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课时规范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课时规范练

课时作业 33 我们的民族精神 ‎ [A组 基础对点练]‎ 考点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历史典故与民族精神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 ‎①文成公主赴西藏和亲——勤劳勇敢 ②大禹化干戈为玉帛——团结统一 ③土尔扈特部东归——爱好和平 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 ⑤台湾人民抗击荷兰殖民者——爱国主义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③⑤‎ 解析:文成公主赴西藏和亲体现了爱好和平,①是错误的;大禹化干戈为玉帛体现了爱好和平,②是错误的;土尔扈特部东归体现了团结统一,③是错误的;④⑤是正确的。‎ 答案:C 考点二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的“国而忘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以下事例与这种精神最相契合的是(  )‎ A.寸草春晖:助子求学,重病母亲三年织出《清明上河图》十字绣 B.心比金坚:铭记战友深情厚谊,三十一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 C.誓言无声:隐姓埋名三十年,献身于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壮丽事业 D.童叟无欺:“油条哥”用放心油和一口锅支撑起食品安全的良心 解析:材料中提到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C与之相符。‎ 答案:C ‎3.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将旧版中“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改为“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这样修改的依据是(  )‎ ‎①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③教育是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④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将抽象的爱国具体化为行动,说明了②;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是对学校教育选择的要求,体现了③;①④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答案:C 考点三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4.每个时代对雷锋精神的解读都不一样。20世纪70年代,强调学习雷锋的“爱憎分明”;80年代,强调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90年代,则强调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而现阶段,我们则更强调学习雷锋精神的爱心、敬业和诚信。这表明雷锋精神(  )‎ ‎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②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传承方式与途径 ③在市场经济时代仍旧有旺盛的生命力 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每个时代对雷锋精神的解读不同,这表明雷锋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当下仍有生命力,①③符合题意;②不为材料所反映;④错误。‎ 答案:C ‎5.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鲜明展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包括(  )‎ ‎①民族精神能够丰富时代精神的内容 ②民族精神能够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 ③时代精神能够为民族精神提供物质基础 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②④正确,①错误;③中“物质基础”说法错误。‎ 答案:B 考点四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6.2017年4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师生弘扬“五四精神”,凝聚青春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因为,弘扬“五四精神”(  )‎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②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③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④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基固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②选项夸大了“五四精神”的作用。题目中,弘扬“五四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素,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基固本。故③④入选。‎ 答案:D ‎7.2017年春期,全国各地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都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确立“十四年抗战”有利于(  )‎ ‎①学生全面真实地认识中华民族抗战历史 ②‎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唤起全民族的觉醒 ③准确理解和弘扬抗战精神,推动中华民族复兴 ④让抗战精神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确立“十四年抗战”有利于学生全面真实地认识中华民族抗战历史,准确理解和弘扬抗战精神,推动中华民族复兴。①③项符合题意;中华民族早已觉醒,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唤起全民族的觉醒不准确,②项错误;抗战仅仅是中华民族历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让抗战精神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不准确,④项错误。‎ 答案:A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是为了通过国家立法对国歌的奏唱场合、奏唱礼仪和宣传教育进行规范而制定的法规。‎2017年9月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在公共场合侮辱国歌的行为被写入刑法,情节严重的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国歌立法的价值在于(  )‎ ‎①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路径 ②使之成为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使国歌更好承载起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追求 ④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增强人们的报国情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①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②‎ 选项夸大了为国歌立法的作用。题目中,为国歌立法的价值在于使国歌更好承载起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追求,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增强人们的报国情怀。故③④入选。‎ 答案:B ‎[B组 提能强化练]‎ ‎9.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不断吸取儒家传统文化精髓,同时也丰富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中秋文化与儒家精神,互为表里,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祈求和谐、团圆等永恒不变的民族主旋律。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A.集中表现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力量 B.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解析: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不断吸取儒家传统文化精髓,逐渐形成了祈求和谐、团圆等永恒不变的民族主旋律,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10.从古至今,历代能人志士总有那么一种情怀,一种牵挂,让人感动,让人砥砺前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等莫不如此。这种情怀、这种牵挂(  )‎ ‎①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 ④体现了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题干材料集中体现了爱国爱民的情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①④符合题意;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错误;材料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源远流长的特征,③不符题意。‎ 答案:B ‎11.“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  )‎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 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解析: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③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答案:C ‎12.有人说,一座城市的精神是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共同气质和价值取向,而这种气质又决定了这座城市会有什么样的成就。290多万名北京市民投票选出的“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就彰显了这种气质。作为城市精神,“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在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及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这说明(  )‎ ‎①“北京精神”是新时代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②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决定城市的发展和未来 ③“北京精神”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区域特性 ④“北京精神”是植根于人民实践的、超越时代的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北京精神”既具有城市精神的共同特点,又具有自身的区域特性,是新时代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①③说法正确;②“决定”说法错误,精神具有反作用,不是起决定作用;④“超越时代”说法错误,精神是对时代特征的反映。‎ 答案:C ‎[C组 大题冲关练]‎ ‎1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试图改变历史共识、颠覆英雄形象,说到底,就是要用所谓的“再发现”“再思考”“再评价”瓦解精神、消解价值。雷锋成了“自拍狂魔”、邱少云“违背生理学”、张思德“是烧鸦片时窑塌致死”……凡此种种,以崇尚英雄为耻、以抹杀英雄为荣、以否定历史为乐。如果不辨真伪、有意歪曲,再厚重的历史都会失去应有的重量;不负责任的“解构”、罔顾事实的“揭秘”,伤害人民的感情,动摇民族的根基。‎ 一个有温度的时代,必然致敬英雄;一个有历史感的民族,必然铭记传统。只有牢牢维系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才能凝聚国家的魂魄。只有全社会更加尊重英雄、致敬英雄,才能让英雄安息,让英雄精神代代相传。‎ ‎(1)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让英雄精神代代相传的意义。‎ ‎(2)请你就如何让烈士精神深入人心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解析:第(1)问,材料说到了有希望的民族、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再结合课本中民族精神的知识点及该问中要求的“意义”角度,组织答案要多角度,可从对民族、对国家、优良革命传统的传承,民族精神的意义等角度作答。第(2)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②有利于用英雄精神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 ‎③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革命传统,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答案实例:①举办学习英雄演讲比赛、“向英雄致敬”主题班会等活动,营造弘扬英雄的文化氛围。②运用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宣传英雄的先进事迹。(本题具有开放性,考生作答只要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均可)‎ ‎14.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代表们认为,红军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是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源泉;弘扬长征精神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征是人类精神的丰碑,体现了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品质和伟大情怀,长征精神产生于中国又影响世界,是崇尚正义、追求进步的人类的共同财富。‎ 长征与长征精神是我国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软实力和世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长征路线和长征文化的开发,对于让后人铭记历史、让世界了解中国,都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谈谈如何利用长征精神丰富与发展中华文化。‎ ‎(2)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弘扬长征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解析:第(1)问,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长征精神仍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从怎样弘扬民族精神的角度来体现分析。第(2)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①将长征精神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在实践中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并在实践中丰富其内涵。‎ ‎②将长征精神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增添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内容,使中华文化更加博大精深。‎ ‎③将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在弘扬长征精神的过程中表现出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和凝聚力。‎ ‎(2)①提炼、规范长征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②发挥长征精神的推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③扩大长征精神的影响,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④赋予长征精神新的时代内容,更好地发挥其精神动力作用。‎ ‎(答出两项言之有理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