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奉新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021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命题人:喻芝勤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1.“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东晋画家顾恺之《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B. 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C. 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D. 《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形成。A: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的,纯碎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文化是人基于社会实践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 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 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这表明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A项正确;材料强调旅游的文化价值,B项中的“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说法错误,排除;人们的文化修养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C项中的“取决于”说法错误,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3.“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A. 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 B. 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D.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戏曲课间操是对传统课间操的发展,说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文化,戏曲课间操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说明人们在实践中享用文化,C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并存的问题,A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氛围,而不是活跃了文化思想,B错误;材料强调文化创新有利于享受和传承文化,不体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习近平说: “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一论述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②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归根到底是由文化决定的 ③文化为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④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水平的根本尺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看,说明了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为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①③选项正确。 ②: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不能起决定作用,②错误。 ④:“根本尺度”的表述错误,排除④。 故本题选B。 5.2017年我国申报的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文字,因其最早发现在动物骨头上而得名。下图是部分甲骨文字体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精神产品不会单独存,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甲骨文的产生源于生活,离不开社会实践 ③甲骨文的特色鲜明,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甲骨文的内涵丰富,根源于中国优秀的思维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甲骨文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文字,是中国古代的精神产品的载体,①项符合题意;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甲骨文是中国古代人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认识,其产生源于生活,离不开社会实践,②项符合题意;文字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③项观点错误;甲骨文的丰富内涵,源于甲骨文记载着丰富的生活内容,根源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实践,④项观点错误。故本题选A。 6.2018年11月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正式开幕。本届大会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来自政府、国际组织、企业、技术社群和民间团体的嘉宾,重点围绕创新发展、网络安全、文化交流、民生福祉和国际合作等议题进行探讨交流。乌镇峰会的召开 ①为大众传媒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②提高了经济的文化含量,助推产业结构升级 ③强化了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的关系 ④体现了文化交流能增加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乌镇峰会的召开为创新发展、网络安全、文化交流、民生福祉和国际合作等议题进行探讨交流提供了平台,给大众传媒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提高了经济的文化含量,能够助推产业结构升级,①②项符合题意;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与经济并不完全同步,③项说法错误;对其他民族文化应尊重而不是认同,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7.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 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知识。材料中,意大利把我国流失在他们国家的文物,归还给了我国,而这些文物是承载我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可见,这说明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故①②正确;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发展,但不是其根本动力,故③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前提,不是途径,排除④。故选A。 【点睛】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B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C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各民族的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8.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规划指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的意义在于( ) ①维护传统农耕文化的稳定性 ②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 ③培育崇信尚俭、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 ④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建设乡风文明与维护农耕文化的稳定性无必然关系,故排除①。 ②:我们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②中“相互转化”说法错误,故排除。 ③: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为此需要我们培育崇信尚俭、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发挥其积极作用,故③正确。 ④: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对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具有重要作用,这说明建设乡风文明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故④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和“比较法”: 1.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 在认真审读背景材料、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指向的基础上,从最容易发现的错误(或正确)题肢入手,先确定其中明显错误的观点或明显正确的观点,然后将含有明显错误观点的题肢或不含有明显正确观点的题肢,从备选题肢中排除以缩小范围。 2.运用“对比法”对其余题肢进行比较,确定正确选项 在初步排除缩小范围后,便可以确定剩余题肢中的“相同”的选项为正确题肢,一般不必费心去分析,只需对“相异”的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看哪些更符合题意,以最终确定答案。 9.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今天我们提到老子、孔子、孟子,想到的是《道德经》、《论语》、《孟子》;提起陶渊明、李白、杜甫,想到的是他们的千古名篇。这启示文化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 ①立足当代现实,反映时代呼声 ②继承优秀传统、奉献文化精品 ③传承经典文化,摒弃流行文化 ④弘扬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大意是说,诗文创作要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现实,这启示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工作者应立足当代实际,反映时代呼声,①符合题意;提到老子、孔子、孟子,想到的是《道德经》、《论语》、《孟子》,提到陶渊明、李白、杜甫,想到的是他们的千古名篇,说明这些经典著作和千古名篇既是伟大思想家和诗人反映当时时代的思想精华,又流传千年经受住历史检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为后人继承,这启示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工作者应继承优秀传统,奉献文化精品,②符合题意;流行文化从性质上看,既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因此“摒弃流行文化”表述绝对化,③错误;材料强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涉及革命文化,④排除。