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勃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勃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月考高二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2018年8月13日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首次获得世界哲学大会的承办权。“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这段话表明 ‎①哲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 ‎②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 ‎③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④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这段话表明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①④项符合题意;哲学是从各种特殊规律中概括出的普遍的一般规律,而不是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②项说法错误;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并不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相互区别:(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 相互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来自于它 ‎ ‎①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与设计 ‎③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 ‎④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真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天下情怀,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揭示了人类探索的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①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但不能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③表述错误。故选B。‎ 点睛:正确区别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一般标准、最高标准和具体标准 ‎①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这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一般标准。‎ ‎②我们要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个有利于”等是作出正确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具体标准。‎ ‎3.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由此可见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声称者的观点“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①项符合题意;声称者的做法“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表明客观事物会影响他们的思维,他们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②项符合题意;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二者紧密联系,③项观点错误;唯心主义也有其积极意义,唯心主义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 ‎4.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问世以来,通过200多种文字传遍世界,鼓舞各国共产主义运动,改写了人类历史进程。这说明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②真正的哲学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④真正的哲学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如实反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问世以来,通过200多种文字传遍世界,鼓舞各国共产主义运动,改写了人类历史进程。这说明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人民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①③适合题意,排除②;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 ‎5.爱因斯坦说:“哲学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这体现了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体现了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①③正确。‎ ‎②: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认为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是错误的,②错误。‎ ‎④:该选项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④。‎ 故本题选B。‎ ‎6.新华网最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其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  )‎ ‎①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 ‎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③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 ‎④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②强调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④是辩证法的观点,二者都与题意不符,均应排除;“累不累取决于心态”和“心宽,天地自然宽”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③正确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7.观点一: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一一人们高兴的时候,就觉得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观点二: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之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这两种观点分属于不同的哲学派别,划分它们的标准是 A.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 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D. 对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的不同理解 ‎【答案】C ‎【解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C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不严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B项与题意不符;D项不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正确选项为C。‎ ‎【点睛】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 ‎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8.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于感官引起的;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近代唯物主义者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上述观点 ‎①都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 ‎②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 ‎③都承认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 ‎④都认识到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德谟克利特“影像说”和恩培多克勒“流溢说”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培根的观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他们都承认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的特点。②5③项符合题意;上述观点都不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项与题意不符;德谟克利特“影像说”和培根的观点认识到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但恩培多克勒“流溢说”却不是。故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分为三种,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但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局限性)但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9.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以下说法中最可能是他说的是:( )‎ A.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 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 D.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符合题意,王夫之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者,“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正是体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不合题意,“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不合题意,“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不合题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体现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故选A。‎ ‎10.近年来,科学家先后发现了1.8万种新物种,包括格兰芬多毛圆蛛.食根鼠.魔鬼兰花.血骨茄等,证实了曾经对新物种的预测。这再次佐证了 A. 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B.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 思维是世界的本原 D. 思维是存在的正确反映 ‎【答案】B ‎【解析】‎ 题目中,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实践先后发现了1.8万种新物种,说明了我们的这个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即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B选项入选。A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体现。C选项表述本身错误。D选项错误,思维是存在的反映,但不都是正确的。