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2019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 ②2019年6月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美国股市下跌 ③CCTV举办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 ④莆田市各中小学陆续开展2019年秋季田径运动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2019年4月14日,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学习强国·一封家书”现场诵读会在杭州举行。一封封家书寄托着亲情,传承着家风,记载着岁月,令在场观众感动不己。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③人类创造文化同时也享受文化 ④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随着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中国票房榜亚军,“哪吒故里”之争再次引发热议。据报道,已有至少5个地区公开宣称,自己是货真价实的“哪吒故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 ②文化能够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③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共性特点 ④文化是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构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2019年8月11日,第九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在北京闭幕。本届中国儿童戏剧节挑选题材多样、形式丰富的国内外优秀儿童剧参演,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戏剧文化。这有利于 ①领略不同民族文化韵味,丰富儿童精神世界 ②加强文化交流,增强对外来文化的认同 ③开阔儿童文化视野,塑造健全人格 ④承袭传统文化,守护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了行动指南。这表明 ①文化首先需要传承才能创新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③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④先进思想可以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9年9月4日,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西安数字互动娱乐文化周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带上VR设备,就能身临其境“来到”西安钟楼之上,通过实时传输系统,看到身边的古迹和游客,看到钟楼下的车水马龙。一大批数字科技以及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产品集中亮相,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材料表明 ①信息技术能变革文化传播方式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能够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8年10月30日,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离世,引发了人们的如潮感怀。金庸的武侠小说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所塑造的群侠有着卓然洒脱的精神人格,充满着家国情怀、世间道义。金庸的作品陪伴无数海内外读者度过了青春时代,使人们在阅读中获得了心智启迪、心灵温润。这说明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题材形式和受众的广泛性 ②人们在感受优秀文化过程中可以提升精神境界 ③优秀作品可以无形而持久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 ④应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漫画《瞧,那个傻帽》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不可改变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决定人的言行 ④文化素质影响支配着人们行为选择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9、2019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我和我的祖国》快闪系列活动。当祖国各地以快闪的形式唱响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时,现场的游客不约而同围拢齐声歌唱,一起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影响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④文化作品总能以特有的感召力和感染力使人备受鼓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②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③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1、“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这一励志寄语,尽管寥寥数语,却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震撼,激励了无数的人。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2、中华民族的“家”文化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孝”文化使人们把赡养老人为之尽孝看作人生之大事。在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由此可见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传统文化具有顺应时代性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3、党的十九大之后,各地开展学习十九大精神活动,以通过深入学习提高认识坚定理想增强信心。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①是因为文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 ②表明文化活动决定政治活动的开展 ③有利于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党的奋斗目标 ④是基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19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我们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是基于 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精神力量,又是物质力量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15、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表面,这是我国迈向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重大航天科技成果。这主要说明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决定 B.文化转化成物质力量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16、每年的农历8月15日,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等是我们在中秋节时的固有习俗。下列对中秋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B.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 C.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D.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17、习近平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这反映的文化道理是 ①对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文化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③不同文化对个人与社会有不同影响 ④国家的兴旺发达依赖于良好的家风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8、2019年伊始,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个5分钟短片《啥是佩奇》刷屏了,一个深山中什么都不懂的老爷子,为了满足孙子的愿望,开启了一段艰难的“寻找佩奇”之路,最后竟做出了一只动画片上的“小猪佩奇”。很多人被这个故事狠狠地戳中泪点,因为一切都比不上那份用心,那份执着,那份对亲情的守护。材料说明 ①“小猪佩奇”作为文化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透过老爷子的行为,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9、“在一幅画上有三种事物:鸡、牛和草,如果让你归类,你会把牛和什么分在一起呢?”对此问题,中国人一般把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国人一般把牛和鸡分在一起。中国人的分类标准是关系,而美国人的分类标准是本质属性。这种差异表明 A.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比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环境不同决定人们对事物的分类不同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20、美国的一位专家评论说:“相比较于美国的电影、音乐和其他文化产品,中国似乎没有一个突出的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是因为 ①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是我国的根本任务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③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决定的程度不断加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世界微笑日,是唯一一个庆祝人类行为表情的节日。世界精神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8日确定为世界微笑日,这一天会变得特别温馨,在对别人的微笑中,你也会看到世界对自己微笑起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微笑使心灵净化、社会和谐。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目前,我国已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但人车争路的现象屡见不鲜。“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④健康文化是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3、2019年4月15日,法国象征性建筑物巴黎圣母院发生严重火灾。大火烧碎了法国宗教的历史,火光后的灰烬里,留下一道人类文明的伤疤,全世界人民都在为巴黎圣母院的巨大损失而倇惜,这是因为 ①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③巴黎圣母院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④巴黎圣母院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4、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下列诗句能够体现“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是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②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③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5、2019年4月23日,恰逢第23个世界读书日,由全国妇联主办的“书香飘万家”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主题活动在京举办。