故选A。 【点睛】高考复习中应对《考试大纲》规定的时间范围的时事政治高度关注,帮助我们提升复习备考的效率和准确性,本题的时政背景如下:2019年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10.近年来。出界范围内悄然掀起了“汉语热”,2019年俄罗斯将首次在国家统一考试中进行汉语科目的考试,爱尔兰、英国园、西班牙,越来越多的国家还专门开设了汉语班,让孩子们从小接触汉语及中国文化。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有利于 ①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彰显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③加速汉语的国际化步伐,增强中华文化对外渗透力 ④加深国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影显文化自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加深国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影显文化自信,①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②项与题意不符;文化对外渗透反映的是文化霸权主义,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格格不入,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文化传播我们应该如何做? 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1.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关于冬至吃东西的风俗,北方人有“冬至饺子夏至面”而在我国江南地区吃汤圆尤为盛行,寓意团团圆圆。材料表明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陈旧的重要标志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至今仍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④不同民族文化在借鉴中逐渐趋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至今仍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传统节日和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②③项符合题意;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①项说法错误;不同民族文化在借鉴中求同存异、保持特色而不是逐渐趋同,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传统节日和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12.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在运动中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当前,发扬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 ①坚定理想信念,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④摒弃传统思想束缚,创造中华民族文化新辉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弘扬民族精神。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前进,①③符合题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的更替)决定着文化发展的发展方向,②错误;传统思想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应加以分析、区别对待,摒弃传统思想束缚说法错误,④错误。故选B。 13.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 ①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③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固守民族传统文化,抵制文化走向融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古村落作为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要保护好古村落,②③项符合题意;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并不是多数人的选择,该观点违背客观事实,①项观点错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更好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固守民族传统文化,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 【点睛】尊重文化多样性。 为什么 必要性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重要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文化是民族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怎么样 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则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具体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任务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4.故宫博物馆日前推出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如图.0,以高科技互动手段打造出真人与處拟交流,人在画中游览的沉浸式体验,观众可以在4D动感的球幕影院“坐”上宋代大船,亲历宋朝的繁华。这场展演表明 A.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B. 文化创新源自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C. 科学技术的运用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D.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答案】C 【解析】 【详解】故宫博物馆日前推出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观众如同亲临其境,得到体验,表明科学技术的运用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C项符合题意;材料不强调传统文化的作用,A项与题意不符;文化创新源自社会实践,B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科技对于文化传播的作用,不体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15.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 A.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C.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 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社会实践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说明网络文化的发展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C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社会实践队网络文化发展的作用,并未强调文化创新的主体是谁,A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对文化的优劣进行检验,B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体现文化创作的来源是什么,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文化创新 16.中国人的姓氏既是家族血脉传承的符号,也是中国人利用汉字形音义的韵味传承中华文化的独特方式。2017年3月23日召开的“中国姓氏文化研讨会”,主题是“挖掘姓氏文化的当代价值”。对这一主题认识正确的是: ①认祖寻根的姓氏文化能够凝聚中国人的家族信仰和民族认同感 ②姓氏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③姓氏文化是时代文化特征的一种反映并随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 ④对姓氏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题干中提到“中国人的姓氏既是家族血缘传承的符号,也是中国人利用汉字形音义的韵味传承中华文化的独特方式”,表明认祖寻根的姓氏文化能够凝聚中国人的家族信仰和民族认同感,①项符合题意;本次文化研讨会主题是“挖掘姓氏文化的当代价值”,表明对姓氏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④项符合题意;姓氏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但并不一定都是优秀的,②项观点错误;姓氏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我们要使它随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但并不能说它是时代文化特征的一种反映,③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 17.在一项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参与评选中,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曾以古代“四大发明”推动世界进步的中国,正再次以科技创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发展理念。“新四大发明”向外传播,体现了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③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在一项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参与的评选中,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该“新四大发明”向外传播,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①②选项正确。 ③:该观点的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③。 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途径。排除④。 故本题选A。 18.近几年来,“入土为安”的传统丧葬观念正在发生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不保留骨灰、不建墓基墓碑的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清明祭扫也由传统的焚香烧纸发展为更为环保的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新形式。