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一中2020届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承德一中2020届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题

承德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三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被摘牌‎5A景区的乔家大院在‎2019年8月17日恢复开放,门票价格也从138元降至115元。对此,很多游客们并不买账,他们认为是否降价不是重点,重点应该是能否给游客带来对应的体验。这告诉我们( )‎ ‎①游客们在意的是景区服务的质量而不是景区服务的价格 ‎②服务供应商应努力为游客提供“物”有所值的景区服务 ‎③景区服务价格的变动对游客们旅游需求的影响幅度较小 ‎④服务供应商应以市场为导向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被摘牌‎5A景区的乔家大院恢复开放,门票价格下降。对此,很多游客们并不买账,他们认为是否降价不是重点,重点应该是能否给游客带来对应的体验。这告诉我们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服务供应商应以市场为导向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努力为游客提供“物”有所值的景区服务,②④符合题意。‎ ‎①:游客们在意景区服务的质量,争取“物”有所值,不是不关注景区服务的价格,排除①。‎ ‎③:门票价格下降很多游客们并不买账,这不意味着景区服务价格的变动对游客们旅游需求的影响幅度较小,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近几年,方便面这个“老产业”因发力创新重新焕发活力,从口味、包装、健康上下功夫,让消费者吃得放心、美味,吃出个性格调……一碗方便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启示:让供给结构努力适应消费结构,甚至引领开创消费需求,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A.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B.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和质量 C. 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D.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让供给结构努力适应消费结构,引领开创消费需求”,说明了通过生产的发展来促进消费的进步,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D选项说法正确;本题主要体现的是通过生产来促进消费,而非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故选项A与C不符合题,排除;本题没有体现出生产对消费方式和质量的提升,B选项排除。故本题选择D选项。‎ ‎【点睛】区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1)“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强调的是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是指生产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人们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增加消费品数量和降低消费品价格,从而使人们的购买能力提高。社会生产的大发展,最终会激发人们强烈的消费欲望,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消费对象、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总会发生变化。‎ ‎(2)“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强调的是消费的反作用,是指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3) “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强调消费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平衡点)。如果不考虑其他条件,当某种条件发生变化时,引起E点向E1点移动。以下对E向E1点的移动解释合理的是 ‎①加强环保检查力度,某行业限产停产增加,发生甲图变化 ‎②绿色保健产品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发生乙图变化 ‎③改革盐业管理体制,放宽市场准入,发生丙图变化 ‎④个税起征点提高、扣除项目增多,高档耐用品市场发生丁图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甲图中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供给量减少,从而引起E向E1点移动,商品价格上升;乙图中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供给量增加,从而引起E向E1点移动,商品价格下降;丙图中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需求量减少,从而引起E向E1点移动,商品价格下降;丁图中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需求量增加,从而引起E向E1点移动,商品价格上升;①某行业限产停产增加,会引起商品的供给量减少,会引起甲图变化,符合题意;②绿色保健产品日益受到人们青睐,说明该保健品的需求量增加,会引起丁图变化,②应排除;③改革盐业管理体制,放宽市场准入,会引起盐的供给量增加,会引起乙图变化,不符合题意,应排除;④个税起征点提高、扣除项目增多会引起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增加,需求量增加,会引起丁图变化,④符合题意;本题应选D。‎ ‎4.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为此,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通过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逻辑路径是 ‎①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医疗公共服务→降低个人和家庭的医疗费用支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④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公平的教育→增强低收入者获取收入能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不一定会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①传导错误。‎ ‎②:政府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从而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②传导错误。‎ ‎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医疗公共服务,有利于降低个人和家庭的医疗费用支出,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③正确。‎ ‎④: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教育的公平性,增强低收入者获取收入能力,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④正确。‎ 故本题选D。‎ ‎5.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这一论断旨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②有利于保持现行分配方式的稳定性,让生产要素的活力得到迸发 ‎③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看得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这一论断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期探索的总结和肯定,能坚定制度自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本题考查分配制度及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坚定制度自信、保持现行分配方式的稳定性,让生产要素的活力得到迸发,②④符合题意。‎ ‎①:“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与材料主旨无关,①不合题意。‎ ‎③:“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的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③错误。‎ 故本题选C。‎ ‎6.陆股通是境外投资者购买中国大陆股票的渠道。下图为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陆股通的累计流人情况。‎ 根据上图,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①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提振了外资投资信心 ‎②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降低了中国投资市场风险 ‎③中国企业的融资难困境得到缓解,推动了相关企业的成长 ‎④我国利用外资质量提升,增强了中国企业的营利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由图可以看出,境外投资者购买中国大陆股票的资金快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提振了外资投资信心,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进入国内,也有助于缓解国内企业的融资难困境,①③符合题意。