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一模政治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执着于爱国奉献,“隐‘功’埋名三十载,终生报国不言悔”;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几十年奋斗不止带领老百姓蹚出脱贫新路;“小巷总理”武荷香,把社区当成自己家,把社区居民当亲人……在这几位道德楷模的身上,人们能够 ①领略明理正直的德性纯真②看到他们命中注定的幸运 ③感受爱国奉献家国情怀④发现师夷长技的开放精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无论是为国奉献终生的黄旭华,还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等,在这些道德楷模的身上,人们能够领略明理正直的德性纯真,感受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①③正确。 ②:该观点属于唯心主义,排除②。 ④: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没有阐述开放精神,排除④。 故本题选B。 2.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彩绘。古人觉得它具有“从人间通向天庭”的象征意义,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藻井生于有限的室内,却象征无限高远的苍穹,在无限中生成了有限 ②藻井蕴涵的传统思想,能为中国古代建筑增添无穷的审美意味 ③要对传统思想进行革命性地批判,不谈藻井原本的象征意义 ④可以把藻井样式用于现代设计中,展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藻井生于有限的室内,却象征无限高远的苍穹,在有限中生成了无限,①错误。 ②④: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其蕴含着“从人间通向天庭” 的传统思想,能为中国古代建筑增添无穷的审美意味,今天,我们可以把藻井样式用于现代设计中,展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②④正确。 ③:辩证否定是指否定中包含肯定,肯定中包含否定,发展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如果不谈藻井原本的象征意义,那么这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③排除。 故本题选C。 3.某市探索“行走的书箱”乡村阅读新模式,送图书下乡,发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的作用,组建“领读人”队伍,引导并激发农民的阅读需求。对该市的做法分析正确的是 A. 加大优质阅读内容推介力度,能实现城乡全民阅读的均衡发展 B.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C. 送图书下乡活动的设施设备配备齐全,是保证阅读效果的关键 D. 数字阅读是数字时代大势所趋,数字阅读必然会取代纸质阅读 【答案】B 【解析】 【详解】A:加大优质阅读内容推介力度,有利于城乡全民阅读的均衡发展,“能实现”的表述不当,排除A。 B:该市送图书下乡,发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的作用,组建“领读人”队伍,引导并激发农民的阅读需求,这是基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B正确。 C:送图书下乡活动的设施设备配备齐全,有利于提升阅读效果,但不是“关键”,C错误。 D:“数字阅读必然会取代纸质阅读”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 故本题选B。 4.读图。放下懒惰,不要拿别人的地图,去寻找自己的路。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 成功的行动都要参照他人的经验 B. 不能把事物看作是相对静止的东西 C. 要从实际出发来判断和选择自己的路 D. 通过实践得出的直接经验最为重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A:成功的行动未必一定要参照他人的经验,A错误。 B: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该选项表述与漫画主旨不符,排除B。 C:漫画中,放下懒惰,不要拿别人的地图,去寻找自己的路,意在告诉人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判断和选择自己的路,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C正确。 D: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重要,D错误。 故本题选C。 5.近代工业社会以来,随着生产工具作用的不断强化,已把人对自然界的直接依赖转变为人对物质产品的直接依赖,凸现出人为了获取物质产品而对自然界的索取和占有。现在,人们应当 A. 终止一切改变自然界的原本样貌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 B. 承认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共同体 C. 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保证人类的中心地位不被遮蔽和遗忘 D. 让自然界按照人类利用自然力的方式作用于人类 【答案】B 【解析】 【详解】A: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不能终止,A错误。 B: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把人对自然界的直接依赖转变为人对物质产品的直接依赖,凸现出人为了获取物质产品而对自然界的索取和占有,为此,需要承认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共同体,B正确。 C:题目中强调的是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而不是强调要突出人类的中心地位,C排除。 D:自然界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错误。 故本题选B。 6.“你不应沉湎于物质的欲望,也就是说,你不应偏重某一方面的快乐,而要注意到你的一般的存续、全部的发展,要在你的存在的整个一般范围内来考虑你的存在。”这启示我们 A. 快乐实质在于享受,要从持久的享受中得到真正的快乐 B. 快乐形式是主观的,所以凡是从属于意识的东西都是不客观的 C. 看待问题要全面,一个人更应追求崇高的理想和树立远大的抱负 D. 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物质欲望无关,而与强烈的精神需求有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选项的观点属于享乐主义,排除A。 B:所有从属意识的东西都不是客观的表述错误,从属意识的东西有的是客观,有的是主观的,B排除。 C:材料强调了一个人不应该只注重物质的欲望,而要注意到自身的一般的存续、全部的发展,这启示我们要全面看待问题,要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远大的抱负,C正确。 D:“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物质欲望无关”的表述错误,排除D。 故本题选C。 7.宋庆龄曾感喟,“在我看来,自从1949年10月1日——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转变就是我们的国号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人民’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不是为了装饰点缀,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同样有史以来第一次表明我们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人民。”