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专题复习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与中华民族精神对应错误的是( ) ①三人成虎——团结统一 ②愚公移山——自强不息 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勤劳勇敢 ④威武不能屈——爱好和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三人成虎”这句成语,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启示我们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①对应错误,符合题意;“威武不能屈”体现了自强不息,④对应错误,符合题意;②③对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2.《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的“国而忘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以下事例与这种精神最相契合的是( ) A.寸草春晖:助子求学,重病母亲三年织出《清明上河图》十字绣 B.心比金坚:铭记战友深情厚谊,三十一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 C.誓言无声:隐姓埋名三十年,献身于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壮丽事业 D.童叟无欺:“油条哥”用放心油和一口锅支撑起食品安全的良心 解析:选C。贾谊的“国而忘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等都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故C符合题意。A体现了母爱无私,B体现了战士间情谊深厚,D体现了诚实守信的精神,均与题意不符。 3.“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②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对联并没有涉及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故排除。③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对联也没有涉及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故排除。①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故入选。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故入选。 4.2016年1月27日,刘云山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永恒主题,要宣传阐释好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和本质要求。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爱国主义(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③新时期的主题是民主和团结 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③观点与题意不符,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并不是民主和团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故排除。④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强调爱国主义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不是抽象的,故排除。①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弘扬爱国主义的原因在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故入选。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之所以弘扬爱国精神是因为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故入选。 5.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两岸的风土人情、行为方式和道德取向。同说汉语,同写汉字。读一本历史,抚一张古琴。文化像氧气,融化在血液中,使两岸人民在精神上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②团结统一精神展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③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④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材料强调了中华文化使两岸人民在精神上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为弘扬中国精神可以( ) ①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为民族振兴提供物质力量 ②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积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③发挥先进文化作用,促进群体价值取向多元化 ④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国家富强提供重要保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B。①说法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排除;③中的“价值取向多元化”错误,排除;中国精神是一种优秀文化,能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积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为国家富强提供重要保证,故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当入选。故本题答案选B。 7.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 ) A.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B.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D.民族精神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解析:选B。我们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B正确;题干强调了民族精神与历史之间的关系,A强调的是民族精神的地位,且表述也不够严谨,中华民族精神才是中华民族之魂,不选;C强调的是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不选;文化发展的“主心骨”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排除。 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盛不衰的命运。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 A.珍惜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B.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解析:选B。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盛不衰的命运。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B正确且符合题意;A、C、D正确但在材料中都未体现,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9.“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这句源自童话《马兰花》的经典童谣,曾经伴随着许多中国孩子的童年,成为他们那一代人儿时最经典的美好回忆。下列成语或名句中与此童谣在精神上一致的有( ) ①俭以养德 ②任人唯贤 ③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④实干兴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D。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实干兴邦,都是强调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故入选;①②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经典童谣体现的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俭以养德强调勤俭节约,而不是勤劳勇敢,任人唯贤,强调挑选人才的正确标准,没有涉及中华民族精神,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10.“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表现在( ) ①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决定因素 ②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③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从而推动综合国力提高 ④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从而推动综合国力提高,②③符合题意。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不是决定因素,①表述错误。经济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④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铸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走向重振的转折点 ②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③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A。实现中华民族“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走向重振的转折点,①说法错误;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物质力量是基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是重要组成部分,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12.“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国将每年的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有利于( ) 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②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③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④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关系,④不选。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国难当头的日子,千万中华儿女踏着抗战的嘹亮歌声奔赴疆场,无所畏惧,充满力量。 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八路军进行曲》以淳朴简练的语言、铿锵有力的节奏、高昂激越的旋律,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浴血疆场、英勇抗敌的历史画卷,展现出人民军队雄壮豪迈、一往无前、摧枯拉朽的气势和力量。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进行曲》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49年10月1日,这支歌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演奏曲目,回响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1988年7月25日,这首歌曲被中共中央军委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70多年来,这首铿锵澎湃的进行曲不仅鼓舞着人民军队的昂扬斗志,更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建设祖国拼搏奋进。 (1)有人认为,抗战歌曲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今天再传唱抗战歌曲已经过时了。请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分析。 (2)请就新时期文艺工作者如何弘扬民族精神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解析:(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分析“抗战歌曲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今天再传唱抗战歌曲已经过时了”的观点。回答本类试题要注意分析该观点是否合理,如果有合理性要指出理论依据;如果不合理,要指出错误之处还要加以改正,如果不全面还要加以补充。该观点看到了抗战歌曲再现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历史画卷,是中国人民抗战的写照,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但这些歌曲并没有过时,因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抗战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仍需要弘扬抗战歌曲凝聚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为新时期文艺工作者弘扬民族精神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学生只要围绕主题提出建议即可。 答案:(1)①中华民族精神既形成于古代文化之中,也熔炼于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抗战歌曲再现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历史画卷,是中国人民抗战的写照,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抗战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抗战歌曲凝聚的爱国主义精神永不过时。②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仍需要弘扬抗战歌曲凝聚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答案示例:勇于创新,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民族精神;结合时代特点,在弘扬民族精神中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14.弘扬“工匠精神”,实现全面小康。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和任务,把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尤其需要弘扬和坚守“工匠精神” 。坚守这种精神能让我们自省和自信。我们要在产品的个性化、质量和档次上下功夫。要人无我有,而非千篇一律;要追求质量,而非粗制滥造;要重视质量、打造品牌,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打造一流产品,带动中国品牌更好地走向世界,站稳脚跟。 有人认为,应当把“工匠精神”塑造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解析:解答本题应当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地位与作用等角度将其与中华民族精神加以比较,进而找到二者具有的共同本质,还要从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角度说明“工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延续与发展。 答案:这一观点有一定的道理。①中华民族精神包含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内容,而“工匠精神”也有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要求,他们在本质上具有共通性。②“工匠精神”是新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制造领域的具体表现和时代要求。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培育“工匠精神”就是要凝聚爱国主义的力量,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④“工匠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与发展,“工匠精神”的塑造有利于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