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南渡中学二校2020届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南渡中学二校2020届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题

‎2020届高三12月月考高三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6分)‎ ‎1.农夫山泉新品高端矿泉水取自长白山莫涯泉,是举世罕见的“低钠淡矿泉”,属于世界上最珍稀的一类矿泉水。此款农夫山泉玻璃瓶高端矿泉水(750ml)定价约为40元。该矿泉水 ‎①是普通矿泉水替代品,消费者的喜好决定其价格 ‎②价值决定于市场需求的火爆程度,受产品质量的影响 ‎③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其价值可由货币来衡量 ‎④价格受到生产者供应量和消费者需求量的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③④:农夫山泉新品高端矿泉水是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其价值可由货币来衡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该矿泉水的价格受到生产者供应量和消费者需求量的影响,③④符合题意。‎ ‎①:价值决定价格,消费者的喜好不能决定其价格,①错误;‎ ‎②: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市场需求的火爆程度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②错误。‎ 故选C。‎ ‎2.下图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D2、S2分别为变动后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经济现象符合图示变化趋势的是 A. 受台风“山竹”影响,广东蔬菜产量大幅减少导致蔬菜价格上扬 B. 中秋、春节期间商家加大肉类投放,但节日消费仍致肉类价格上涨 C. 中国对产于美国的进口大豆加征关税,进口大豆的需求及美国豆农种植积极性受到影响 D. 倡导绿色消费,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加,各大汽车企业增产,业界担忧新能源汽车价格战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受台风“山竹”影响,广东蔬菜产量大幅减少,供给曲线应该向左平移,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B:中秋、春节期间商家加大肉类投放,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假日消费导致需求曲线向右平移,故选项B正确。‎ C:中国对产于美国的进口大豆加征关税,进口大豆的需求会向左平移,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D:虽然倡导绿色消费,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加,各大汽车企业增产会导致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但是根据材料“业界担忧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可知,价格应该下降,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点睛】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3.2019年6月24日,100美元兑换687.73元人民币,而2018年6月24日,100美元兑换657.39元人民币。对上述人民币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①赴美国旅游线路团费报价上涨 ‎②有利于美国增加对我国的商品出口 ‎③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成本减少 ‎④在中国100美元可以购买更多商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从材料可以看出,该时间段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增多,表明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那么在中国100美元可以购买更多商品,而赴美国旅游线路团费报价会上涨,①④说法正确。‎ ‎②: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不利于美国增加对我国的商品出口,②说法错误。‎ ‎③: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成本增加,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人民币贬值,意味着美元升值,同样美元可以兑换的人民币增加,美国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增加;人民币升值,意味着美元贬值,用美元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提高,不利于我国产品出口到美国。‎ ‎4.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被国外网友评为中国“新四大发明”,近5年来,“扫一扫”移动支付迅速普及,得益于我国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这不仅仅是一场“支付方式的革命”,更盘活了消费大棋局,改变了用户的消费习惯与消费模式,拓展了传统消费需求,提升了消费品质,带动传统消费2732亿元。这体现了 ‎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 ‎ ‎②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激发消费者消费欲望 ‎ ‎③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 ‎ ‎④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会带动一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生产对消费的作用,并未涉及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①④不符合题意。‎ ‎②③:改变了用户的消费习惯与消费模式,拓展了传统消费需求,提升了消费品质,带动传统消费2732亿元。这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激发消费者消费欲望,②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5.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民营经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占比超过5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70%;吸纳城镇就业超过了80%。这表明,民营经济 ‎①成为实现国家强盛重要支柱和立身之本 ‎②成为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主导力量和支撑 ‎③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 ‎④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实体经济。①: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①错误。‎ ‎②:国有经济成为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主导力量和支撑,②错误。‎ ‎③④: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民营经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占比超过5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70%;吸纳城镇就业超过了80%,这表明,民营经济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1.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够支撑经济发展,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繁荣市场,提供服务,方便生活。‎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6.“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2018年12月19﹣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理性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针对上述形势,不考虑其他因素,国家可能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是 ‎①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②提高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 ‎③央行在市场上买进债券 ‎④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材料中“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这要求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可以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在市场上买进债券,①③符合题意。 ②:提高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可能会增加经济下行压力,②不合题意。 ④: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属于财政政策,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7.今年的“一号文件”指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下面传导过程能够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①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改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制度致富 ‎②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技能→技术致富 ‎③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再分配的机制→兜底脱贫 ‎④健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促进协调发展→同步富裕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技能,为致富创造条件,②传导正确。