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思想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柏拉图的《理想国》、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等,都是思考和研究当时当地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结果。这说明 ①哲学思想来自哲学家的头脑 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③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思考 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观点强调问题是时代的反映,材料中的哲学著作都是思考和研究当时当地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结果,由此可见,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③④两项符合题意;哲学思想来自于社会实践,①项观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②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 2.“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必须掌握一个研究科学的科学方法,他才能在科学研究上不迷失道路。”钱学森这段话告诉我们( ) A. 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B.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C.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D.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A错误。 B:本题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重要性,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是强调具体科学的重要性,B不合题意。 C: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但不是“科学之科学”,C错误。 D:钱学森这段话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重要性,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要哲学的“取消论”;二是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3.“哲学”一词出自古希腊,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世界观 B.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C.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哲学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答案】C 【解析】 【详解】ABD: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AB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一定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②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4.2019年4月,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通知,正式确认了13个新职业信息。此次发布新职业中,大部分与当下新兴的技术有关,比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是相互依赖的 ②存在变化带动思维变化 ③思维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①说法错误,存在独立于思维而存在,思维依赖于存在;②④符合题意,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发布通知,正式确认了13个新职业信息。这表明存在变化带动思维变化,也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说法错误,正确的思维才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故本题选C。 5.41年前那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推动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使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这表明 ①真正的哲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 ②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变革的先导 ③真正的哲学能够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④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41年前那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推动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使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这表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变革的先导,正的哲学能够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①错误;真正的哲学社会变革的先导,但对社会变革不起决定作用,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一问题包括 ①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③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④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一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怎样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 ①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②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就是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的就是不可知论。 7.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以上哲学观点的是 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A. ④③②① B. ①④②③ C. ④①③② D. ②①④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世界是一团永恒活火,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是物质的,①排第一。 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体现了物质是运动的,④排第二。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体现了运动是有规律的,②排第三。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排第四。 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属于名言名句选择题,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阅读理解题好题干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答题正确率。 8. “天人相应,日月相参”,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界万物变化关系密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人在月缺时气血较虚,月圆时气血比较旺盛,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体脏腑功能、气血盛衰息息相关。因此养生时一定要注意并用好这种变化,根据月亮盈亏的改变,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研究结论佐证了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养生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相关知识。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养生时一定要注意并用好这种变化,根据月亮盈亏的改变,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研究结论佐证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②正确;尊重养生规律是提高养生质量的基础和前提,③说法错误,排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9.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流行语热起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洪荒之力”“秒杀”“任性”APEC蓝”“刷脸”“抢红包”等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反映出时代的发展进步。材料主要表明 ①意识促进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 ②正确的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反映出时代的发展进步,这主要说明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③④项符合题意;意识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正确意识促进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①项说法错误;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10.对于人来说,“望梅”可能“止渴”,“谈虎”可能“色变”,而对于动物来说则不是。这是因为 A. 动物没有第一信号系统 B. 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C.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 动物的意识水平比人类差 【答案】C 【解析】 【详解】动物不会“谈虎色变”,不会“望梅止渴”,这是因为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动物的脑不会产生意识,故C选项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没有第二信号系统,排除;B说法错误,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而非大脑,排除;D说法错误,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动物不可能产生意识,排除。故本题选C。 11.无人驾驶汽车不仅可减少车祸,还能大幅降低交通拥堵情况。为此,世界多个国家均制定详细的阶段计划展开研究测试。这主要说明实践具有 A. 客观物质性 B. 能动性 C. 社会历史性 D. 客观实在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界多个国家均制定详细的阶段计划发展无人驾驶汽车,以期降低车祸和降低交通拥堵,体现了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实践具有能动性,B项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不体现实践的客观物质性,A项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与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无关,C项不合题意;实践没有客观实在性的特征,D项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 12.党的十九大一致同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原有理论在新的实践过程中常常被推翻 ②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的过程 ④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党的十九大一致同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体现了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的过程,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③④项符合题意;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①项说法错误;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13.为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慢的问题,某地推出了“就医宝”APP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系统。