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吕梁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有解析
吕梁市区学校高二年级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网络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如今,人们不仅可以在网上打牌下棋、唱歌娱乐,还可以通过交友网站结交知心朋友。这说明网络 A. 已彻底代替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方式 B. 影响了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 更新了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说法错误,已彻底代替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方式,该说法过于绝对; B符合题意,网络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如今,人们不仅可以在网上打牌下棋、唱歌娱乐,还可以通过交友网站结交知心朋友。这说明网络影响了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说法错误,“更新了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说法过于绝对; D说法错误,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影响作用,就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也可以起消极作用。 故选:B。 【点睛】)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影响人们的交住行为和交往方式的文化因素有: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文化因素有: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 2.“学有所教”的政策指向是让每一个适学个体都能平等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一提法,与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十分相似。这说明 ①文化具有继承性 ②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③文化复古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②符合题意,“学有所教”的政策与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十分相似,表明文化具有继承性,也说明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③说法错误,材料中的传统思想并不是文化复古主义; ④符合题意,现在提出的“学有所教”的政策与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十分相似,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故选:C。 【点睛】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公益文化作为一种正能量,影响了春蕾志愿服务队、天津妈妈会和“苗苗义工”等公益组织,通过互联网平台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公益活动,让社会充满爱和善,也给参与者带来精神满足和价值尊重。这说明公益文化 A. 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并决定经济、政治 B. 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C. 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因素 D.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定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答案】B 【解析】 【详解】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经济政治,故A错误;公益文化作为一种正能量,影响了公益组织,通过互联网平台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公益活动,让社会充满爱和善,也给参与者带来精神满足和价值尊重,这说明公益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故B正确;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故C错误;D选项的说法太绝对,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 ②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 ③助长了狂热“追星”现象,使腐朽文化肆意扩散 ④可以使人们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表现在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们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①④正确。 ②③: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以及助长了狂热“追星”现象,使腐朽文化肆意扩散不属于可喜的变化,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5.汉字书法是一门古老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从中可以看出() ①书法是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保证 ④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汉字是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故①错误;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故④错误;题干表明,汉字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书写艺术,从古一直流传至今,并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这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故② 正确;汉字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书写艺术,在不断的创新中得以发展,汉字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保证,故③正确。故选C。 【点睛】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关系: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区别 角度 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纵向)的角度说的 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丰富、厚重(横向)的角度来说的 侧重点 侧重从动态上,即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 侧重从静态上,即中华文化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 见证或表现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我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 联系 两者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区别的特征 6.中国古代建筑强调群体结构,小至四合院,大至皇宫、皇城,都有一道墙,形成一种封闭自足、不待外求、自成一统的意蕴。且不论园林,就是四合院、宫殿,群体结构的屋与屋之间,总是很多“空”,有条件就一定要辅以亭池草木,显出实中之虚。中国建筑的特点是使人不出户、不出园,就可以与自然交流,悟宇宙盈虚,体四时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外向开放的。上述材料表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 A. 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 体现了封建主义的落后思想 C. 只有在继承中才能不断发展 D. 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答案】D 【解析】 【详解】A:题目中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不体现传统建筑文化不断变化发展,A排除。 B:题目中强调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也有外向开放的一面,B排除。 C: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但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排除C。 D:题目中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D正确。 故本题选D。 7.担当精神给人民以信心,给世界以希望。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担当精神赢得了中 国人民的尊重和爱戴,中国政府做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赢得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理解和支持。这体现了文化 ①是一种精神力量 ②对人的影响总是积极的 ③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促进全人类的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符合题意,担当精神给人民以信心,给世界以希望。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担当精神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重和爱戴,中国政府做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赢得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理解和支持。这体现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④说法错误,只有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能够促进全人类的发展。 故选:A。 8.2019年9月15日,国家对58位全国道德模范和257位提名奖获得者举行颁奖晚会。