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政治试题
兰州一中2019-2020-2学期高二年级4月月考试题 思想政治(文科)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页上,交卷时只交答题页。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苏东坡的“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丘浚的“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杨维桢的“绿衣歌舞不动尘,海仙骑鱼波袅袅”,无不描绘出海南宛如仙境的动人景象。然而再美的海南自然风景也不能称为文化,这是因为 ①文化不包括非意识形态性质的东西 ②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④纯自然风景不会给人以文化感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③:然而再美的海南自然风景也不能称为文化,这是因为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②③符合题意。 ①: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①错误。 ④:纯自然风景会给人以文化感悟,④错误。 故选B。 【点睛】把握文化的特点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 (1)物质载体:强调文化离不开文化产品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2)文化产生:强调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 (3)文化素养:强调人们创造文化、享受文化,并且这些文化还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 2. “枫桥月,灞桥柳,一声珍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洲,长路漫漫难回首;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诗词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的载体。①:材料未体现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①排除。 ②:材料不涉及文化与实践的关系,②排除。 ③:“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体现了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④:游子离家在外仍时时在梦中回忆起家乡,这说明文化对人影响深远持久,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①②。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3.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句诗可以体现(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句诗体现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①④符合题意。 ②: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不仅仅是文人创造的,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②错误。 ③:材料强调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不体现文化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4.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际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这表明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故③④正确。 ①②:经济和科技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不一定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故①②错误。 故本题选D。 5.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当时的诸子百家,群星灿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孙子兵法》至今为兵家经典,甚至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 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C.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却出现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黄金时代”说明了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身的传承性,C适合题意;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A 说法错误;B、D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故本题选C。 6. 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 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 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说法错误,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原生态文化不一定具有积极价值; ②③符合题意,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 ④说法错误,原生态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经济价值,也在于保持文化精神的价值。 故选:B。 7.近日,国家新闻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在国庆节、国际劳动节等重要的国家法定节日、纪念日,于北京时间上午10点整在其频率、主频道播放国歌。这一要求的依据是 A. 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B. 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C. 人的精神力量源自人的文化素养 D.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答案】D 【解析】 【详解】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A错误。 B:优秀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B错误。 C:人的精神力量源自社会实践,并不源自人的文化素养。C错误。 D:在特定节目、特定时间播放国歌,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D正确。 故本题选D。 8.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云南印象》,源自于纯正的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弥漫着自然、原始、清新的味道,它表现的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这说明(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符合题意,“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云南印象》,源自于纯正的云南少数民族生活”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说法错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只有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符合题意,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说明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 故选:C。 9.在异国他乡,一声平常的问候,不经意间的举手投足,一副耳熟能详的对联,都是一杯数千年中华文化的佳酿,令人心醉。表明() A.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D. 文化对人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答案】B 【解析】 “在异国他乡”“都是一杯数千年中华文化的佳酿,令人心醉”,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符合题意,D排除。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文化与人的关系,A、C不符合题意。 10.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和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家书: 赵一曼烈士家书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根源于多元化的大众文化,反应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英雄家书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①说法错误;英雄家书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②③正确且适合题意;英雄家书凝聚着不屈的名族精神应根源于抗日战争的实践,而不是根源于大众文化,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1.下列说法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与漫画《模仿》寓意一致的是 ①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④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漫画《模仿》中孩子模仿家长的行为习惯,从文化生活角度讲,说明文化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①③寓意与题意一致。 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1956年提出的文艺方针,②与题意不符。 ④: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思想道德修养。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这启示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积极接受健康有益的文化的影响,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12. 某班以“应该‘浅阅读’还是更应该‘深阅读’为主题举办辩论会”。小李说:“‘浅阅读’虽具有简单、快速、生动等特点,但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因此,我主张深阅读。” 下列选项正确且能进一步支持小李主张的是 A. 理性思考转化为物质力量是通过“深阅读”实现的 B. “浅阅读”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下的一种文化需要 C. “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 “深阅读”有助于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说法错误,理性思考转化为物质力量是通过实践实现的,故A项错误,应排除; B不合题意,说法本身正确但不能进一步支持小李主张,与题意不符,故应排除; C说法错误,“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说法本身错误,应排除; D符合题意,“深阅读”有助于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的观点正确且能进一步支持小李主张。 故选D。 13.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表述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排除①; 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说明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过程,②应选。 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说明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应选。 ④表述错误,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并不是所有文化都能促进社会发展,排除④。 故选C。 14.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且富有民族色彩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艺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古琴被列入“非遗”,是基于 A. 保护古琴一民族情感集中表达一民族文化的传承一增强民族凝聚力 B. 保护古琴一中国传统文化标志一研究中国文明演进一传承民族文化 C. 保护古琴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研究人类文明演进一繁荣世界文化 D. 保护古琴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人类文明的标志一民族文化交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遗”,是基于保护古琴文化,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繁荣世界文化具有重要作用,C说法符合题意。A中民族情感集中表达是说民族节日,不是说文化遗产,不符合题意。B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是传统建筑的继承,与题意不符。D中人类文明的标志是文字,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文化遗产的地位及意义,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5.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①②符合题意。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自身具有的,不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③错误。 ④:革命文化具有价值,不是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才有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6.“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启示我们,在国际文化交流中 ①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②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必须汲取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④要尊重差异,和睦相处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④正确,“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说明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要尊重差异,和睦相处。 ②错误,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主旨与“必须汲取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无关。 故选A。 17.“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六年来,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为沿线各国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发展与共存搭建了新的平台,让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合作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由此可见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文明可以融通发展 ④通过商业贸易等传播手段,能实现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文化交流传播的途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错误;“一带一路”倡议在五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为沿线各国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发展与共存搭建了新的平台,让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合作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说明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文明可以融通发展,②③符合题意;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不是手段,④错误。