“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 ①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 ②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 ③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 ④全面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才能使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不失精神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②③项符合题意;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其具体内涵因时而变,①项观点错误;传统孝道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待传统孝道文化要批判继承,不能全面继承,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 【点睛】1.传统文化的特点。 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积极作用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如果传统文化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19.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自2008年起开设中文课程,目前选修人数已拓展至11个班。2019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该校学生,勉励他们为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作出贡献。此前,该校学生用中文写信给习近平,表示他们喜爱中国的语言文字、音乐和美食,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参观访问。这说明 A. 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 中华文化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 C.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 D. 教育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美国的高中开设中文课程,并且选修人数不断增多,体现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而A 选项“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侧重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两者都体现文化交流,但在方向不同,排除;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侧重对本民族内部而言,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并不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B错误;材料强调汉语教育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没有体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C与题意无关,排除;美国的高中开设中文课程,中学生学习汉语并与中国国家领导人写信互动,有利于增进美国青年人对中国的了解,为中美关系发展做出贡献,说明教育在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D符合题意。故选D。 20.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命名为“冬梦”。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同时汲取了书法和剪纸的特点,会微的设计 ①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展现中华文化无穷魅力 ②体现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得到传播和发展 ③赋予汉字全新内涵以激发运动员的拼搏精神 ④表明文化创新既要维承传统,又要休现时代精神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命名为“冬梦”的设计,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展现中华文化无穷魅力,表明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①④项符合题意;会徽的设计体现了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得到传播和发展,没有体现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得到传播和发展,②项与题意不符;会徽的设计为会徽赋予了全新内涵,而不是为汉字赋予了全新内涵,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即文化创新的根基),空谈文化创新,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21.2018年以来,故宫在世界多地举办了文化创意产品国际综合展。现场没有展示任何一件文物,而是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和数字技术的组合,传达故宫六百年悠悠古韵。故宫文创已经和文物拥有一样的“身价”,走出国门展示中华文化。假如让你据此写一篇新闻报道,比较合适的主题是 ①文化继承:吸收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②文化传播: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 ③文化交流:彰显中华文化具有普世价值 ④文化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交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交流、借鉴。题干没有反映我们在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①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故宫文化创意产品国际综合展使中华文化走出国门,传播中华文化,②符合题意;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彰显中华文化具有普世价值”说法错误,③错误;故宫举办文化创意产品国际综合展,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和数字技术的组合,传达故宫六百年悠悠古韵,说明故宫进行文化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④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坚持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4.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2.一碗妈妈做的炸酱面,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一碗豆花,融溢着对外婆的深深思念;一碗羊肉泡馍,沉淀着浓浓的乡愁……食物温暖了胃,也温暖了心;味蕾会恋上食物,心会记起那个人。这说明 A. 食物所承载的文化是不断发展的 B. 情感与思念是饮食文化发展的源泉 C. 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相互交流,不断融合 D.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承载着家的温暖和故乡情怀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等相关知识。一碗妈妈做的炸酱面,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一碗豆花,融溢着对外婆的深深思念;一碗羊肉泡馍,沉淀着浓浓的乡愁,这表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温暖了胃,也温暖了心;味蕾会恋上食物,心会记起那个人。这说明食物承载着家的温暖和故乡情怀,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饮食文化发展的相关内容,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相关内容,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选D。 2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书籍的印刷、传播、保存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古老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现在的激光照排、电子存储,书籍走进了千家万户,对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 书籍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B. 文化发展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 史书典籍见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 科技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科技进步对文化的影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书籍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现在的激光照排、电子存储使书籍走进了千家万户,对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说明科技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D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在书籍发展的过程中,每一次进步都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发生的,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24.2019年3月,沙特阿拉伯宣布,计划将汉语纳入该国所有教育阶段课程;从2020年开始,肯尼亚也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供小学四年级(10岁)及以上的学生选修;爱尔兰也宣布,2020年,中文将加入其全国高考科目。下列对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主要是基于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②表明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③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表明中华文化已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知识。汉语已被世界许多国家纳入教育体系,主要是基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①③入选;上述现象没有体现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不选;各国应当首先认同本民族文化,而不是都认同中华文化,④不选。