‎ ‎②: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而降低,②错误。‎ ‎④:材料只反映了流入的资金数量,不能反映利用外资的质量,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7.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东北地区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170多亿元,比2018年增加近40亿元,助力我国大豆振兴计划。大豆种植面积超过1.3亿亩,比2018年增加1000万亩,连续第4年恢复性增加。大豆振兴计划的实施 ‎①表明国家宏观调控比市场调节更有成效 ‎②表明市场通过利益关系的变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③有利于降低国家大豆对外依存度,维护粮食安全 ‎④旨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保障大豆供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国家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给予大豆生产者补贴,有助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刺激大豆生产,增加市场供应,从而降低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维护国家粮食安全,③④符合题意。‎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国家宏观调控能有效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国家宏观调控比市场调节更有成效”的说法错误,排除①。‎ ‎②:材料反映的是国家通过利益关系的变动刺激大豆市场,没有反映“市场通过利益关系的变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排除②。‎ 故本题选D。‎ ‎8.自‎2020年1月1日 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对外商投资的准入、促进、保护、管理等做出了统一规定,是我国外商投资领域新的基础性法律。该法( )‎ ‎①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有利于加强与各国生产的分工和协作 ‎②为我国向外企提供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提供法律依据 ‎③直接推动了国内消费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旨在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利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对外商投资的准入、促进、保护、管理等做出了统一规定,是我国外商投资领域新的基础性法律。该法旨在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为我国向外企提供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提供法律依据,利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②③符合题意。‎ ‎①:外商投资的准入、促进、保护、管理等做出了统一规定,与加强与各国生产的分工和协作无直接关系,①不合题意。‎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的实施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但不能直接推动了国内消费升级,③错误。‎ 故本题选D。‎ ‎9.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国将顺应国内消费升级趋势,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增强,培育中高端消费新增长点,持续释放国内市场潜力,扩大进口空间,进一步提高我国进口质量与水平。扩大进口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其传导路径是 ‎①增加社会总需求→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倒逼国内企业转型升级 ‎②扩大优质产品供给→提高消费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③扩大产品进口→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④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①错误,扩大进口,增加的是总供给而不是总需求。②正确,扩大进口,有利于扩大优质产品供给,从而提高消费品质,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③错误,扩大产品进口,并不能说明我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④正确,我国将顺应国内消费升级趋势,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增强,培育中高端消费新增长点,持续释放国内市场潜力,扩大进口空间,进一步提高我国进口质量与水平。说明我国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从而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故选C。‎ ‎10.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小王不清楚我国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内容是什么?请你告诉他 A. 在国家事务方面,有县及县级以下的政府领导人员的选举 B. 在社会事务方面,有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委会的选举 C. 在国家事务方面,有县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D. 在社会事务方面,有自己所在企事业单位领导的选举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直接选举。A:政府领导人员不是由公民直接选举的,而是由同级人大选举的,A错误。‎ B:题干反映的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委会的选举不涉及选举权与被选举权,B不符合题意。‎ C:县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直接选举,C符合题意。‎ D:公民选举企事业单位领导不属于选举权与被选举权,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 ‎1.直接选举优点:①能更直接的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②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③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局限性:在选民人数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难度大。选举成本高。范围:①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③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 ‎2.间接选举: 优点:选举成本低,便于组织。局限性: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阻隔,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范围: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各级人大代表。‎ ‎3‎ ‎.差额选举: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局限性:可能影响当选者结构合理性;被选举人间的竞争易导致假宣传,金钱交易。范围:人大代表的选举。‎ ‎4.等额选举:优点: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局限性:限制选民自由选择,选民易受误导,积极性受影响。范围:在极少情况下使用。‎ ‎11.“邻避效应”指当地居民因担心建设项目(如垃圾场、核电厂等设施)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激发人们的嫌恶情结,以至于采取强烈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迎臂效应”指人们不排斥甚至欢迎相关项目的落地,认为其能给社区发展带来好处。下列做法中,有助于使“邻避效应”转化为“迎臂效应”的是 ‎①政府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民意,提高决策的公众参与度 ‎②政府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进行严格论证,听取专家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③政府设计合理的补偿机制,满足相关建设项目当地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 ‎④政府在项目运行时要及时公开环境信息,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加强监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实现从“邻避效应”转化为“迎臂效应”,政府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民意,提高决策的公众参与度,使决策真正体现民意。