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新课标总复习讲义:必修3第10单元课时1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复习讲义
课时1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考纲展示]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课前八分钟记忆 填一填,背一背,想一想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30页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30页 考点一 文化的多样性 [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 文化遗产 地 位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作 用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世界 性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的规律 民族 性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温馨提示] 正确理解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 文化是世界的 含义 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原因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 联系 ①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②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如果失去了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世界性也就不存在了。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3.尊重文化多样性 态 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 则 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具体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原 因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温馨提示] 图表法归纳文化多样性 [抓重点·析难点——互动探究] 问 题 全面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重难问题 师生共研)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获诺贝尔奖,网上一片沸腾。中医文化西医文化之争又起,由此又是一番沸沸扬扬。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医药文献引导现代科学研究的好例证,也是中医药献给人类健康事业的一份礼物。西方有学者提出了青蒿素是否是中药的问题,从而质疑中医是否科学,西医文化应该代替中医文化。然而绝大多数科学家称屠呦呦获奖“有利于中国和世界认识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应该保护文化多样性,让中西医文化互相交流、借鉴、融合,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请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为什么要保护文化多样性?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尝试解答](1)①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保护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①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正确对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总结提升] 1.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 必 要 性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重 要 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任务及应反对的错误倾向 任 务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反 对 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 [练题组·链热点——直通高考] 题组一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 ) ①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③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古村落属于文化遗产,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②③符合题意;①不是保护好古村落的原因,也不符合现实,排除;对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批判地继承,④说法错误。 答案:C 2.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 A.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解析:由于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的不同,各民族的文化也各有其特色,中国民乐具有中国特色,充满中国韵味,这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的社会实践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实践基础上的文化也有共性,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说明文化是世界的,故B 符合题意;A说法是不全面的;C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D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B 题组二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3.方言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特定族群情感认同的精神纽带。但随着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的兴起,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材料表明( ) ①代表一方水土的方言文化是民族的而不是世界的 ②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存在认知和实践的差异 ③方言文化不能真正担负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④方言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借鉴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说法错误;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构成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担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③说法错误;方言正在加速流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这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存在认知和实践上的差异,②正确;普通话、外语及方言,这些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④正确。故选C。 答案:C 4.道教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坚持“行道立德、济世利人”。近代以来,其尊道贵德、 道法自然、返璞归真、崇俭抑奢、上善若水、正己化人等思想理念,已从亚洲走向欧洲、美洲,在异国他乡彰显慈爱精神和对现实的关怀。这表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优秀的传统文化能给人们有益启迪 ③中华文化善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④ 中华文化是其他民族文化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道教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已从亚洲走向欧洲、美洲,这体现了道教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符合题意,应选;道教坚持“行道立德、济世利人”,这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我价值,②符合题意,应选;③不符合题意;④错误,应排除。答案A正确。 答案:A 题组三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 2018年12月6日,京城百工坊在京举行“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123我们在行动——暨京城百工坊15周年庆典”主题活动,汇聚国内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方力量、与众多业内同仁一起,秉持“初心在方寸,咫尺见匠心”的追求,宣传国家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本次活动以“中华文化”“匠人精神”“继往开来”为主要线索,向社会各界展示历年来百工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事迹,向人们诠释了坊内众多工艺美学大师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于传统美学工艺创作的工匠精神。并呼吁更多的传统文化工艺、技艺传承人参与到百工坊保护、传承、发展非遗文化的平台中,共同探索非遗文化发展的新途径,潜心挖掘,不断创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以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保护文化多样性,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中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陆丰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组成部分向联合国正式申报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它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C.它主要包括纪念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 D.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解析: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A 与题意不符;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B正确;C说法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D与题意不符。 