故选C。 【点睛】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18. 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 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 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 ④规定着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②③符合题意。 ①:两国的红色文化有利于推动两国文化发展,但不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①错误; ④:④夸大了两国的红色文化的作用,说法错误。 故选C。 19.古人削桐为琴,纳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燥静心,琴乐洁净清澈,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传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古琴音乐( ) 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②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 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④《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古琴音乐具有世界性不是因为其古老性,①观点错误。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②符合题意。 ③:古琴音乐的创造受社会实践发展水平的制约,③观点错误。 ④:古琴名曲《流水》被录入特制唱片,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一、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优秀文化对人的作用: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的见证:文字和史书典籍 博大精深:表现为区域性、独特性、民族性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 20.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励民之事,毫末必去”明确为政必须维护好群众利益;以“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说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来谈治国理政道理的“习式风格”为世人所称赞,其原因是( ) ①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 ③中国传统思想对当代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 ④中国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的影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和错误的选项。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来谈治国理政道理的“习式风格”为世人所称赞,其原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传统思想对当代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故①③符合题意;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故②说法错误;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故④说法错误。故选B。 21. 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在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材料没有体现现代传媒的作用,①不符合题意。 ②:现代流行艺术能够融入传统艺术之中,但是不能说取代,②错误。 ③:我国杂技加入了音乐、舞蹈等元素,体现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③符合题意。 ④:这些时代元素和效果是我国运用现代技术展现民族文化的表现,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2.作家王蒙曾说:“百十年来谈中华文化都绕不开一个问题,就是汉字。汉字给我们的信息量实在是太丰富了,它既是一幅美术作品,也表达着声音,还表达着历史的典籍,表达着已经不能够说话的那些人的智慧和感情。”可见汉字 ①是人类文明的标志②文化内涵丰富 ③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④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①说法错误,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③:“百十年来谈中华文化都绕不开一个问题,就是汉字。汉字给我们的信息量实在是太丰富了,它既是一幅美术作品,也表达着声音,还表达着历史的典籍,表达着已经不能够说话的那些人的智慧和感情。”可见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故②③正确。 ④: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C。 【点睛】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它们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①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③民族文化的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④中华文化的意义:有利于增强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原因? A、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重要标识。 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①含义: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积极成分。 ②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23. 维吾尔族《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表述错误,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③符合题意,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反映出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表述错误,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故选B。 24.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方方而面,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因此 ①民族精神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②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③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包容性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标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说明了是民族精神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①②正确。 ③:区域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包容性是中华文化的特点,二者都不是民族精神的特征,③排除。 ④: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25.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答案】(1)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梦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综合国力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知识”,设问是“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结合材料中 “涵盖社会盛会、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等关键信息,从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角度回答即可。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中宣部发文要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汲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点要加强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和人才库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依据。 【答案】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因此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②传统文化如果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因此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教育作为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重点加强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和人才库建设。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依据。 从材料可以看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点要加强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和人才库建设。可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相关知识,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等方面,分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依据。 【点睛】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的作用。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②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27.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在2019年暑期档爆红,实现了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完美统一。影片合作团队近70家,集结顶尖动漫人才,采用世界先进动漫制作手法,历时6年才得以完成。影片从传统神话题材中寻找灵感,吸取养分,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中国老故事,与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内心活动、价值观念等多个层面深度融合,赋予契合时代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让作品与观众与时代同频共振。除此之外,主创人员多次到国外学习借鉴先进的动漫制作经验,与国际一流电影科技水准相对接的制作水平,极大地促成了影片创造的科幻奇观,最终呈现出特效精美、场面震撼的3D动画效果。 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对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的启示。 【答案】①立足社会实践。从社会实践中吸取养分来促进文化的创新。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根植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颠覆,大量使用现代感的台词,为其注入时代精神。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与国际一流的电影制作水准对接,借鉴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主体作用。充分结合当下观众的口味,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在2019年暑期档爆红,实现了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完美统一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创新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 本题设问指向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对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的启示,实际是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和主体等知识。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影片从传统神话题材中寻找灵感,吸取养分,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中国老故事”“多次到国外学习借鉴先进的动漫制作经验,与国际一流电影科技水准相对接的制作水平”“让作品与观众与时代同频共振”,调动运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等知识回答。 【点睛】解答启示类试题贯彻三个步骤。第一,依据设问明确或猜测设问知识指向,把握知识指向可以通过设问中关键词,或者设问中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抽取主干有效信息,依据设问知识的确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的主干信息,明确主干信息的知识指向。第三,依据主干信息与设问界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28.看着朱婷她们齐刷刷抬脚轻叩冠军奖台,正在备考的我,眼泪夺眶而出,肆意流淌。场上场下、教练队员,在国旗下集结,为祖国而征战;团结如一人,配合似双手;无论对手如何强大,都毫不畏惧,敢于亮剑;不管比分落后多少,都每球必拼,决不放弃。在这种精神激励下,队员们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如虹的气势,将自己的体能和技战术水平发挥到极致,将教练组的意图变成精彩的比赛过程,使不可能成为可能……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我”所描述的女排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内涵? (2)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1)“我”所描述的女排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下列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 (2)①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②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我”所描述的女排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内涵,是基础知识记忆。“我”所描述的女排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 (2)本题设问指向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属于措施类试题,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解答本题可以从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等角度思考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