同时,要求政府在项目运行时要及时公开环境信息,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加强监管,让群众放心,①④项符合题意;从“邻避效应”转化为“迎臂效应”,主要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而不是决策的科学性,②项与题意不符;政府应设计合理的补偿机制,满足相关建设项目当地群众的合法利益诉求,而不是各种利益诉求,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  (1)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  (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  (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4)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12.近年来,Y省通过政协在基层搭建社区民主协商会平台,将“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的协商民主理念植入社区,将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平台下移至社区,将政协协商民主经验送到社区,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协就在基层、委员就在身边。这一民主实践 ‎①能拓展协商民主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协商的包容性 ‎②增强了政协委员与群众的联系,创新了民主决策方式 ‎③能引导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 ‎④能拓展人民政协的工作空间,推进其社会管理工作向基层下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民政协。①③:将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平台下移至社区,将政协协商民主经验送到社区,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协就在基层、委员就在身边,这一民主实践能拓展协商民主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协商的包容性,能引导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不是阐释民主决策,②错误。‎ ‎④:人民政协不具有社会管理职能,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主题:团结和民主;人民政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协商民主的渠道: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意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它有利于充分反映民智,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确保人民当家做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团结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3.淡化金牌意识,扩大奖励面,不搞奖牌榜,鼓励群众参与,这是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不同于其他运动会的突出特点。66年间,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不断淡化名次,为各民族搭建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让各民族在同场竞技中增进友谊。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意在 ‎①推动少数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②为民族区域自治奠定社会和政治基础 ‎③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各民族搭建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让各民族在同场竞技中增进友谊,有助于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③④符合题意。‎ ‎①: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主要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交流,材料没有涉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①不选。‎ ‎②: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②说法错误。‎ 因此选D项。‎ ‎14.2019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指出,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监管创新,努力做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可见,科技进步能够 ‎①推进行政能力建设,提高行政效率 ‎②完善监管方式,推动科学监管 ‎ ‎③厘清监管事权,明确监管对象 ‎④健全监管规则,规范监管行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依靠科技手段进行监管,创新监管的方式,提高了监管的效率,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监管事权、、监管对象、监管规则、监管行为是由人确定或制定的,并非科技的进步造成的影响,故③④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A项。‎ ‎15.近期,国家监察委员会发表评论文章指出,《 哪吒・魔童降世》中作恶的那么多。但有个人最该被同责---主要领导元始天尊。因为作为一把手,必须迅速发现和解决问题,抓早抓小,把小妖小魔都扼杀于丸子状态。这告诉我们( ) ‎ A. 应加强舆论和社会公众对基层政府的监督,扼杀“小微腐败”‎ B. 作为国家监督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应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C. 应通过完善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加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 D. 应完善监督机制,加强行政“一把手”对其下属的制约和监督 ‎【答案】D ‎【解析】‎ ‎【详解】A:材料不是强调舆论和社会公众对基层政府的监督,A不合题意。‎ B: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材料没有体现国家监察委员会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排除B。‎ C: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是完善行政系统内部监督,C错误。‎ D:有个人最该被问责---主要领导元始天尊。因为作为一把手,必须迅速发现和解决问题,抓早抓小,把小妖小魔都扼杀于丸子状态。这告诉我们应完善监督机制,加强行政“一把手”对其下属的制约和监督,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6.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地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一战略举描一方面是为了推动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一个活力四射的经济圈正在形成。这表明( )‎ ‎①周边国家能受益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我国维护自身利益同时兼顾他国的所有核心关切 ‎③促进国家间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目标 ‎④实现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落脚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地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一个活力四射的经济圈正在形成。这表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国家间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目标,我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其他国家的合理关切,不是所有核心关切,②错误。‎ ‎④:坚定不移的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落脚点,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7.安静幽雅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周到悉心的人文关怀、正气充盈的家风家教……在高明的教育工作者看来,一忉场合、一切载体、一切方式,都是隐性教育可以融入、嵌入、渗入的地方,只要用心用力用情,就能收到“不言之教胜于教”的效果。