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时政热点——党的十九大教案
一、解读十九大会议新提法、新举措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会议摘要]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理论解读] 从经济生活角度看:①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坚持和发展生产力。②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奋斗三十年,努力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国采取的方针政策。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认识现阶段的国情才能正确处理矛盾。③事物的发展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主要矛盾决定中心任务,弄清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抓重点抓关键,全面协调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坚持注重量的积累,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体现了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⑤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主要矛盾变化了,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会议摘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包括六大方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理论解读] 从经济生活角度看: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提高消费水平。②经济发展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供给侧与需求侧应相结合。③经济发展应立足质量和效益,驱动力应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④坚持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与坚持科学的宏观调控相结合,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竞争力。⑤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性国家。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共同富裕。⑦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决定了要实施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均衡发展,推动我国东中西协调发展。⑧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会议摘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 [理论解读] 从经济生活角度看: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节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③政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振兴乡村坚持共同富裕原则。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①这是政府积极正确履行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的体现。②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方式等。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4.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会议摘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促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理论解读]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①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具有创造性不断增强的能力。②十四条基本方略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坚持依法执政等。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④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坚持依宪治国,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统一的。⑤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应互利共赢,和谐相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坚持深化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十四条基本方略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 5.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会议摘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理论解读]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①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①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②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凝聚力。 6.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会议摘要] 这一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大会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理论解读]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①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廉政建设,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密切党群关系。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人民的获得感。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坚持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7.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会议摘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此前的表述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 [理论解读]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同时,应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发展。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团结协作、同舟共济。③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主张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稳增长,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繁荣发展中起着建设性作用。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①这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体现。②新型国际关系的阐述是对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趋势的反映,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③坚持正确义利观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④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各国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联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共同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⑤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会议摘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理论解读]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正确反映。②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不断发展,反作用于实践,促进社会主义建设。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指导并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9.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会议摘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理论解读]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能够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能够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增加收入,提高消费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加强社会建设是政府的职能,推动社会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提升人民的获得感。④人民需要文化,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⑤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10.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会议摘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 [理论解读] ①政府具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②搞好环境,统筹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③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我们应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④制定保护环境的政策、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现了运用正确的意识指导我们的行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用生态文明价值观指导人们的行动。 二、记牢十九大会议新术语 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3.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6.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7.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8.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9.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10.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1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12.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13.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14.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 15.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 16.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17.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18.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19.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20.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1.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23.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24.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25.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26.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7.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28.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29.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 30.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三、聚焦以十九大为背景的命题新动向 1.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如何体现唯物论的观点? [关键词] 物质、发展、规律 [满分答案] (1)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物质世界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就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从实际出发,明确各个阶段的相互区别及其相互联系,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避免静止地看问题,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2)十八大以来,世界格局深刻调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历史判断体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如何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型国家、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 [满分答案] (1)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使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成为建设现代经济主体的战略支撑。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三农”问题,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推动中部崛起。 (3)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4)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什么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关键词] 自然基础、物质保障、协调发展 [满分答案] (1)根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2)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离开了生态环境这一前提条件,经济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3)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4)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更有利于实现人、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就会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4.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关键词] 新常态、转方式、人的全面发展、公平正义、获得感 [满分答案] (1)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在这一新阶段,发展面临新条件、新任务,需要采取新战略、新政策,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2)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中高速增长,坚持稳中求进,开创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的发展新格局,在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 (3)有利于更好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增强人的幸福感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应该围绕这些新需求不断提供新产品新服务、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实现发展的转型升级。 (4)有利于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应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5)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凝聚最广泛的改革共识,把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改革和发展上来,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5.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应怎样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关键词] 国际新秩序、推动全球治理、新型国际关系、共商共建共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满分答案] (1)坚决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新秩序。 (2)积极参与制定新兴领域治理规则,推动改革全球治理体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 (3)在国际关系中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4)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 (5)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对外关系,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6.分析我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关键词] 供给、税收、就业、“走出去”、国际分工、综合国力、国际新秩序、政治互信、共同繁荣 [满分答案] (1)经济意义:对沿线国家,可以扩大产品供给;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对我国,可以扩大产品市场,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优势产能“走出去”;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实现共赢;提高综合国力,促进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政治意义: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沿线各国人民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能够促进沿线各国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能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中国自身发展。 7.党的十九大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有人认为:“在平凡的工作中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关键词] 职业道德、核心价值观 [满分答案] (1)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是公民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 (2)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与基本遵循。 (3)弘扬工匠精神是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重要体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平凡工作中弘扬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相契合。 8.党的十九大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写入党章。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既要借鉴供给经济学理论,又不能简单照搬别国的成功模式和先例。 [关键词] 真理、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满分答案]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供给经济学,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具有普遍性,对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真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因此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而不能囿于既有的认识。 四、十九大专题训练新预测 1.党的十九大会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③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 ) ①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新阶段 ②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 ③认识是一个无限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否定自身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党的十九大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强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继续做好房地产金融调控,在支持居民合理自住购房同时,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机性购房。以下对房地产调控引起的传导路径分析正确的是( ) A.做好金融调控→调整信贷方向和结构→限制信贷流向投机性购房→稳定房价 B.落实人地挂钩→合理分配建设用地→涨价大的城市减少土地供应→稳定房价 C.开征房地产税→大幅增加财政收入→补贴住房困难的中低收入者→稳定房价 D.落实政府责任→增库存、控房价、抑泡沫→降低购房者生活成本→稳定房价 4.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贯彻十九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表现。我国政府在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中规定,“重点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等价格”。这“一升一降”( ) ①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医疗服务的改善 ②充分发挥了政府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定价作用 ③能确保医院提高效益,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④利于理顺医药比价关系,改善医疗服务供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政之所要,在乎民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从人民利益出发,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立身、处世、为政,努力做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的“窗户”,不能做“隔心窗”“划界窗”。拆除“隔心窗”“划界窗”,需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 ) ①坚决维护人民群众不断扩大的基本政治权利 ②坚持依法行政,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③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重扶持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农村题材,形成价值内涵和艺术品格相统一的优秀剧本遴选、资助、推介机制。这有利于( )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②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④大力发展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的文化事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A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中,以“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等“五有” 为基本要求,投资60余万元,对500平方米的老厂房设计改造,建起了文化礼堂,使百姓文化生活有了依托,精神有了寄托,成为进一步丰富当地民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农民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举措。进行文化礼堂建设的理论依据在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首要任务 ③先进文化建设能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培育“四有”公民已经成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全面依法治国”直至十九大再次申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4条基本方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今后仍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说明了( ) 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目的和归宿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追求和获得真理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不断进行量变积累的过程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是因为( ) A.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B.方法论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 C.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解决我国一切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 10.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该战略表明( ) A.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C.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D.量变自然会引起质变 11.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科学系统地回答了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给我们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试用哲学与时代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参考答案] 1.A 2.A 3.A 4.C 5.D 6.A 7.B 8.D 9.C 10.B 11.①时代决定哲学,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政治和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反映了新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新时代的脉搏,是新时代精神上的精华。②哲学反作用于时代,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对旧思想旧制度的批判,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和指明了社会前进的方向,提出了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