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卷·2017届天津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6-12)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政治试题 第I 卷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4 分,共44 分) 1.某年,某行业 A 商品价高俏销。读该商品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图(右图),两条曲线相交于 E 点(价格均衡点)。次年曲线 S、D 向曲线 S1、D1 平行移动,E 点移至 E1 点。下列关于该图中曲线移动的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B.商品 A 产销两旺→生产者主动提价→价高俏销→“丰产丰收” C.商品 A 产量增加→生产者适度降价→薄利多销→“丰产丰收” A.商品 A 供过于求→生产者主动降价→销量增加→“丰产不丰收” D.商品 A 供不应求→生产者适度提价→销量减少→“丰产不丰收”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可以概括为“四论”:“命门论”,国有经济是我们的命门;“基础论”,国有经济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加强论”,国有企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防流失论”,不能在一片改革浪潮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下列对上述论断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加强论”和“防流失论”要求国有资产必须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命门论”和“基础论”强调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发挥主导作用 ③“加强论”和“防流失论”要求必须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④“命门论”和“基础论”强调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支配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3.从下表甲乙两市提供养老服务的举措中,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甲市 乙市 举措 市财政出资3000 万,并从银行贷款5000 财政出资2000 万,引入民间资本1 亿,合办养老院,向社会提供床位2000 张。 万,兴办三家养老院,能为社会提供床位1500 张。 财政出资1000 万,向社会养老机构招标购买服务,由机构培训500 名家庭服务员入户服务,满足家庭个性化养老需求。 ①甲比市财政资金投入多,养老服务的质量更好 ②乙做法有利于节省财政资金,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③甲比乙提供的床位更多,养老服务的水平更高 ④乙做法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4.我国制造业有200 多个品种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仍有大量产品需要进口;我国是原材料生产大国,但以高性能、长寿命为特点新型材料非常紧缺。这告诉我们,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仗 A.既要化解国内库存,又要调整国际分工体系 B.既要发展传统产业,又要避免造成产业空心化 C.既要压缩过剩产能,又要减少进口国外产品 D.既要优化供给结构,又要满足产品升级的需求 5.哲学发展史上存在着“两个对子”。下列观点能体现哲学史上这“两个对子”之一的是 A.“舍英雄几无历史”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和“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和“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D.“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6.唐代宫廷画家韩干曾师从于王维、曹霸、陈闳等画马圣手。在发奋学习、大量临摹之后,韩干按照“师法自然”的原则潜心变革。他来到拥有 40 多万匹御马的皇家马厩养马,在喂料、跑马等细节中观察马的动作、神态和习性。以马为师的韩干最终改变了隋唐以来“瘦中画骨”的画马笔法,形成了反映鲜明盛唐特色的雍容华贵、风姿绰约的画风。针对韩干画马的哲学启示阐述不正确的是 ①匠心妙手,针对艺术创作规律进行深刻变革 ②做中得法,把直接经验作为获得认识的途径 ③应运而生,用独特的画风推动盛唐社会发展 ④自我实现,以独特画风为前提实现自身价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 7.右侧漫画说明 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②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不可分割 ③矛盾的斗争性为同一性所制约 ④矛盾的斗争性推动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 ①④ 9.某市政府创设了一个“马上就办办公室”,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该市市委书记说,“‘马上就办办公室’不是马上就办完,而是马上启动办事程序,能办的马上办好,不能办的解释清楚,有法定时限的在最短时限内办结。”同时,该市还开通“马上就办一线通”服务热线,并配备了“马上就办直通车”。这一做法 ①确保政府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要求 ②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 ③表明该市政府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④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法官的培养。例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藏汉双语法官培训师资库和5 个培训基地,西藏自治区有兼通藏汉双语的法官199 名,约占全国总数的62%。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 ①民族地区各级法院变通执行国家法律 ②保障民族地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③民族地区各民族间的相互沟通和团结 ④保证民族地区司法机关自治权的行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山东某地设立了“党性教育体检中心”,对辖区内三万多名党员的党性修养、自律意识进行全面检查。党员们观看教育片、学习先模事迹、重温入党誓词。在测试环节,还设计了30 多项问题,内容甚至具体到不私搭乱建、不违章停车等生活细节。共有118 名“不健康”党员接受了“初心康复”教育。今后每年该地都要进行两次这样的党性教育体检。