由此可见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对人的教化和培育离不开合适的教育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高明的教育工作者通过校园环境及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②符合题意;“一切场合、一切载体、一切方式,都是隐性教育可以融人、嵌入、渗入的地方”,体现了对人的教化和培育离不开合适的教育方式,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①不合题意。‎ ‎③:材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区分“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潜移默化”是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看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上说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18.2019年9月投入使用的普通高中语文部编教材,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肓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呈现。该教材共选人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选文数(136篇/首)的49。3%。可见,部编语文教材的使用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②发挥了教育传递、沟通和共享文化的功能 ‎③凸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④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本题考查文化自信及中华文化的特点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文部编教材选人古代诗文等优秀传统文化,既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又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①④符合题意。‎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②说法错误。‎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9.凤凰卫视与故宫博物院创新思路,创制了《清明上河图3.0》。这一展演挖掘长卷原作的艺术神韵、文化内涵与历史风貌,融合8K超高清数字互动技术、4D动感影像,以及各种艺术形态,实现观众与作品的多层次交互,让人们在新颖的感受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吸引了更多的人到故宫参观。这表明 ‎①推进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人时代精神 ‎②利用现代科技能够推动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③科学技术丰富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作用日渐突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利用现代科技实现观众与作品的多层次交互,让人们在新颖的感受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有利于推动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吸引了更多的人到故宫参观,从而使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科技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不体现推进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①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科学技术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不是丰富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③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科学技术的进步。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20.‎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财富。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社会上质疑英雄烈士、歪曲历史的现象和行为不时出现,造成了恶劣影响。为此,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这 ‎①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培养英雄和先锋为着眼点 ‎②有利于弘扬和传承革命道德,使其基本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③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说明立法努力回应社会关切,国家必须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错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②错误,其具体内涵因时而变。③④正确,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这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明立法努力回应社会关切,国家必须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故选D。‎ ‎21.有学者指出,一些地方的爱国主义教育过多地突出历史上的屈辱而较少地关注当代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更多地宣传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人民更多地看到曾经落后挨打的中国已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应该与时俱进,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和道路自信 ‎②民族精神的发展是一个海纳百川的过程,爱国主义教育应吸取优秀文明成果 ‎③我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夯实传统文化根基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宣传国家伟大成就有利于增强民族复兴的动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更多地宣传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人民更多地看到曾经落后挨打的中国已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应该与时俱进,宣传国家伟大成就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和道路自信,有利于增强民族复兴的动力,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应该与时俱进,未涉及爱国主义教育吸取优秀文明成果和夯实传统文化根基,②③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2.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多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张浪费、厚界薄养等不良习俗。为此需要广大村民( )‎ ‎①制定正确的道德责任、判断标准 ②加强对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弘扬 ‎③进一步增强抵御腐朽文化的能力 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关于加强和改进多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为此需要广大村民加强对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弘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④符合题意。‎ ‎①:制定正确的道德责任、判断标准的主体不是村民,①不合题意。‎ ‎③: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属于落后文化,不是腐朽文化,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3.‎2019年4月10日,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发布。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第一幅黑洞照片新鲜出炉。这是我们在黑洞观测史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它呼应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将帮助我们回答星系中的壮观喷流是如何产生并影响星系演化的。