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6.1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6.1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专题6.1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 ‎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 结果,是中国人民的 选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 ;才能维护 、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 、 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 ,实现 的宏伟目标。‎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 地形成的,是 赋予的。‎ ‎4.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 的领导。‎ ‎5.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6. 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 ,依法执政关键是 。‎ ‎【答案】‎ ‎1.必然 正确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家的统一 民族的团结 稳定 和谐 一切积极因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历史 法律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中国共产党 ‎ ‎5.一致的 6.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宪治国 依宪执政 ‎ ‎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①‎ 第一,推 17‎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第二,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三,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典例1】“中国人民没有也不可能通过全国投票选举共产党来领导革命,但是他们却用送上前线的千千万万优秀儿女的血肉之躯和千千万万母亲、妻子之心,用辗转千里送粮、送药的支前小车和无数扁担,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B.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答案】A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1)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③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2)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能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 ‎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②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实现大发展。 ‎ ‎③关注民生,推进社会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 ‎④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将其放在突出地位。‎ ‎【典例2】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69周年。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履行国家职能为人民服务 ‎ 17‎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③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 ‎④是最重要的国家机构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答案】D ‎ ‎【解析】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构,不履行国家职能,排除①④。②③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认识,符合题意。故选D。‎ ‎3.党的领导方式 政治领导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党的纲领、路线,确定奋斗目标,并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规范。 ‎ 实现:依靠法律实现 ‎ 思想领导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全党和人民群众,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使其懂得党的纲领和路线,懂得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并自觉地贯彻执行 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和影响人民群众,从组织上保证党的纲领、路线,国家的宪法、法律付诸实施;培养、选拔、考核和监督干部,并向国家机关推荐德才兼备的干部,以成功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三者关系:三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的,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 ‎【典例3】习近平同志曾说,要防止出现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的无形之墙。让权力与权利平等对话,才能打掉这堵无形之墙。对此,作为执政党应当 ‎①坚持依法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 ‎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法行政 ‎ ‎③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 ‎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扩大基层人民民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 ‎【解析】本题考查党的执政方式、党的作风建设。让权力与权利平等对话,才能打掉这堵无形之墙。为此,作为执政党应当坚持依法执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扩大基层人民民主,①④正确;②中“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③材料未体现,排除。‎ 17‎ ‎4.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党的领导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最重要特征,工人阶级的领导是通过工人阶级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实现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了在我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主要表现在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以确定社会发展的总方向和每个历史阶段的总目标;推荐优秀党员担任各级国家机关的主要领导职务;等等。这些都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其职权来实现。‎ ‎【典例4】在我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党中央提出方针政策,全国人大审议,加以修改完善,最后作出决定。这说明 A.中共中央和全国人大都是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 B.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变成国家意志的 C.中共中央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是其执行机关 D.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实行组织领导 ‎【答案】B ‎5.依法治国 ‎(1)是什么?‎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为什么?‎ 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怎么样?‎ 依法治国是一个由多方面构成的有机体系。立法机关要依法立法,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依法司法,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要依法开展工作,企业要依法经营,国家工作人员要依法办事,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监法、护法。参政党要依法参政,执政党则必须依法执政。‎ 17‎ ‎【典例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全面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①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③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④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 ‎6.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区别 含义 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执政党接受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努力建立科学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通过完备的制度和法律体系来治理国家。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执政方式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赋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并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地位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不断提高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在国家机关体系中,行政机关所占的比重最大,人数最多,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也最大,因此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和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 主体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 中国共产党 政府 联系 17‎ 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都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党依法执政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党领导人民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 ‎【典例6】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习近平强调,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近年,一些重要法典法条的确立、审议以及实施,彰显了中国在完善立法上的坚定信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 ‎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赋予的 ‎③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 ‎④没有党的领导就不会有现代化的法治国家[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 ‎ ‎1.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上述材料中关于生态理念的不断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 A.坚持民主执政 ‎ B.坚持依法执政 C.坚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 D.坚持依法行政 ‎2.