‎ 点睛:正确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 区 别 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地位 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重要的方面 是哲学基本问题中从属的方面 意义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联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问题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内容的展开和深化;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第一方面的彻底解决 ‎11.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世界上有棕色熊猫吗?有人说,没有,因为我至今只看到过黑白熊猫,从未见过棕色熊猫。下列说法与这种做判断的方式一致的是 ‎①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②事物理念的影子 ‎③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至今只看到过黑白熊猫,从未见过棕色熊猫”就判断没有棕色熊猫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题肢①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题肢②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题肢③属于不可之论;题肢④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了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的知识。‎ ‎12. “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下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④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说明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比”、“从”、“北”、“化”四个字包含的意义说明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故本题选A项。②③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哲学智慧及意识的本质。‎ 点评:此类考题,首先考查学生对于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这是高考的一个趋势,不直接告诉考生一个信息。其次材料中的关键词,这是我们解题的钥匙。把握以上两点,学生就能正确解题了。‎ ‎13.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果。哲学已经把责任交给了它原来的分支,如物理学和心理学。哲学家现在能够做的只剩下提供某种思想脚手架用以支撑这个伟大的实证建筑。这说明( )‎ ‎①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②④:材料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②④符合题意。‎ ‎①:具体科学发展是哲学的基础,①说法错误。 ‎ ‎③: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相互区别:(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 相互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14.近来,有部分年轻人以“佛系”自称。“佛系人生”简单说就是象佛祖那样无欲无求、看淡一切,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争、不抢、不积极、不主动,对交代的任务不推辞,合格就好,但成绩从不会有惊喜。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①它正确对待得与失、名与利,能对生活提供有益指导 ‎②它属于宗教神学思想,以此为指导难以实现人生价值 ‎③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会使年轻人缺少奋斗精神 ‎④以这种人生观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会减少矛盾冲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不积极、不主动,合格就好,但成绩从不会有惊喜”,这说明这种“佛系人生”并没有正确对待得与失、名与利,①不选;这种思想只是借用宗教神学思想,本身并不属于宗教神学思想,②不选;材料中的“佛系人生”思想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会使年轻人缺少备斗精神,③正确;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争、不抢,以这种人生观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会减少矛盾冲突,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1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中总结出来的,展现出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和无比强大的引领力量。我们要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因为 ‎①真正的哲学能够正确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指导社会变革 ‎ ‎②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 ‎③真正的哲学能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 ‎④真正的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将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们要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因为真正的哲学能够正确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指导社会变革。能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①③项符合题意;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②项说法错误;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哲学思想,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16.中外哲学史上曾产生过“元气论”,“理生万物”与“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等哲学观点,它们按照顺序对应的排列是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唯心主义③相对主义和诡辩论④形而上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元气论”就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理生万物”就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观点。故本题选A项。‎ 考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观点 ‎ 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性试题,答好题目的关键在于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启示我们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要在落实上下工夫。‎ ‎17.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了许多宇宙间的物质形态,比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这些发现表明 A. 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本质 B. 人们可以穷尽对宇宙的认识 C.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明 D. 科学家的发现决定了宇宙间物质的具体形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性。A:世界存在统一的本质,世界统一于物质,A错误。‎ B:人们不能穷尽对宇宙的认识,B错误。‎ C:天文学家发现了许多宇宙间的物质形态,比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这些发现表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明,C符合题意。‎ D:错在“决定”,D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1‎ ‎.选项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2.选项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本题可排除ABD;3.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选项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选项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6.选项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选项);7.选项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选项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选项,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审题);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选项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 ‎18.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分解物质,使物质变成极细的结构,由于结构变化导致物质性质的改变。这说明(  )‎ A. 物质具有客观性 B. 人们可以改变和创造物质 C. 物质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 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具体物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变,B项“改变和创造”不对。题干中“由于结构变化导致物质性质的改变”,说明了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物质的具体形态,D项正确。A、C都是说物质而不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不符合材料。故正确选项是D。‎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概念。‎ ‎19. 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A.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答案】B ‎【解析】‎ ‎【详解】A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只看到静止而忽略绝对运动,与题意不相符合,故排除; B克拉底鲁的观点,是一种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的哲学观点,跟题意相符合,故当选; C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但是只在概念中运动,显然是错误的,与题意不相符合,故排除; D看到了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但题意所要揭示的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故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20.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含义,因为他懂得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④:激湍直泻的瀑布,代表着绝对运动,睡觉的小鸟是相对静止,瀑布的动配上小鸟的静,才是真正的安静,说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④符合题意。‎ ‎②:②论述的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与题意不符。‎ ‎③:③论述的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21.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 )‎ ‎①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 ‎③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认识的上升性、规律的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①:材料中科学家对细胞生长规律的最新发现表明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①正确。