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人教版总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训练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难易度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 1、2、4、5、6、13 易、中、中、中、难、中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3 中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7、8、9、10 中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1、12、 14、15 中 一、选择题 1.(2018·湖北模拟冲刺)“年俗复兴——中国门神展”2018年新年在山西晋中平遥电影宫开展,该展由当日揭幕的平遥电影宫和中国原创品牌、台湾地区传统民间文化研究者汉声共同合作。该展集中展示了融入当代美学观念的门神、年画、皮影艺术,并邀请民间皮影艺术家,于展览期间进行完整的传统皮影剧目表演,为观众带来“新年俗”体验。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③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文化发展 ④展会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根本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文化。在展览期间表演传统皮影剧目,说明皮影艺术的基本特征没有变化;同时,融入了当代美学观念的门神、年画、皮影艺术,说明传统文化的内容因时而变,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①正确。材料中讲到了新年年画,这是传统习俗,②符合题意。这里没有讲文化多样性的作用,③不选。④表述夸大了展会作用,不选。 2.(2018·湖北武汉质检)最近,中国某小镇模仿法国风格的建筑在网上受到热议。大到埃菲尔铁塔,小到路灯、雕塑、植被,让人真假难辨。其实,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养,建筑再雄伟也缺少脊梁;而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火,哪怕穿越千年,安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这是因为( ) ①文化首先必须是民族的,然后才能是世界的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文化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 ④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适应社会变迁,历久弥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文化、文化的作用。某地一味模仿其他民族的城市建筑,而没有为建筑赋予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内涵,由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所以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火,哪怕穿越千年,安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②③正确;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表述错误;④与题干不能构成因果关系,排除。 3.(2019·湖南常德模拟)以“老字号 新时尚”为主题,旨在擦亮老字号牌匾、推动老字号传承创新加快发展的首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暨老字号品牌发展高峰论坛” 2017年9月在济南举办。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110多家老字号企业参展。当前要推动老字号传承创新加快发展,是因为( ) ①老字号商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 ②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基础性作用 ③民族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独立性 ④老字号品牌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当前要推动老字号传承创新加快发展,是因为老字号商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老字号品牌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①④正确;②说法错误,错在“基础性”;③说法正确但不是题干的原因,应排除。 4.近几年来,“入土为安”的传统丧葬观念正在发生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不保留骨灰、不建墓基墓碑的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清明祭扫也由传统的焚香烧纸发展为更为环保的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新形式。“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 ) ①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 ②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 ③全面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才能使文化发展不失根基 ④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B 近几年来,“入土为安” 的传统丧葬观念正在发生动摇,生态安葬越来越多,这说明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①正确;清明祭扫也由传统的焚香烧纸发展为更为环保的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新形式。这说明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④正确;②中“具体内涵是不变的”说法错误,应与时俱进;③说法错误,应该辩证地继承传统孝道文化。 5.(2019·新疆乌鲁木齐适应性训练)当甲骨文遇上表情包,古老的文字被赋予新的时代气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陈楠及其团队设计的一套甲骨文表情包在社交平台上逐渐流行开来,成为了年轻人微信中的“斗图”法宝。对这一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 ①积极利用当今现代化手段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②善于使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 ③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 ④借助大众传媒这一文化传播的途径来传递中国符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题干中所述的甲骨文表情包在社交平台上逐渐流行开来,成为了年轻人微信中的“斗图”法宝,说明善于使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②正确;这种做法有利于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③正确;将甲骨文开发成表情包,并没有改变其基本内涵,①排除;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途径,④错误。 6.(2018·广东肇庆三模)2018年春节期间,央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热播,好评如潮。它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回到了诗歌的起源,也让诗歌回到了生活,把文化的“过去完成时”成功转化为“ 现在进行时”。《经典咏流传》广受好评的原因是( ) ①该节目依托现代传媒技术扩大了受众范围 ②该节目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该节目契合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该节目所承载的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回到了诗歌的起源,也让诗歌回到了生活,把文化的“过去完成时”成功转化为“现在进行时”,这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满足了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②③正确;①④正确但不是该节目受到观众好评的原因,排除。 7.“中国社区”标识整体色彩以中国红为主色调,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寓意吉祥。图形整体呈开放的菱形,内部为由三个手臂相挽的人构成的中国结图案,寓意“三人成众”,即社区居民的团结协作,菱形与中国结象征汉字“区”字,标示出社区对特定地域的依着关系。这一标识的创作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文化创新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机械模仿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中国社区”标识的创作体现了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8.(2018·重庆三诊)中国和西方国家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对比 中国 西方国家 讲究“将心比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作共赢,计利当计天下利 信奉人性自私、权力制衡、利益博弈,宣扬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修昔底德陷阱”论 对表中信息的正确认识是( ) ①中国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传承了崇德向善的中华文化基因 ②西方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经济政治根源 ③中国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征 ④西方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印证了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继承、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中国讲究“将心比心”,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计利当计天下利”,这种正确的义利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①正确;西方国家信奉人性自私,宣扬文明冲突论等,这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专政的本质,即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②正确;材料不是强调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借鉴,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③排除;材料并未体现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即文化发展可能落后于经济政治的发展,也可能超前于经济政治的发展,④排除。 9.(2018·广东梅州二模)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节目启用融媒体分享通道,邀请文化学者和音乐大师坐镇点评,让诗词中的美好情感和主流价值观在当下产生共鸣、再次流行。《经典咏流传》的走红,说明( ) ①引入流行元素,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就能完美结合 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基本文化需求 ③中华文化底蕴深厚,要善于挖掘和传播传统经典的文化价值 ④传统经典在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继承、文化创新、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底蕴深厚,经典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经典咏流传》的成功启示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善于挖掘和传播传统经典的文化价值,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在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③④正确;引入流行元素未必就一定能实现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完美结合,①错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基本文化需求,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②错误。 