答案:B 6.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 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 A.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 B.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 C.先进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 D.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 解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答案:D 考点二 文化传播与交流 [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 1.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1)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2)其他途径: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 2.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1)传媒的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 (2)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印刷术的推广。 (3)大众传媒的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温馨提示] 1.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 途径 手段 区 别 内涵 及侧 重点 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 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具体 形式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 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联系 文化传播以大众传媒为载体,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传播,实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把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要注意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1)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备考时要注意结合中外文化交流进行复习。 (2)大众传媒的功能。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对文化交流的态度。既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1)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2)促进外域文化的传入和中华文化的发展。 (3)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抓重点·析难点——互动探究] 问 题 中外文化交流(重难问题 师生共研) 作为中英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优秀影视剧英国展播季”系列活动在伦敦隆重举行。刘延东亲切会见了中英双方影视企业代表,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与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国务部长艾德·维泽一同为展播季揭幕。 结合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举办中英人文交流活动的理论依据。 [尝试解答]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②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③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④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总结提升] 从为什么和怎么办深度把握文化交流 (1)中外文化交流的原因: ①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②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加强交流、借鉴、融合,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⑤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的情谊,加强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2)如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 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利用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练题组·链热点——直通高考] 题组一 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1.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品尝一下咖啡,对咖啡的依恋也不妨碍我们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 )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 C.相互尊重、日渐趋同 D.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开展文化交流,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故应选A;B应是不同国家优秀文化的交流融合;C错在“日渐趋同”;D与题意不符。 答案:A 2.“石头、剪子、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又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体现了( ) ①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起源于中国的游戏逐渐风靡世界,一方面体现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④符合题意。①③材料体现不出,排除。 答案:D 题组二 文化交流 3.近年来中国经济不断腾飞,但在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从思想理念、文化产品到文化符号,都存在较为严重的“认知逆差”现象。许多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比较零碎、片面和肤浅。这启示我们要( ) A.不断推动文化创新 B.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C.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D.文化要与经济相交融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题干材料反映的问题。“许多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比较零碎、片面和肤浅”,说明缺乏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因此启示我们要进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C 4. 宽带网络技术平台是提升信息消费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使用,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快了信息的网络传输速度,拓展了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使人们更为迅捷地接触到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文化,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汇与激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们青年学生应当如何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答案:①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交流与传播中做到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②要充分利用宽带信息技术便利、迅捷的特点,促使大众传媒现代化,充分发挥其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使信息在更广的范围、以更快的速度传播。 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增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努力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题组三 加强文化交流 共享文明成果 2018年6月6日,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外文化交流,2018丝路凝聚力盛典(以下简称盛典)在杭州西湖区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盛典旨在继承与发扬古丝绸之路精神,汇聚世界各业领军代表、榜样先锋,通过文化交流、传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吸引力,促进各领域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荣。 5.2018年5月10日至14日,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拉开帷幕,本届文博会深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材料表明( ) ①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产业博览交易等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商业贸易能克服时空局限而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④大众传媒在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功不可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该题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以“文博会” 为主题,考查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相互关系和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方式的相关知识。①正确表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②正确表明了文博会对文化交流的地位和作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才是能够克服时空局限的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③观点明显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大众传媒,④排除。 