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10月月考政治(选考)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10月月考政治(选考)试题 Word版

杭西高2018年10月高二选考政治试卷 命题人:张恩霞 审核人:王婉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小题1分,共10分)‎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 )‎ ‎3.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青蒿素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 )‎ ‎4.“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 )‎ ‎5.辩证唯物主义说的物质,是宇宙间存在的一切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总和。 ( ) ‎ ‎6.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 )‎ ‎7、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 )‎ ‎8、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 ( )‎ ‎9、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 )‎ ‎10、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 )‎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该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60分)‎ ‎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习近平这段话主要强调了 ( )‎ A.哲学的根本任务 B.哲学的重要作用C.哲学的思维方法 D.哲学的研究对象 ‎12.艺术和科学不同,科学借助人类的理性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而艺术借助人类的感性反映世界,包括客观和主观的世界科学更多的是发现,而艺术更多的是创造。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 A.科学与艺术揭示的都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B.哲学与具体科学具有一致性 C.哲学是科学和艺术产生的基础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13.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C.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D.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1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来自于它 ( )‎ ‎①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与设计 ‎③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 ④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下列观点能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 )‎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③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④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6.中外哲学史上曾产生过“无其器,则无其道”、“未有此事,先有此理”与“是亦彼也,彼亦是也”等哲学观点,他们按照顺序对应的排列是 ( )‎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客观唯心主义 ④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我国明朝哲学家王阳明认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下列观点与此观点蕴含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 )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③未有此气,已有此理④人是万物的尺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8、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 )‎ ‎①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 ‎ ‎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③“存在即是被感知” ‎ ‎④“气者,理之依也” ⑤画饼充饥 ⑥削足适履 ⑦理生万物,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 ‎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⑤⑦⑧ C.①②③⑤⑥⑦ D.⑤⑧‎ ‎19.海啸与平常可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啸时掀起的海浪,高度可达十多米,形成“‎ 水墙”。海啸可以传播几千千米而能量损失很小,如果“水墙”冲上陆地,会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说明 ( )‎ A. 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 B. 反映客观实在的意识是客观的 C. 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 D. 物质是各种具体物的总和 ‎2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 ( )‎ A. 唯一特性 B. 固有属性 C. 根本属性 D. 存在方式 ‎21.我们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客观要素有 (   )‎ ‎①客观实在  ②生产方式   ③地理环境  ④人口因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与“事物”是(  )‎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客观与客体的关系 ③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撸起袖子加油干”,网络流行用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④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4.2017年一部《人民的名义》火爆荧屏。该剧反映了社会生活中诸如反腐、拆迁、啃老等热点问题,基于生活原型塑造了达康书记等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借助侯亮平这一生活中少有的完美形象表达了作者的英雄情结和社会理想。从哲学的角度看 ( )‎ ‎①该剧的创作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相互决定,相辅相成 ‎②该剧的创作体现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③该剧中侯亮平这一虚构的形象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该剧中侯亮平这一虚构的形象源于作者的社会理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5.有时候在灾难面前的人类微不足道,而抗灾时候的人类又不容小觑。人们常说“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 )‎ A. “天灾不由人”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 “抗灾不由天”夸大了人的意识能动作用 C. 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看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 D. 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夸大了人和自然的对立,而看不到两者的统一 ‎26.不知不觉,2017年翻篇了。在过去的一年里,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疯狂“打call”、你的良心不会痛吗……这些层出不穷的网络热词成功霸占我们的生活。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 ( )‎ 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C. 意识具有客观实在性 D.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7.在谈到作文的夸张时,鲁迅曾有关于“燕山雪花大如席”的精彩论述。语文教师在教我们作文时,总要求发挥想像力。其实,人的想像力 (  )‎ A. 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B. 都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C. 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反映 D. 都来自于人的主观想像 ‎28.“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对荷花的描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 ‎①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③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知识能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9.