随着微博、微信等的广泛使用,公民的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日益快速、便捷和多样化,其参政、议政的效果和能力也得以快速提升。面对“微时代”政治生态发生的巨大变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 ‎①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的纯洁性 ‎ ‎②引导社会舆论,履行国家管理职能 ‎ ‎③完善执政方式,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 ‎ ‎④关注民生民意,更好地实现党的宗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7‎ ‎3.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已超日本,跃升世界第二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由积贫积弱走向强盛,建成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综合国力得到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B.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政权 C.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的提高是我们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D.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4.发展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是 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B.党的领导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C.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D.党的领导是通过人民民主专政体现出来的 ‎5.2017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决定》,为依纪依规开展巡视、推动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这有利于中国共产党 A.巩固执政地位,坚持执政为民理念 B.切实履行国家的职能,保持先进性 C.保障党的特殊利益,实现党的宗旨 D.坚持执政为民,提升行政能力 ‎1.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九大认真总结过去5年工作,制定适应时代要求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壁画新篇。这体现了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新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将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C.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法律赋予的 D.依法行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2.从中共十九届二中 17‎ 全会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讨论后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修宪建议稿,再到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这一过程反映了 ‎①中国共产党制定和修改法律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受全国人大领导 ‎④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3.十九大报告从八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③党和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④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2017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指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和规范党务公开工作。这一规定的积极影响是 ‎①强化人民的政治责任 ‎②以人民民主带动党内民主 ‎③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在党的十九大召开过程中,大会以开放的姿态欢迎中外媒体采访,开设“党代表通道”。这是中国共产党党代会首次设立“党代表通道”。驻足通道上的代表豪迈自信,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体党员砥砺奋进的信心,全国人民昂扬奋发的壮志豪情。建设“党代表通道”是 ‎①大会增强透明度的重要体现 ‎②中国共产党履行经济职能的体现 ‎③大国执政党的自信的体现 ‎④中国共产党加强民主管理的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 ‎1.(2017·全国1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对“十三五”脱贫攻坚作出了全面部署。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①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 ‎ ‎②发挥了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③优先维护了贫困人口的政治经济权利 ‎ ‎④是完善农村基层群众性组织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6·江苏政治)2015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这一改革从根本上杜绝了公车私用。机关公务人员用私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参加公务活动,为群众办理各种事务。公车改革有利于 ‎①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 ‎②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 ‎ ‎③提高党依法执政能力 ‎ ‎④体现我国民主的真实性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6·上海政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年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以上论述的核心观点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C.以制度化解决问题 D.党中央高度重视依法治国 ‎4.(2015·上海政治)以下体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执法必严”的是 A.我国实行官员问责制,强调权责统一 B.党中央“打老虎、拍苍蝇”,强力反腐 C.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食品安全法》‎ 17‎ D.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法院改判呼格案 ‎5.(2015·上海政治)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要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 ——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的主旨是,党和国家 A.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 B.重视以道徳滋养法治精神 C.加强青少年尊法守法教育 ‎ D.强化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 ‎6.(2015·浙江文综)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为领导干部干预司法划出“红线”,从而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提供制度保障。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自身特殊利益的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③在我国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统一的 ‎④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具有立法权但没有司法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2014·江苏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下列选项中,对二者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二者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 ‎ ‎②二者都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③国家法律依靠党的政策实施 ‎ ‎④党的政策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5·福建文综)材料 ‎ 17‎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自2013年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健全法制,国务院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协同实施,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福建自贸区筹建工作依法有序推进。目前,福建省围绕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确立了自贸区重点实验项目186项,涉及体制创新、对台开放、投资管理、法治保障、市场监管等方面,自贸区建设全面铺开。‎ 联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简要分析福建自贸区建设应如何依法推进。‎ ‎9.(2015·四川文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社区组织职责不清、居民参与不充分、部分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 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督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H市是如何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 17‎ ‎ ‎ 赵克志强调: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着力锻造忠诚于党的公安队伍 ‎2018年5月13日,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在公安部党委(扩大)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提升政治站位,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公安工作的全面领导、绝对领导,着力锻造忠诚于党、忠诚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公安队伍,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 赵克志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是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公安工作、公安机关党的建设和公安队伍建设的根本遵循。各级公安机关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不断开创新时代公安工作新局面。‎ 赵克志强调,锻造一支忠诚于党、忠诚于党中央的公安队伍,是做好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根本要求。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毫不动摇地坚持政治建警方针,着力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灵魂,切实做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着力锻造一支忠诚于党、忠诚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公安队伍,始终确保公安队伍的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赵克志指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是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各类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努力建设一支对党忠诚、敢于担当、能打硬仗、作风优良的过硬队伍,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坚决捍卫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安全,坚决捍卫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17‎ 赵克志要求,要大力实施改革强警战略,努力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现代警务管理体制和警务运行机制。