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意识对象的暴露和展现有赖于实践理论的发展 ‎②意识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受多种因素制约 ‎③意识和物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④意识能够认识事物现象并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意识的相关知识。①错误,意识对象的暴露和展现是客观的,不依赖于实践理论的发展;②④符合题意,依据题意,第一幅黑洞照片新鲜出炉及其影响表明意识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受多种因素制约,意识能够认识事物现象并揭示其本质和规律;③错误,“密不可分”说法错误,因为物质可以独立于意识之外存在。故本题选D。‎ ‎24.‎ 人们了解氧气的基础性作用已有数个世纪,但细胞如何适应氧气水平变化长期不为人知。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名获奖科学家发现并确认了细胞能够调节基因活性以适应不同氧气水平的分子机制,获奖成果为人类开发出有望对抗贫血、癌症以及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这表明 ‎①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追求真理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④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①错误。‎ ‎②:该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②。‎ ‎③:从人们了解氧气的基础性作用已有数个世纪,但细胞如何适应氧气水平变化长期不为人知,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名获奖科学家发现并确认了细胞如何适应氧气水平变化,这过程表明追求真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的,③当选。‎ ‎④:获奖成果为人类开发出有望对抗贫血、癌症以及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表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当选。‎ 故本题选D。‎ ‎25.‎2019年5月10日,美国上调逾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关税,众多中国产品面临着税率从10%提高到25%,这一举措无疑会搅乱全球金融市场,给全球经济的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这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美国上调逾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关税,众多中国产品面临着税率从10%提高到25%,这一举措无疑会搅乱全球金融市场,给全球经济的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这表明联系具有多样性,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①④符合题意。‎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排除。‎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③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不是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的真实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对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我们应当从事物普遍联系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 ‎26.2019年3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首个‎5G智疗联合创新中心。导诊机器人将用AR实最智能导航为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服务,实现院前院内毫秒级速度,打造急救无缝对接。这表明( )‎ ‎①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②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积极要素,注重实现系统的优化趋向 ‎③我们要注重分析矛盾特殊性,打造适应新时代的诊疗服务 ‎④我们要敢于寻找新的思路,大胆突破既有的理论和实践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③④: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首个‎5G智疗联合创新中心。导诊机器人将用AR实最智能导航为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服务,实现院前院内毫秒级速度,打造急救无缝对接。这表明我们要敢于寻找新的思路,大胆突破既有的理论和实践,注重分析矛盾特殊性,打造适应新时代的诊疗服务,③④符合题意。‎ ‎①: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说法错误,排除①。‎ ‎②: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实现系统的优化趋向,不是着眼于事物的积极要素,排除②。‎ 故本题选B。‎ ‎27.“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精妙的典故信手拈来,广博的引用贯穿古今,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一大特色。习总书记引用的许多诗词古语,意境深远,引人入胜。下列所用的典故中表达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②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汉•王符《潜夫论•释难》)‎ ‎③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战国•荀子《荀子》)‎ ‎④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卡细。(春秋•老子《道德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相关知识。“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①不合题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体现的是物质决定意识,与题中寓意不一致。②不合题意,“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与题中寓意不一致。③④符合题意,“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和“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卡细”,都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与题中寓意一致。故本题选B。‎ ‎【点睛】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 ‎1.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要求我们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质变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8.习近平在谈到领导工作的方法时强调,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要一以贯之地贯彻。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这一论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 ‎③量的变化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 ‎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钉钉子的事例表明量变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事例钉钉子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是从量变到质变,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是从新的量变再到新的质变,说明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入选。①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对于事物的发展而言,量变和质变都很重要,不存在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的结论,排除。②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实现质变,且量变既包括数量的增减,还包括场所的变化,并不是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量变与质变状态 ‎  ①含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能引起质变,而且在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  事物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质变又为新了量变开辟道路,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由此循环,不断前进。