‎ ‎②:人是不可以改变规律的,②错误。‎ ‎③:材料表明,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③正确。‎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也不能人为地改变。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做事情要想成功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里,尊重客观规律是事情成功的第一位的因素,是成功的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则是第二位的因素。‎ ‎22.古代周朝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认识。周文王曾告诫臣民:“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②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③要尊重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 ‎④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规律的客观性。①:材料强调的是哲学启示,侧重于方法论而不是侧重于世界观,“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属于世界观层面的内容,①不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的是自然界,未涉及人类社会是客观的,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要尊重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①②。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23.研究发现,一个人头部面部特征的年龄变化受到人体内在变化规律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指标是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比如男性头长和鼻指数。容貌的这种特点就会给大年龄跨度的人脸识别提供极为重要的参考,从而为一些疑难刑事案件的侦查提供方便。这说明 ‎①物质世界具有客观性 ‎②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③人们突破规律的制约,可以限制容貌变化的不利影响 ‎④物质世界在进行绝对运动的同时也存在相对的静止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题目中,我们可以根据头长和鼻指数等容貌特点为一些疑难刑事案件的侦查提供方便。这说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故②入选。题目中,研究发现,一个人头部面部特征的年龄变化受到人体内在变化规律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指标是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表明了物质世界在进行绝对运动的同时也存在相对的静止。故④入选。①选项与题意无关。③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D。‎ ‎24.从哲学角度看,下图强调了 ‎①事物的运动变化受客观规律的支配 ‎ ‎②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④物质离不开运动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①:图示强调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但没有涉及客观规律,①不符合题意。‎ ‎②:图示“人生就像心电图,没有流动就证明你挂了”,表明了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符合题意。‎ ‎③:图示强调的是事物的运动,不能体现事物的相对静止,③不符合题意。‎ ‎④:图示所示流动就证明你活着,不流动就证明你挂了,说明物质离不开运动,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1)相对静止包含两层意思:①事物在它的发展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例:无论是今天的你还是明天的你,都是你。)②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区别: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注意:①物质固有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②否认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否认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25.“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是运动变化的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 ‎④规律是客观的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目中,观点“世间万物,变动不居”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处于运动之中的,“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意思是指聪明的人根据时期的不同而改变,有大智慧的人会伴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也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观点,这说明一切是运动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①②选项入选。③选项表述错误,排除。④选项与题意无关。选B。‎ ‎26.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曾经说:“我们永远不可能正确地用任何具体名称来称呼和说明任何事物,比方说大的或者小的、轻的或者重的,因为大的即会是小的,重的即会是轻的。”从哲学角度看,普罗泰格拉 ‎①坚持相对主义而导致诡辩论 ② 否认绝对运动而陷入形而上学 ‎ ‎③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④ 将静止绝对化而陷入形而上学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题目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认为:“我们永远不可能正确地用任何具体名称来称呼和说明任何事物,比方说大的或者小的、轻的或者重的,因为大的即会是小的,重的即会是轻的。”从哲学角度看,普罗泰格拉坚持相对主义而导致诡辩论,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故①③选项入选。②④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选C。‎ ‎27.现行理论认为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时产生了等量的正物质和反物质,但我们很难在宇宙中找到反物质。近期,欧洲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使其存在了0.17秒,这是物理学界的突破性发现,也是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材料表明(  )‎ A.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 反物质是人类意识的产物 C. 物质是人类创造出来的 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可知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题干说欧洲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使其存在了0.17秒,这是物理学界的突破性发现,也是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材料表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A观点符合题意;B观点是错误的;该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C观点错误;物质的唯—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观点错误,排除。‎ 考点:世界物质性 ‎28.哲学烤不出面包,酿不成美酒,更无法变作金钱,但它可以给人以智慧。这启示我们 ‎①物质可以变精神,但精神不可以变物质 ‎ ‎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③有世界观指导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和人生的发展 ‎④真正的哲学能够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①:物质可以变精神,但精神不可以变物质,这句话本身说法不对、也不符合题干,①排除。‎ ‎②④:题干是说哲学可以给人以智慧,说明哲学的功能,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真正的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②④正确。‎ ‎③:有科学或者正确的世界观指导的实践才能推动着社会和人生的发展,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器”之用:无一技之长,而有万技之长;无一专之能,而有万专之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用、能用的,只有在用中才能显示其作用。上述观点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是近代以来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 ‎②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 ‎ ‎④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②④:材料的关键句是“哲学只有在用中才能显示其作用”,说明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是哲学的作用,②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阐释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是近代以来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①不符合题意。‎ ‎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与作用:它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30.2018年7月31日,“高分十一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高分十一号”卫星将在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大显身手,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这佐证了 ‎①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 ‎②不可知论者是不存在的 ‎③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 ‎④物质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物质决定意识。①④:“高分十一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高分十一号”卫星将在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大显身手,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这佐证了思维能够正确的认识存在,物质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①④符合题意。‎ ‎②:不可知论者是存在的,②错误。‎ ‎③:材料没有体现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1. 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 )‎ ‎①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②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③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④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A. ②③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32.