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16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 )‎ ‎ 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 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D. 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30.“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31.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 )‎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32.我国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在地球轨道上成功进行了多次变轨和近月制动。据此有人认为,人们能让“嫦娥二号”进行变轨和近月制动说明人能突破规律的制约。该观点 ( )①否认了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②承认了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 ‎③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揭示了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33.地球最上层包括地壳在内的约100千米范围的岩石圈并不完整,像是打碎了仍然连在一起的鸡蛋壳,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岩石层称为板块,它们各自在上地幔内的软流层上“漂浮”、运移,有的板块会俯冲到地幔内数百千米深的地方。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说,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这一事实说明 ( )‎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②运动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绝对运动过程中的事物不存在静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三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二号卫星送上太空,给国庆61周年送上厚礼。“嫦娥奔月”又演绎了一则美妙神话。人类将获得更多的太空知识。据此回答34—35题。‎ ‎34.从哲学上看,“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 )‎ A.源自于人的意识能动性  B.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 C.是人们主观想象的产物  D.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35.“人类将获得更多的太空知识”体现了哲理是 ( )‎ A.世界上没有不可以认识的事物,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扩展和加深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36.专家称,白天大部分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和夜晚常看电视的人更容易肥胖,电子产品的明亮光线不仅会改变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还会导致血糖上升。这告诉我们(  )‎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 ‎③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④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而利用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7.广东顺德是美食之都。顺德厨师从来不固守传统,他们潜心研究食材与季节、气候变化的关系,摸索不同食材搭配的精妙,不断推出新的美食,使顺德美食一直享誉天下。顺德美食的成功之处在于 ( )‎ ‎①在绝对运动中认识美食 ②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发挥了意识的指导作用 ④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性 A. ‎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是:从1980年“一对夫妇只正与一个孩子”到“双独两孩政策”,再到“单独二孩政策”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我国不断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表明 (  )‎ ‎①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统一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④物质是运动的,静止是无条件的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9.因在中微子振荡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日本科学家而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获得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被称为宇宙间的“隐身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微子都被认为不具质量。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证明了中微子振荡现象,提出中微子无论多小都具有质量,这是粒子物理学的历史性发现。这一发现表明 (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③认识世界取决于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0.‎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人民日报》当日发表社论指出,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此次宪法修定中所蕴含的哲理有 ( )‎ ‎①坚持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②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③坚持一切从我党科学理论出发,与时俱进 ④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三、问答题(共30分)‎ ‎41.浙江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及其组合优势和显著的区位经济优势,海洋产业较为完备。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了海洋经济强省发展战略,以建设港航物流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为载体,建设和保护一批重要海岛;以科技人才为支撑,建设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分析浙江确立发展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的科学性。(12分)‎ ‎42.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结合材料,运用运动与静止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经济运行步入新常态所蕴含的哲学道理。(8分)‎ ‎43.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新中国成立初,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征服自然;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遇到严峻的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 请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10分)‎ ‎41、【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浙江发展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是立足于浙江省丰富的海洋资源及其组合优势和显著的区位经济优势做出的正确抉择;②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浙江海洋经济强省战略必将对浙江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推动作用。(12分)‎ ‎42.①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我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速度在增长,结构在调整。②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发展前景更加稳定。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全面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推动我国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8分)‎ ‎43.①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违背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客观规律,合理开展经济活动。 ‎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研究把握和利用规律,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③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10分)‎ ‎41.