答案:A 6.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这说明( )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②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说明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同时说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入选。①观点与题意不符,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但题中并没有涉及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的关系,而是强调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故排除。④观点错误,中华文化并没有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故排除。 答案:D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33页 有关“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高考常考点 一、析热点,做到学考对接 [热点材料] 有着“海上花园”之称的厦门,在海纳百川的海洋文化滋养下,日益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一颗璀璨明珠。①被称为“音乐活化石”的南音百转千回,婉转柔美,丝丝入扣地谱写着闽南新韵;厦门大学,俄罗斯文学家莱蒙托夫与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塑像静静相望;鼓浪屿,约千栋风情各异的建筑让这座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小岛熠熠生辉……闽南文化、侨乡风情、异国情调,厦门的多元气质让人流连忘返。②随着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和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的成功举办,厦门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中又融入了闪耀的金砖颜色。③ 众多生动美好的人文故事在厦门谱写,传遍金砖国家的大街小巷,传向世界的四面八方。 ? [获取信息——材料中有什么] ①处指出了 文化的多样性、平等性 。 ②处说明了 重大活动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 ③处指明了 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积极意义 。 ?[材料中考什么,怎样答——学会运用需要的知识]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推动中华文化与金砖国家文化交流互鉴。 答案:(1)推动中华文化与金砖国家文化交流互鉴,首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充分利用商业贸易、教育、人才交往等活动,借助大众传媒等手段,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和信息的相互传递、沟通和共享。 (3)既要欢迎金砖国家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金砖国家优秀文明成果;又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理要点,做到触类旁通 [全悉考情] [高考还可能这样考] 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时,多以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的现状及做法为背景,限定考查本知识,一般设置为原因类、措施类、启示类非选择题,考查对“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这一知识体系内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背牢术语] 1.为什么要进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1)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这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2) 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3)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借鉴、融合,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交流与传播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国家间政治交往与政治互信。 2.如何推进中外文化交流? (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充分利用商贸活动等途径,不断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文化交流。 (4)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5)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坚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抵御外国腐朽文化的侵蚀,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6)促进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7)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对文化发展起决定作用,通过经济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从而促进文化交流传播。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34页 1.(2018·高考全国卷Ⅰ)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中“取决于”说法错误;②与题意主旨不吻合;③④符合题意,根据题意,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中国梦”“一带一路”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故选D项。 答案:D [考题感悟] 1.有关文化的多样性,常提供中外比较典型的文化素材,尤其是各国的文化遗产和民族节日,设置选择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或意义。如以贵州梵净山申遗成功 为背景考查文化遗产的地位及意义。试题选肢经常会混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如: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等等。 2.有关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一般考法是提供保护和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活动或者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的文化素材,设置选择题考查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还可能会把尊重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3.关于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多以一定的文化传播的实践活动为背景,通过选择题形式考查对几种文化传播途径的区分和判断,对于文化传播的手段多以网络、手机、微博、微信等新的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为背景,考查大众传媒的特点。常会在选项中设置错误选项,如混淆文化传播的手段与途径或认为“新的传媒的出现将取代旧的传媒”。 4 .关于文化交流,近几年,各国文化交流不断发展,高考可能借助有关文化交流与文化建设的素材,考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题目设置上,一方面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另一方面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与措施,并常与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创新等知识整合在一起综合考查。 单独成册:对应学生用书第279页 一、选择题 1.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地理形态最为复杂的民间国际商业要道。历史上,中国通过茶马古道将茶叶等商品运往众多国家,繁荣了沿途各国的商贸活动和经济,也推动了文化的传播,留下了大量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我国正在加快茶马古道申遗步伐。通过茶马古道申遗我们可以( ) ①深入研究中国商业贸易演进历史 ②理解文化传播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③赋予古代文化遗址以经济价值 ④恢复遗址沿线地区的经济活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茶马古道属于商业贸易遗址,因此通过它可以研究商业贸易发展历史,①正确;茶马古道既是商道也是文化传播之路,②正确;③违背了申请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错误;④夸大了申请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 答案:A 2.《飞天》作为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代表是我们的骄傲。但这美丽的形象并非中国的“土特产”,而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产物。这说明( )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创新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解析:《飞天》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产物,是多种文化相互借鉴并进行创新的成果,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①②说法正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说法错误;文化创新是多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④说法不合理。该题选C。 答案:C 3.“世界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上面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 )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题中观点只是阐明了各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强调了正是由于文化的多样性才形成了世界文化的百花园,故①②观点正确;③强调了文化的传播,④强调了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A 4.不同民族特色的文化好似各种不同的美食,经过人们的调制,最终带有新的风味、新的特质。