‎ ‎③: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利于完善再分配的机制,实现兜底脱贫,③传导正确。‎ ‎①: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并不能改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①传导错误。‎ ‎④:健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有利于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而非同步富裕,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党的十九大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8.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财政大力扶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相关项目。在中央财政己下拨的第一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共安排3.33亿元扶持高标准农田项目,引导落实自筹资金1.1亿元。这表明:‎ A.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B.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 财政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D. 财政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中央财政已下拨的第一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共安排3.33亿元扶持高标准农田项目,引导落实自筹资金1.1亿元。这表明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B适合题意;其它选项不适合题意,ACD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正确区分财政的作用 凡是看到社会保障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看到工程建设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看到增加或减少税收、扩大发行国债等一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9.2019年,江苏准备新改建农村公路4500公里,“农村公路+”成为发展新模式,不少地方将结合农村特点组合开发,建成一批旅游路和产业路。这一新模式的出现 ‎①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②将提高农业农村的综合经济效益 ‎③表明共享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 ‎ ‎④能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农村公路+” 这一新模式的出现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将提高农业农村的综合经济效益,①②符合题意。‎ ‎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③错误。‎ ‎④:“能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的说法夸大了这一模式的作用,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0.2018年4月,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实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我国探索建设自贸港,从根本上应该:‎ ‎①探索人才、物资等生产要素的更自由流动 ‎②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加快“走出去”步伐 ‎③坚持体制创新,进一步推动扩大外贸出口 ‎④赋予港口、企业更大自主权,激发改革活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实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我国探索建设自贸港,从根本上应该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赋予港口、企业更大自主权,激发改革活力,①④适合题意;降低出口商品价格、推动扩大外贸出口不是根本途径,排除②③;故本题答案选B。‎ ‎11.2018年10月,15名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名向国务院提出《关于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的建议》。目前该建议已获批示,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正式筹建。两院院士向国务院建议,属于( )‎ A. 公民行使基本政治权利的表现 B. 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 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D. 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知识。‎ A: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 BD:由于两院士是主动自发的向国务院提出的建议,而不是国务院召开座谈会、论证会上进行建言,因此不是通过专家咨询制度而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所以B不符合题意,D正确。‎ C:上述材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而不是民主管理,故排除C。‎ 故本题选D。‎ ‎12.诚心问民意,恒心解民生。近年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就业、就医、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是:‎ ‎①公共权力的所有者;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③经济活动的参加者;④人民利益的执行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更好的服务于人民,②④正确。‎ ‎①:政府是公共权力的执行者,而非公共权力的所有者,①错误。‎ ‎③:政府不是经济活动的参加者,但政府可以宏观调控,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3.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建设,提出以电子政务为抓手,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对数字政府建设的意义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 ‎②有利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③有利于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④有利于实现政府由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电子政务为抓手,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这有利于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有利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治理能力,①②符合题意。‎ ‎③:数字政府建设不属于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③与题意不符。‎ ‎④:该选项不是数字政府建设意义,④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①在科学决策方面,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 ‎②在民主决策方面,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明智;‎ ‎③在依法决策方面,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④政府的决策关系着国计民生。为减少决策的失误,我国政府正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14.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取代原来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即“外资三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这说明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权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审议权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题干人大在行使立法权而不是决定权,①不合题意;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行使立法权,②④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审议权,审议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③表述错误。本题选C。‎ ‎15.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60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一个经济繁荣、生态良好、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人民幸福的新西藏展现在世人面前。西藏的繁荣发展主要说明 ‎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 ‎②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③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要保证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促进民族之间团结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原则。