开展这项活动是因为() ①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②道德楷模的社会感染力是无比强大的 ③当前我国应以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④通过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不是公民应尽的义务,①错误。 ②④:题目中,我国对全国道德模范和提名奖获得者举行颁奖晚会,开展该项活动是基于道德楷模的社会感染力是无比强大的,通过思想道德建设能够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②④正确。 ③:我国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和“比较法”: 1.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 在认真审读背景材料、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指向的基础上,从最容易发现的错误(或正确)题肢入手,先确定其中明显错误的观点或明显正确的观点,然后将含有明显错误观点的题肢或不含有明显正确观点的题肢,从备选题肢中排除以缩小范围。 2.运用“对比法”对其余题肢进行比较,确定正确选项 在初步排除缩小范围后,便可以确定剩余题肢中的“相同”的选项为正确题肢,一般不必费心去分析,只需对“相异”的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看哪些更符合题意,以最终确定答案。 9.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②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支柱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正确,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②不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没有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关系。 ③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故选:B。 10.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深情感慨:“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为理想活着的人,就是这种精神被高度唤起的人。”坚定的信仰、牢固的信念,绘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从嘉兴南湖一叶开启未来的红船,到井冈山上播撒革命的燎原星火;从西柏坡“进京赶考”的铿锵誓言,到改革开放“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的求真务实,正因为胸中有对人民的责任、心底有对理想的激情,我们才能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推动时代的前行。由此可见 ①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②当代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自发的行动 ④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教育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坚定的信仰、牢固的信念,绘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中国共产党正因为胸中有对人民的责任、心底有对理想的激情,我们才能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跨越障碍,推动时代的前行,这说明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当代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故①②正确;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故③错误;共产主义是我国的远大理想,故④ 错误。故选A。 11.环顾我们的周围,各种文化活动、文化现象目不暇接。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党的十九大会议在北京召开 ②我国成功研制量子通信云安全一体机 ③某地2018年4月财政支出环比下降1.7% ④在北京、张家口举办2022年的冬奥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①不合题意,是政治生活。②属于科技,属于文化,入选。③不合题意,财政支出属于经济。④符合题意,体育属于文化。故选C。 12.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侯宝林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听到的却是流行歌曲的韵律。借助Flash等现代化手段,传统戏曲也逐渐地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欢。传统戏曲的这一个“漂亮转身”启示我们文化() A. 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B. 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 C. 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还需要融入时代元素 D. 文化创新需要注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答案】C 【解析】 【详解】A: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社会实践,A错误。 B:“便能实现文化创新”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 C:根据题意,借助Flash等现代化手段,传统戏曲也逐渐地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欢。传统戏曲的这一个“漂亮转身”启示我们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还需要融入时代元素,C正确。 D: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没有涉及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排除D。 故本题选C。 13.自2008年《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下发至今已近十年,全国近九成的博物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这些博物馆每年举办各类陈列展览16000余项,接待观众超过5亿人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从文化的特点角度看,图书馆免费开放是因为 ①有利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②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有利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有利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 ②③符合题意,从文化的特点角度看,图书馆免费开放是因为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有利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④错误,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故选:B。 【点睛】文化的特点: (1)是一种精神现象(力量)——(文化实质)区别于政治现象和经济现象 (2)是一种社会现象 区别于自然现象 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①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②来源于人类实践 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和发展文化 个人在社会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是一种文化素养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14.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报告作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 ①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摈弃封建主义的糟柏,弘扬和光大优秀民族传统 ②主张全盘西化,这样才能与当今社会所共同呼吁之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价值相适应 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④全面继承,加强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对待其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①③正确。 ②:“全盘西化”的表述错误,排除②。 ④:“全面继承”的表述错误,要批判继承,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全盘抛弃。 (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具体地说,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取其精华”是文化发展的根基,“去其糟粕”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唯有不断抛弃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根据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既要认同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要反对“保守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15.19世纪照相技术的发明,直接导致了电影这种崭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20世纪中叶电视机的发明,使得电视连续剧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艺术品种;电脑的出现,使网络语言兴盛一时;手机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主要说明() A. 文化发展是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 B. 科技进步决定了文化的发展 C. 