患者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诊前预约挂号,诊中支付、获取报告,诊后跟踪服务等,这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排队等待时间,优化了就医流程。材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因人的参与而具有主观性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③人们可以根据主观意愿建立新的联系 ④人们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联系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某地推出“就医宝”APP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系统,这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排队等待时间,优化了就医流程,这体现了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人们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②④符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排除①;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③ 错误。故选C。 【点睛】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1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 ) A.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是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C. 是否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D. 是否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答案】A 【解析】 【详解】A: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A正确。 BC: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这不是二者的根本分歧。故BC错误。 D:是否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D错误。 故本题选A。 15.“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 ) A. 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 B. 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 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强调的是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不足,具有自己的特点,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16.“嫦娥四号”的奔月任务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向地月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发射“嫦娥四号”中继卫星以解决地球与月球背面的通信问题;第二步,发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这是首次人类对月球背面着陆探测。这表明()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成功的前提 ④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嫦娥四号”奔月的任务分两步进行,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①正确且符合题意;发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这是首次人类对月球背面着陆探测,这表明尊重客观规律是成功的前提,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17.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说法:乌鸦叫丧,喜鹊报喜;彗星、地震预示国家兴衰;指纹、手相决定人的命运;8是吉利的数字,4是不祥的数字等。其共同错误在于 ①没有认识到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不懂得或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③没有认识到人们可以任意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④用幻想的、虚构的主观联系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观点事例的共同错误在于不懂得或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同时用幻想的、虚构的主观联系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故入选。①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都是用主观臆造的联系代替客观联系,而并不是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故排除。③选项观点错误,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但不可以任意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故排除。 18.下列说法中所蕴涵的哲理,与“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一致的是 ①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②牙痛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④牵一发而动全身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题干中“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说的是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牙是身体的一部分,“牙痛”与“要命”之间存在着上述逻辑关系,“牵一发”与“动全身”也存在上述逻辑关系,故②④正确。 ①③: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强调部分离不开整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与题意不符。故①③不选。 故本题选D。 19.蔚保国扎根北斗科研一线23年,历经北斗工程全过程,提出了数字多波束多星测控技术体制,解决了困扰我国航天领域的多星测控难题,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18年荣获最高科技工作者称号。蔚保国亊迹告诉我们 ①一个人奉献社会旨在彰显自我价值 ②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创造性思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人既是价值创造者也是价值享受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蔚保国扎根北斗科研一线,历经北斗工程全过程,提出了数字多波束多星测控技术体制,解决了困扰我国航天领域的多星测控难题,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18年荣获最高科技工作者称号。蔚保国事迹告诉我们人既是价值创造者也是价值享受者,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④适合题意,①错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0.每天清晨,列车自动“清醒”,在完成牵引、制动等多项检测后,开始在轨道上自动运行。车上没有司乘人员,列车精准地停在站台上,报站、开门均自动完成……2018年1月,首条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系统的“云轨”列车在银川正式通车运行。这表明创新 A.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 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C. 推动人类思维发展 D. 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创新的意义,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首条搭载我国自主开发的无人驾驶系统的“云轨”线路在银川通车运行,这表明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A符合题意;题中材料不涉及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也不涉及人类思维发展,排除BCD。故选A。 21.某市以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为指引,加强服务主题改革,建立“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为民服务新机制,打通了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赢得了企业和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该市的服务主题改革 ①体现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②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 ③表明政府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说明企业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相关知识。①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对上层建筑的调整,不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因此没有体现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内容;②③符合题意,某市以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为指引,加强服务主题改革,建立“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为民服务新机制,打通了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赢得了企业和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政府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④说法错误,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而不是“企业群众”。故本题选C。 22.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修改,深化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从法律上稳定和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给广大土地承包者和经营者吃下了“定心丸”,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蕴含的历史观道理有 ①社会意识顺应社会存在的变化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②社会发展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交织融合的过程 ③人民群众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起决定作用 ④改革是解决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在要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符合题意,依据题意,深化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从法律上稳定和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给广大土地承包者和经营者吃下了“定心丸”,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社会意识顺应社会存在的变化才能推动社会发展,改革是解决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在要求;②错误,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③排除,材料没体现人民群众的作用;故选B。 23.日本大地震引发核辐射后中国出现了抢盐风波。有人说:可怕的不是“辐射”,而是被放大的“恐慌”。可怕的不是“辐射”,而是被放大的“恐慌”,是因为( ) ①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对物质起决定性作用 ②“恐慌”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③在特定环境下无知的恐慌会对问题的合理解决起巨大的阻碍作用 ④价值判断对人类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物质决定意识,故①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故②错误;正是在特定环境下无知的恐慌会对问题的合理解决起巨大的阻碍作用,价值判断对人类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可怕的不是“辐射”,而是被放大的“恐慌”,故③④正确。