材料强调“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西藏获得了繁荣发展,说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①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民族团结对西藏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③符合题意;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促进民族之间团结的物质保障,④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之间的关系:(1)处理民族关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16.2019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具有其他协商民主形式所不具有的巨大优势,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民政协的优势在于 ‎①代表性强,能广泛反映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 ‎②监督有力,有权对政府工作进行质询和问责 ‎③活动面广,是联系各个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④人才荟萃,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人民政协的优势在于代表性强,能广泛反映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人才荟萃,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①④符合题意。‎ ‎②:人民政协的监督为民主监督,不能对政府工作进行质询和问责,②说法错误。‎ ‎③:人民政协代表面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联系各个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组织形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是国家机关)‎ 主题:团结和民主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不履行政府职能)‎ ‎17.2018 年 12 月,两名从事间谍活动、涉嫌危害我国国家安全、触犯《国家安全法》的加拿大公民被我国政府依法抓捕。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公开表示,中国逮捕两名加拿大人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中国外交部则表示,中国的抓捕行动完全合理合法。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政府行使管辖权,维护国家利益是完全正当的 ‎ ‎②中加两国的利益分歧源自两国法律体系的差异 ‎ ‎③维护人民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④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抓捕涉嫌危害我国国家安全、触犯《国家安全法》的加拿大公民完全合理合法,体现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这一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也说明我国政府行使管辖权,维护国家利益是完全正当的,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两国法律体系的差异源自中加两国的利益分歧,②错误;国家利益归根到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在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但资本主义国家是不一致的,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8.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于 2019年4月29日在北京延庆区开幕。本次园博会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推动我国由园艺生产大国向园艺产业强国迈进的同时,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促进了国际园艺合作。本次世界园艺会的举办有利于 ‎①推动园艺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 ‎②加强对话交流,增进对外域优秀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③丰富文化传播主要手段,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 ‎④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本次园博会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推动我国由园艺生产大国向园艺产业强国迈进的同时,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促进了国际园艺合作。本次世界园艺会的举办有利于推动园艺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①④符合题意。‎ ‎②:认同的是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②错误。‎ ‎③:通过世界园艺会的举办来传播文化,这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而非手段,③不选。‎ 故本题选B。‎ ‎19.扬州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举行系列活动:宣传典型人才品牌、开展科技文化下乡、带动农民欢庆丰收,让农民“文起来、动起来、乐起来”。举行庆祝活动有利于 ‎①展示民族文化,夯实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 ‎②营造重农强农的氛围,传承中国农耕文明 ‎③满足农民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物质生活需要 ‎④提升广大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继承的相关知识。扬州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举行系列活动,让农民“文起来、动起来、乐起来”。这有利于营造重农强农的氛围,传承中国农耕文明,提升广大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②④正确;①中的“夯实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夸大了民族节日的作用,排除;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满足农民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③中的“物质生活需要”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20.苏绣发源于江南苏州吴县一带,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苏绣集苏州文化之大成,没有桑基、织造就不会有苏绣;没有秀美山水的孕育,也不会成就今日的苏绣。这表明( )‎ ‎①苏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脉相承 ‎②苏州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苏绣文化的独特性 ‎③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苏绣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苏绣文化发展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结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苏绣发源于江南苏州吴县一带,至今已有2000‎ 余年的历史”,这说明苏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脉相承,①符合题意。‎ ‎②:苏州的地理环境对苏绣文化的独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起决定作用,②说法错误。‎ ‎③:“没有桑基、织造就不会有苏绣,没有秀美山水的孕育,也就不会成就今天的苏绣”,表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苏绣文化发展的源泉,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不涉及苏绣文化发展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结果,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1.有学者指出,一些地方的爱国主义教育过多地突出历史上的屈辱而较少地关注当代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更多地宣传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人民更多地看到曾经落后挨打的中国已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应该与时俱进,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和道路自信 ‎②民族精神的发展是一个海纳百川的过程,爱国主义教育应吸取优秀文明成果 ‎③我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夯实传统文化根基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宣传国家伟大成就有利于增强民族复兴的动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更多地宣传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人民更多地看到曾经落后挨打的中国已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应该与时俱进,宣传国家伟大成就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和道路自信,有利于增强民族复兴的动力,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应该与时俱进,未涉及爱国主义教育吸取优秀文明成果和夯实传统文化根基,②③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2.2018年12月13日《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正式实施,这表明南京正式通过地方立法 形式来保陣公祭活动。该条例将“默哀一分钟”写入法规、对“精日”行为划定法律红线、提出将国家公祭主题教育纳入本市中小学地方课程。