“我们如何才能了解世界呢?看?听?想?那不过是视觉、听觉和大脑中的化学反应。这些完全有可能是假的。你永远也没办法确信眼前的是真实,不过是凭经验猜测而已。”这种观点 ‎①认为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 ‎②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 ‎③否认了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 ‎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你永远也没办法确信眼前的是真实”,这句话认为世界不能被人们认识,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否认了思维能够正确的认识世界,是不可知论。②③正确,①④与题意不符。该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33.庄子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的这一哲学命题。庄子提出的这一命题 ‎①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 ‎②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③正确回答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 ‎④是一切哲学必须回答且不能回避的问题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①错误。‎ ‎②④:庄子提出的这一命题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是一切哲学必须回答且不能回避的问题,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正确回答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③错误。‎ 故本题选D。‎ ‎34.人们常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物理学家加来道雄通过实验给出了结论:从物理上讲,时间就一直在那,但在人的感觉上,具体的时间不断地从脑子里“漏掉”了。加来道雄的“时间”观点(  )‎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  ‎ ‎②体现了存在决定思维 ‎ ‎③坚持了唯心主义的立场  ‎ ‎④认为客观事物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但在人的感觉上,具体的时间不断地从脑子里“漏掉”了,其实时间就一直在那。说明了存在决定思维,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点睛】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存在和思维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源。应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35.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所作的“宇宙起源”的演讲中指出:“我们的宇宙在大爆炸中产生,这个过程不需要上帝帮助。”上述论断说明(  )‎ ‎①神创论对世界本质问题的回答是错误的  ‎ ‎②世界上的任何物质具体形态都是永恒的 ‎ ‎③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 ‎④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我们的宇宙在大爆炸中产生,这个过程不需要上帝帮助。”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唯心主义,①④正确;物质是永恒的,但物质的具体形态却是有生有灭的,②说法错误;③与题意无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36. 努力以哲学的方式关注并影响现实生活,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推卸的重要使命。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把哲学的思想触角深入到现实生活的重大课题。“财富”问题、“资本逻辑”、“虚拟财富”、中国人生存方式的变迁……一系列的课题成为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思想保证,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改革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哲学的依据和指引。‎ 运用生活处处有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正确认识 ‎【答案】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必须把思想的触角深入现实生活的重大课题。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新的研究成果照亮了改革开放前进的方向。③真正的哲学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一系列课题研究成果的出台,有利于指导现代化建设走向新的辉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设问知识范围明确,解答时首先要准确调取相关知识。学生可以从哲学与实践的关系、哲学的本义、哲学的功能等角度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描述和阐释。组织答案时要注意材料和观点的统一。‎ 考点:生活处处有哲学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村一座盖好的农宅中先后有多人不明原因地死去,这家住户多次烧香拜佛,乞求神灵的保佑,但终不能制止死人现象的发生,从此再也无人敢住。村子里的人认为此地风水不好,于是便称之为“凶宅”。此事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派出科学考察小组进驻该村。经过认真考察和调研,最后得出结论:祸根就来自住宅地基中的一种放射性石料。在把这些放射性石料清理掉后,这座农宅再也没有发生过不明原因的死人现象。“凶宅”之谜终于真相大白。‎ ‎(1)结合材料,运用“世界观与方法论”知识,分析面对“凶宅”为何村民和科学小组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2)“凶宅之谜”真相大白对我们有何哲学启示?‎ ‎【答案】(1)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不同的人做事的不同方式体现他对这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②村子里的人和住户认为农宅风水不好,这是有神论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决定了村子里的人及住户在对待“凶宅”时,采取烧香拜佛、乞求神灵保佑的做法,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科学考察小组面对“凶宅”之谜,坚持唯物主义,采取调研和分析的工作方法,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揭开了“凶宅”之谜,是坚持科学、相信科学的体现。‎ ‎(2)①提升自身素质,加强科学修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客观事物。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坚持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③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解析】‎ 本题以“凶宅之谜”为素材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相关知识。第(1)问要求运用“世界观和方法论”知识,分析面对“凶宅”为何村民和科学小组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属于原因类试题。由题干材料可知,村民们认为“凶宅之谜”在于风水不好,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在这种世界观指导下,他们烧香拜佛、乞求神灵;科学小组面对“凶宅”,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采取调研分析的工作方法,得出了科学结论。以上表现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第(2)问属于启示类试题,可以在第(1‎ ‎)问的作答基础上总结:要坚持唯物主义,坚持正确的世界观;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要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等。‎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月3日,习近平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要打造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强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中国愿同非洲一道,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共同保护青山绿水和万物生灵。中国愿同非洲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应用清洁能源、防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生态环保领域交流合作,让中国和非洲都成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家园。‎ 中国决定为非洲实施50个绿色发展和生态环保援助项目,重点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海洋合作、荒漠化防治、野生动物和植物保护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进中非环境合作中心建设,加强环境政策交流对话和环境问题联合研究。‎ 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愿同非洲一道,共同保护青山绿水和万物生灵”的依据。‎ ‎【答案】①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②规律是客观的,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反对掠夺自然、破坏自然,让中国和非洲都成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家园。‎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习近平强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和非洲生态建设合作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阐释职务、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愿同非洲一道,共同保护青山绿水和万物生灵”的依据。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规律的客观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我们应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②规律客观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规律是客观的,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反对掠夺自然、破坏自然,让中国和非洲都成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家园。‎ ‎【点睛】本题属于“依据类”主观题。此类题主要是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哲学依据。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是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一般来说这类题设问主要有:第一,确定知识范围,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二,未确定某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答案构成一般是:(1)未限定某观点的,则应从不同角度分析,选择主要的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按照“原理、方法论+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简明扼要。(2)若限定了角度,则依据这一观点包含的辩证思维层次进行分析。按照“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3)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本题限定了知识角度,按照(2)的解题思路分析作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