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 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相互促进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选项过于夸大了文化发展的作用,排除A。 B:科技进步会影响文化的发展,但不能决定文化的发展,B错误。 C:无论是照相技术的发明,还是电视机、电脑以及手机的出现,都不同程度上改变了艺术的呈现方式,这主要说明了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正确。 D: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D。 故本题选C。 16.围棋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围棋棋盘有361个交叉点,表示农历的361 天。棋盘的中央是太极,棋子的黑白两色表示阴阳。纵横十九路,方寸之内是尖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理哲思。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围棋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围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④围棋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围棋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由此可见,围棋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故①④正确;社会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源泉,故②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故③错误。故选B。 17.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侗族大歌、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藏族舞蹈、朝鲜族舞蹈等都极具特色。这些民族歌舞文化 ①来自于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 ②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特色 ③成就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符合题意,中华民族民族文化来自于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特色。 ③说法错误,这些民族的歌舞文化展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不是源远流长。 ④说法错误,这些民族歌舞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特征,而不是体现的区域性特征。 故选:A。 18.2019年4月5日,第37届洛阳牡丹花会在洛阳开幕,本届牡丹文化节确立了“国色天香、献礼华诞”的主题,并安排了文化交流、赏花旅游、经贸会展等一系列喜庆热烈的活动,全面展示河南、洛阳改革建设发展的新成绩,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洛阳牡丹花会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国家级节会,每年的牡丹花都会吸引众多的国内外客商到洛阳投资兴业,为洛阳经济发展注入无穷的活力。这体现了() A. 文化影响经济活动 B.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C. 文化决定经济效益 D. 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保证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题目的表述,每年的牡丹花都会吸引众多的国内外客商到洛阳投资兴业,为洛阳经济发展注入无穷的活力,这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A正确。 B: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排除。 C: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C错误。 D:能够为文化提供方向保证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是所有的文化,D错误。 故本题选A。 19.在国务院移动客户端上,政府采用接地气的话语方式,制作亲民的领导人卡通形象,取得了很好效果。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传播方式对文化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②文化内容的大众化决定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③文化传播方式创新引导政治文明的发展创新④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目的所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题目中,在国务院移动客户端上,政府采用接地气的话语方式,制作亲民的领导人卡通形象,取得了很好效果,从文化生活角度来看,体现了文化传播方式对文化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目的所在,①④正确。 ②: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不是受文化内容的大众化所决定的,②错误。 ③:该观点过于夸大了文化传播方式创新的作用,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0.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这表明,对待传统戏曲艺术,正确的态度是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要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这表明,对待传统戏曲艺术,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④正确但不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21.9月15日,导演郭靖宇在微博发文,曝光业内收视率造假黑幕,例如每集交90万可买收视率等,引发热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发文表态称,已采取相关措施,将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材料给我们的警示是() ①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②传媒具有商业性,需要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③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克服传媒的商业性 ④文化生产者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①错误。 ②④:该导演曝光业内收视率造假黑幕,引发热议,而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表态,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这说明了传媒具有商业性,需要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启示文化生产者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②④正确。 ③:“克服传媒的商业性”的表述错误,排除③。 故本题选C。 22.古装剧《廷禧攻略》引发网友热议,该剧以贴合历史的改编、简约细腻的美感,成为暑期档“爆款”。除了考究用心的清宫布景、古典素雅的“莫兰迪”色调外,有细心的观众发现,剧中有不少非遗元素!刺绣、昆曲、缂丝、绒花、打树花……透过荧屏让年轻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延格攻略》中的传统文化受到广大青年的追捧是由于() ①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断创新的源泉 ②传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①错误。 ②③:该古装剧在拍摄的过程中,有选择性地加入了一些非遗元素,让年轻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从而获得了好评,这说明了传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②③正确。 ④:该选项过于夸大了传统文化的作用,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动力,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3.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这说明 ①推动文化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②推动文化发展,关键在于创新 ③创新是发挥文化作用的基础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符合题意,“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这句话推动文化发展,关键在创新,推动文化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说法错误,因为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故选A。 24.基层是沃土,群众是老师。2018年新春,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用脚板去丈量、去领悟,用镜头去记录、去贴近,为新时代放歌,在与基层群众“零距离”的接触中,不仅提升了新闻深度,也增强了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认同感。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的原因是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在与基层群众“零距离”的接触中,提升了新闻深度,原因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体现不出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③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交流、传播和继承; ④符合题意,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与基层群众“零距离”的接触,是因为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故选:D。