断丰富《动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形式,根据青少年网友多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的特点,对《孔融让梨》等部分优秀动画进行二次剪辑包装和精加工,推出时长4分钟以内的动画短片。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发展要注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于传统文化 ‎③文化发展要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央视网根据动画片观众的观赏特点,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动画片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了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②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涉及不同文化的交流,①排除;④中“决定”的说法错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 ‎11.“接地气”的作品耐看,就是因为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材料旨在强调(  )‎ ‎①文化作品的创作者要面向群众、扎根生活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源泉 ③文化作品的创作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要求 ④要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②表述错误,文化创造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④错误,我们要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而不是通俗文化。“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旨在强调文化作品的创作者要面向群众、扎根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要求,故①③入选。 ‎ ‎12.《我是演说家》自播出以来,收视率平均排名同时段全国第三。节目通过理性的思辨、感性的陈述、语言的碰撞和一个个热血励志的人生故事,把综艺节目的风骨情怀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这说明,文化创新要(  )‎ A.奏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满足人们多样化文化需求 D.克服大众传媒的商业性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弘扬主旋律。材料强调文化作品对正能量的弘扬,故答案为A。材料没有体现B,排除。材料也没有体现人们的不同文化需求,排除C。材料强调弘扬正能量,排除D。 ‎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 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各地竞相争夺历史名人、“名人故里”的现象。(12分)‎ 答案: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利于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加剧了对文化资源的争夺;一些地方文化创新力弱,发展文化产业的办法不多。(每点4分,共12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市场的影响、文化创新等知识。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展开分析。一些地方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吸引了人们的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以及人们的文化需求的积极影响;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盲目搞文化旅游——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的负面影响;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文化创新能力弱。 ‎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州某中学曾作过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是:在音乐、体育、电脑、文学、美术等并列项目中,表示喜欢音乐的得票最高,占被调查人数的70%。而在这些喜欢音乐的学生中却只有15%的学生表示喜欢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轻音乐等,有将近75%的学生承认最喜欢港台、欧美流行音乐并盼望当歌星。‎ 材料二 在“韩流”席卷中国之初,曾有人预言“韩流”不会长久,但几年下来,“韩流”已经从过去单一的依靠流行音乐来“俘获”中国青少年,转变成用各种丰富的变化来吸引中国不同层次的观众。从目前来看,“韩流”的主流已经开始从流行音乐过渡到影视剧,并且有韩国流行服饰文化、文学作品、饮食文化等作辅助,“韩流”已经变得比过去更稳定。其实,几年前韩国电影还面临着生存危机,但韩国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支持,“拿来主义”再加上自己的创新,使韩国流行文化终成现在之势。‎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你能列举出喜欢流行音乐的理由吗?(至少三项)(8分)‎ ‎(2)有同学曾向音乐老师提出这样的疑问:流行音乐没有价值,喜欢流行音乐就是推崇落后文化吗?(10分)‎ ‎(3)结合材料二,请你为我国流行音乐发展提出一些建议。(10分)‎ 答案:(1)①材料一说明中学生普遍喜欢流行音乐。②流行音乐与学生生活贴近,尤其是与学生渴望的感情贴近。流行音乐的歌词简单明了,容易记忆。流行音乐轻松明快,是枯燥校园生活的释放。(8分)‎ ‎(2)①流行音乐是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和经典音乐的区别只是表现的手法不同。而音乐有没有价值关键是看其所表现的内容是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不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音乐。②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但也不能简单地说所有流行音乐都是落后文化,有些流行音乐如《军港之夜》《让我们荡起双桨》则是经典作品,唱了几代人仍然经久不衰,是人民大众所喜爱的文化。(10分)‎ ‎(3)①加强音乐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②加强音乐文化市场管理,抵制和取缔落后的、腐朽的音乐。③音乐作者多为学生创作一些优秀的作品。④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大力发展民族音乐。⑤坚持对外开放,不断创新,加快音乐文化建设。(10分)‎ 解析:第(1)问,青少年之所以喜欢流行音乐是因为流行音乐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适应了时代的变化。第(2)问,考查判断流行音乐好坏的标准,就是要看其是否能够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对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3)问,属于探究性问题,对流行音乐发展提建议,首先要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弘扬流行音乐发展的主旋律,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 ‎ ‎1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染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有些文艺创作充当了“市场的奴隶”的原因有哪些。(12分)‎ 答案:(1)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传媒具有商业性,这导致部分文化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有些文艺创作充当了“市场的奴隶”。(4分)‎ ‎(2)部分群众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不高,使低俗文化有市场需求。(4分)‎ ‎(3)国家有关部门监管不力,使低俗文化有机可乘。(4分)‎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既要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角度分析,又要从个人、国家角度阐释其原因,即部分群众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不高、国家的监管不力。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