‎ ‎③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要坚持适度原则。反对“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29.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海南省政府于‎2019年3月3日对外发布《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这标志着海南成为全国首个提出所有细分领域车辆清洁能源化目标和路线图的地区,也是率先提出2030年“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的省份。海南省制定这一规划 ‎①坚持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预见了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与趋势 ‎③着眼于关键部分,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 ‎④考虑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系统优化的方法、矛盾的斗争性。①正确,海南省之所以率先推广清洁能源汽车,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②正确,燃油车与清洁能源汽车是矛盾的关系,用清洁能源汽车最终代替燃油车,是正确预见了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与趋势;③错误,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须着眼于事物整体;④不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主要矛盾。故选A。‎ ‎30.“北京吃不完,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京津冀流传多年的这句话,折射了对强大的“虹吸效应”下地区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无奈。“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十九大报告标注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笔”体现了 ‎①抓住重点,因为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 ‎②创造条件,促使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转化 ‎③统筹全局,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④专注主流,因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注重事物发展的整体性和抓主要矛盾的知识。抓住“牛鼻子”就是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矛盾”,①正确;京津冀协同发展属于区域发展战略,体现了统筹全局,从而达到“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思效果,③正确;材料并未强调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相互转化,也没有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②④错误。本题选A。‎ ‎31.下侧漫画《“跟”》主要讽刺了 ‎①脱离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现象 ‎②只看到前进性而忽视曲折性的现象 ‎③不能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的现象 ‎④缺乏理性分析的经验主义现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③④:漫画中的小车看到大车通过路障,不顾自身车轮比大车车轮小的实际,盲目通行,结果掉进沟中,这是不能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的现象,是缺乏理性分析的经验主义现象,③④正确反映了漫画寓意,符合题意。‎ ‎①:本题不是讽刺脱离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现象,①不合题意。‎ ‎②:只看到前进性而忽视曲折性的现象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②。‎ 故本题选D。‎ ‎32.“知识付费”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一个引人瞩目的发展趋势,只要人们轻点鼠标,花点儿小钱,一些自己不懂得问题就能快速得到专业人士的解答。不过,我们在轻松得到答案的同时,却失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对待知识付费应 ‎①坚持辩证否定观,支持新出现的事物 ‎②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③抓住重点,认识到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④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对待知识付费应坚持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应是支持新事物而不是新出现的事物,①错误;对待知识付费属于认识世界,体现的是矛盾的主次方面,而未涉及主要矛盾,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如何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1)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强调的是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许多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不平衡,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的。‎ ‎(2)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它强调的是同一矛盾中,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一方是主要方面。‎ ‎2、要从关键性词语上来区分:‎ ‎(1)主要矛盾常常用这样的词语:中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等。‎ ‎(2)矛盾的主要方面常常用这样的词语:性质、本质、主流、方向、主体等。‎ ‎3、要从方法论上来区分:‎ ‎(1)主要矛盾一般适用于“办事情”,解决问题。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怎样集中力量找出问题的关键,抓住重点,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5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2019年1-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单位:亿元 ‎ 注: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97 7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 2019年前 三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7 834亿元,其中新增减税15 109亿元,新增社保费降费 2 725亿元。 ‎ 材料二:‎2019年10月9日,国务院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 划分改革推进方案》,出台了关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的三大举措。一是保持 增值税“五五分享”比例稳定。二是建立增值税留抵退税长效机制,并保持中央与地方 “五五”分担比例不变。为缓解部分地区留抵退税压力,增值税留抵退税地方分担的部分 (50%),由企业所在地全部负担(50%)调整为先负担15%,其余35%暂由企业所在地一 并垫付,再由各地按上年增值税分享额占比均衡分担,垫付多于应分担的部分由中央财 政按月向企业所在地省级财政调库。三是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按照 健全地方税体系改革要求,在征管可控的前提下,将部分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的现行 消费税品目逐步后移至批发或零售环节征收,拓展地方收入来源。 ‎ 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的意义。‎ ‎【答案】经济信息: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增长。随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而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全国公共预算收入小于支出,出现较大的财政赤字。中央收大于支,地方支大于收,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不合理。‎ 意义:有利于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缓解地方财政运行困难;有利于支持地方政府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增加地方消费税收入,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国务院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财政收支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设问指向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的意义。