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政治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字形来源于对实物的描摹,因此它本身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如右图)。如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与马有关的字就造了许多,如驳(马的颜色不纯)、冯(疾行中的马)等。这一现象说明:‎ A.文化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    D.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2.当我们站在长城脚下时,感受到的是伟大的“长城精神”和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底蕴。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化就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 B.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3.绝大多数美国电影都在讲述一个共同的主题:个人英雄主义。从《外星人》到《指环王》,从《蜘蛛侠》到《变形金刚》,人们欣赏着美国电影,在造就高票房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美国的国民价值观。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对经济、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晋江是福建省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既有闻名全国的鞋业、食品、服装等企业,又有南音、闽南古厝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今,晋江的多款运动鞋和时尚服装工艺,引入闽南文化元素,受到市场热捧。可见:‎ A.民营企业的发展有赖于文化的促进作用 B.民营企业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C.文化元素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D.文化元素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属性 ‎5.近期,电视节目《中国茶时间》在德国热播。该节目从德国观众身边的中国元素入手,发掘中国文化的亮点,从而更新了观众对中国形象刻板的认知。这体现了:‎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能增强文化认同感 C.文化传播能加深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理解D.大众传媒能消除不同民族文化间的隔阂 ‎6.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和谐”,“和谐”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只有尊重各国文明的多样性,世界才能和平发展。尊重不同文明有利于:‎ ‎①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②消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③发展本民族文化       ④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早在东汉时期,佛法东传,汉明帝就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洛阳白马寺,促进了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发展。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②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  ④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推动着文明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假如你看到了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求你写一篇观后感,需要确定一组体现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A.相互借鉴 加强融合 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B.和睦相处 文化渗透 提升文化软实力 C.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维护和固守传统文化 D.相互尊重 和睦相处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9.那边“洪荒之力”的余温还未散去,这边“厉害了,我的哥”又集体刷屏。你也许要问,“‘厉害了,我的哥’是什么?”正在一头雾水时,微信、微博中已经出现“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word哥”等变体,而使用它们的不仅有朋友,还有媒体“大V”。这种现象佐证了:‎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人的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④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受“农耕文化”和“国家伦理”观念的影响你,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租房,往往不惜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不能顺应时代变迁,应该摒弃 ‎③传统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 ‎④人们的传统观念应该因时而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广西玉林“狗肉节” 已经有几千年的传统,因为过于残忍,今年动物保护主义者和民间习俗捍卫者不出所料地再度爆发了争论,为该不该吃狗肉纷纷激烈交火。对此我们认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不能取消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应继承 ‎③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赋予时代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促进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该方针旨在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主要是因为:‎ ‎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话剧是一种传统剧种,《万家灯火》以新的内容对其进行艺术创新而成为精品;《膏药张》《变脸》也同样是艺术创新佳作。这说明:‎ ‎①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④继承传统文化,才能推陈出新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4.“智能”、“海量”成为新型手机的共同特点,一部手机几乎可以融合各种形式信息的交流,对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体现了:‎ A.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B.信息技术使全球范围的联系日益密切 C.网络技术使传媒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D.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5.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诗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 ‎16.中国网载文指出,悠久的文化传统必须经过“现实”的途径,进行创新、转化,才能成为“软实力”。这说明:‎ A.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B.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C.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文化继承 D.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和融合 ‎17.启功是当代文人书风的代表人物,曾荣获“中国书法艺术终身成就奖”。他的书法既传承董其昌文人“书卷气”一脉,又典雅挺拔,秀而不俗,在当代书坛独树一帜,为中国的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被书画界奉为“启体”。由此可见文化创新:‎ ‎①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②是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目的 ‎③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④是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的重要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正能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而是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连,表达着我们的渴望和期待。热词“正能量”的出现表明:‎ A.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B.文化创新来源于作者的灵感 C.文化创新的动力是推陈出新    D.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需要 ‎19.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们要主动吸收异域文化的积极成分,但也绝不能失掉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材料表明:‎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异域文化日渐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 ‎④文化发展要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齐白石的一位朋友曾给他写信说:“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①艺术创作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艺术创作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要充分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1.