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②当人民群众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就以崭新的姿态,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③我国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管理国家事务,迸发出极大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④民主共和制为现代大多数国家所采用,人民因此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材料中强调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能够以崭新的姿态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①②正确。 ③:“全体社会成员”的表述不当,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管理国家事务,③排除。 ④:国体决定政体,该观点颠倒了二者的关系,④错误。 故本题选A。 8.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加开会议听取审议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对检查中发现的涉及22家企业的38个问题点名曝光;海洋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重点监督11个沿海省份的入海排污口设置和管理;专题询问切中要害、不走过场,首次对“两高”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以上事实表明 ①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②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更加务实有力 ③宪法奠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根本法律依据 ④法律制度是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没有涉及到以德治国,排除①。 ②④: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加开会议听取审议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曝光,并且开展专题询问,这表明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更加务实有力,法律制度是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②④正确。 ③:该选项表述的是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排除③。 故本题选D。 9.2019年北京多了一个名词:接诉即办。具体而言,就是以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为主渠道的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接诉即办机制的实施犹如一根撬棍,撬动了整个北京城市管理体系,它能够 A. 推动政府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 B. 使居民与政府共同开展基层群众自治 C. 拓宽公民参与渠道和提升管理决策权 D. 帮助监察委员会监督全市企事业单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A:题目中,北京市开展“接诉即办”,该机制的实施犹如一根撬棍,撬动了整个北京城市管理体系,它能够推动政府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A正确。 B:政府不能开展基层群众自治,B错误。 C:公民没有决策权,C错误。 D:题目中阐述的主体是政府,没有阐述监察委员会,也不涉及事业单位,D排除。 故本题选A。 10.我国是多民族的人口大国,孕育了极其丰富的民族遗传和典型的疾病遗传资源,拥有大量特殊生态环境人群(如高原地区)、地理隔离人群(如海岛人群)以及疾病核心家系等遗传资源,独特的人类遗传资源优势是我国生命科学技术自主创新的资源保障。为促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在该《条例》制定的过程中,体现民主决策的是 ①科技部向国务院报送《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送审稿)》 ②国务院办事机构向各有关方面和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 ③国务院办事机构赴地方调研,召开专家研讨会 ④司法部会同科技部根据形势变化,对草案作出修改完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报送相关材料不体现民主决策,①排除。 ②③:民主决策的主要标志是在决策过程中能够使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利益得到最充分和客观的表达,故国务院办事机构向各有关方面和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以及国务院办事机构赴地方调研,召开专家研讨会均属于民主决策,②③正确。 ④:司法部会同科技部根据形势变化,对草案作出修改完善有利于依法决策,④排除。 故本题选C。 11.英国2020年1月31日正式退出欧洲联盟,成为历史上首个“脱欧”国家。欧盟因此失去一个强大而富有的成员国,并减少6600万人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英国“脱欧”后,英国国王无须再参与欧洲理事会的决策活动 B. 英国曾是欧盟预算的第二大净出资国,英国下院掌握着预算决策权 C. 英国“脱欧”会改变欧盟以共同体的方式来实现各成员国共同目标 D. 欧盟在联合国占据着重要地位,英国“脱欧”会给欧盟带来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A:英国“脱欧”后,英国国王无须再参与欧盟理事会的决策活动,A排除。 B:英国的议会掌握着决策权,B错误。 C:欧盟以共同体方式来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不是实现各成员国的目标,C错误。 D:英国退出欧盟,欧盟因此失去一个强大而富有的成员国,并减少6600万人口,这必然会给欧盟带来一定的影响,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2.有调查数据显示,在出境游市场,小团化、主题化、高品质的跟团游正在兴起,不少消费者开始选择私家团,即一家人或亲戚朋友自行组团,而非与陌生人拼团。在私家团的旅行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行程安排,并享受专车和专门导游,消费者吃住行的特殊需求也可以被满足。据此可以推断 ①对大部分中低收入者而言,私家团与跟团游是互补商品 ②随着消费者收入提高,旅行社报出的优惠价是竞争关键 ③旅行社可能在提供个性化服务方面比以往更加注重投入 ④旅行社可利用境外属地资源,提升服务品质来获得收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私家团与跟团游是互为替代品,①排除。 ②:“关键”的表述不当,随着居民收入的提升,旅行社的报价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关键”,排除②。 ③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私家团出游,这必然会给相关旅行社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招到更多的人参与跟团旅游,旅行社必然会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时,旅行社也会尽可能多地利用境外属地资源,提升服务品质来获得收入,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3.近些年受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我国一线劳动者工资水平增幅不明显。在下列选项中,从促进公平的角度看,首先应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 健全以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C. 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D. 健全按技术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A:针对我国一线劳动者工资水平增幅不明显的请,我们首先应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提升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A正确。 BC:这两项均不是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且题目中阐述的是初次分配,而这两项分别阐述的是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故排除B、C。 D:该做法会拉大收入分配差距,D错误。 故本题选A。 14.《2019中国灵活用工发展白皮书》显示,近七成中国企业有计划地采用灵活用工形式。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在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 ①灵活用工有助于解决某些企业降本增效的难题 ②中央国有企业应使用自有员工,确保人才为我所有 ③灵活用工可以缓解某些行业冷热不均的用工现象 ④企业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市场,使得社会分工愈加精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在疫情等特殊时期,餐饮招聘临时工缓解用工荒;一些企业招聘兼职顾问,有问题才来解决问题。这些做法能够企业降本增效的难题,灵活用工可以缓解某些行业冷热不均的用工现象,①③正确。 ②:题目中阐述的是我国一些企业有计划地采用灵活用工形式,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②。 ④:题目中没有涉及到社会分工的问题,④排除。 故本题选B。 15.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就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就业弹性系数越大,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①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也不一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 ②企业兼并、企业破产导致一部分人员失业,会使就业弹性系数上升 ③如果社会投资趋势是从中小企业转向大企业,通常就业减少,但就业弹性系数不变 ④在经济增长条件下,消费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比,就业弹性系数更高,创造的就业增量也更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就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如果就业弹性水平较低,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则也不一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①正确。 ②:如果失业增加,则会使就业弹性系数下降,②错误。 ③:就业减少,则会使就业弹性系数下降,③错误。 ④:消费性服务行业更能够吸纳劳动力就业,故而,在经济增长条件下,消费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比,就业弹性系数更高,创造的就业增量也更大,④正确。 故本题选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5分) 16.为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便捷高效回应群众关切,减轻基层部门、单位负担,国务院办公厅开通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面向社会征集4个方面问题线索或意见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线索。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线索。因政策措施不协调不配套不完善给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带来困扰的问题线索。改进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企业、社会组织和群众通过登录中国政府网、下载国务院客户端或通过微信小程序,就可直接向国务院反映问题。 “互联网+督查”建设是否就是一个数字技术应用的问题?运用政治学知识加以阐释。 【答案】实施“互联网+督查”建设实质上是政府主动改革,自觉对权力制约和监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问题。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一方面,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主动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证清正廉洁,提高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这也是政府工作适应网络时代要求,改进优化督查方式,便捷高效回应群众关切、减轻基层工作负担的创新做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国务院办公厅开通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面向社会征集4个方面问题线索或意见建议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解析试题。这类题的思维特点是从一般性、规律性的结论去推知与其相关的、特殊的、个别的对象。它首先考查的是考生对知识的再现能力,要求考生能再现这些知识点;其次考查考生对材料(事件)的分析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分析出这些观点;最后要求考生能分析出材料与观点的关系,能够运用材料印证观点。根据材料的表述,主要考虑从政府主动改革,自觉对权力制约和监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证清正廉洁,提高政府公信力以及优化督查方式,便捷高效回应群众关切、减轻基层工作负担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点睛】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解: 内涵 指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 原因 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目的 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要求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真正做到便民利民 17.