故本题选B。 25.“犁”的古文字如图,反映了农民驱使耕牛耕种的画面,其中有默默付出的耕牛,有对丰收的期望,有犁地的工具。透过这个小小的汉字,我们仿佛可以看见先民们在田地里艰辛劳作的身影。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百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 ④中华文化兼收并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精神。题目中不涉及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古文字“犁”反映了农民驱使耕牛耕种的画面,其中有默默付出的耕牛,有对丰收的期望,有犁地的工具,说明了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正确;透过这个小小的汉字,我们仿佛可以看见先民们在田地里艰辛劳作的身影,说明了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③正确;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而题目中没有涉及到该知识点,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26.京剧新戏《天道行》源于传统戏《双合印》,在继承传统京剧表演艺术特色的同时,进行提炼和创新,立体化塑造了以明代八府巡按董洪为代表的清官形象,着重凸显国法大如天的现实意义,该剧自演出之日起就备受观众的喜爱。这说明: ①文化创新必须推动文化的机制体制创新 ②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跨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③古为今用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④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焕发了新的生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京剧新戏《天道行》源于传统戏《双合印》,在继承传统京剧表演艺术特色的同时,进行提炼和创新着重凸显国法大如天的现实意义”,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跨越时空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焕发了新的生机,②④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涉及通过文化的机制体制创新推动文化创新,①项不合题意;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 27.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成语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大多数成语是从我国古代的寓言,历史事件、诗文及当时的口语中产生的,但也有像“杀鸡取卵”“火中取栗”等这样的汉语成语却是出自外国的寓言故事。这说明 ①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③对外来文化合理的借鉴有利于促进汉语发展 ④中外文化的交流首先要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能够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对外来文化合理的借鉴有利于促进汉语发展,②③项符合题意;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既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民族文化繁荣的客观要求,但不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①项说法错误;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推动文化交流的作用或意义: 推动对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以增强各国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有利于各国相互尊重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往来。) 28.习近平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强扬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深刻内涵的红船精神。大力必扬红船精神的原因在于 ①凸显了精神力量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②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方向保证和智力支持 ③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基固本 ④蘊含看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之所以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是因为红船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蘊含看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基固本,③④项符合题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文化素养中处于核心地位,①项说法错误;红船精神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方向保证和精神动力,而非智力支持,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复兴的精神动力。红船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精神力量,能激励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夺取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胜利。 29.电视连续剧《沂蒙》用“红嫂”式的质朴表现“红嫂”的崇高,真实展示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壮歌。表明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②对于民族精神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③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是相同的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② 【答案】B 【解析】 电视连续剧《沂蒙》弘扬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这表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①正确;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不存在糟粕,对于民族精神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观点不正确,②不选;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③错误;沂蒙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壮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30.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有人认为,工匠精神往小了说就是尽心尽责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往大了说就是民族精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工匠精神是我们应对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②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③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④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示和最高体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目的表述,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往小了说就是尽心尽责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往大了说就是民族精神,这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故②③选项入选。①选项错误。发挥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④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随着国际儿童图书日、世界读书日、青少年阅读周兴起,我国已进入全民阅读时代。2019年2月26日,广西玉林市新华书店开展“全民阅读推广车”进校园系列活动,为师生们配备了“2018年畅销好书”“护眼作业本”及中学师生适用教辅读物、课外读物、红色书籍等,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张家口市崇礼区在2019年推出了“书香崇礼”全民阅读卡项目,为全区居民发放“书香崇礼”全民阅读卡,读者仅需下载手机客户端,即可免费阅读10万余册电子书及3万余集听书。以前来书店是为了看书,现在来书店还可以喝咖啡、结交书友。全民阅读时代,为适应现代人们的阅读需求,“书店+”的模式正成为新一轮实体书店发展的主基调。“书店+美术馆”的新华书店“光的空间”、“书店+艺术廊”的言几又、“书店+旅游”的“山脚下的书店”等新的实体书店业态应运而生。“书店+”为人们的阅读生活文明创造环境,让书店从简单的阅读变成丰富的思考享受,精神陶冶。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对“书店+”模式加以分析。 (3)请就学校如何建设“书香型校园”提出三条建议。 【答案】(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有利于营造读书氛围,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和读书热情。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有利于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白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使人受益终身。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①“书店+”模式把阅读与饮食、美术、旅游等其他领域相结合,适应了现代人的阅读需求,把握了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书店+”模式将原有的实体书店与其他领域融合发展,产生新的实体书店业态,让书店从简单的阅读变成丰富的思考享受,精神陶冶,是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尊重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3)①加强图书室建设,设立班级图书角,精心营造书香环境。②举办读书交流会、诵读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③建立读书俱乐部、读书会等阅读组织,凝聚阅读的力量。 