这有利于( )‎ ‎①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领导权 ②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③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心作用 ④发展文化产业,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南京正式通过地方立法形式来保证公祭活动,将“默哀一分钟”写入法规、对“精日”行为划定法律红线、提出将国家公祭主题教育纳入本市中小学地方课程,这有利于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领导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①②符合题意;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经济建设,③错误;发展文化事业,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④错误。故选A。‎ ‎23.法家是战国时期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他们提出的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对现代法治建设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这表明 ‎①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有利于实现文化创新 ‎③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的同时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④:法家他们提出的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对现代法治建设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这表明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的同时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有利于实现文化创新,②④符合题意。‎ ‎①: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①说法错误。‎ ‎③:③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表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故本题选B。‎ ‎【点睛】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从头开始。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存在、发展和创新的根基,就容易淡化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利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24.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哲学命题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 ‎①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 ‎ ‎②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程颐 ‎ ‎③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王充 ‎ ‎④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朱熹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是唯物主义观点。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是唯物主义观点,①③适合题意;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是唯心主义观点;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是唯心主义观点,设问要求是唯物主义观点,②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25.“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说法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②④符合题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合理性在于看到了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③说法错误,离开哲学的指导,科学研究就无法取得进展,此说法夸大了哲学的作用。 故选C。‎ ‎26.两条小鱼遇到一条大鱼,大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小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一条:什么是水?……不少人就像故事中的小鱼一样,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已不知道“水”是什么。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 认识具有无限性 B.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认识具有反复性 D.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认识具有无限性指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指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材料中有些人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却不知道水是什么,没有体现对水的认识是否存在曲折性、也未体现对水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和拓展,AC不符合题意;“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说明物质决定意识,而材料侧重意识的反作用,B不符合题意;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材料中的人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从而选择性的无视了“水”的存在,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D符合题意。故选D。‎ ‎27.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受到污水排放问题的困扰。一位“草根发明家”转变思路,经过反复试验,研制成无水清洗的废旧塑料自动化生产线,脏兮兮的废旧塑料进入生产线,变成了“新鲜、干净”的塑料颗粒。这表明 ‎①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②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 ‎③观念创新决定着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④能否应用于实践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以及创新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受到污水排放问题的困扰,这推动了“草根发明家”的创新,表明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①正确切题。“草根发明家”转变思路是其创新成功的重要原因,表明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②正确切题。③夸大了认识的作用,观念创新不能决定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实践决定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是正确指导实践,而不是能否应用于实践,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28.“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有统计显示,在人类利用的1330多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通过蜜蜂来传授花粉。通过蜜蜂的异花授粉作用,既能提高授粉质量和作物产量,又能增强种子的生命力,还可以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材料表明 A. 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把握联系多样性对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C. 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建立新的联系 D. 必须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来综合认识事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系统优化的方法。材料中的统计表明了联系的普遍性,未体现规律的客观性,A不符合题意;“在人类利用的1330多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通过蜜蜂来传授花粉。通过蜜蜂的异花授粉作用,既能提高授粉质量和作物产量,又能增强种子的生命力,还可以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表明联系有直接与间接、本质与现象之分,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B符合题意;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系统和要素的联系,没有反映要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综合认识事物,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9.从“透明到25英尺深的地方可轻易看到底部”,到后来绿色透明的湖水不复存在,美国作家梭罗没有想到,他的著名作品《瓦尔登湖》既捧红了瓦尔登湖,也毁了瓦尔登湖,因为慕名而来的游客使湖区原有的自然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由此可见 A. 微小的量变必然促成事物的质变 B. 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C. 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D. 