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研究共同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该行动以民营企业为帮扶方,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为帮扶对象,动员全国一万家以上民营企业参与,帮助一万个以上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以下是媒体的报道: 民企扶贫的高光时刻 尹女士来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投资近亿元,至少带动12个行政村50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肉羊繁育扶贫产业,带动3个乡镇1000多户贫困农民依靠产业稳定脱贫。在东乡族自治县,尹女士投资3800多万元,建成日产6万袋黑木耳菌棒加工及种植扶贫产业园。她说,这里的很多姐妹没读过书,只能做家庭妇女,我要为她们创造工作岗位。 在东乡县迎来2019年第一场雪的时候,西南的四川盆地正秋意盎然。秋风一起,山城重庆热辣辣的火锅也渐入佳境。食客们或许不会想到,那些新鲜蔬菜、特色肉类会与扶贫挂钩。 搭建起消费扶贫桥梁的,是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工商联餐饮商会会长严女士。在严女士的带动下,该市工商联餐饮商会1900多家会员企业用以购代捐、以购代扶的消费扶贫方式,尽可能地采购贫困地区的特色农副产品,这几年共计10亿元以上。 尹女士、严女士,她们只是中国民营企业扶贫大军中的代表。来自全国工商联台账信息系统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民营企业达到8.81万家,精准帮扶10.27万个村;产业投入753.71亿元,公益投入139.1亿元,安置就业66.15万人,技能培训94.1万人,共带动和惠及116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结合材料,从经济角度分析非公有制企业在“万企帮万村”行动中所起的作用。 (2)结合材料,从哲学“价值观”的角度,说明企业家和企业应如何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 【答案】(1)非公有制企业作为社会扶贫的一支主力军,是特别活跃的市场主体。参与行动的企业帮助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搞特色农产品生产,精准对接生产与消费,为增加就业岗位和改善就业质量,提升女性就业能力和社会地位,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增加农户收入等提供了有力支持,起到了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作用。 (2)坚持义利兼顾的正确价值观。既要满足企业家和企业的需要,也要满足社会需要,努力把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结合起来。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价值,在生产实践中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研究共同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与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1)本题要求考生从经济角度分析非公有制企业在“万企帮万村”行动中所起的作用。故主要考虑从非公有制企业作为社会扶贫的一支主力军,是特别活跃的市场主体的角度,分析说明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扶贫有利于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增加农户收入等提供了有力支持,起到了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作用即可。 (2)本题考查“价值观”的相关知识。本题目在设计上尊重教材,查的是考生的获取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其意图在于了解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答案的组织能力。根据材料的表述,主要考虑从坚持义利兼顾的正确价值观、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点睛】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1)产生价值冲突的原因 ①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②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评价标准 ①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②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18.对外贸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1)说明上图所反映的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当各种生产要素匹配到一起时,现代生产活动才能发生。如果有的生产要素非常短缺,需要从全球市场引进短缺要素。 (2)分析上图中的生产要素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 (1)上图表明,1978~2018年我国出口总额不断增长,已从一个极小的出口经济体上升为超过美、日、德的出口大国,成为开放度较高的经济体。 (2)上图中的左图信息显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劳动力要素占全球的比重大约是23%,在6项要素中的水平最高。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被充分利用。但当时需要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设备,实现各项生产要素的匹配才能进行生产。右图信息显示,到2018年我国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项要素都达到20%以上的较高水平,且三者相对匹配,这为我国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及对外贸易水平准备了条件。 【解析】 【分析】 本题材料一以我国的出口额与美国、日本等国的比较为背景材料,材料二以我国三项生产要素的改变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1)数据图表作为考查考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一种载体,是表达信息、反映当前经济工作变化发展趋势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有曲线图、扇形图、柱状图、表格等形式。一般由表头提示语、表格材料、表脚注解、解答要求和设问五部分组成,可以说能否找出问题的答案就在于能否对各种文字和非文字信息源进行准确解读。该图表主要说明了1978~2018年我国出口总额不断增长,已从一个极小的出口经济体上升为超过美、日、德的出口大国,成为开放度较高的经济体。 (2)解答本题首先需要考生对图表进行充分解读,左面的图主要说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劳动力要素占比较高,从而分析说明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被充分利用。但当时需要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设备,实现各项生产要素的匹配才能进行生产即可;右面的图主要说明到2018年我国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项要素都达到20%以上的较高水平,且三者相对匹配,从而说明这为我国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及对外贸易水平准备了条件即可。 