【解析】 【分析】 此题以我国开展全民阅读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 【详解】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积极意义。”属于意义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文化作用”的知识,属中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中的“现在来书店还可以喝咖啡、结交书友”“‘书店+’为人们的阅读生活文明创造环境,让书店从简单的阅读变成丰富的思考享受,精神陶冶。”等信息分别从文化是一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对‘书店+’模式加以分析。”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联系的观点”的知识,属中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中的“为适应现代人们的阅读需求,“书店+”的模式正成为新一轮实体书店发展的主基调。‘书店+美术馆’的新华书店‘光的空间’、‘书店+艺术廊’的言几又、‘书店+旅游’的‘山脚下的书店’等新的实体书店业态应运而生”等信息从坚持联系普遍性、多样性,用联系观点看问题;尊重联系的客观性,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联系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第(3)问要求“请就学校如何建设‘书香型校园’提出三条建议。”属于开放性探究类试题。此类试题答案具有开放性,考生只需围绕“书香型校园”建设这一主题,从学校角度任提出三条建议即可。 【点睛】“探究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题型介绍 探究类材料题立足思维和知识的开放性,凸显了对生活案例的解读,对知识的综合理解与运用,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以生活案例为背景,围绕一定的核心内容,引导考生对问题的深刻思考。常采用的设问方式主要有:对上述做法的看法、提出建议、如何参与等。 2.解题规律 解答探究型题目必须善于发现问题。这类题目给出的材料往往较多,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时,必须正确把握其主题,从中发现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从材料中抽象出来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这类题目的重点。组织答案时,要看清题目中有没有对所运用理论的限制,如果有限制,一定要按照题目要求的理论进行分析;如果没有限制,则需要考生从所学的知识中寻找合适的理论。探究型题目涉及的内容一般跨度较大,甚至有可能在文科综合试卷中会用到政治、历史、地理等不同学科的知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国。中印文化底蕴深厚,古老而有生命力,又各具特色。两国应该通过文化交流推动人民的相互学习,促进文化的相互借鉴,为维护世界的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传播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加强中印间的文化交流。 【答案】①教育、商业贸易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发展经贸关系、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等方式加强中印间的文化交流。②发挥网络电子技术等大众传媒在现代文化传播中主要手段的作用,推动中印文化交流。③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中国和印度在文化交流中,要相互借鉴,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印两国应该通过文化交流推动两国人民的相互学习,促进文化的相互借鉴,为维护世界的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首先,可以从文化传播途径的角度,分析说明加强中印间的文化交流两国可以通过发展经贸关系、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的方式进行。 其次,可以从文化传播的手段的角度,分析说明要推动两个文化交流需要发挥网络电子技术等大众传媒在现代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第三,可以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的角度,分析说明要推动两个文化交流需要相互借鉴,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点睛】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文化的交流,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因此,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紧密联系亿万群众的创造性实践,聚焦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全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高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火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必将书写人类发展史上新的奇迹。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 【答案】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全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或源泉)。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重大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联系亿万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必将书写人类发展史上新的奇迹。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解析】 【详解】这道题要求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是一道认识类试题,作答时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角度进行思考。从是什么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全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从为什么角度看,“聚焦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理论创新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从怎么办来看,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从社会实践出发、从群众主体作用出发,继承了传统文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伟大创新。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我国,有一种精神,叫“嫦娥精神”。“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但是勇敢的中国人,在今天,把她变成了现实。2019年的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史无前例地在月球背面成功落地。嫦娥工程科技人员始终坚持全局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各方一股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顽强奋战在工程第一线,坚持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勇于超越;攻克和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但是勇敢的中国人,在今天,把她变成了现实。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嫦娥精神”是怎样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 【答案】嫦娥工程科技人员:①“始终坚持全局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各方一股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伟大团结精神。②“顽强奋战在工程第一线,坚持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勇于超越”体现了伟大奋斗精神。③“攻克和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体现了伟大创造精神。④“‘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但是勇敢的中国人,在今天,把她变成了现实”体现了伟大梦想精神。以上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但是勇敢的中国人,在今天,把她变成了现实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材料中,嫦娥工程科技人员始终坚持全局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各方一股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故可以从伟大团结精神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顽强奋战在工程第一线,坚持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勇于超越,故可以从伟大奋斗精神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攻克和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故可以从伟大的创造精神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但是勇敢的中国人,在今天,把她变成了现实伟大梦想精神的角度进行分析。 最后,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角度进行总结即可。 【点睛】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四要素”: 第一要素:审清主观题的设问,明确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确定答题范围,这是答题的关键。即通过阅读试题的背景材料及设问,确定命题者的考查意图,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错。 第二要素:学会分析材料、围绕材料提示搜索相关知识点是答题的依据。分析材料,弄清材料的层次,就可以利用材料的暗示,搜索相关知识点组织答案。 第三要素: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主观题的基础。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确保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 第四要素:规范答题。要正确运用政治术语答题;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防止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离,即“两张皮”现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