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用惯了电脑的人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针对汉字书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活动主宣传语: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节目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一轮查字典、手写热、练书法的浪潮。‎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央视科教频道推出汉字听写大会的原因。(12分)‎ ‎4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当前汉字手写危机的问题,央视科教频道通过推出汉字听写大会这项活动,引起全社会对书写汉字的关注。‎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反映了一种正确的意识,其目的是挽救汉字手写危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一 ‎5.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一基本方略的哲学依据是D ‎①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不转移的 ‎②人的需要和意志规定了自然界存在和发展方向 ‎③尊重自然规律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④人的正确理念是自然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6.‎2017年8月8日,中国科学家宣布在“54吨·天”的国际最大曝光量下,得到了暗物质与核子的碰撞截面应小于“6×1047平方厘米”限制,再次刷新了对暗物质粒子性质限制的世界纪录。由此可见,这里所说的“暗物质”B ‎①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是不同于哲学“物质”的另一种客观实在 ‎③按其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 ④是能被人类所认识的具体的物质形态之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天人相应,日月相参”,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界万物变化关系密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人在月缺时气血较虚,月圆时气血比较旺盛,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体脏腑功能、气血盛衰息息相关。因此养生时一定要注意并用好这种变化,根据月亮盈亏的改变,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研究结论佐证了B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养生质量的依据 ‎ ‎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选择题 1. 暗物质被比作“笼罩在21世纪物理学天空中的乌云”,它由万有引力定律证实存在.却从未被直接观测到。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目前,“悟空”用它的“火眼金睛”,开始寻觅宇宙“幽灵”暗物质并成功获取首批科学探测数据。这表明(B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发挥主观能性是利用规律的前提 ‎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2. 据实验资料记载,黑猩猩能模仿人的动作,从水龙头取水去灭火。可是当黑猩猩淌过一条小河去灭火时,却不知道取河水也可以灭火,这说明黑猩猩不认识水、水的特性等。这则实验资料进一步佐证了 ( B) ①动物心理没有主观能动性,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动物心理没有适应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③‎ 动物没有创造性,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④动物心理没有主观性,不能创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幻想的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015年7月31日‎,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本次冬奥会的会徽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合一,天人合一,冬字下面两点顺势融为2022生动自然,该标识既展示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反映出意识活动( C)‎ A. 是对事物真实的反映 B. 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 C. 具有主动创造性 D. 具有客观物质性 2. ‎“聚光灯效应”是指一个人如果哪里没做好,就会放大自己的缺点,感觉自己站在聚光灯下,害怕所有人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外表和行为的关注程度,导致自怨自艾。“聚光灯效应”表明了( B) ①个人的注意力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②感觉这种意识形式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 ③人们在意识指导下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④人的意识会依据个人活动自觉选择反映的对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古希腊的赫拉克里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却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表明( A )‎ A. 前者承认运动是绝对的,后者否认相对静止 B. 前者承认运动的普遍性,后者承认运动的特殊性 C. 前者承认动中有静,后者承认静中有动 D. 前者离开物质谈运动,后者离开运动谈物质 ‎2.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瀑布旁边是一棵树,树上有一个鸟巢,巢里有一只小鸟在睡觉。很多人认为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了安静的含义,因为他懂得C ‎①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②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③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著名女作家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吟道:“无论是短短的几日,长长的一生,哭、笑、爱、恨,梦里梦外,颠颠倒倒,竞都有它消失的一日。”下列各项与作家表达的观点相一致的是D A.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4.从文化传统上说,老字号努力延续“本源”,维护其“正宗”风貌,力求产品永远保持醇厚风格。这些都是老字号守正中不能改变的。但老字号势必要学会“变”,用创新、竞争契合社会发展。对老字号的上述分析B ‎①属于承认运动而否定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 ‎②反映了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体现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说明了世间万物的运动、变化构成事物的发展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5.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说明( A ) ‎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③运动是事物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③‎ 二、 论述题 杭西高2018年10月高二选考政治答案 一、1-10:BBABB AABAA 二:11-20: BAABD CDCAA 21-30:DBBCC DBBDA 31-40:BBBBA ADBDB 三、问答题(共30分)‎ ‎41、(12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浙江发展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是立足于浙江省丰富的海洋资源及其组合优势和显著的区位经济优势做出的正确抉择;‎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浙江海洋经济强省战略必将对浙江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推动作用。‎ ‎42.(8分)①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我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速度在增长,结构在调整。‎ ‎②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全面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推动我国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43.(10分)①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违背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客观规律,合理开展经济活动。 ‎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研究把握和利用规律,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③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