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矛盾的含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B不符合题意;美国作家梭罗的著名作品《瓦尔登湖》既捧红了瓦尔登湖,也毁了瓦尔登湖,说明《瓦尔登湖》带来的影响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反映了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0.“高考的成功绝不是考场上的灵光乍现,而是源于平时艰难困厄练就的坚初顽强,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坚守不舍之气,方能赢得始终。----摘自某同学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的发言。高三学子从中的收获应有 ‎①抓住机遇,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 ‎②坚定信心,发展的道路一片光明 ‎③百折不挠,勇敢地面对各种考验 ‎④注重积累,成功总是从量变开始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高考的成功绝不是考场上的灵光乍现,而是源于平时艰难困厄练就的坚初顽强”说明高三学子应百折不挠,勇敢地面对各种考验,③符合题意。‎ ‎④:“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坚守不舍之气,方能赢得始终。”说明高三学子应注重积累,因为成功总是从量变开始,④符合题意。‎ ‎①:高三学子应抓住机遇,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是量变,①与题意不符。‎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②观点错误。‎ 故本题选D。‎ ‎3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此十九大报告提出“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一战略安排的哲学依据是( )‎ ‎①这一战略安排把握了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②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高的价值追求 ‎③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④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①错误。‎ ‎②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战略安排说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高的价值追求,也说明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②④符合题意。‎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的意愿属于社会意识,不能成为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会超前或滞后于社会存在,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2.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32.“上班能拼车、在家能看病、一条微信登门洗衣……”,近年来,与互联网有关的商业、服务业新业态高速发展,但“无序竞争,网络欺诈,隐私侵权”等问题也让人们倍感困扰。这要求我们( )‎ ‎①分清主流和支流,不忽视支流 ‎②密切关注实际,敢于破除成规陈说 ‎③抓重点,但也要重视解决次要矛盾 ‎④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也要正视问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近年来,与互联网有关的商业、服务业新业态高速发展,但“无序竞争,网络欺诈,隐私侵权”等问题也让人们倍感困扰。这要求我们分清主流和支流,不忽视支流,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也要正视问题,正确地对待互联网出现的问题,①④符合题意。‎ ‎②:密切关注实际,敢于破除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而不是破除一切成规陈说,②说法错误。‎ ‎③:材料体现了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不体现主次矛盾,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要坚持重点论,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2)、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坚持两点论,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反对: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33.93岁“最美浙江人物”郭口顺是一位有着70党龄的老党员离休31年间,他依然坚持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致力于服务群众,热心社会公益。材料表明 A. 价值观指导人们正确选择人生的道路 B.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C.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答案】B ‎【解析】‎ ‎【详解】B:老党员郭口顺离休31年间,依然坚持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致力于服务群众,热心社会公益。材料表明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B符合题意。‎ A: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具有双重性,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人们正确选择人生的道路,A说法错误。‎ C:材料强调的是郭口顺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不体现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C与题意不符。‎ D:材料不体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贡献)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己的满足。(索取)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二、主观题(每小问6分,共54分)‎ ‎34.2019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响应号召,江苏将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促进省内区域统筹协调,推进“大运河三带融合”突破发展困境,高质量建设“三带”先导段、示范段、样板段。“始春秋,成隋炀,出邗沟,连京杭。流过唐宋元明清,融通南北举帆樯。”大运河沿线丰富的文化遗产刻画着扬州的繁荣,沧州的雄浑,拱宸桥的车马,运河钞关的繁忙……融古铸今,当下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承载着新时代的复兴梦,将在京杭一线熠熠生辉。‎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角度,阐述江苏打造大运河“三带”措施的哲学智慧。‎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让承载新时代复兴梦的千年运河熠熠生辉。‎ ‎【答案】(1)①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省内区域统筹协调,系统推进大运河“三带”建设。②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江苏通过大运河三带融合,突破发展困境。③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统一,江苏在《规划纲要》的指导下高质量建设先导段、示范段、样板段。‎ ‎(2)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助力运河沿线经济社会发展。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在保护好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突出大运河的当代价值,彰显文化自信。‎ ‎【解析】‎ ‎【分析】‎ 此题以我国加强大运河生态保护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 ‎【详解】第(1)问要求“请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角度,阐述江苏打造大运河‘三带’措施的哲学智慧。”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属中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中江苏打造大运河“三带”的具体措施“促进省内区域统筹协调”“高质量建设‘三带’先导段、示范段、样板段”“突破发展困境”等信息分别从坚持系统优化方法;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第(2)问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让承载新时代复兴梦的千年运河熠熠生辉。”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文化生活”的知识,属宏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中的“大运河沿线丰富的文化遗产刻画着扬州的繁荣”“沧州的雄浑,拱宸桥的车马,运河钞关的繁忙”“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承载着新时代的复兴梦”等信息分别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遗产的作用;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自信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点睛】“对策或措施(怎么办)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题型介绍 此类题一般先展示某事、某地存在一系列问题,然后问如何解决(如措施、对策、建议、办法等);或者是展示某地、某人成功的事例,问取得成功的经验或因素以及给我们什么启示等。设问灵活多样,既可以让学生直接提出有关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对策,也可以让学生给有关主体(如党、国家、企业、消费者等)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知识范围广,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多模块。‎ ‎2.解题规律 有四个思路值得借鉴:‎ 一是联系课本寻答案。