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①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坚持党内政治生活准则 ②创新组织生活方式,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③牢记党的服务宗旨,确立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④强化党员纪律观念,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3 题。共56 分) 12.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来年经济工作的“定星盘”与“指南针”。今年的会议在深刻把握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强调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运用矛盾特殊性相关知识,分析此次会议确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10分) 【脐橙路径看改革】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赣南脐橙被誉为“中华名果”,年产量达150 余万吨。现在广大橙农告别了“只管种树,不问销路” 的老路。果业大户与众多橙农组成合作社,通过技术培训、土地入股、建立标准化绿色果园,利用互联发展订单农业、完善果品安全追溯体系等措施,既使脐橙的销路和品质得到了保证,又使大量橙农脱贫。当地政府在完善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培训、拓展络销售平台上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赣南脐橙产业不仅走进了国内所有大中城市和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也走出了一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路。 (2)结合《经济生活》所学知识,谈一谈赣南脐橙产业走出的新路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10 分) (3)根据材料,说明我国应当如何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0 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两年,我国南方某市永安区人大积极进行基层制度创新。为了解决代表提案“重数量轻质量、重交办轻督办”的问题,永安区人大采取了“积分公示制”,将辖区内人大代表履职情况用分值进行量化,定期由各街道居民为人大代表打分,并将积分结果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进行公示。积分的结果,将作为对代表履职情况评价的直观依据,积分结果也将作为代表续任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此之后,该区人大代表开展调研的积极性和提案的质量大大提升。永安区下辖的春江老街附近存在着一个非法生猪屠宰场,严重影响这条千年老街的保护与开发。人大代表屡提建议反映,人大常委会多次做出相关决议,但因种种原因,该屠宰场非法存在10 多年。为了保证人大工作的实效,永安区人大经过反复研讨,出台了《永安区人大常委会问责监督办法》,通过测评、公示、谈话直至罢免等方式,对于代表建议或人大决议办理不力的政府和司法机关进行问责。非法屠宰场问题也最终在该区政府组织的多部门联合执法中得到妥善解决。央视《新闻调查》以“让监督硬起来”为题,对该区人大的制度创新进行了专题报道。 (1)结合所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永安区人大进行制度创新的积极作用?(9 分) 材料二:有人说,人大代表与人民之间是“鱼和水”的关系。鱼得水而有活性,水因鱼而有灵性。当前我国很多地方正在进行基层人大换届选举。认真选好代表,对于人大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意义重大。 (2)作为公民,应当如何认识“认真选好代表”这一问题。(7 分) 14.11 月30 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中国先民通过长期观察与完善,找到作物生长规律,总结出何时耕耘、播种、收获与贮藏的规律,才有了体现着“天人合一”的“二十四节气”,从而更好地接受大自然的馈赠。“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由“二十四节气”衍生出的成千上万条节气谚语指导着中国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参加此次申报的专家表示,虽然申遗成功,但我们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和工业文明为代表的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二十四节气”的传承提出了新的课题。“它不仅是先民几千年实践留下的宝贵科学遗产,更要在我们的努力中成为现实和未来生活中的智慧财富。” 如何理解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先民几千年实践留下的宝贵科学遗产,更要在我们的努力中成为现实和未来生活中的智慧财富。”?请从认识论角度进行分析。(10 分) 附:这个问题还能从《文化生活》角度考虑,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结束后研究研究。 参考答案: 1. C【说明】本题考查价格理论均衡图的理解。注意解读图形信息,排除“提价”和“销量减少”等错误信息,复杂问题简单化。 2. D【说明】本题考查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概念的理解。占优势?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注意引导学生认真看一遍教材的原始表述。 3.A【说明】本题以信息对比的形式,考查两手结合、财政作用的知识。注意看好表格的三层意思:投入多少?谁来投入?提供多少? 4.D【说明】本题考查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时政信息的理解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概念。错误表述:A——调整、B——传统;C 没有看懂材料问题的本质。 5.C【说明】本题考查对教材名言的积累和哲学基本问题相关概念的理解。A:唯心史观与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 B:朴素唯物C:朴素唯物与主观唯心 D:价值观与矛盾主要方面 6.B【说明】本题考查哲学重要概念的理解。注意题干强调不正确。变革、推动、前提,的表述均是错误的。 7. C【说明】本题考查对矛盾基本属性的认识。不看漫画亦可解答。斗寓同、同斗推,②、④ 错误。 8.D【说明】本题考查对整体与部分的原理、系统优化的方法。看好材料信息,“人群中看清自己”,推导出从整体着眼认识部分。 9. C【说明】本题考查对政府工作原则和依法行政的理解。“确保”不正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收集信息。 10. C【说明】本题考查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自治机关是谁?各级法院变通执行?说民族语言就是为了变通执行法律?