本题第一问是图表题,做图表题时一定要注意看标题,看图表,看注释,并注意图表中数据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做到“横比、纵比、综合比”,横比找差距,综比看变化,表间找关系,然后透过现象提炼本质。根据图表及注释看出,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增长。随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而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全国公共预算收入小于支出,出现较大的财政赤字。中央收大于支,地方支大于收,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不合理。‎ 第二问考查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的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等知识分析回答。‎ ‎【点睛】图表题:学生在解答时,要做到三审:即一审标题。图表标题即表头,它提供的有效信息往往是图表的中心内容,表明了一定的主体处于怎样的状态或是什么内容。同时,标题也为考生答题起到了提示语的作用。考生一定要明确各图表的标题,以便于全面理解图表。二审内容,“三比”对图表逐项分析。图表的内容一般由时间、项目和表现各个项目状况的数据构成。审内容就是要看在图表标题统领下的各个项目,在什么时间处于什么数据状态。横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纵向比较用来说明两者的差距和距离。通过对图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综合,把握其内在联系,归纳出图表的中心观点或结论。此外,还要注意综合比较,遵循纵比比变化、横比比联系的解题规则,从比较中得出结论,找出数据中体现的规律或共同点,直接得出“图表之间的共同点、不同点、相互关系、内在联系、问题的原因”之类的答案要点。三审附注。附注是对图表不能直接罗列或体现的内容所作的文字补充说明,是图表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0月31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袁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椎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党委领导、人失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立改废释并举,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以良法保障善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简述法治建设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通过良法来保障善治的。‎ ‎【答案】作用: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②加强立法,能筑牢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固基石,能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为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重要保障。‎ 如何: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共产党加强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坚持带头守法,保障执法。‎ ‎②中国共产党通过法定程序,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将党的领导与人民意志统一于社会主义法治,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表决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椎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知识,设问指向简述法治建设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通过良法来保障善治的。解答本题时,考生首先应认真审读设问,抓住“法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用”三个关键信息,如“法治建设”方面,可从法律和立法两方面展开分析。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落脚点。‎ 第二问要求考生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通过良法来保障善治的。考生在答题时应结合材料信息,将材料相关信息转化为教材理论,具体可从“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依法执政”等角度作答。‎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01阜,党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8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特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纲要》全面总结这些年的工作实践,准确把握道德建设领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科学分析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纲要》提出,要深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台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各、求大同等思想理念,深入挖掘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谱系。‎ ‎(1)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和实施《纲要》。‎ ‎(2)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铸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3)某校团委拟举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我们在行动”活动,请你就活动方案提出三条具体建议。‎ ‎【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新时代社会实践的变化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要求国家根据时代的发展制定和实施《纲要》,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制定和实施《纲要》,体现了人类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①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②引导人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③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梦想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④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价值支撑。‎ ‎(3)答案示例:①举办公民道德教育宣讲会。‎ ‎②开展“净化美化环境,共建美丽校园”道德实践活动。‎ ‎③观看新时代先锋楷模专题片。‎ ‎④开展“道德模范十大标兵”评选活动。‎ ‎⑤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传统文化、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和实施《纲要》,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本问时,考生应认真解读材料观点,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等角度进行分析,在答题时注意不能偏离主题,要做到理论与材料有机结合。‎ ‎(2)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铸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解答本问时,考生应认真分析设问,抓住“公民道德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铸魂”三个关键信息,从对人的培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角度作答,答案要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落脚点。‎ ‎(3)某校团委拟举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我们在行动”活动,请你就活动方案提出三条具体建议。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答题时考生应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但不能偏离主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