在解答“措施”类题目时首先要做的便是联系课本,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二是联系材料寻答案。在答题过程中要看看材料给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如材料中有没有反映出什么问题,如果有.就可对症下药提出措施;再如材料中有没有成功的做法。如果有,也可借鉴,提出措施,等等。‎ 三是落实主体寻答案。在答题过程中可考虑不同的主体在解决某一问题中负有怎样的责任,该做出怎样的努力。‎ 四是考虑直接和间接、具体和根本的措施。当然,实际运用中往往需要以上思路的综合运用。‎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移动支付就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与服务进行支付结算的一种方式。‎ 材料一:当前,移动支付在中国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人们“挥挥手机”就可以乘地铁、购物、交水电费、买门票、预定车票和酒店……手机支付,无需收钱找零,消费者和商家都感觉方便快捷,互惠互利。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移动支付市场,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38.6万亿元,约为美国的50倍。2017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预计将超90万亿元。一批国内支付企业带着经验和技术随中国游客“出征”海外。目前,支付宝和微信已经覆盖了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商户,支持十几种外币直接结算。在“无现金社会”的演进过程中,如果说西方国家定义了信用卡支付时代,那么中国将有可能定义全球移动支付时代。‎ 材料二:尽管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但目前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风险。都分消费者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制约了移动支付业务的推广和发展。我国在移动支付领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支付方的权利和义务尚不明确,容易引发沉淀资金、洗钱等金融法律风险。移动支付涉及移动运营商、银行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多个行业,不同部门制定的行业政策和规范侧重不同,甚至会出现冲突,由此带来技术标准不统一、行业操作不规范、运营成本高等问题,造成企业资金投入大,盈利困难。移动支付交易双方也可能出现信用缺失,相互欺诈,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淡薄而带来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移动支付还面临交易被篡改,手机中毒,以及被黑客攻击等安全风险。‎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移动支付快速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解决和防范我国移动支付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答案】(1)‎ ‎①有利于减少现金使用、方便生活,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改变消费方式、提高消费质量。‎ ‎②有利于推进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 ‎③有利于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2)‎ ‎①国家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引导行业统一技术标准和行业操作规范,降低运营成本。‎ ‎②企业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依靠技术创新提高盈利能力和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③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提高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移动支付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考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 ‎【详解】(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移动支付快速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本题的知识范围是从经济生活角度,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移动支付快速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属于意义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并转化为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来组织答案:“手机支付,无需收钱找零,消费者和商家都感觉方便快捷,互惠互利”,可从移动支付有利于减少现金使用、方便生活,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改变消费方式、提高消费质量来回答;‎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移动支付市场,可从有利于推进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来回答;‎ 一批国内支付企业带着 经验和技术随中国游客“出征”海外,可从移动支付有利于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提高我 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来回答。‎ ‎(2)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解决和防范我国移动支付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从经济生活角度,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二,分析如何解决和防范我国移动支付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属于措施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从国家、企业、劳动者角度分别展开分析:从国家角度,可从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引导行业统一技术标准和行业操作规范,降低运营成本分析说明。‎ 从企业角度,可从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分析说明。‎ 从消费者角度,可从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提高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分析说明。‎ ‎【点睛】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审设问,注意知识范围的限定和题型,根据设问要求,检索知识库,找到需要运用的一般理论;‎ 第二步,以知识要点(特别是概念)为线索,按图索骥,在试题材料中寻找与理论要点相对应的有效信息;‎ 第三步,把知识要点与对应的具体信息结合起来,对知识要点进行阐释。‎ 第四步,表述答案:知识要点+材料分析。‎ ‎36.2018年11月17日起,法国爆发多轮身着黄背心的示威抗议运动,这是巴黎50年来最大的骚乱。事件的表因是法国政府提高燃油税,导致油价暴涨,引发民众不满和抗议;深层原因则是社会的贫富分化和西式民主的体制弊端。运动已发酵为抗议马克龙总统多项改革措施的严重的社会及政治危机,凯旋门甚至被涂“推翻资产阶级”。运动重创了法国经济,马克龙的民意支持率暴跌18%。各反对党不仅火上浇油,也正酝酿提交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为平息骚乱,马克龙暂时中止加税并提出涉款150亿欧元的让步措施,得到其领导的政党联盟掌控的国民议会通过。黄背心运动已波及欧盟多国,引起欧盟的严重关切。‎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欧盟的地位和作用的角度,说明为何“黄背心运动”引起欧盟的严重关切。‎ ‎(2)运用法国政体的相关知识,阐述马克龙总统做出让步的原因。‎ ‎【答案】(1)法国是欧盟的核心成员,黄背心运动重创法国经济并波及多国,影响欧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而影响其集团优势和国际影响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发挥和自身利益的实现。‎ ‎(2)①法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要对选民负责。黄背心运动造成马克龙支持率暴跌,出于自身和所代表党派的政治利益的考量,马克龙需要作出暂时的让步,以平息民怨。②法国政府要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政府的施政纲领、财政预算等都要经议会批准。马克龙领导的政党联盟掌控国民议会,使得其巨额让步措施能在议会获得通过。③法国政体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政权的组织形式,马克龙的改革及暂时让步,反对党的施压,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资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矛盾不能真正得到解决。‎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法国因政府提高燃油税,导致油价暴涨,引发民众不满和抗议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1)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从欧盟的地位和作用的角度,说明为何“黄背心运动”引起欧盟的严重关切。根据材料中的表述,法国作为欧盟的核心成员国之一,其国内的“黄背心运动”运动重创了法国经济,然后再分析说明因法国经济的重创,影响欧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而影响其集团优势和国际影响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发挥和自身利益的实现,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欧盟关注“黄背心运动”的原因即可。‎ ‎(2)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运用法国政体的相关知识,阐述马克龙总统做出让步的原因。