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发文要求:“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创造环境,支持企业和个人加强产品研发和内容原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手段创新。”之所以要鼓励文化创新,是因为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④文化创新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之所以要鼓励文化创新,是因为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①②项符合题意;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③项说法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为什么要推动文化创新? (1)必要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重要性: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6.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B.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A符合题意,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B不符合题意,“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C不符合题意,“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D不符合题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故选:A。 27.《红海行动》是一部非常具有观赏性的动作片,电影在银幕上树立了中国海军威严的同时,也向全世界反映了我国对于和平的基本价值取向。这说明 A.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 文化与经济相融合共发展 C.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 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符合题意,《红海行动》电影在银幕上树立了中国海军威严的同时,也向全世界反映了我国对于和平的基本价值取向,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C不符合题意,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指文化不是与社会发展完全同步的,不符合题目主旨; D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 故选:A。 28.2018年春节,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被乡村支教老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在央视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中动情演绎。“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孩子们用纯净的歌声唱出了自己对青春、理想和生命价值的感悟。这首只有20个字、却写给绽放在天地之间的每一个平凡又尊贵的生命的小诗,感动了电视机前的亿万中国人。这启示我们文艺创作要 ①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②深入社会生活参与志愿服务,让一切文艺创作源泉充分涌流 ③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④和诗以歌,将古人之思与今人之想融为一体,增强文化认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小诗《苔》在央视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中动情演绎,写给每一个生命,感动亿万中国人说明坚持文化的创造和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题干与志愿服务无关,故②不符合题意。 ④:文艺创作不一定都要和诗以歌,说法太绝对,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9.中国电影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严肃表达,市场反响也愈发热烈。取材真实事件的《我不是药神》形成了“贴地飞行”的核心竞争力。它的故事核来自现实生活,艺术手法源于创作者的苦心设置,不管表面看起来多么“贴地”,精神指向最终是“飞行”的。给予我们启示:长久以来现实主义创作与商业成功不可得兼的矛盾并不存在,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创作者的自我设限,现实主义创作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生长空间。据此,对电影发展的启示有 ①立足实践,从百姓生活中汲取营养 ②立足于满足各类市场需求,在内容与形式上创新 ③顺应时代要求、立足人民群众需要 ④电影产业可以做到“叫好”与“叫座”的统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严肃表达的《我不是药神》的故事来自现实生活,其艺术手法源于创作者的苦心设置,不管表面看起来多么“贴地”,该影片的精神指向最终是“飞行”的,因此,受到市场热烈反响,可见,对电影发展的启示有立足实践,从百姓生活中汲取营养,顺应时代要求、立足人民群众需要,故①③正确;应该立足于社会实践,满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立足于满足各类市场需求”的说法太绝对,故②错误;④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30.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要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实现文化自信,使得文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崇高的价值追求、丰富的思想精华,是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来源。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因为 ①文化自信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②文化自信是推动中华文华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的独立性 ④坚持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选项夸大了文化自信的作用,故①错误;坚持文化自信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故④ 错误;材料中,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要推动中华文华繁荣发展,实现文自信,使得文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这说明,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因为文化自信是推动中华文华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的独立性,故②③正确。故选C。 二、非选择题(40分) 31.互联网自进入中国后发展迅猛。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在中国获得了快速普及和发展。人们在享受便捷的信息传递、丰富的娱乐内容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良网络信息泛滥,博客披露他人隐私,网络音乐和视频侵犯知识产权……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担忧。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答案】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网络文化要传播先进的、科学的文化,引导青少年在社会中正常、健康地交往。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网络文化要传播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网络文化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思想文化的主旋律,为青少年塑造有意义的人生。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从材料可以看出,人们在享受便捷的信息传递、丰富的娱乐内容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良网络信息泛滥,博客披露他人隐私,网络音乐和视频侵犯知识产权……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担忧。可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塑造人生等方面,说明应发挥网络文化传播先进的、科学的文化的积极作用,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取决于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等) (3)特点: ①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②深远持久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优秀文化的作用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启示:个人: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要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32.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63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火炸药的性能,攻克了一系列军工难题,三次获得国家科技大奖,也让中国在这个领域的诸多技术重新傲视全球。新中国成立之初,没有技术外援、没有先进的研究平台,王泽山就开始带领团队进行实验并构建火炸药基础原理和理论体系,他们翻阅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的火药火器技术方面的书籍,为火炸药的应用打开了一片天地。同时,王泽山及团队参阅大量国际前沿技术,但王泽山对他的学生说:“一定要有超越意识,不能一味地跟踪国外的研究,更不能简单地仿制甚至全盘吸收国外的东西而抛弃我们自己的东西,一定要做出真正有水平的研究成果。”因为工作需要,王泽山每次都亲临实验场,身先士卒奋战在实验第一线。科研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过一次次失败后,王泽山率先攻克废弃火炸药再利用技术,后来,他又发明了低温度感度技术,已到退休年龄的王泽山又一头钻进了提高新一代武器远射程、高射速等火炸药的研究,2016年,终于获得成功。