注意认真看书,做好小知识点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11. C【说明】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相关知识的理解。党性教育,属于党的建设,不涉及执政问题。再有“确立”二字也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3 题。共56 分) 非选择题命题思路: 1、作为第一次正式的文综考试,本试卷的命制坚持“还原基础、解读时政、精准阅读”的原则,答案基本为教材原始语言,材料和设问较为明确,争取将时政问题简化,为以后的复习、提高做铺垫。 2、力求将原因依据、认识解析、措施启示、意义影响等几种方式进行全覆盖,梳理这些解答这些设问的基本逻辑。 3、留有余地。问题和答案的设置争取和学生现有水平相对接,发散型和框架型答案都有一些考虑,不过于困难。为两位高三把关教师提供一个可批判、可调整、可利用的命题和授课素材。 12. (1) 【参考答案】 【说明】 本题属于找理论依据的问题,考查某一原理基本框架的理解和运用,强调信息与原理的对接,难度不大,重在考查知识掌握和理解的完整性。 阅卷时,建议第一点稍严格一些。另外对于“相关知识”,个人建议不要牵涉矛盾普特关系的原理,太过复杂,而且也没有在材料信息中体现——注意材料信息强调“ 不是一般意义上”。 (2) 【参考答案】 ①各类企业,特别是农业企业应当顺应市场化、信息化的趋势,制定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的经营战略(2 分);依托信息技术的进步,实施更为有效的管理,在质量、营销、品牌等方面形成新的竞争优势。(2 分) ②各级政府应当针对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合理安排财政支出,更好地发挥财政在促进公平、改善民生发面的保障作用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 分);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3 分) 【说明】 本题属于启示类问题。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在一轮复习阶段,可以考虑将政策文件类问题转化为基础知识,从“供给”、“结构”、“改革”三个词入手进行分析,给学生提供抓手。此题材料来自于新闻联播等相关报道。农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有一定篇幅的论述。本题命题时,没有在设问中直接切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主要是不想给学生引入“农业”这一盲区。经济类问题,发散性较强。我只是提供了一个草图形的答案。至于具体评分标准,请阅卷组酌定。有一点需要注意,经济类阅卷时存在“含混”的问题,一些表述、特别是融合知识和材料的表述,阅卷人容易做简单化处理,但高考则要求更为精准。参考答案并不完美,但基本表述要点,还是建议您严格一些。 (3) 【参考答案】 ①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制度保障。(3 分) ②利用信息技术,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活力。(4 分) ③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提高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力度。(3 分) 【说明】 本题考查对《经济学常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常识》不难,但要背的明白、懂得教材表述的原因和意义。几项任务,要注重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大背景对接起来。论述出层次感,努力克服学生就会背默几个标题或“背了半天、不知所云”的缺陷。考虑到材料的限制,在答案表述上有些机械,可能不一定完全体现出前文的想法,二位可以考虑在讲评或统练中以更好的方式方法和资源案例来实现。 13. (1)【参考答案】 ①积分公示制的实施,有利于督促人大代表积极行使提案、质询等职权,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更好地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3 分) ②《问责监督办法》的实施,有利于落实人大的监督权,保障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能。(3 分) ③针对代表和政府的监督机制的完善,有利于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贯彻依法治国方略。(3 分) 【说明】 本题考查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理论的理解。人代会制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可以借助此题,引导学生从制度角度认识民主政治的发展。背景材料取材于新闻调查,是重庆市江北区和奉节县的例子,个别材料字句可能还需要完善,请在讲评时酌情处理。阅卷时,请注意意义影响类问题的层次性。 (2) 【参考答案】 ①认真选好人大代表是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要求。(1 分) ②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一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3 分) ③公民要认真选好代表,就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性,了解候选人情况、理性思考、审慎投票,(3 分) 【说明】 本题考查对于公民政治参与中有关选举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意强调从“公民”角度谈对一个行为的“认识”。考虑到是第一次文综,没有过多的变化性答案,都是教材基本表述。阅卷时,请注意认识类问题的基本逻辑结构和基础知识的落实。如有变通,请自行酌定。 14. 【参考答案】 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3 分)二十四节气,来自于先民在农耕生活中的观察与完善,一直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是实践留下的宝贵遗产。(2 分)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直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 分)针对二十四节气这一农耕文明的产物,我们应当根据客观环境和人类生活实践的变化,不断反思、完善,使其成为现实和未来生活中的智慧财富。(2 分) 【说明】 本题考查认识论基本知识的框架以及材料的解读。认识论角度很多,内容复杂。本题知识简单的梳理两课书的脉络:我们的认识从何而来?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材料稍多,也是为了增加阅读上的难度。不过关键信息点比较明确,不难解读。阅卷时,建议分析材料的部分,严格一些。材料的提炼和对接,是高考中学生的薄弱点。 附:这个问题还能从《文化生活》角度考虑,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结束后研究研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