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是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生活中因为读了一本书,而使人的思想观念乃至前途命运发生根本改变的故事,比比皆是。上述材料说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具有持久影响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26、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比较注重“实在”“直来直去”“实事求是”“大恩不言谢”“刀子嘴豆腐心”的价值。在西方,即使是朋友间也信奉“不批评、不抱怨”的价值。对西方人的赞美之辞,不必沾沾自喜,那很可能是他对你礼节性尊重的表示。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的交往方式 B.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C.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D.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27、某地落实党的十九大“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的要求,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时代新人培养的方方面面。这是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传播方式 ③人们接受文化熏陶是消极被动的 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会放慢,而文化往往会“逆势上扬”,人们会通过文化消费来缓解压力,抚慰心灵。因此我们不能仅从经济角度来衡量文化的作用。这说明 ①文化对实现社会转型起决定作用 ②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9、经典诗词字字珠玑、句句铿锵。在中华传统文化浸润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总是能深切体会其中的壮怀激烈与愁绪万端,鲜明感受到其中的柔情似水与曾经沧海。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对经典诗词产生不一样的理解与认识,每一段经历也会深化与升华对经典诗词的体悟。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②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③优秀传统文化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社会实践影响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当前,一些国家在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同时,也输出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另一些国家则充当无条件接受强势文化产品的倾销地,并逐渐失去自己的文化。这启示我们要 ①树立文化安全意识,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②顺应世界潮流,全面与世界先进文化接轨 ③积极参与文化交流,增强中国文化竞争力 ④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至今仍是激励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学习、领悟、践行五四精神,某高校开展了系列活动:“图说五四精神”主题板报展览、“五四百年,我的青春宣言”签名活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以五四之名重走红军长征路主题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重温了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加深了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从历史中汲取了前行的力量,用历史的光芒照亮了未来。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把人生奋斗汇入时代洪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开展“学习、领悟、践行五四精神”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8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说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阅读是人修炼的重要方式,阅读能使人常思常新。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书店都是最能将文化与城市完美结合的所在。一个好书店温暖一座城市,一片书香提升整个民族的素养。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12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通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可以提高生活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效率,从而减少生活垃圾焚烧、填埋过程中产生的空气和水体污染,降低填埋场等垃圾处理设施对土地的占用,优化人居环境,保障城市生态。推行垃圾分类管理,还能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公德意识。 自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始正式实施。该《条例》将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确定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的“四分法”,推进垃圾分类首先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仅需要理念层面的认同,更要普及相应的知识。为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上海构建了从线下到线上、从社区到学校,一个全方位、立体化、无缝对接的垃圾分类习惯培养体系。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说明“构建垃圾分类习惯培养体系”必要性。(7分) (2)福建也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3月21日至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进行国事访问。首站就是意大利,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意大利不仅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同时也希望同中方携手创建‘新相识之路’”。 习近平强调:中方愿同意方携手努力,把牢新时期中意关系发展大方向,密切高层交往,推动双边务实合作提质升级。双方要密切人文交流,加强文化、教育、影视、媒体等领域交流合作,筑牢民心相通工程;意中应该做利益包容、共同发展的伙伴,强化理念沟通,巩固政治互信,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密切政府、立法机构、政党交流合作;中方愿进口更多意大利优质产品,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中资企业赴意大利投资兴业,双方要打造合作亮点,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和务实合作规划。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习主席的话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11分) 参考答案 1-5:BCCDC 6-10:ACCBB 11-15:DADDD 16-20:CDDDC 21-25:CDCCD 26-30:ABDDB 31、【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通过系列活动这一载体,为人们营造了学习、领悟、践行五四精神的良好文化环境。(2分)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同学们加深对五四精神的认识,把人生奋斗汇入时代洪流。(2分)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活动的开展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用历史的光芒照亮未来。(2分)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通过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有利于丰富其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促进其全面发展。(2分) 32、【答案】①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读书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方式,爱读书能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3分)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社会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爱读书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会推动民族的发展。(3分)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爱读书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必然推动社会发展。(3分)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爱读书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3分) 33、【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构建垃圾分类习惯培养体系,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3分) ②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构建垃圾分类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养成垃圾分类习惯,采取自觉行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4分) (2)借鉴上海经验,从本地实际出发;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提高市民素质;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加强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理。(2分,言之有理即可) 34、【答案】①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中意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国文化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政治的合作走上新台阶。(4分)②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中意双方密切高层交往,巩固政治互信,推动双边务实合作提质升级,增进了两国政治友谊,也带动了两国经贸合作与发展。(3分)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习主席出访欧洲极大促进了中华文化传播,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