经实验验证,我国火炮应用了他的技术后,弹道性能全面超过其他国家的同类火炮,王泽山也因此成为国家最高科技奖励的“三冠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王泽山取得成功的原因。 【答案】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亲临实验场,奋战在实验第一线。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翻阅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的书籍,为火炸药的应用打开了一片天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参阅国际前沿技术,从中汲取有益经验。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避免一味地跟踪国外的研究,更不能简单地仿制甚至全盘吸收国外的东西而抛弃我们自己的东西。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提升火炸药的性能的艰苦历程为话题,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主要考查了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王泽山取得成功的原因。解答本题,首先需要调出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即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需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再回到材料中,即王泽山亲临实验场,奋战在实验第一线,说明了他立足社会实践;翻阅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的火药火器技术方面的书籍,说明了王泽山团队在火药创新实践中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王泽山及团队参阅大量国际前沿技术,说明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王泽山强调一定要有超越意识,不能一味地跟踪国外的研究,更不能简单地仿制甚至全盘吸收国外的东西而抛弃我们自己的东西,一定要做出真正有水平的研究成果,说明了文化创新需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由此得出答案。 【点睛】关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 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提醒: 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①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3、文化创新的意义: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主体: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的灵感最终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33.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年来,江苏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注重引入国学经典,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并赋予时代精神。各街道村庄将国学经典名言、故事彩绘、雕刻到各街巷楼院墙,有的还将国学经典故事改编为百姓乐见的短剧组织巡回演出。各中小学在每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儿童节、国庆节等节日,广泛开展国学经典展演等活动。 结合材料,说明江苏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体现哪些文化生活的道? 【答案】①引入国学经典,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赋予时代精神,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②采取形式多样的弘扬国学经典活动,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③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江苏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注重引入国学经典,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并开展一系列活动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材料中,江苏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注重引入国学经典,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并赋予时代精神,故可以从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各街道村庄将国学经典名言、故事彩绘、雕刻到各街巷院墙上有的还将国学经典故事改编为百姓乐见的短剧组织巡回演出,故可以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江苏省引入国学经典,挖掘内涵价值与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相结合,故可以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四要素”: 第一要素:审清主观题的设问,明确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确定答题范围,这是答题的关键。即通过阅读试题的背景材料及设问,确定命题者的考查意图,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错。 第二要素:学会分析材料、围绕材料提示搜索相关知识点是答题的依据。分析材料,弄清材料的层次,就可以利用材料的暗示,搜索相关知识点组织答案。 第三要素: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主观题的基础。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确保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 第四要素:规范答题。要正确运用政治术语答题;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防止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离,即“两张皮”现象。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思想者们将民主引入中国,并试图把西方的民主政治模式移植到中国。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无论哪种外来模式,照搬照抄的结果都是失败。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在自强、自立过程中,中国人民选择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民主政治模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豆选”、“三三制”到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通过这种民主模式,中国共产党真正实现了倾听民声、广集民智,做到了政治稳定、决策有效,确保了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展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强大生命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之路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2)请你谈一谈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应如何以身作则,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写出两条,每条不超过20个字) 【答案】(1)①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中国实际,坚定中华文化立场;②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推进文化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文化强国;⑤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2)①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五四运动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为话题设置情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之路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论证探究问题、调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 )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之路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试题设问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之路”给了考生暗示,结合材料中,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回答此题侧重于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知识角度,具体来说,“启示”主要有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新时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文化强国。考生可以对上述知识点结合材料进行精简凝练,组织作答。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青年学生应如何以身作则,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考生回答只要符合主旨,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点睛】第(1)问,属于启示类试题。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第(2)问,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考生可以多角度思考,答案不唯一,不固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