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现代绘画大师。他继承了我国绘画优秀传统,吸取西画之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者融之。”这表明:‎ ‎①文化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文化在推陈出新中实现传承 ‎③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④文化创新能增加传统文化的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2.中国原创的文化题材最大热门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的喜爱与鼓励。2014年汉字听写大会的口号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个口号是基于汉字:‎ ‎①是中华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②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④是人类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    C.民族性     D.世界性 ‎24.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青瓷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唯我独尊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体现时代,摒弃传统 ‎25.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26.《记住乡愁》开篇之作《培田村——敬畏之心不可无》呈现了连城培田深厚的客家文化传统,片中展示的对天地、祖先、圣贤的敬畏之心和浓浓的乡愁,引发了海内外华人观众强烈的共鸣。这种共鸣:‎ A.显示了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B.是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 C.是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反映 D.彰显了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 ‎27.孙中山的“吾志所在地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下列与之一致的是:‎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D.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28.一篇题为《没有了祖国你将什么都不是》的帖文曾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文中观点引发网民的共鸣。之所以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是因为爱国主义:‎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③在任何时候均以爱社会主义为主题  ④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9.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作为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70多年过去了,那场伟大远征的亲历者,正带着他们的红色记忆一个个离去。但他们所创造的伟大精神,早已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三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表明:‎ ‎①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③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④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材料一: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材料二:在传统书店普遍萧条的今天,台湾的诚品书店却创下了一个“书店神话”。全台湾拥有39间分店,每年顾客人数达到9 000万人次。诚品的成功之处是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除了以精致优雅的阅读空间规划、精心陈设展现阅读价值外,更长期举办各项演讲、座谈、表演与展览等延伸阅读活动,满足了现代人生活的多元需求;诚品还主张“连锁不等同于复制”,实行“因地制宜”的经营方式。‎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10分)‎ ‎ ‎ ‎32.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发表的《告别中医中药》一文在网上引起一场中医存废的大讨论。网上有逾万人签名支持他提出的“鉴于‘不科学性’,让中医退出国家的医疗体系”。对此,中国卫生部认为取消中医是“无知”,中医“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数百名全国中医院院长指出,取消中医的主张“注定要失败”。‎ 为什么说取消中医的主张“注定要失败”?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8分)‎ ‎ ‎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从网络作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到网络作品进入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视线,网络文学的崛起已势不可挡。网络文学凭借其大众性、互动性、即时性、娱乐性等特征吸引了庞大的作者群和读者群。‎ 材料二  对于网络文学的崛起,传统作家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有恐惧者,有不屑者,也有包容者。而某权威媒体表示,当下重要的不是纠缠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PK中哪方取胜,重要的是中国作家应该努力创作,拿出过硬的作品打动读者。因为,读者不会亏待他们喜欢的作家。‎ 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看,你认为中国作家应该如何努力拿出过硬的作品打动读者? (10分)‎ ‎   ‎ ‎ ‎ ‎34.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却生生不息;苦难深重,却绵延不绝。回首往昔,世所罕见的洪水、地震,未曾让我们绝望;侵略者的铁蹄肆虐,不能让我们屈服;军阀割据各自为政、连年混战,难以阻挡中国人统一的夙愿。是什么造就了华夏子孙的生生不息?是什么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那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她是华夏儿女薪火相传、血脉相承的精神依归;她是中国精神的源头,是中国精神的根!‎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2分)‎ ‎ ‎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政治参考答案:‎ ‎1~5 BCCCC    6~10 BBDCC   11~15 DBDDB  ‎ ‎16~20 BBDBD    21~25 ACBBB   26~30 CAADD ‎31.(10分)①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读书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方式,爱读书能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2分)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爱读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推动民族的发展。(3分)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爱读书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必然推动社会发展。(3分)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爱读书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2分) ‎ ‎32.(8分)①中医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取消中医的主张是对中医的全盘否定。(2分)②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3分)③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对于中医,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3分)‎ ‎33.①要立足于社会实践,为自身创作寻找智慧的源泉和动力。②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一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另一方面要使作品体现时代精神。④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实现作品创新。⑤要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作品。(每点2分)‎ ‎ ‎ ‎34.(12分)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②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④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⑤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⑥要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答出4点,就可以给满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