当前,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集中精力抓紧抓好公安现役部队改革,抓紧抓好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的两个职务序列改革方案的组织实施,继续抓好国家移民管理体制改革,认真研究谋划好公安部机构改革,坚决完成党中央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 赵克志强调,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安姓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公安工作的全面领导、绝对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请示报告制度,切实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确保公安工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在京公安部党委委员出席会议。部机关有关局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备考指南】‎ 材料涉及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知识有:‎ ‎1.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 ‎①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4.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执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17‎ ‎ ‎ K基础 ‎1.C 【解析】材料中关于生态理念的不断变化表明我党强调尊重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体现;故选C。‎ ‎2.D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理想信念,也没有涉及党的纯洁性,①不符合题意。履行国家管理职能的主体是国家机关,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不能代替履行国家职能,②错误。面对“微博、微信”的新方式,中国共产党应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③符合题意。由材料中有效信息“公民的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指向要关注民生,④符合题意。‎ ‎5.A 【解析】中国共产党新修改的巡视工作条例,为开展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这有利于改进党的作风,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地位,坚持执政为民理念,A项符合题意;履行国家职能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党,B项不合题意;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C项观点错误;行政的主体是各级政府,D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 K能力 ‎1.A 【解析】党的十九大制定了适应时代要求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A项正确;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中央委员会并不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B项不选;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是人民赋予的,并不是法律赋予的,C项不选;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不是依法行政,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2.D 【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制定和修改法律是全国人大的职权。③选项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题目中,从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讨论后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修宪建议稿,再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②④‎ 17‎ 选项入选。选D。‎ ‎3.C 【解析】材料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即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未涉及党的执政方式以及依法治国,故①④不符合题意,②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性质决定了它除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所以党和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故③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应为C。‎ ‎4.D 【解析】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指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和规范党务公开工作。这一规定的积极影响是有利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③④项符合题意;党务公开条例强化党员的政治责任,①项说法错误;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K真题 ‎1.A 【解析】本题考查脱贫扶贫的意义。精准扶贫是共同富裕的表现,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与题意不符,扶贫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不体现政治权利;④不属于基层民主的范畴,也不是农村基层群众性组织的内容。答案选A。‎ ‎2.A 【解析】公车改革杜绝了公车私用,这有利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机关公务人员用私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参加公务活动,为群众办理各种事务,这有利于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①②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依法执政,也没有体现人民民主的特点,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3.B 【解析】材料强调了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故该论述的核心观点是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小康社会的建设,A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的是法治的作用,不是制度的作用,也不是党中央对依法治国的重视,C、D与题意不符。‎ ‎4.D ‎ 17‎ ‎【解析】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指法律法规要完善,做到解决问题能有法可循,是后三者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有法必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即指一切国家机关,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和任何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即指执行的司法机关及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法律的规定实施法律,坚决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保障,即指任何公民只要是违反了法律,必须受到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体现了执法必严,符合题意。A是有法必依,B强调违法必究,C是有法可依,均不符合题意。‎ ‎5.A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抓住材料关键信息“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旨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材料主旨。‎ ‎7.B 【解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法律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党的政策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①符合题意;法律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②错误;③说法错误;④符合题意;故选B。‎ ‎8.【答案】①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加强对自贸区建设的领导。‎ ‎②人大要依法行使权力,完善自贸区建设相关法律,加强监督。‎ ‎③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监督。‎ ‎④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有序参与自贸区建设。‎ ‎(学生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福建自贸区建设应依法推进,属于措施类试题,对于此类试题首先要分主题、多角度地回答。解答时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健全法制”“国务院统筹协商”“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然后调动运用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府和公民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并结合材料福建自贸区建设进行回答。‎ ‎9.【答案】①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区治理。‎ ‎②政府依法履职,明确社区治理主体及其工作职责,推动基层协同共治。‎ ‎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和完善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推动群众有序参与。‎ ‎④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 17‎ ‎【解析】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属于措施类试题,问题指向如何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本题需要对题目材料信息进行深入详细解读,找准知识切入点;由于政治生活题目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向以行为主体进行划分,所以首先对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行为主体进行界定,很显然包括中国共产党、政府、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及群众的法制意识和干部的依法办事能力;明确行为主体后,在通过解读材料信息,进一步精确定位各个行为主体的知识点,材料中党的做法,是在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而材料中政府的做法,是政府依法履职,明确社区治理主体及其工作职责,推动基层协同共治;材料中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和完善社区群众法制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而材料中各种形式的活动,就是加强法治宣传,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 ‎ ‎ 1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