10.(2018·江西九江一中月考)2017年,我国首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而制定的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施行。该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对于促进中医药文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材料表明,对待民族文化我们应当做到( ) ①主动担当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 ② 在继承中发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 ③领略民族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通过立法保护的重要途径,加快文化交流与传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为振兴传统中医药,我国专门制定了中医药法,这体现了对待民族文化,我们要主动担当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①③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②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交流与传播,④排除。 11.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下列属于文化自身因素促进文化发展的是( ) ①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使得世界范围内接受孔子学说的人逐渐增加 ②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传播 ③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④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物质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A 互联网技术属于科学技术,五四运动属于思想运动,二者都属于文化自身的因素,①②符合题意;科教兴国战略属于政治范畴,排除③;④体现的是经济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排除。 12.(2019·山东菏泽模拟)截至2017年12月12日,我国已在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1 11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给世界各地的汉语爱好者提供了学习汉语的便利,学习语言本身就是了解一个国家文化的过程,了解之后的认同,认同之后的喜爱,无不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这表明教育( ) ①能够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力 ②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完整地保存 ④是实现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材料反映孔子学院在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表明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是实现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②④正确;①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排除;通过教育这一途径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而不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完整地保存下来,③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 材料一 春节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在今天仍旧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喜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近年来,手机红包成为一种新的拜年方式。一些远隔千里的亲朋好友也能穿越时空为彼此送达一份心意,给春节带来更多惊喜。然而,一些人为抢红包甚至没和亲人说上几句称心话;一些人过于追求红包的“厚度”,忽视了红包的感情“温度”。红包越来越多,祝福却慢慢变了味儿,年味淡了,亲情疏了。有人呼吁:请放下手机,给父母一个微笑和拥抱,重新唱响亲情的春节“主题歌”。 材料二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浓郁的春节中国风在全世界越来越受到关注。走出国门,在很多国家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春节氛围,海外 “年味儿”越来越浓、过年方式越来越丰富,很多外国人越来越接受春节文化。中国人在这个节日里表现出的对家、对亲情的推崇,也是世人普遍接受的价值观。虽然不同国家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但身处全球化的时代,彼此尊重和包容才是常态。 (1)你赞同手机红包这种新的拜年方式吗?结合材料一,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围绕春节文化,班级召开“创新·共享”的主题班会,请你拟定一份要点式发言提纲。(要求主题突出,言简意赅,总字数不要超过100个字) 解析:本题以春节文化为背景,考查传统文化的知识。第(1)问属于评析类试题,解答本问要先表态,任选赞成或是不赞成。如果选择赞成,可从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如果选择不赞成,可从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相对稳定性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观点一:不赞同。传统节日会丧失鲜活的生命力。理由: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手机红包使虚拟空间的连接更紧密,却疏远了现实的联系,年味变淡。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节日需要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手机红包使传统节日习俗中最宝贵的仪式感与虔诚感渐渐逝去,会使其丧失鲜活的生命力。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我们应保持春节文化的“年味儿”。 观点二:赞同。传统文化会迸发出新的生机。理由: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应因时而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节日文化应不断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传统节日有了更广博的共享空间。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发展,使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充满生机与活力。 (2)示例:创新。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春节文化走向世界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共享: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要尊重和包容彼此的文化和习俗,推动春节文化走向世界。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作为新型文化业态的网络文学,探索出了新的商业模式。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与互联网密切相关,正是网络的全面普及和升级,为网络文学奠定了技术基础,进而依靠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和读者,逐步实现产业化。比如网文《鬼吹灯》《甄嬛传》《诛仙》等,从线上火到线下,衍生出的图书、电视剧、游戏等也都成为爆款。 目前,中国网络文学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日益受到海外读者的追捧,成为中国文化产业输出的典范。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后宫甄嬛传》不仅红遍中国大陆(内地),也在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受到追捧,更由视频网站Netflix推出美国版。 (1)有人认为:“网络文学这种新型文化业态的成功,是科学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试结合材料与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2)请你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两条具体建议。 解析:第(1)问要求说明科学技术对于网络文学的成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质上是考查科学技术对于文化发展的意义。结合材料,我们可以从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综合国力等角度分析说明科学技术的作用。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这一主题,提出合理建议即可。 答案:(1)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网络的全面普及和升级,为网络文学奠定了技术基础,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发展与创新。②依托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网络文学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在国内和国外得到广泛传播。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新型文化业态的网络文学,探索出了新的商业模式,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借助科学技术,网络文学走向世界,增强了国际影响力,从而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示例:①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文艺工作者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创作方向。②出台相关法律和制度,为网络文学的创作提供法律和制度的 约束。 15.(2018·辽宁抚顺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教育部正式将“八年抗战”概念修正为包括“八年全面抗战”在内的“十四年抗战”,并要求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某班同学就此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有专家指出,“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既是教育部对学生的要求,也应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进行宣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联系材料分析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解析:回答本题要抓住几个关键词:学生、抗战、世界,体现了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爱国主义精神、文化对政治的影响等。 答案:(1)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抗日战争史,形成正确的抗日战争观。(2)宣传“‘十四年抗战’概念”有利于国人正确认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抗日战争开端问题影响深远,宣传“十四年抗战’概念”不仅是让国际社会认同中国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地位的需要,也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对日本“右翼”化保持警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