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故可以从法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要对选民负责、法国政府要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以及法国政体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政权的组织形式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点睛】政治解答题的审题要求:‎ ‎(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国对外经济交往进一步发展。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62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飞20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49.7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690.4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9.7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1.7万人。“领跑”“引擎”,多年来中国经济以实在的成绩和亮眼的数据,不断为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应当继续充当全球经济的引擎,为全球发展贡献力量。‎ ‎(1)依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解读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内在逻辑。‎ 材料二:营商环境主 要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企业发展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内容。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将正式取代“外资三法”,对各级政府提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政务服务”的“放管服”要求。‎ 某市政府部门坚持“做好服务是本分,服务不好是失职”的理念,把“店小二”、保姆式服务落到实处,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积极听取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建立行业发展、城市规划、市场监管等标准;综合运用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方式对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营商环境行动计划落实情况开展考评,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应当如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材料三:2019年,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起点,改革开放再出发。新时代改革开放面对很多新情况、新矛盾、新挑战,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我们就要不断与时俱进,继续大胆试、大胆闯,不怕犯错,同时要增强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不断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精神,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3)运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分析新时代我们丰富和发展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的必要性。‎ ‎【答案】(1)①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中国既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实现了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②通过内外协同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国内经济的发展,为世界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③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对外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丰富了所在国的商品及服务市场,创造了就业机会,改善所在国的基础设施状况。‎ ‎(2)①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为政府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法律依据。②政府要转变观念和职能,正确处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推进简政放权,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和高效政府,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③政府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制定具有权威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的标准,为加强行政管理和促进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政策保证。④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创新评价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考核评估,提升考评的社会公允度。⑤公民要主动参与政府的决策过程,监督政府的行为。‎ ‎(3)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不断深化认识,需要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精神。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精神,需要我们大胆尝试、不怕犯错,同时不断增强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新时代改革开放必然面临各种新矛盾、新挑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精神。‎ ‎【解析】‎ ‎【分析】‎ 本题材料一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应当继续充当全球经济的引擎,为全球发展贡献力量为背景材料,材料二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为背景材料,材料三以新时代改革开放面对很多新情况、新矛盾、新挑战,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政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1)根据材料的表述,我国对外经济交往进一步发展,在货物进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外资、对外承包工程以及对外劳务合作均呈现上涨趋势,多年来中国经济以实在的成绩和亮眼的数据,不断为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应当继续充当全球经济的引擎,为全球发展贡献力量,故主要考虑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为世界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以及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等角度结合材料展开分析即可。‎ ‎(2)材料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将正式取代“外资三法”,故可以从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各级政府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政务服务,要进行深入地“放管服”改革,故可以从政府要转变观念和职能,正确处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积极听取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建立行业发展、城市规划、市场监管等标准,故可以从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综合运用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方式对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营商环境行动计划落实情况开展考评,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故可以从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创新评价机制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故可以从公民要主动参与政府的决策过程,监督政府的行为的角度进行分析。‎ ‎(3)材料中,时代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不断深化认识,需要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精神,故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精神,需要我们大胆尝试、不怕犯错,同时不断增强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故可以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新时代改革开放必然面临各种新矛盾、新挑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精神,故可以从认识的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非选择题书写答案要点:‎ ‎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 ‎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 ‎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 ‎4、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