【点睛】非选择题书写答案要点: 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 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 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 4、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 19.方俗谚语是人民群众口语中使用的简洁又深刻的熟语。 许多方俗谚语虽浅近易懂,但不失深刻。例如,用“鞋子合不合适,自己穿了才知道”比喻对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人人都能理解的大白话儿比抽象复杂的政治语言更易深入人心。“先甜后苦如割骨,先苦后甜如过年”与家训的直陈训诫相比,方俗谚语的形象比喻与回环反复更让人印象深刻。“树怕根烂,人怕无志”“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还嫌少”则是对学习者的提醒、告诫和劝谏。 有些负面俗语混杂在谚语中,影响了谚语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与群众的认可度。如俗语“无利不起早”“看人下菜碟”“人靠衣裳,马靠鞍”常被当作谚语使用,甚至成了庸俗的处世哲学。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方俗谚语仍然停留在口耳相传的层面,甚至走向消失。目前,我国方言志、地方志中所收录的方俗谚语的数量严重不足。 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来谈谈对方俗谚语思考。 【答案】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方俗谚语能够展现文化的多样性。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力量,增强人的精神动力的角度,优秀的方言俗语会对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对方言俗语进行收录能够更好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中华传统文化。④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收录方言俗语有利于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需求。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方言志、地方志中所收录的方俗谚语的数量严重不足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本题紧紧围绕教材重点内容,结合社会热点命题,有利于绝大多数考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同时也有一定的区分度。根据题目设问的要求,首先,可以从文化的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说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方俗谚语能够展现文化的多样性;其次,可以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力量,增强人的精神动力的角度,分析说明优秀的方言俗语会对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第三,可以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分析说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对方言俗语进行收录能够更好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最后,还可以从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的角度,分析说明收录方言俗语有利于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需求。 【点睛】正确区分大众文化与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是就文化传播的广泛性而言的。随着近代工业化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和消费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化生产的规模化,文化传播的快速化,使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为社会大众所广泛接受和参与,被称为大众文化。 (2)大众文化没有界定文化的性质和内容,而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则强调两个方面:第一,文化要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第二,文化的内容必须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不能是庸俗的、低级趣味的。从其性质看,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 (3)因此,大众文化与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是有差别的,不能将二者混同。 20.东汉的王充认为,“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意思是说,水有深浅,物有异殊。浮于表面,所见不过鱼虾之属;深入下去,方睹蛟龙之大观。 有些人在观察社会时,看不到中国社会生活中有深层价值的东西,“有眼不识荆山玉”。一个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足以安放每一位有志者的理想: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城乡鸿沟的跨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这确实是一个既能感受个人命运浮沉,又能思考中华民族复兴大势的时代。 “认识不只是眼睛与事物的相遇。”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答案】①实践决定认识。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②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③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有些人在观察社会时,看不到中国社会生活中有深层价值的东西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题目设问的审读,首先,可以从实践决定认识的角度,分析说明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需要联结主观与客观的实践来检验。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其次,可以从认识的反复性的角度,分析说明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第三,可以从真理的特点的角度,分析说明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点睛】全面理解认识过程的特点及方法论要求: (1)认识过程的特点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2)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查看更多