故选D。 24.日前,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了一片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削叶化石。根据对这一化石的研究,科学家推测出了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同时也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这说明 ①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相关知识。①表述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②表述错误,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③④符合题意,我国科学家根据对棕削叶化石的研究,推测出了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同时也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故本题选D。 【点睛】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5.“只有到了基层、到了一线,才能感悟生活的真谛、百姓的真情,才能不断端正自己的职业态度、职业追求。”走基层强调的是 A. 抓主要矛盾 B. 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 C.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 发展的实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只有通过深入基层和一线,才能感悟生活的真谛、百姓的真情,才能不断端正自己的职业态度、职业追求,这说明实际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故C正确;主要矛盾是指复杂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可见,材料没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包括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以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可见,材料没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可见,材料没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二、材料分析题(5道大题,共50分) 2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搞好规划;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哲理?它们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它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要尊重农民意愿等体现了这一点。 (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发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3)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要求真务实,按规律办事。 【解析】 【分析】 本题属于体现类主观题。知识范围是唯物论,要求从材料中找准信息点,对应相关知识原理。 【详解】(1)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等体现了在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这体现的原理是“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2)“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强调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3)“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强调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答案】①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个人梦”和“中国梦”也是紧密相联的。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要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要积极完善自我,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基石。 【解析】 【分析】 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 【详解】 本题设问指向很明确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中国梦”与“个人梦”也是紧密相联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我们要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基石。还要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8.中国高铁的成功经历了一个扎扎实实的发展历程: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乘坐新干线的画面传回国内后,高铁概念首次在国内普及,高铁思想开始进入启蒙阶段。中国高轶的第二阶段是以一大批优秀国产动车组为标志。第三个阶段标志性事件是“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的大规模建设以及高速动车组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2015年,是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新起点。今天,中国高铁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成为我们国家的一张名片。 中国高铁从2006年起步,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十年时问走完了国外高铁技术数十年的发展道路。我国高轶从无到有.实现了快速发展,里程超过2.2万公里,拥有了世界上最现代化、最发达的高速铁路网。每天有400多万旅客享受高铁旅行生活,拉动了经济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高铁取得成功的原因。 【答案】(1)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坚持了辩证的否定观,从而不断的发展。 (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中国高铁建设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我国高铁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开拓国际市场,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们立足社会实践,不断创新的伟大成果。 【解析】 【分析】 本题要求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高铁取得成功的原因。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审读主干材料、抽取材料的主要信息,再运用相关的知识原理进行分析。 【详解】(1)中国高铁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所取得的进步与发展都是建设者们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的观点。 (2)中国高铁从06年起步,建设者们不断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3)从高铁概念首次在国内普及到我国掌握了高铁技术的知识产权,在这段历程中,科技工作者们要立足实践,不断创新。 【点睛】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手产生于旧事物,他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这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29.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着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通过家庭的带动,能够影响周边的家庭,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我国自古以来非常注重良好家风的传承。家风强调仁孝清廉、拼读传家、积德行善、克勤克俭……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中给子孙带来“其身修家”的良好教育,也带来“治国平天下”的责任和使命。在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传统家风的传承也显现出了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有人把感恩、平等、宽容等理念融入其中,更添加时代气息。 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国家庭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 【答案】①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有利于树立正确价值观。②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作出正确价值选择。③实现人生价值要坚持个人与社会统一。良好家风的传承,有利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家风带动世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④要在劳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良好家风传承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奉献社会观念,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家庭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等有关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详解】 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为什么中国家庭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中国家庭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该题需要学生回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从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学生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结合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回答。 【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30.材料:“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发射、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使用、首艘国产被母下水,高速铁路里程世界第一,货物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奋进的中国以一系列变革与成就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创造了中国奇迹。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的哲学原因。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十八大以来一系列的变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信心。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坚定信心,有利于为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解析】 【分析】 本题属于原因类问答题,知识范围限定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材料阐述了一系列中国改革变化的现状,可以从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角度回答。 【详解】(1)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成就,使中国人民的信心不断增强。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2)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坚定信心,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独立性。 【点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意识的发展有时会超前于社会存在,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 (3)方法论:① 要立足社会实践,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 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