这里的“调制”指的是( ) A.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成为一体 B.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流、借鉴、融合 C.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D.把握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解析:A选项错误,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但并没有融为一体,而是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故排除。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表明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故入选。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是不同民族特色的文化,而不是强调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的“调制”是交流、借鉴、融合,而选项中把握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过于模糊,故排除。 答案:B 5.德国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有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6 900家展商参展,集中展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人民创造的各种文明成果。如果让你写一篇新闻报道,需要结合《文化生活》知识确定一组体现这一盛会的关键词,下列最准确的一组是( ) A.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文化趋同 B.文化传播、文化交融、文化平等 C.文化传播、文化借鉴、文化渗透 D.文化繁荣、文化创新、文化渗透 解析:包括书展在内的各种文化节的举办都是文化交流的体现,文化交流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所以包含文化趋同、文化渗透等词语的A、C、D三项都应该排除。 答案:B 6.中国春节的庆祝活动已超越华人的范围,成为吸引不同族群的大事。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欢庆中国的春节。中国的春节越来越国际化,说明( ) ①尊重文化差异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应该保护和弘扬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②错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世界文化繁荣。③错误,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7.有人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来比喻当前世界文化的发展。其主要含义是( ) A.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促进世界文化共同发展 B.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C.尊重本民族的文化至关重要 D.世界各国文化具有多样性 解析:本题用比喻的手法来说明我们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态度。题干强调的是满园的“百花”,B、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指出了文化多样性的现状,不是态度,也不选。 答案:A 8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④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②说法错误;尊重多样性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消除”文化的差异过于绝对,③说法错误;《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体现了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④说法正确。该题选C项。 答案:C 9.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志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工作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解析:本题以福州的三坊七巷为背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保护文化遗产意义的能力。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在物质层面上,保护文化遗产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精神层面上,文化遗产能够反映当时的自然生态状况和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状况,保护文化遗产可以激发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故B错误,D正确。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排除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排除C。 答案:D 10 .近年来,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中国愿同欧方一道努力,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中欧学生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径 ④学生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大众媒介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解析:材料体现了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①②说法正确。③与题意无关,材料不涉及商业贸易。学生不是大众传播媒介,④说法错误。 答案:C 11.为了进一步做好中国文化的对外宣传,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文化部推出新版官方英文网站——中国文化网。该网站在设计上融合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国际流行元素,突出网站的实用性、时尚性和交互性,注重与微信、微博、脸书等新媒体的互联互通。该网站( ) ①融入时代元素,增强了中国形象的现代感 ②融入传统元素,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化理解 ④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促使中外文化趋于同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网站在设计上融合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国际流行元素”,说明融入时代元素,增强了中国形象的现代感,故①符合题意;“为了进一步做好中国文化的对外宣传,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文化部推出新版官方英文网站——中国文化网”,这促进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促进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故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包容性,认为文化“趋于同一”则否认了文化的多样性,故排除②④。答案选择B。 答案:B 12.目前,广东省18至70周岁城乡居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0.5%,高于传统纸质书报刊阅读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4.03本。上述材料说明( ) ①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新的传媒在我国文化传播与交流中日益取代旧的传媒,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 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现代传播媒体促进了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②错误,新的传媒并没有取代旧的传媒。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多样性。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我国许多古代文化遗产蕴藏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对后人仍有启示意义。 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土司遗产”包括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 此次联合申报的土司遗址,是“土司”的行政与生活中心聚落遗存,是“土司制度”的珍贵物证,见证了古代中国对多族群聚居地区管理和多元文化保护的独特智慧,对全人类关注文化多样性保护及族群间的交流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古代,对于大国,如果不分层次、类型去管理,很难维持国家的持久强大和统一。”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刘庆柱认为,直到明清采取“改土归流”前,土司制度都是维系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我国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答案: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国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尊重和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作贡献。②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我国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巩固中华民族精神根基。③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我国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和沿线国家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材料 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这两条通道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对待文化交流。 答案: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③要充分利用商业贸易、教育等途径加强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④既要热情欢迎沿线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别国优秀文明成果,也要更加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